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鸭子怎么养
毛茸茸的小鸭子怎样饲养?在饲养小鸭子时,首先准备温暖的鸭窝;然后饲料,例如:米饭、虫子等;最后饲养的注意事项,如温度、湿度、饲养的密度、清洁等方面。
小鸭子怎么养
毛茸茸、可爱的**小鸭惹人喜爱,因此有很多人喜欢养小鸭子。但是不正确的饲养导致小鸭子很快死去,那么小鸭子怎么养?下面为你详细讲解。
一、鸭窝
可以在日照、排水、通风都良好的地方,做一个合适大小的鸭窝来养鸭子,一般用塑料泡沫箱子,保暖非常好。
二、温度
刚出壳的小鸭子需要30℃的温度才行,但是如果冬天养鸭子是不可能达到这个温度的,所以最好买个白炽灯泡挂在鸭窝的上方30-50cm处,并将箱子置于暖气片的旁边,以便于保暖。灯泡最好蒙一层布,小鸭子不喜欢太亮,前几天最好整晚都开灯。
三、饲料
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随着雏鸭的生长,可根据放养鸭啄食杂草、野菜、昆虫决定放养鸭的补饲。以放养为主时期,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并备足饮用水,满足饮用。
四、放养
要对鸭子进行放养,在放养的过程中,鸭子会自行觅食。鸭子行动笨,不能上树啄食,为果园低栏放牧提供了保证。凡是土壤和水源条件较好,主干较高或老龄的苹果、梨、杏、山楂、柿树、核桃等园地均可放养。
五、饮水
饮水当然要清洁的,最好是温的白开水。用一个5cm左右深口的容器盛放便可,水不宜过多,否则会弄湿垫料的,小鸭子不喜欢太潮湿。一定要“先喂水再喂料”,没有绝对不要喂料,不然小鸭子会噎到的,水弄脏了要及时更换干净的。
六、清理
一段时间后垫料会变潮湿,而且会有很多便便,所以要定期更换垫料。小鸭用的水盆和食盆都要定期洗刷干净。
鸭子吃什么
鸭子吃什么?鸭子的食物很广,根据不同时期的鸭子,给它食物也有所不同,类似婴儿一样喂养。因此,具体的喂养食物如下所示。
1、雏鸭时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
2、4天左右大的鸭子: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
3、15天大的鸭子: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
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注意:
1、尽量在清晨和夜间8-10时,比较凉爽的时间喂料,白天让鸭多休息。
2、在高温、高湿期间,饲料放置过久或料槽中的饲料停滞过久会引起发酵变质,因而应保证供给新鲜饲料。
小鸭子饲养注意事项
正确的饲养方法能够使小鸭子的寿命长点。那么,小鸭子饲养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可以从温度、湿度、饲养密度、清洁等问题进行说明。
一、温度
育雏温度合适而平稳是提高雏鸭成活率的关键。一般要求夜间温度高于白天1-20C,有利于鸭的休息,忌忽高忽低。
二、湿度
育雏前期,室内温度较高,水份蒸发快,此时相对湿度要高些。若湿度过低则脚趾干瘪,精神不振,影响健康和生长,我国南方一般都能达到要求。
一般控制在:第一周湿度70-75%;第二周65-70%;第三周60-65%;第四周及以后50-60%即可。
三、饲养密度
鸭子的饲养密度过大,拥挤,会导致湿度大,空气混浊,不利于鸭子的生长发育;密度过小,不易保温,圈舍利用率低。密度应随日龄及季节变化而改变。
一般控制在:
第一周20-25只/平方米;第二周10—15只/平方米;第三周8—10只/平方米,以后按6—8只/平方米饲养。
四、清洁
要搞好鸭舍及活动场的卫生,舍内勤换垫草,对鸭舍、活动场及周边定期使用不同的消毒药进行消毒,每天进行通风换气,保持鸭舍空气清新。每天供给鸭子全价的鸭饲料和青饲料及充足的饮水。
要想养好鸭子,首先从雏鸭开始,雏鸭是养鸭过程的关键,是养鸭的基础。那么小鸭子怎么 饲养 呢下面我带你看看小鸭子怎么饲养。不过下面的内容仅供参考!
小鸭子怎么饲养
1、适时开食
雏鸭刚孵出时,肠道中积有胎粪,体内还有剩余的蛋黄未吸收,适时饮水可补充雏鸭出壳时体内所耗去的水分,促进肠道蠕动和新陈代谢,有利于排出胎粪,加速体内剩余蛋黄的吸收,以增强食欲,故应让雏鸭尽早饮水。雏鸭补水后,约于出壳后12-24小时,待绒毛已干,活泼好动,相互啄蹼时,开食最好。
2、配好饮水
初次饮水如用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可起到对胃肠道的消毒作用;如用口服补液盐给雏鸭饮用,则具有补充体液、解除脱水作用,加强糖与蛋白质代谢,促进机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很适合雏鸭的生理需求。
3、日粮需求
雏鸭生长发育快,体重增加迅速,如单纯喂大米饭和一些杂谷是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的。雏鸭的日粮要求高能量,高蛋白,而且还要有足够的钙磷和各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同时要容易消化吸收,故只有喂给营养丰富而全面的全价配合饲料,才能充分满足其需求。
4、饲喂技术
雏鸭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如吃得过饱,则会造成消化不良,最好喂七八成饱。雏鸭食量虽多,但消化速度很快,如喂的次数少,间隔长,就会饥饿过度,影响生长发育。一般雏鸭第一周日喂7-8次,第二周日喂6次,第3周日喂5次,第四周后每天喂4次。
5、注意保温
雏鸭的体温调节能力差,刚孵出的雏鸭要做好保温工作,育雏舍温度应保持32℃左右,以防感冒、下痢等;随日龄增长,逐步降温,一般每天温差不能超过4℃,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5℃。
6、饲养密度
雏鸭新陈代谢旺盛,排泄物多,若饲养密度过大,鸭舍潮湿,容易造成舍内空气浑浊,严重时可能会引起NH3和H2S中毒,1-3周龄雏鸭一般每平方米25只左右,以后逐步减少饲养密度,四周龄后,以每平方米饲养7-8只为宜。
7、防止打堆
雏鸭在2周龄前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健全,特别怕冷,若外界温度低,就互相堆积一团,如堆积时间长,被压在底层的雏鸭就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应经常检查雏鸭状态,如遇打堆,要及时分开,同时加强保温 措施 。
预防打堆
8、合理分群
应根据雏鸭大小、强弱进行合理分群,区别对待。加强雏鸭的护理,并经常检查吃食情况,根据生长发育程度,对强弱群进行调整,保持发育基本一致。
9、放水活动
放水活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并可洗净身上的脏物,有益于卫生保健。雏鸭初次放水可在出壳后2-3周进行。一般每天放水1次,每次10-15分钟。
10、加强通风
雏鸭新陈代谢旺盛,饮水多,排泄物如不及时清除会发酵分解产生有害气体,长期不通风,会造成雏鸭抵抗力下降,体质弱,严重时会造成雏鸭中毒死亡。所以在保温的同时,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的新鲜。
鸭子的形态特征
鸭是雁形目鸭科鸭亚科水禽的统称,有野鸭,家鸭之分。野鸭的体型相对较小,颈短,常年生活在水面上, 潜水 能力较强,以水中小动物(小鱼,小虾等)为食。
家鸭体型相对野鸭较大,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依水中的小动物(鱼,虾,泥鳅等),植物(水草,稗子,稻子等)为食。与天鹅和雁不同具有下列特征:鸭子体型较小,羽毛较短,飞行距离有限。
鸭子的生活习性
雄鸭每年换羽毛两次;卵壳光滑;两性的腿覆盖着相重叠的鳞片。所有的鸭都在头一年内达到性成熟,仅在繁殖季节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