您好:请问豆丹一年可以收几次,在南方安徽省,3亩地养殖成本多少钱?
豆丹,学名豆天蛾,俗称豆青虫,是一种常见的豆田害虫,幼虫以啃食豆叶为主,体型与蚕相似。
行情看涨 需求增加
随着豆丹行情看涨,豆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豆丹的收购时间一般从8月开始,持续到11月底结束。8月中下旬是豆丹大量上市的时间,收购价格相对偏低,平均在12-14元(公斤价,下同)。6月下旬至7月初的时候,豆丹上市量少,收购价格较高,能达到100-120元,7月中下旬至8月初收购价为40-60元。至12月的时候,豆丹市场活虫零售价在34-36元。
目前没有人工驯养成功先例
豆丹价格如此之高,农民是否能像养蚕一样养殖豆丹呢?豆丹发生有很强的季节性,1年只发生1代,一般在7-9月。豆丹抗药性很弱,自然死亡率极高,在80%-90%,目前没见有豆丹人工驯养成功的例子。豆丹具有自残性,即豆丹群体间会互相残杀,因此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不可能实现像养蚕一样的大规模人工室内养殖。目前豆丹养殖实际上只能局限于自然条件下的人工放养和采收,产量十分低,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养殖。
豆虫养殖前景怎么样
一、豆丹可以室内养殖,目前的情况如下:
1、起初技术在病害防治方面上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给豆丹养殖带来一定的风险,也限制了养殖面积的推广。
2、二代养殖技术在病害防治方面有了质的突破,实现了真正的室内育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三个关键步骤的控制,淘汰带有病毒和致病菌的蛹、蛾、卵,实现了孵化出体质健康的豆丹幼虫的目标,彻底解决了病害问题。
3、当然,养殖过程的管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土壤的消毒、大豆品种的选择、种植密度的优化、大豆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豆丹品种的优选和替代饲料、人工饲料的开发,是下一步技术攻关的目标
二、豆丹的定义:
豆丹是豆天蛾的幼虫,是一种以吃豆叶、喝甘露为生,在天然无毒、无公害状态生长的昆虫,它体形优美,与蚕相似。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地区尤为多见,豆丹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
三、豆丹的形态特征
豆丹成虫时长约5公分,嫩绿色,头部色较深,尾部有尾角。从腹部第一节起,两侧有七对白色线。它危害豆叶,啮成孔洞 ,严重时植株尽成光秆不能结荚。是天然有机食品,风味异常鲜美,令人食之难忘,是连云港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产品之一,被誉为“国内少有,苏北仅有,灌云特有”的美味珍品。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致富经》等节目曾多次对灌云豆丹做专题报道。
四、豆丹的主要价值
豆丹虽然是大豆的天敌,但是它的肉浆却无毒无害,是一种特佳的高蛋白食物,做成菜肴,十分鲜美,并有治疗胃寒疾病和营养不良的特殊疗效。据测定,豆天蛾幼虫的粗蛋白质量分数为655% (干重),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量氨基酸的5284%,半必需氨基酸占970%; 粗脂肪质量分数为2368%,C162C18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99%以上,不饱和脂肪酸为64 17%,其中亚麻酸达3653% 。如果将豆天蛾幼虫与鸡蛋、牛奶、大豆相比,则豆天蛾幼虫表现出了较高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及必需脂肪酸质量分数,尤其是C18∶3亚麻酸含量高。同时,豆丹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和维生素B、维生素B2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和营养因子。豆丹还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胃病等特殊功效,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豆虫,也叫豆天蛾、豆青虫。为大豆、绿豆、刺槐等,主要害虫;危害极大,人工很难清除,故不可以人工养殖,也极罕见人工养殖。如果自己喜欢食用,可直接到大田捕捉。
豆青虫,是豆天蛾的幼虫;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主要寄主植物有大豆、绿豆、豇豆和刺槐、葡萄藤叶等。在豆虫2代区,第一代幼虫以危害春播大豆为主;第二代幼虫,以危害夏播大豆为主。
豆天蛾,每年发生1~2代,一般中国黄淮流域发生一代,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发生2代。以末龄幼虫在土中9~12厘米深处越冬,越冬场所多在豆田及其附近土堆边、田埂等向阳地。人工防治,需当幼虫达4龄以上时,可采用人工捕捉,剪刀剪等人工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