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养蚂蚱的大棚需要多大 蚂蚱养殖大棚如何建设

   2023-05-10 互联网艺莲园400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1、棚的建造面积要根据养殖的蚂蚱多少而确定,养一万只用15平方米即可。 2、蚂蚱养殖大棚一般建设在通风向阳处,并且要高于地面十厘米左右帮助排水。比较简单的蚂蚱养殖棚建设方法是用两个粗片,中间加立柱即可,这种建设方法比较简单,并且成本比较低,盖塑料布也比较方便。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使用蔬菜暖棚式养殖大棚,这种养殖大棚的成本比较高,但是保暖性能很好,可以有效的防止蚂蚱冻死。 选择场地:选在地势高、排水好、背风向阳、具有缓坡的地方建棚。 搭建围栏:用水泥和砖头建造外层围墙,

蚂蚱如何养殖-蚂蚱的养殖技术

蚂蚱如何养殖-蚂蚱的养殖技术

蚂蚱为药食两用昆虫,卵生,属昆虫纲直翅目,蝗总科。下面,我为大家分享蚂蚱的养殖技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蚂蚱的养殖技术

蚂蚱养殖棚的建造

养殖棚要建在通风向阳的地方。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厘米左右,便于排水。土壤最好是砂壤土便于产取蚂蚌卵,在养殖棚地面上种小麦或玉米等单子叶植物,以备蚂蚌食用。

建造面积要按蚂蚌的多少来确定,每1万只蚂蚌约需15平方米,用角铁、木棍等建造棚的支架,再按棚的'大小,用纱网做棚罩,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上拉锁,以防止蚂蚌跑出和人进出棚之用。

棚高以15米一2米为宜,为保温和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

蚂蚱的饲养管理

蚂蚱的适宜发育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为85 % -92 %,土壤含水量15%一18%。低于14℃或高于40℃时,蚂蚌会逐渐停食死亡。在气温达到28℃-30℃时,蚂蚌卵开始孵化,先准备无毒土壤和锯末粉按1: 2搅拌,含水量为20%-30%,铺3厘米一5厘米的土在器皿中拍实,然后将蚂蚌卵布于土上,盖上约1厘米厚的混合土。

最后,器皿上再罩上一层薄膜,每半天检查1次,发现小蚂蚌后,用软毛刷将其刷到棚内的食物上,一般10天一15天孵化出小蚂蚌。刚出土的小蚂蚌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叶植物,但食量很小。

1龄- 3龄的蚂蚌应注意防雨,蚂蚌从出土到成虫约需27天一35天,这期间每5天一7天蜕1次皮,共蜕5次;5龄以后的蚂蚌逐渐开始交配产卵,每只蚂蚌约产卵70粒一100粒。

为了取食和生殖布卵,蚂蚌有喜欢群居和迁飞性,所以蚂蚌羽化后至产卵前应给予适当的干扰,令其迁飞,以便提高产卵数量和质量。

蚂蚱的价值

蚂蚱又名蝗虫,它不仅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磷铁锌锰等元素,还是治病良药,能治疗破伤风、小儿惊风、发热平喘等,集食用、药用、滋补于一身,而且许多大型饲料厂家都需蚂蚌干品磨粉做动物饲料添加剂。

蚂蚱含丰富的甲壳素,营养专家研究认为:甲壳素被誉为继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之后的人体第六大生命要素,甲壳素可升高体液的PH值,改善体内酸性环境,可清除人体自由基,抑制过氧化物对人体组织细胞的损害,活化细胞,延缓衰老,能使体内毒素得以排除,达到排毒养颜的功效(日本将甲壳素作为污水处理的一种制剂)。因此,甲壳素被营养专家推荐为21世纪人类的最后珍宝。

蚂蚱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脂肪含量525%,其主要取食禾本科的青草,不吃其它饲料,据报导,有些肥胖和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目前多趋于食用昆虫,意欲达到减肥祛病之目的,据有关专家研究是未来人类较理想的太空食品,是现代社会减肥、健美的理想食品。

活虫处理:采集→饥饿排粪(2~3小时)→开水烫(2分钟左右,蚂蚱由绿**变成棕色后,便捞出进行晾晒,并摘去翅膀、刺脚)→炸烤或冰箱速冻。

;

蚱蜢,又称蚱蜢,是一种卵生昆虫,属于昆虫纲和蝗科直翅目。据统计,蝗科蝗虫有859种,但只有两种可入药,即飞蝗, 东亚的蝗虫和飞蝗,水稻的蝗虫。蚱蜢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昆虫激素等活性物质,含有维生素A、B、C、磷、钙、铁、锌、锰等元素。蚱蜢不仅是美味的食物,也是治疗疾病的良药。蚱蜢可以治疗许多疾病,如破伤风、小儿惊厥、发烧和哮喘。蚱蜢雌雄异株,自然交配,产卵。在自然条件下,一年繁殖两代,即夏蝗和秋蝗。

为飞蝗,收集食物时,我们应该非常注意避免使用带有杀虫剂的食物。如果你对收集的食物不确定,你可以用水清洗,然后喂它。飞蝗对农药非常敏感,人们吃了带农药的食物后很快就会死亡,这在农业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夏季气温超过35度时,养殖棚应遮阳,纱布或棚上适当洒些水。棚子太干,蝗虫就死了。在飞蝗,的养殖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天敌的入侵。另外,要注意蝗灾的发生,及时清除死虫。本身对于食物没有分辨能力,无论食物是否有毒,它们基本都是照吃不误,但是对于这些毒素的抵抗力蚂蚱却是很差的,一不小心就是批量的死亡。

光线对蚱蜢的影响很大,所以很多养殖大棚的表面都是不透明的,既可以控制大棚内的光线,又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到蚱蜢身上。光照会影响蚱蜢的繁殖效率。高强度的光照会减缓光的繁殖,也可能影响卵的孵化。另外,容易导致温度失衡,导致昼夜温差大,蝗虫成批死亡。如果噪音频繁,整个蚱蜢群就会一直处于紧绷状态,随时准备逃跑,严重影响繁殖效率。如果蚱蜢经常被吓到,注意检查是否有声音问题。蚱蜢本身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如果附近有合适的繁殖地,这些逃跑的蚱蜢很容易形成虫灾。

 
标签: 蚂蚱 大棚 多大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