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养殖技术
胡蜂也叫黄蜂,世界上已知有5000多种,我国记载的有200余种,在我国分布甚广。胡蜂味甘辛,性温,主治风湿痹痛。蜂房可作中药材,有定痛、驱虫、消肿解毒功效,主治惊痫、风痹、乳痈、牙痛、顽癣、癌症等。胡蜂酒有祛风除湿,治急、慢风湿痛,风湿性关节炎。胡蜂蜂毒可治疗关节炎,药用价值极高,对医疗新产品的研制和生产有着重大意义。现在国际市场上有20多种胡蜂蜂毒出售,其价格相当昂贵。此外,胡蜂幼虫和蛹体内营养成分丰富,可开发出各种营养食品。因此,养殖胡蜂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胡蜂一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1年发生3代,第1代成虫6月中旬羽化,第2代一般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生,第3代7月中旬至8月上中旬羽化,10月下旬交配,开始越冬。雄蜂多在第3代出现,交配后死亡,寿命较短。越冬雄蜂有群集性,常抱团越冬,抵御寒气。春季雌蜂单独觅食筑巢,一般将巢筑于树上或树洞中。成虫捕食鳞翅目幼虫,并取食果汁及嫩叶。
胡蜂养殖设备
1、蜂笼。木制或用铁纱网制成,体积约为003~004立方米,使其有充分活动的余地。
2、蜂棚。大小视采收蜂巢的多少而定,可利用大型玻璃温室、大型厂房或建立专用育蜂棚。蜂棚用铁、木作支架,铁窗纱作围网,一般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高2m,棚内种植玉米、大豆、棉花等易接入昆虫生存的作物,棚的一面留有纱门。棚内要悬挂盛有蜜水、水果、瓜皮等饲料的小盘,使蜂能在放入后取食并自由活动。
3、蜂箱。用木材做成,边长15~20cm,上下用薄木板做成盖和底。盖上装有挂钩,四周挂有纱窗,一侧留有活门。
胡蜂养殖饲料
水果,如熟透的苹果、桃等;水分较多的青菜;糖蜜;瓜皮等。
胡蜂的生活习性
胡蜂为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类群。蜾蠃科的种类平时无巢,营自由生活,在产卵时,由雌蜂筑一泥室或选择合适的竹管,产卵其中,同时贮藏在捕来之后经螫刺麻醉的其他类昆虫的幼虫或蜘蛛。一室一卵,分别封口,由卵孵出的幼虫取食所贮存的猎物。化蛹和羽化成蜂以后,即咬破巢口飞出。
其他种类的胡蜂一生营巢而居。蜂群中有后蜂、职蜂(或称工蜂)(雌性)和雄蜂的区别。后蜂为前一年秋后与雄蜂交配受精的雌蜂,它们把精子贮存在贮精囊中,到交配时分次使用。雄蜂在交配后不久即死亡。天渐冷时,受精雌蜂纷纷离巢寻觅墙缝、草垛等避风场所,抱团越冬。翌年春季,存活的雌蜂散团外出分别活动,自行寻找适宜场所建巢产卵。它们所产的受精卵形成雌蜂,未受精卵形成雄蜂。由于职蜂增多,蜂巢逐渐扩大。职蜂负责筑巢和饲育幼虫。中国中部地区每年有3次发生高峰。秋后,巢中的雄蜂约占总数的1/3,为一年中雄蜂最多的时期。
一般气温在12~13℃时,胡蜂出蛰活动,16~18℃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至6~10℃时越冬。春季中午气温高时活动最勤,夏季中午炎热,常暂停活动。晚间归巢不动。有喜光习性。风力在3级以上时停止活动。相对温度在60%~70%时最适于活动,雨天停止外出。胡蜂嗜食甜性物质。在500米范围内,胡蜂可明确辨认方向,顺利返巢,超过500米则常迷途忘返。
胡蜂的养殖技术难点有哪些
马蜂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蜂类品种,可以人工饲养吗?
1马蜂可以人工培养,但需要注意的是,马蜂攻击性强,容易蜇人。想要人工栽培,必须选择远离人群的地方。除了掌握成熟的养殖技术外,马蜂养殖还需要准备常用的养蜂工具,如蜂笼、蜂棚、蜂箱等。晚上用捕虫网在蜂群越冬处收集昆虫,放入蜂笼中养殖。每个蜂笼中放入300 ~ 500头,用黑布遮挡,放在干燥、通风、不受干扰的空屋里,减少活动量,促进其提前冬眠。为避免蜂群离巢后难以发现,也可在9月中旬采回原巢,放入笼内或箱内,利用蜂群向上的习性,将成熟的苹果、桃子和水分较多的蔬菜放在笼底。这个方法很好。
2马蜂确实可以人工培养。在一些山区,最初的马蜂巢是用来取出蛹出售的。四川攀枝花周边的一些小县城,有很多卖马蜂蛹的餐馆,价格昂贵,营养丰富。很多地方开始一年培养马蜂一次。对于马蜂,如果马蜂刚建好巢,也就是只有蜂王的时候,此时被抓去繁殖,蜂部落认为繁殖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此时的蜂王不仅肩负着产卵和觅食的任务,还肩负着捕食的任务,所以此时的马蜂行动是自由的。
3如果只抓蜂王,蜂王一旦回归野外,不一定会回到我们的繁殖地,但如果抓到一窝马蜂,已经有了工蜂和雄蜂,此时其实马蜂的生活方式和蜜蜂是一样的。蜂王无时无刻不在下蛋,工蜂们在一旁伺候喂食,雄蜂们依旧无事可做。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把工蜂和蜂巢都抓到,就可以成功繁殖。黄蜂是一个大家族,种类繁多,但大部分是人工养殖的大型黄蜂,如金胡蜂、黑尾胡蜂、黑绒胡蜂、黄足胡蜂等。原因是这些黄蜂不仅数量多,而且幼虫也大。比如,金蜂的最大蜂箱可达100公斤,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黄蜂养殖的经济效益。
胡蜂,也叫 黄蜂、马蜂。种类繁多,在中国分布甚广;以野生者居多,一般不适合人工养殖。胡蜂属于完全变态的野生昆虫,一生经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各个生长期温度要求不同,从卵到羽化需要2~3个星期的时间。幼虫阶段主要以其他小虫为食,尤其是毛毛虫。一般气温在12~13℃时,胡蜂出蛰活动,16~18℃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至6~10℃时越冬。人工很难养殖。
胡蜂,是攻击性极强的危险性蜂类,主要危害苹果、桃、梨、葡萄、柑橘等,以成虫啮食成熟的水果,残留果皮、果核。胡蜂多营巢于树枝、树洞和屋檐下。母蜂可活1年以上。雄蜂多在当年最后一代出现,雄蜂与新母蜂交配后很快死亡。目前胡蜂的药用价值,尚无科学依据,故不适合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