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生态鸡养殖

   2023-05-16 互联网艺莲园357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生态养鸡技术要点生态养鸡是根据各地的区域特点,在果园、经济林、玉米、高粱等地套养土蛋鸡、肉鸡等系列,养出的鸡风味独特、品质好、味道鲜美,颇受消费者欢迎,所以价格好,效益高。它既是传统养法和现代养法的结合,又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生态养鸡技术要点

生态养鸡是根据各地的区域特点,在果园、经济林、玉米、高粱等地套养土

蛋鸡、肉鸡等系列,养出的鸡风味独特、品质好、味道鲜美,颇受消费者欢迎,

所以价格好,效益高。它既是传统养法和现代养法的结合,又突破了笼养肉鸡的

缺陷,大大提高了鸡肉的风味,是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的典范。

1、保温育雏的管理。1-3周龄的雏鸡采用温室饲养。雏鸡幼小抵抗力差,不

是直接进入果园等地饲养,因此一定要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抓好3 周前的

管理,为后期生长奠定基础。雏鸡保温房的面积根据饲养量确定,采取网上育雏

的方法,以每平方米40--50只雏鸡计算,饲养数量多,应分小区饲养,每群可掌

握在1000羽左右。如果园、经济林等在房前屋后,就利用原有保温房或已旧住房

改造亦可;如果饲养场地离家有一定的距离,则应选择向阳避风,地域开宽,地

势干燥,水源充足,道路便利的地方建造保温房。

2、严把脱温期管理。三周后开始进入脱温饲养,脱温期,特别要注意外界气

温,内外温差大,仔鸡抗逆力低,调节功能差,一时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

要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放养,开始几天,每天放养2--4小时,以后逐日增加放养

时间,使仔鸡逐渐适应环境变化。严冬寒冷天气,夏季的风雷暴等恶劣天气要特

别注意,切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大意,因为此时的仔鸡应激能力仍比较弱,需人

工给予关照。

3、认真防疫控疾病。野外养鸡、鸡的活动范围广,疾病防范难度相应大些,

因此防病免疫工作要求质量高,剂量足,严格按照免疫程序,逐只予以免疫注射

。特别是马立克、新城疫、法氏囊等主要传染病,决不能放松。同时要做好定期

消毒,闲置消毒,进场消毒,发现病鸡应隔离饲养,避免交叉感染,造成不应有

的损失。

4、设置避雨防暑棚。根据饲养鸡群多少,适当搭一些油棚给仔鸡避雨休息十

分必要。棚的质量要求不高,只要能避雨、避暑、补饲、休息就行,这是必备设

施,对防止鸡群被雨淋打、烈日曝晒,意外惊动等都非常重要,不可缺少。

5、园地饲养的密度。出温房一周龄,一亩果园、作物地或经济林放养1500-

2000羽左右。以每群500-700羽为宜;第二周龄放养1000-1500羽左右,以每群低

于500 羽为好;第三周龄起密度还应适当降低。鸡群在园地的活动范围,可用铁

丝网等围栏分区轮牧,放一周换一块地。放养周期一般控制在一个月左右,这样

鸡粪喂养果园、经济林、作物地内的小草、蚯蚓、昆虫等,给它们一个生养息期

,等下批仔鸡到来时又有较多的小草,蚯蚓等供鸡采食,如此往复形成生态食物

链,达到鸡、果双丰收;高粱等地以一个生长周期饲养一批鸡为宜,同时注意苗

鸡生长与高粱苗等相匹配,以防鸡损伤作物苗及果实。

土鸡养殖的方法 养殖土鸡有什么方法

1、养殖环境。土鸡要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山地、果园田野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要求场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草料,且有小溪、山泉水最佳,其山地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

2、种类选择。土鸡养殖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需要选择品种,一般肉用鸡种、兼用型鸡种和蛋用鸡种的公雏及农村的草鸡都可作为生态肉鸡品种,可因地制宜选择,通常以兼用型鸡种最好。

3、养殖季节。土鸡的饲养必须选择合适的育雏季节,以利于生态鸡的放牧饲养。按照各地山区的气候特点,一般最好选择3~6月份育雏。因为这一时段气温由低到高,光照充足,有利鸡的生长发育,有利育雏成活率的提高。

4、营养。在育雏和育成阶段,要按照鸡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保证雏鸡、育成鸡和成年鸡的饲料供给和补充。一般放牧前要求每日饲喂5~6次,同时保证充足清洁饮水。进入放养期并具有较强的自由捕食能力后,人工补料可逐渐减少到每日2~3次,并注意早晨少喂,晚上多喂。

5、病毒病的防治。雏鸡7~10日龄用新支二联四价疫苗饮水或滴鼻首免,18日龄二免,60日龄以上用新城疫I系肌肉注射(每次做疫苗前后要用七味抗毒饮饮水,可以有效提高疫苗免疫力和机体抗病力,平时用恒杰康拌料,减少新城疫的发病率)。

如何生态养殖优质土鸡

1、土鸡的放养训练是饲养中的关键环节,要从幼雏抓起。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左右,此时改为有草地、有围栏的场地散养,有目的地训练鸡条件反射,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雏鸡听到人为的声音就回来吃食饮水。此时应抓住时机训练鸡群觅食饲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经过约4~6周训练,雏鸡形成了条件反射,捕食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高。鸡个体重达到500克左右时,已具备了放养的基本条件,可以把鸡群散放到预先圈定的放牧场地,开始鸡的自然生态饲养,让鸡群在开阔的山野各展其能,自由自在地捕捉昆虫,寻觅草子,啄食嫩草。

2、土鸡的生长期以放养为主,大部分时间在野外活动,且生态鸡生长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4~5个月,随时都有可能传染各种疾病。为此,必须切实做好鸡的免疫接种工作。鸡疫病防治“重”在防,“贵”在早,从出雏以后的第一天就要接种鸡马立克氏疫苗。同时,要在兽医的指导下,做好鸡新城疫、鸡支气管炎、禽流感、禽霍乱、法氏囊、鸡痘等疫苗的防疫注射。此外,还要注意及时做好其他疾病的防控和治疗,以保障生态鸡健壮成长。

生态养鸡的好处有哪些

养育可分为育雏期(小鸡,0-4周龄)、生长期(中鸡,5-8周龄)和育肥期(大鸡,9周龄至上市)三个阶段;

  优质种用土鸡可分为育雏期(0-6周龄)、育成期(7-22周龄)和产蛋期(23-64周龄)三个阶段。

  0-6周龄的小鸡,对环境适应能力差,抗病力弱,稍有不当,容易生病死亡。因此,在雏鸡培育阶段需要给予细心的照料,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优质土鸡商品鸡和种用鸡在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大同小异。

  5-8周龄的优质商品土鸡生长期,育雏已经告一段落,鸡体增大,羽毛渐趋丰满,鸡只已能适应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是生长高峰时期,也是骨架和内脏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期间采食量将不断增加。这个时期要是优质土鸡的机体得到充分的发育,羽毛丰满、健壮。

  优质土鸡育肥期的饲养管理要点在于促进肌肉更多地附着于骨骼及体内脂肪的沉积,增加鸡的肥度,改善肉质和皮肤、羽毛的光泽,做到适时安全上市。

怎样才能做好林下生态土鸡养殖

生态养鸡是养殖人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将传统养殖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利用林地、草场、果园、农田、荒山、竹园和河滩等资源长期放养的无公害优质鸡。

实行自由放养,让鸡群觅食昆虫、嫩草、树叶、籽实和腐殖质等自然饲料为主,人工科学补料为辅,严格限制化学药品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禁用任何激素和人工合成促生长剂,通过良好的饲养环境、科学饲养管理和卫生保健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鸡群的营养、生理和心理需要,提高鸡群本身的免疫力,标准化生产,使肉、蛋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乃至绿色食品的标准。抓住原始、生态、无污染环节,满足现代饮食业追求纯天然的要求。

生态鸡俗称“土鸡”,“本鸡”。对所有以非人工抗生素饲料饲养,非催熟,可在一定饲养范围内活动的养殖鸡的统称。生态鸡因不含激素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因经常活动味道鲜美,肉质紧实,炖汤后滋补养颜,壮阳补气,富含氨基酸,为鸡中上品。

一、树木品种

要选择树木较高、树龄较大,病虫害较少的品种。

二、土鸡品种

目前常见的很多土鸡品种都存在母源遗传疾病较多,抗病力弱,容易生病等问题,最好选择像凤头特种土鸡一样抗病力以及肉和蛋的品质都明显优于普通品种的土鸡品种。

三、养殖密度要合理

密度大小因品种、日龄、饲养方式而定。

四、科学的饲养管理

土鸡养殖涉及土鸡生长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又牵扯到很多影响因素。其中一个因素没有处理好,都可能使土鸡养殖的整个“金字塔”崩塌。只有对养殖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上的专业知识都系统的掌握,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只靠一腔热血是做不好养殖的。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科学的种养结合,能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配置适宜的种养品种、规格、密度,既能降低植物的病虫害和畜禽的发病率,又能提高种植的效益和养殖的品质,实现真正的双丰收。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生态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