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皖鱼是什么鱼,怎么样养殖的?
脆皖鱼是脆肉鲩,原产于广东省中山市长江水库,是中山市地理标志之一。
脆皖鱼养殖技术:
中山脆肉鲩的养殖经过了特殊过程。第一步是养鱼苗,大约用一年时间养成半斤左右的小鱼,再花一年时间就可以养成5至7斤重,此时,它和普通的鲩鱼还没有任何差别。
但在第三年,如果在25°C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喂养蚕豆,鲩鱼的肉就会慢慢变得脆起来。经过120天以上的蚕豆喂养,就形成了名副其实的脆肉鲩。大多数脆肉鲩的养殖户都是买回养殖2年的鲩鱼来培养脆肉鲩的。
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溶氧量以不低于5毫克/升为宜。最好引用水库、山溪水,也可用清新的河水。在急剧流动的池水里,鱼飞速游动,使肌肉经常运动,减少脂肪积累,增加肌肉韧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脆肉鲩成为游泳健将。
扩展资料:
脆皖鱼的营养价值:
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来自同一个养殖场的脆肉鲩和普通草鱼的肌肉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氨基酸、钙和磷)进行分析。通过与其他鱼类的营养成分比较,评估了脆肉鲩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脆肉鲩和普通草鱼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在组成上是一致的。
在含量上存在着差异,脆肉鲩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比普通草鱼肌肉高22%。粗脂肪含量是普通草鱼的140%。氨基酸总量比普通草鱼、黄鳝、鳜鱼、黄颡鱼、万安玻璃红鲤、青鱼和团头鲂都要高。其中谷氨酸含量更是达到393%。远远超过对照组鱼类。
脆肉鲩怎么养殖
草鱼脆化养殖,主要是通过改变草鱼的食物结构使其肉质变脆。两广地区将草鱼称为鲩鱼,因此脆化后的草鱼称“脆肉鲩”,其肉质紧硬而爽脆,不易煮碎,即使切成鱼片、鱼丝后也不易断碎,肉味反而会更加鲜美而独特,从而能满足消费者的特殊口感要求,提高了草鱼的市场竞争力和养殖效益。这里给您介绍脆肉鲩的养殖技术供您参考:
1、养殖条件。草鱼脆化养殖可以选择在池塘中或网箱中进行。池塘要求:池底淤泥较少、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面积1330~2000平方米、水深2米左右,放养前按常规要求进行彻底清塘。网箱可设置在湖泊、水库、江河的背风向阳处。水体要求:无污染、溶氧丰富、水深4~7米、底质平坦且无水生植物着生。采用全封闭式网箱,其规格为5米×4米×25米,网目大小为005米,网箱的底部垫一块30目的纱绢布作为投饵食台,以防饲料流失。新网箱应该提前7~10天下水,使箱片软化以防擦伤鱼体;已用过的网箱应将其清洗干净,并用5%的生石灰水溶液浸泡30分钟。
2、鱼种放养。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平均尾重075~1千克的草鱼做鱼种,池塘放养量为150~250千克/亩、网箱放养量为15~20千克/平方米。为了调节水质,每亩池塘可搭配放养体长013~015米的鲢、鳙鱼种50~60尾,每平方米网箱可搭配放养体长013~015米的鲢、鳙鱼种1~2尾。放养前,草鱼最好进行免疫注射,如无条件,可将鱼种用4%的食盐水溶液浸浴5~10分钟。
3、脆化季节。从春季水温15℃以上草鱼开始摄食一直到冬季停食前都可以进行脆化养殖处理,如果采取轮捕轮放或分期分批养殖的养殖模式,每轮(批)脆化养殖的时间不得少于60~70天。
4、养殖管理。饲料以高蛋白的蚕豆为主,外加少量青草,但不能添加其他任何饲料。开始时,可停食2~3天,然后投喂少量浸泡后的蚕豆(可将蚕豆用1%的食盐水浸泡12~24小时), 等到草鱼能正常摄食后才能定时、定量投喂。一般情况下,每天上午8~9时左右、下午3~5时左右各投喂1次,每次投饵以15小时~2小时内吃完为度。具体的投喂量应根据草鱼的摄食情况和水温变化进行调整。水温16℃~19℃时日投饵量为草鱼体重的15%~2%,水温19℃~22℃时日投饵量为草鱼体重的2%~3%,水温22℃~25℃时日投饵量为草鱼体重的3%~4%,水温25℃~28℃时日投饵量为草鱼体重的4%~5%,水温28℃~30℃时日投饵量为草鱼体重的5%~6%。
5、加强水质管理,定期加注新水,保证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及时清除残饵,严禁投喂变质饲料。定期防治鱼病,及时解救浮头 ,防止死鱼。这样经60天~70天的脆化饲养,即可达上市质量要求。一般每亩还可增产成鱼 100千克左右。此时可将塘鱼全部捕出,进行下一批的脆化。
脆肉鲩鱼怎么养
脆肉鲩,原产于广东省中山市长江水库,是利用水库的矿泉水,喂精饲料,运用活水密集养殖法养育成的名特水产品。因其肉质结实、清爽、脆口而得名。
步骤/方法:
饲养关键
1、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溶氧量以不低于5毫克/升为宜。最好引用水库、山溪水,也可用清新的河水。在急剧流动的池水里,鱼飞速游动,使肌肉经常运动,减少脂肪积累,增加肌肉韧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脆肉鲩成为游泳健将。
2、养脆肉鲩的饲料,主要是售价昂贵的纯天然东北蚕豆。蚕豆不用粉碎,整料用清水浸泡一昼夜以上,使其浸透变软发胀,便于草鱼摄食、消化。
结构分析
应用电子显微镜对脆肉鲩和普通草鱼的肌肉进行了分析,其目的是为脆肉鲩肉质脆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通过对脆肉鲩和普通草鱼肌肉超微结构比较,结果表明:脆肉鲩肌肉超微结构中出现了较明显的变化,如肌原纤维中出现间隙,肌丝之间距离减小,但肌原纤维的外形仍保持完整。
营养特性
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来自同一个养殖场的脆肉鲩和普通草鱼的肌肉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氨基酸、钙和磷)进行分析通过与其他鱼类的营养成分比较,评估了脆肉鲩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脆肉鲩和普通草鱼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在组成上是一致的在含量上存在着差异,脆肉鲩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比普通草鱼肌肉高22%;粗脂肪含量是普通草鱼的140%;氨基酸总量比普通草鱼、黄鳝、鳜鱼、黄颡鱼、万安玻璃红鲤、青鱼和团头鲂都要高,其中谷氨酸含量更是达到393%,远远超过对照组鱼类。
1。水质清新、溶氧充足,不低于5毫克/升。最好用水库、山溪水、河水。在急流的水里游动,鱼的肌肉经常运动,增加肌肉韧度。
2。饲料用东北蚕豆,整料用清水浸泡一昼夜以上,使其浸透变软发胀,便于草鱼摄食、消化。
脆肉鲩(草鱼)对水温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在零下数十摄氏度的冬天它会到深水中躲避只要把塘挖深一些(5米以上)还是可以养殖的。因为脆肉鲩一般生长在水流比较急的水库,那里水流很急很大,在那里生活的鲩鱼的肉会变得比一般的鲩鱼结实,所以吃起来比较爽脆。
脆肉鲩鱼其实就是普通的鲩鱼用不同的养殖方法养殖出来的。
我曾经看到电视上有介绍的,他们最特别的就是喂蚕豆,其他方面与养殖草鱼一样。你参照百度的资料进行改进。如果你想大面积养殖那肯定要找专业人员的,要么就与广州已有的养殖户合作。
脆肉脘鱼是草鱼的一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等。英文名:Grass carp 。
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的唯一种。又称白鲩,草根鱼,厚鱼。体略呈圆筒形,头部稍平扁,尾部侧扁;口呈弧形,无须;上颌略长于下颌;体呈浅茶**,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腹鳍略带灰黄,其他各鳍浅灰色。
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草鱼一般喜栖居于江河、湖泊等水域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具河湖洄游习性,性成熟个体在江河流水中产卵,产卵后的亲鱼和幼鱼进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中,通常在被水淹没的浅滩草地和泛水区域以及干支流附属水体(湖泊、小河、港道等水草丛生地带)摄食育肥。
草鱼因食性简单,饵料来源广泛,且生长迅速,产量高,常被作为池塘养殖和湖泊、水库、河道的主要放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