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鱼塘放多少鱼苗合适,如何放养鱼苗
一亩鱼塘可以放养400-840尾鱼苗。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是因为追求的亩产量不同,放养的方式也不同。如果以亩产量为700斤的话,需要放400尾鱼苗,亩产量1000斤的话,则要放养560尾,亩产量为1500斤的话,需要放养840尾。需要注意的是,放养鱼苗一定要注意搭配。
一、一亩鱼塘放多少鱼苗合适一亩鱼塘可以放养400-840尾鱼苗。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是因为追求的亩产量不同,放养的方式也不同。如果以亩产量为700斤的话,需要放400尾鱼苗,亩产量1000斤的话,则要放养560尾,亩产量为1500斤的话,需要放养840尾。需要注意的是,放养鱼苗一定要注意搭配。
二、如何放养鱼苗1、控制水温:放养鱼苗首先要控制好水温,鱼苗和成鱼不同,自身不耐低温,所以通常要将温度保持在20-25℃之间,由于它是运输而来的,为了避免入塘后死亡,需要先将装鱼的袋子放到池塘水中浸泡20-30分钟。
2、注意密度:鱼苗虽然小,但养多了也会降低成活,养少了经济收益会比较低,所以需要注意饲养密度。这一般要根据鱼池的大小和鱼苗的种类选择,如果鱼苗质量好,鱼塘饵料充足,饲养密度可以大一些。
3、饱食下塘:准备将鱼苗放入鱼塘前,应当给它投喂蛋黄,吃饱后下塘可以提高觅食能力,同时也有利于适应环境,空腹下塘的话很容易死掉。
一亩鱼塘可以养多少鱼苗
一亩鱼塘养1000尾鱼就可以了。
如果超过这个量的话,就会对其生长发育不利。养鱼想要养的多,最好采用套养的方式,也就是在饲养多种鱼类,不同的鱼有自己的空间,比如鲢鱼会在中上层,草鱼在中下层,鲤鱼在底层,这样分开后互不干扰,而且还能最大化利用池塘空间。
一亩鱼塘养什么好:
1、草鱼:草鱼是比较常见的经济鱼类,也是四大家鱼之一,它本身是鲤科鲤属的草食性鱼类,在很多地方都有发现。其本性活泼,容易饲养,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平时还要保证氧气充足,定期投喂颗粒饲料即可。
2、鲢鱼:鲢鱼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属于滤食性鱼类,也是我国主要养殖的淡水鱼之一,生长速度快、产量很高,而且不容易得病,通常和草鱼、鲤鱼等混养,不用单独投喂,草鱼粪便会促进浮游生物生长,这些生物就是它的饲料。
3、鲤鱼:鲤鱼属于底栖鱼类,一般生活在水底,对水温的要求不高,而且食性较杂,可以接受的饲料有很多,比较容易饲养。日常投喂要定时定量,保证它的生长。
一亩地的鱼塘能放多少鲤鱼鱼苗
一般不超过1000尾,可是也分鱼种,如草鱼为主,1亩放养400-600尾草鱼,鲢鱼200尾。鲤鱼50尾。可以喂草鱼颗粒料,又不至于太密。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
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075公斤,如放养05-075公斤的可长到10-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鲫鱼100克以上。
鱼塘怎么养鱼长得快,一亩能养多少
单独是鲤鱼的话,放养密度为12万~15万尾/亩。
鱼苗入塘前放干塘水,清塘(用115千克/亩生石灰),鱼苗下塘前10天左右,注水50厘米~70厘米,注水时用纱网过滤,避免水生昆虫、剑水蚤、野杂鱼等进入池塘,要肥水下塘,在放鱼苗前一周施发酵畜肥305千克/亩,一周后水色变为茶色放苗。
鲤鱼养殖模式:
1、将不同大小的鲤鱼种分期分批放入,便于轮捕轮放。这种模式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粗蛋白质30%以上,投4-6次/日,投饵率3%-8%。
2、其管理要点除传统的"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精髓外,还有新"十字"方针:种优、料精、水好、管理精细。
淡水鱼塘毎亩放养多少鱼苗
1、食物种类:根据鱼类的食性选择合适的食物,比如草食性鱼类一般可以饲喂菜叶等食物,肉食性鱼类一般可以饲喂小鱼苗等食物,同时还要求食物中有充足的营养。2、水质管理:结合养殖情况合理的进行换水,一般每半个月就可以换水1次,确保水质的清洁,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更要注意水质的问题,同时还要定期泼洒生石灰水来防治鱼病。3、日常管理:及时补充氧气并控制养殖密度,确保每条鱼都有足够的生活空间可以生长。
一、鱼塘怎么养鱼长得快
1、食物种类
(1)充足的食物一般能够让鱼类长的更快,若是草食性的鱼类一般可以饲喂菜叶、野菜等食物,若是肉食性鱼类一般可以饲喂小鱼苗等食物。
(2)要求食物中有充足的营养且营养均衡全面,以此来加快鱼类的生长速度,同时还要及时把食物残渣捞出来,避免腐败的食物破坏水质。
2、水质管理
(1)建议每半个月就换水1次,保证水质的清洁,但是具体的换水次数还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季节更要做好换水的工作。
(2)定期往鱼塘中泼洒生石灰水,以此来防治鱼病,促使鱼类能够更好的成长。
3、日常管理
(1)观察鱼类的浮头情况,及时补充氧气,同时还要定时巡视鱼塘,在发现死鱼后需要及时捞出来,避免影响到健康鱼的生活情况。
(2)合理的控制养殖密度,保证每条鱼都有足够的生活空间可以生长,养殖密度不宜过大,避免鱼类没有足够的生活空间而影响生长。
二、鱼塘一亩能养多少鱼
1、数量
一般每亩鱼塘可以养鱼1000条左右,但是因为鱼品种、养殖技术等因素各有不同,因此1亩具体能够养多少条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放养模式
(1)若是以鲤鱼为主的养殖方式,一般1亩鱼塘能够放养鲤鱼苗300尾左右、鲢鱼苗80尾左右、鳙鱼苗20尾左右。
(2)若是以草鱼为主的养殖方式,一般1亩鱼塘能够放养草鱼400-600尾左右,并搭配混养鲢鱼200尾左右、鲤鱼50尾左右。
(3)若是以武昌鱼为主的养殖方式,一般1亩鱼塘能够放养武昌鱼苗1000尾左右(50g/尾),并搭配鲢鱼苗150尾左右、鳙鱼苗50尾左右。
(4)若是以鲫鱼为主的养殖方式,一般1亩鱼塘能够放养鲫鱼苗1500-2000尾左右(约50g/尾),并搭配鲢鱼苗200尾左右、鳙鱼苗50尾左右。
种类 每 亩 放 养 数 每亩搭养其他鱼类数
青鱼 10~15尾(总重200~250公斤) 可搭养鲢亲鱼8~10尾或鳙亲鱼4~5尾
草鱼 15~20尾(总重125公斤左右) 可搭养鲢亲鱼5~10尾鳙亲鱼1~2尾,池内螺蛳多时,搭养青鱼2~3尾
鲢鱼 15~25尾(总重60~100公斤) 可搭养鳙亲鱼2~3尾,池内水草多时可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草鱼10~15尾
鳙鱼 10~15尾(总重75~125公斤) 可搭养鲢亲鱼1~2尾(或不搭养),池内水草多时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亲鱼10—15尾
1池塘选择
鲢鱼属于套养鱼类,套养在主养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的池塘中,处于服从地位,它的池塘选择与在所申请认证的上述主养鱼类完全一致。
2水质要求
鲢鱼的水质要求与所申请认证的主养鲤鱼完全一致。
3苗种要求
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放养时间在5月中、下旬。
4池塘饲养
1)鱼种培育
鱼苗放养:5月中、下旬,池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为适宜投放时间。投放鲢鱼乌仔,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3-5尾。
饲养管理:鱼苗入池后,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兼食饲料碎屑。
成鱼养殖:鱼种投放规格、密度,投放越冬鱼种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密度为04-05尾/㎡。
鲢鱼是套养鱼类,以鲤鱼出塘起捕时间为准。
2)越冬管理
越冬密度:压塘成鱼和鱼种的越冬密度一般为03-06㎏/㎡。根据池塘条件可作适当调整。
越冬鱼体要求:鱼体应无病无伤,肥满健壮。
越冬方法:越冬池塘应比较干净,保水性好,冰下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分规格并塘:冰封前每公顷用90%晶体敌百虫15-30公斤全池泼洒池水浮游植物量应保持在25-50mg/l。保持水面透光性,应及时扫除冰面上的积雪,打冰眼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
网箱养鱼。适应的水域范围较广,它可以在湖泊、水库、河流中设置,只要水深大于网箱高度,就可进行正常养殖,建成一个个“水中池塘”,它比陆地池塘水活氧足,排污力强,更适宜单品种或多品种密养,产量高,易管理,易捕捞。集约化网箱养鱼,是一种把大中型水体优越的环境条件和小水体密放精养方法结合起来的养鱼新技术。富营养型水域一般每100亩水面设置1亩网箱,中等营养型水域每200亩设置1亩网箱。例如网箱养鲤鱼,每立方米放养体长13~20厘米鲤鱼种60~80尾,饲养200天,一般每尾出网重量可达到0.65~0.75公斤,亩产可达1.5万~2.5万公斤,高的亩产在5万公斤以上
放养规格 成鱼池投放的鳜鱼鱼种大多是第二年的鱼种,规格有体长5~6厘米(体重1克)的,有体长7~8厘米 (体重4.5克)的,有体长10~12厘米(体重40克)的,有体长15~25厘米(体重50~100克)的。另外,还有放养当年夏花鱼种(体长3厘米左右,体重0.5克左右)当年养成商品鱼的。 (2)放养密度 一般每667平方米放养体长5~6厘米的鳜鱼鱼种1000~1200尾,体长7~8厘米鳜鱼鱼种800~1000尾,体长10~12厘米鳜鱼鱼种500尾左右。如果是经验丰富的养殖户,水源又特别充足,池塘是新挖鱼塘,饵料鱼充足,放养密度可以适当增加400~500尾。否则,要减少放养密度。 (3)放养 鳜鱼鱼种入池要在清塘后8~9天。入池前,放几尾小鱼(试水鱼)入池,测试清塘药物毒性是否消失。若小鱼活动正常,说明毒性消失,即可放鱼。否则,要缓放。 鳜鱼鱼种入池前要用2%~4%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入池时,工作人员穿防水裤下水,将池水轻轻泼进盛鱼容器,待水温与池水相差不多时,倾倒容器,将鱼种轻轻用容器推离开来。放养时要在池塘的上风头。
基本上白鲢300公斤/亩,鳙70公斤/亩,草鱼200公斤/亩,青鱼180公斤/亩,鳊200公斤/亩,鲫130公斤/亩,黄颡鱼30公斤/亩,达到1100~1200公斤/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