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如何才能养好蜜蜂?
养蜂在人们眼里一直是甜蜜的事业,但要养好蜂并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简单,尤其是管理蜂群时稍不留神就可能以失败而告终,实际上多数人养蜂失败都集中在新手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新手如何才能养好蜜蜂吧!
一、蜂蜜习性先掌握
掌握蜜蜂的生活习性是养好蜜蜂的前提,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养蜂技术都是围绕蜜蜂的习性来开展的,例如不管是人工分蜂还是自然分蜂都要掌握蜜蜂的分蜂习性,否则极易出现分蜂群飞逃或分出去的工蜂回原群等情况,因此新手在养蜂之前必须对蜜蜂习性要有一定的掌握。
二、养蜂工具需实用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养蜂而言也不例外,想养好蜂就必须配备实用的养蜂工具,这些工具中对养蜂有决定性影响的是蜂箱,在这里小编建议大家尽量用活框蜂箱养蜂,原因是活框蜂箱相对更利于管理蜂群,特别是对本身技术就有欠缺的新手更为有利。
三、盲目贪多最麻烦
新手养蜂一定要克服“贪多”的毛病,有些新手根本不考虑蜂群的情况就一股脑的加脾,结果往往是强群慢慢拖成了弱群,弱群则几乎被拖到了群灭的边缘,此外有些新手还喜欢贪群,似乎不养百八十箱蜂就算不得养蜂人,实际上这么多的弱群往往敌不过别人的几个强群。
四、病虫危害早预防
病虫害预防工作是养蜂人必备的技能,但很多新手都是等病虫害爆发后才想办法,实际上真正懂养蜂的人都是提前做病虫害预防工作的,例如让中蜂养殖者大为头疼的巢虫(蜡螟的幼虫),真正的养蜂高手在头年冬季就已经开始预防,而新手则都是等巢虫爆发后才慌忙治理。
五、亡羊补牢尤未晚
养蜂生产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养蜂在出现问题时能沉着应对并能妥善的处理,而新手遇到问题常常惊慌失措甚至出一些昏招,实际上这些问题多数都是能“亡羊补牢”的,例如蜂群意外失王时只需及时介入一只新蜂王即可,切勿听之任之而酿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六、相关技术要跟进
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养蜂的成败,对于新手而言最欠缺的恰恰又是技术,因此不断学习技术和实践运用是养好蜜蜂的关键,有条件时尽量多和其他养蜂人交流技术,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运用学到的技术,而且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只要你想学几乎都是能学到的。
新手养蜂入门技术
养蜜蜂新手如下:
一、了解蜜蜂习性。了解蜜蜂的习性是养蜂最基本的前提,事实上蜂群管理都是围绕蜜蜂的习性来开展的,只有搞清楚蜜蜂的习性后养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例如人工分蜂便是利用和模仿蜜蜂的分蜂习性来实现的。
二、掌握蜂具用法。掌握蜂具用法是养蜂必不可少的环节,事实上蜂具也是无数代养蜂人总结并设计出来的瑰宝,只有掌握各种蜂具的用法后养蜂才能事半功倍,例如活框蜂箱就比传统蜂箱设计得更科学且更利于管理。
三、学习养蜂知识。学习养蜂知识可为养蜂提供理论基础,事实上成体系的理论知识也是养好蜜蜂的基石,只有完善养蜂相关的理论知识后养蜂才能有理有据,例如给蜂群介入新王或合并蜂群的理论基础是蜜蜂靠群味来识别异同。
四、运用养蜂技术。运用养蜂技术是养好蜜蜂的必经之路,事实上养蜂技术只停留在理论上没有任何意义,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掌握各种养蜂技术的精髓,例如人工分蜂技术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完成的。
五、积累养蜂经验。积累养蜂经验是成为养蜂高手的关键,事实上所有养蜂高手都是在一次次失败中成长起来的,只有敢于尝试并积累经验养蜂技术才能取得进步,例如同样的问题对养蜂高手而言可能是小菜一碟。
生活习性:
蜜蜂在巢室内产卵,幼虫在巢室中生活,营社会性生活的幼虫由工蜂喂食,营独栖性生活的幼虫取食雌蜂贮存于巢室内的蜂粮,待蜂粮吃尽,幼虫成熟化蛹,羽化时破茧而出。
家养蜜蜂一年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1~3代不等。以老熟幼虫、蛹或成虫越冬。一般雄性出现比雌性早,寿命短,不承担筑巢、贮存蜂粮和抚育后代的任务。雌蜂营巢、采集花粉和花蜜,并贮存于巢室内,寿命比雄性长。
怎样养蜜蜂 新手养蜂?
新手养蜂入门技术:饲喂、分蜂、介王、并群、防病。
1、饲喂
饲喂是蜜蜂养殖必须掌握的关键技术,大致可分为补助饲喂和奖励饲喂两种,其中补助饲喂是给蜂群补足生存所必需的食物,而奖励饲喂则是刺激蜂王产卵和激励工蜂哺育幼虫。
2、分蜂
分蜂是蜜蜂扩大种群数量最主要的方式,大致可分为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两种。其中小规模中蜂养殖一般是让蜂群自然分蜂的,而异蜂养殖和大规模中蜂养殖则多采用人工分蜂。
3、介王
介王是指为无王群介绍一只新王,在养蜂生产中蜂群难免出现意外失王,此时便要给蜂群重新介绍一只新蜂王,另外养蜂场引入其他蜂王时也要用到介王技术将蜂王加入蜂群中。
4、并群
并群是指将两群或多群并成一群,例如早春可将两个或多个弱群人工合并成一个群势相对较强的生产群,另外蜂群失王且无单独成群的价值时也可将蜂群合并到其他有王蜂群中。
5、防病
病害防治是养蜂人必须掌握的技能,蜂群一旦暴发病虫害轻者直接影响养蜂效益,严重时可能导致蜂群灭亡甚至波及全场蜜蜂,事实上很多人养蜂失败都是病害防治不到位引起的。
养蜂怎么入门
新手养蜂需要以下几点:
1、饲养场地:养蜂场建立在南向的近山坡地为宜,同时要求周围拥有足够的蜜源以及干净的水源,蜜源植物的花期要足够长。
2、蜂箱排列方式:蜂箱共有4种排列方式,分别为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三箱排列以及交错排列。
3、饲喂:饲喂分为奖励饲喂和补充饲喂,其中奖励饲喂多应用于繁殖期以及蜜蜂生产期,而补充饲喂多应用于蜜源缺泛时期以及蜂群越冬或越夏前无法采集足够饲料时期。
4管理:春夏秋冬都有专门的管理方法,对的管理方法更能提高蜂蜜产量。
一、初学养蜂者怎样购置蜂群?
首先同时购进两个小群为宜。就气候来讲最好选在春季和秋季,并且气温在20—30℃之间的时候,此时外界气候温和,蜂群活动能力较强,丰富的蜜源植物开花,此时购买蜂群繁殖较快。初学养蜂者,由此开始边学边实践,使知识在实践中逐步得到巩固,使蜂群在繁殖中逐步增加,为日后扩大养蜂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怎样选购好的蜂群?
选购蜂群时,首先要作蜂箱外部观察,如工蜂出入勤快,带花粉回巢的工蜂比例大,一般是好的;开箱察看时,如蜜蜂安静,不扑人,表示蜂群性情温顺,便于管理;工蜂体色新艳,封盖子脾整齐,连成大片,表示蜂群健康;蜂王体壮,行动稳健,产卵整齐,动作迅速,全身密布绒毛,颜色鲜艳,说明蜂王年轻,体质好。此外,还要观察老蜂与幼蜂,糖脾与子脾的比例,体色鲜艳,幼蜂与子蜂比例大的为好蜂群。此外刚开始学养蜂者,买蜂时最好要求带一部分空的旧巢脾。
三、如何选择理想的养蜂场地?
养蜂无论是定地饲养,转地饲养,蜂群的繁殖和越冬等场地的选择,都是养蜂生产成败之关键。一个理想的养蜂场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蜜粉源丰富,水源良好,交通便利,地势高燥,地形开阔,在半径2—3公里内没有其它蜂场,没有农药污染。如果定地饲养一定要选择在阳光充足,正面有开阔的南麓山坡,北面有山挡住西北风,夏季又有南风吹达,正属冬暖夏凉之地。同时还要考虑全年至少要有一种以上的主要蜜源和多种花期交错的辅助蜜源,才可能保证蜂群的繁殖和获得大量的蜂产品。但是如果蜂场高度集中,蜂群密度太大,即使蜜源条件再好,也难免产生“僧多粥少”的局面。因此,这些因素对于养蜂人来说是必须要考虑到的。此外,养蜂场的环境必须要安静、清洁,不宜把蜂场设在靠近铁路、牧场和蜜蜂敌害较多的地方,特别是农药仓库和蜂产品加工厂附近(因为加工蜂蜜时有大量蜜香飘出,引诱蜜蜂而至,易进难出,造成大量蜜蜂致死)。在山区养蜂,还应注意防洪和防火。
四、怎样检查蜂群?
随着季节的变换和外界蜜源的交替,蜂群内部也就会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在春季分蜂热产生之前和主要流蜜期的开始与结束,以及蜂群越冬前的准备等,都必须对蜂群进行仔细的检查,以便更好地掌握蜂群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根据不同情况,检查可分为全面检查、局部检查和箱外观察等三种方法。
1、全面检查:对蜂箱各巢脾进行检查,叫全面检查。全面检查应选择风和日暖,气温在14℃以上的时候进行。检查前须准备好应有的工具,检查员一定只能站在蜂箱的侧面,并背靠阳光。操作要细心,动作要稳、准、轻快。当蜂箱装满巢脾时,应先取第二脾,暂放蜂箱旁边,或放在待用箱内,如没满脾的箱,只要将边脾向箱边推移。检查各巢脾时,两手紧握脾框的框耳,垂直提脾。先观察巢脾一面,观察时与眼睛保持约一尺远的距离。看完一面后,再将上梁竖起,并以梁为轴向外转半圈,然后两手放平观察另一面。观察时要看虫、卵、蜂、花粉和蜂王的情况。分蜂季节要看有无自然王台。放回巢脾时,要注意莫挤压蜜蜂,蜂路宽窄要造当。
2、局部检查:只需了解蜂的某些情况,或者在外界气温低又缺蜜源,而不宜作全面检查时,只提少数巢脾进行检查,叫局部检查。检查时如发现巢脾边角有存蜜,说明不缺饲料;巢脾中间有新产的巢,说明有蜂王存在;巢脾上出现有新蜡,表示蜂群有修造巢脾能力。
3、箱外观察:进行箱外观察,可以通过巡视蜂箱,观察蜜蜂在巢门口的活动来判断蜂群情况。如采集蜂出入繁忙,采集量大,甚至有回巢落在踏板上并有啪啪响声,这就表示进入大流蜜期;工蜂在巢门口来回爬行,显得焦急不安,这可能失王的表现;如巢内发现不时爬出翅膀残缺的幼蜂,是受蜂敌危害的象征;箱内箱外经常发现蜘蛛和粉沫粪便,则有巢虫危害象征;不分气候,蜜蜂随时飞出巢外,而巢门前一、二米处发现有新死的蜂,搬起蜂箱又感觉很轻,则可能是巢内缺蜜。早春或越冬进行箱外观察,对及时了解蜂群情况是很有必要。
五、养蜂应具备哪些主要用具?
养蜂用具包括:蜂箱、巢框、摇蜜机、巢础、蜂帚、割蜜刀、起刮刀、移虫针、蜂帽、喷烟壶等。
六、养蜂主要用具的用途
蜂箱:蜂箱是蜜蜂的巢穴,可防外界蜜蜂天敌的侵害和为蜜蜂避风挡雨、保温;
巢框:是固定巢础的外框;
巢础:是用来诱导蜜蜂做巢房的模具;
巢房:是蜂王产卵和酿造蜂蜜的地方;
割蜜刀:取蜜时如果装蜜的巢房已经封盖,则需用割蜜刀割开巢房盖,使蜜能摇出来。
割蜜机:用来摇取巢房内蜂蜜的工具;
蜂帚:取蜜时将巢脾上的蜜蜂扫落的工具;
起刮刀:是检查、管理蜂箱时常用工具,用它可以撬动粘连的巢框,刮蜂胶、除赘脾和蜡屑,还能用来起 钉子和卡子;
蜂帽:开箱检查、管理蜂群、取蜜时防止蜜蜂螫刺而佩戴的帽子;
移虫针:迁移王台幼虫的工具;
喷烟壶:开箱检查、取蜜、收集野蜂群时遇到性情凶暴的蜂群时,一用来防止蜜蜂螫到而喷烟的工具。
七、养蜂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对于养蜂经验欠缺的初学者来说,最容易造成养蜂失败的原因是病虫害。对于有经验的养蜂者来讲,放蜂场地的选择失算、恶劣的气候和意外事故,则是造成失败的原因。
八、怎样合并蜂群?
在某种情况下,往往出现蜂群强弱悬殊或失王现象,那就务必采取合并办法来处理,但合并只能以弱并强或无王群并有王群,如果两群蜂王诸在,务必先将较次的蜂王除掉,然后再并。在大流蜜期和早春蜂群定地陈列时,以及晚秋冬前,可直接合并法;合并时,选择一个傍晚时间,将无王群的蜂连脾放进有王群的蜂箱边,使两群相隔一寸距离,再全部喷洒一次蜜酒溶液,使两箱气味一致,第二天再将巢脾靠拢,这时若无争斗现象,合并就算成功。
为了安全可靠,一般可取间接合并法,即在合并前,用铁纱板隔离放在一起,经过一昼夜,当两群蜂气味一致时,撤除铁纱板合并,也可用报纸代替铁纱(报纸上打些小孔),让蜂将报纸咬通,自然合并。
如果失王时间较长的蜂群要先补一、二框封盖子脾,然后再合并,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