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养殖工具:在1个大小适宜的箱子里铺好布(或者其他东西),并在箱内悬挂大小适宜的灯泡,其目的在于为小鸡保温。2、饮水及食物:一般先将小米+鸡蛋用适量的水蒸熟,随后弄碎饲喂,而饮水则以提供白开水为宜,不建议提供自来水。3、提供温暖干净的环境:清理小鸡的排泄物,并在合适的天气里适当的通风,同时做好防潮的工作,为小鸡提供一个干净温暖的生活环境。
一、冬天小鸡怎么养
1、养殖工具
(1)可为小鸡准备1个大小适宜的箱子,并在里面铺好布或者其他东西,以此来为小鸡保暖。
(2)可在箱内悬挂大小适宜的灯泡,以此来为小鸡保温。
2、饮水及食物
(1)一般可为小鸡提供白开水,不宜提供自来水。
(2)用适量的水将小米+鸡蛋蒸熟,随后将其弄碎,然后再喂给小鸡。
3、提供温暖干净的环境
(1)及时把小鸡的排泄物清理干净,并做好防潮的工作,避免湿度太大,影响小鸡的生长。
(2)虽然冬天的温度比较低,但是也需要注意通风情况,保证养殖环境有新鲜的空气。
二、小鸡养不活是什么原因
1、自身问题
(1)若买回来的小鸡本身就带有疾病,或者有残缺,那么这类小鸡一般比较难养活。
(2)在挑选小鸡的时候,建议选择身体健康、活泼、无疾病的小鸡,一般不建议为了好看而去购买一些染色的小鸡,因为在染色剂中通常都含有一定的毒性,再加上小鸡的身体比较脆弱,在受到毒性的刺激后通常难以存活。
2、温度太低
(1)因为小鸡的身体比较脆弱,因此温度对于小鸡来说比较重要,若温度太低,便容易导致死亡。
(2)一般可以根据小鸡的生长情况,提供适宜的温度,一般情况下1-2日龄的温度为35℃,3-7日龄的温度为32-35℃,7-14日龄的温度为29-32℃,14-21日龄的温度为27-29℃,在22日龄以后的温度为21℃。需注意,在降温的时候,应慢慢的降温,不可突然降温,避免小鸡因为温差太大而死亡。
小鸡怎么养,有哪些注意事项
1、要选择好合适的养殖工具,在家中养殖蚯蚓,建议采用简便的工具箱,比如旧鞋盒、水果塑料箱等,只要因地制宜的使用就可以了。
2、至于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能够有温度计和湿度计来测量是最好的。如果没有,要注意夏季防晒和冬季保温工作,而且土壤不要过于潮湿。
3、同样只要因地制宜即可,比如剩余的菜叶,苹果核、甘蔗渣等就很不错,另外如果有晒干的茶叶渣也是蛮好的。
4、养殖箱要避光存放,因为蚯蚓怕光。
5、土壤里面可以适当放些沙子,用以增加土壤的松度和透气性。
6、养殖箱上面要套上一层塑料纱布,以免蚯蚓爬出逃跑。
黄粉虫养殖需要什么工具
1、选择干净没有污染的纸箱来作为养殖小鸡的根据,需要在纸箱上扎几个洞,底部铺上碎纸片和报纸。2、选择活泼爱叫、喜欢抢食往外飞的鸡苗,太安静的鸡苗通常长势不好,且容易得病。3、早期可以用温水浸泡小米再给小鸡饲喂,等小鸡长大一些后,可以饲喂白菜、米饭、面包等食物。
一、小鸡怎么养
1、建造舍圈
(1)首先在养殖小鸡前,需要选择干净无污染的纸箱作为养殖工具。
(2)可以在纸箱内壁扎上5-6个洞,用作透气,底部再铺上一层碎纸片,用作保暖,再往碎纸片上铺一层报纸。
2、选择鸡苗
(1)选择活泼爱叫、喜欢抢其它鸡仔食物、喜欢往外飞的鸡苗,不宜挑选过于安静、不喜喊叫、不争食的鸡苗。
(2)过于安静的鸡苗一般长势较差,较为容易患病,还会影响其它鸡苗的生长。
3、饲喂管理
(1)早期可用小米来饲喂小鸡,要先把小米放入温水中浸泡半个小时,随后倒出三分之二的水,再把剩下的小米给小鸡饲喂。
(2)在小鸡长到一定大小后,便可以饲喂白菜、米饭、面包等食物。
二、小鸡养殖有哪些注意事项
1、温度
(1)饲养雏鸡适宜的温度一般在32-34°C之间,要注意温度需均匀恒定,切勿忽高忽低。
(2)在适宜的温度下,雏鸡活动正常、精神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在温度偏低时,雏鸡会发出尖叫声,会靠近热源,拥挤打堆。在温度过高时,雏鸡会远离热源,还会出现张口喘气,饮水增加的现象。
2、湿度
(1)小鸡在10日龄前,适宜湿度为60-70%,10日龄后适宜湿度为50-60%,保持饮水器中不断水是控制育雏室内湿度的主要措施。
(2)湿度过大时,会抑制小鸡体内的水代谢,容易诱发球虫病和霉菌病。湿度过低时容易引起雏鸡脱水,导致绒毛发脆脱落,雏鸡体瘦趾干、消化不良,室内灰尘增多,诱发呼吸道疾病。
3、及时开食开饮
(1)开食指的是给小鸡第一次喂料,一般在鸡群饮水后2-4小时进行。
(2)开食时,饲料里要稍加一点水,拌均匀后撒在事先消毒过的深色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
4、充足光照和新鲜空气
(1)小鸡3日龄内,光照需保持23-24小时,4日龄到3周龄,需每天保持12-16小时的光照,4-6周龄,需每天光照保持10-12小时。雏鸡的骨骼发育和消化都需要充足的光照。
(2)育雏室要有通风装置,通风不良会造成室内有害气体浓度过大,危害雏鸡的健康和发育,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小鸡中毒死亡。
5、做好观察记录,防疫灭病
注意检查雏鸡的精神状态,呼吸及食料饮水动作姿势、羽毛状态及光泽,食欲及粪便等方面,看小鸡是否健康,采取相应的措施。
夏天育雏小鸡几天不用保温了,育雏小鸡怎么养
黄粉虫喜群居,可以高密度饲养,最佳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6000~7000只老龄幼虫或成虫。黄粉虫可以在室内养殖或在大棚养殖,适合多层分盘饲养,可以充分利用空间。
林蛙养殖生产规模小、黄粉虫需要量不大的,可以利用盆、箱少量饲养。黄粉虫需要量大,可以进行大、中规模的养殖,专人负责饲养黄粉虫。
小规模养殖黄粉虫,一般不需要专人饲养,也不需要专门的设备。旧脸盆、木箱、塑料盆等,只要没有漏洞均可用于养殖黄粉虫。如果容器内壁不光滑,可以在内壁贴一圈宽3厘米的胶带纸,以防黄粉虫外逃。另外还要准备40目、60目的筛子各一个,用于筛除虫粪。
大、中规模的养殖,主要设备有养虫箱架、养虫箱、集卵箱和筛子。
养殖黄粉虫使用养虫箱架管理方便,便于分层叠放,节省空间。一般一间20米2的房间可养殖300~500盘黄粉虫。养虫箱架可以用木制或铁制。根据具体环境设置养虫箱架的高度,养虫箱放在箱架上之后,两个养虫箱上下间隔为5厘米左右。
养虫箱做成80厘米×40厘米×10厘米的敞口箱子,最好做成榫铆结构。边框用08~15厘米厚、8~10厘米宽的实木板、密度板、胶合板等木质板材制作,内壁不能有钉眼、缝隙、漏洞,用砂纸打磨光滑,并贴一圈宽3厘米的胶带纸,或刷上油漆,以防黄粉虫外逃。箱底用三合板或纤维板制作,也可以定做塑料箱子用于养殖黄粉虫。
集卵箱由一个养虫箱和一个卵筛组成。卵筛的边框比集卵箱的边框略小,以能方便放入集卵箱内和取出为宜。卵筛底部钉8~12目的铁丝网或铁窗纱。使用时在养虫箱底部铺一张报纸,在报纸上铺一层5厘米左右的集卵饲料,再将卵筛放在饲料上。雌虫能将产卵器伸入卵筛纱网下,将卵产在饲料中。
筛子主要用于分离虫、粪,筛选大小规格不同的虫体。筛除虫粪时,3龄前的幼虫用100目的筛网,3~8龄的幼虫用60目的筛网,9龄以上的幼虫宜用40目的筛网。筛选虫体时使用12目、14目、16目的筛子进行分离。
中华蜜蜂如何养殖
1、一般15-20天后可以不用保温了,但外界气温低的时候,还需要提高鸡舍的温度。2、先准备一个干净无污染的纸箱,再在上面扎5-6个洞,底部铺上碎纸片和报纸。3、选择活泼爱叫、爱抢食、喜欢往外面飞的健康鸡苗,过于安静的鸡苗较为容易患病,还可能会影响到其它的长势。
一、夏天育雏小鸡几天不用保温了
1、夏天育雏小鸡保温时间
通常情况下,15-20天后可以不用保温,这时可以把小鸡放到外面养殖,但在气温低时,还需要适当的提高鸡舍的温度。
2、小鸡用什么时间喂养
(1)小米
可以给刚出生的雏鸡喂食小米,要把小米放入水中泡软,滤掉水分后再给小鸡喂食。
(2)米饭和白菜
等小鸡生长匀称后,可以给小鸡饲喂半生半熟的米饭,喂食前需用清水把米饭表面的粘液洗净,也可以喂食白菜,白菜要切的细碎。
(3)面包
等小鸡羽毛丰满后,可以饲喂面包、米饭、白菜或玉米糊等食物。
(4)虫类
等小鸡生长成熟后,消化系统也同时发育完全,这时便能够投喂蚯蚓、面包虫、蝇蛆等蛋白质饲料。
二、育雏小鸡怎么养
1、建造舍圈
选择一个干净无污染的纸箱作为养殖工具,需要在纸箱内壁扎上5-6个洞(透气),底部铺上一层碎纸片(保暖),再往碎纸片上铺一层报纸。
2、选择鸡苗
选择鸡苗时,要注意挑选活泼爱叫、喜欢抢其它鸡仔食物、喜欢往外飞的鸡苗,不宜挑选过于安静、不喜喊叫、不争食的鸡苗。安静的鸡苗长势可能会不太好,比较容易患病,还会影响到其它鸡苗的生长。
3、饲喂管理
起初养殖小鸡时,要把小米放入温水中浸泡半个小时,倒出三分之二的水后,再把剩下的小米给小鸡饲喂,等小鸡长到一定大小,便可以饲喂白菜、米饭、面包等食物。
中华蜜蜂的养殖包括春夏秋冬四季的管理,春季管理包括加强保温、奖励饲喂、扩大卵圈、控制分蜂;夏季管理包括蜜期准备、组织蜂群、越夏管理;秋季管理包括培育工蜂、贮备饲料、治螨防病、贮藏巢脾、其他管理;冬季管理包括蜂巢布置、巢内保温、室外越冬、室内越冬、蜂群管理。
一、中华蜜蜂的春季管理
1、加强保温:早春保温不好时蜜蜂为维持幼虫发育所需温度会大量吃蜜并加大活动,使越冬蜂过分劳累而提早死亡,不但造成饲料的过量消耗,还会引起蜂群春衰,严重的会冻死幼虫和蛹。
2、奖励饲喂:奖励饲喂是促进蜂群发展的一个办法,但要在巢内有一定存蜜条件下进行,早春每个巢脾上应有05公斤存蜜,如果存蜜不足应该先一次性饲喂补足,再进行少量的奖励饲喂。
3、扩大卵圈:养蜂人员常将蜂王已产满了卵的巢脾前后对调,使卵圈迅速扩展到全框,如果后部是封盖蜜或产卵圈受到外圈封盖蜜的限制,就需要用开水烫热的快刀割开蜜盖。
4、控制分蜂:意蜂有7~8框子、中蜂有4~5框子时会出现分蜂,出现封盖王台、蜂王腹部缩小、产卵量显著下降到停止产卵就是分蜂的预兆,注意在主要流蜜期中发生分蜂会分散群势。
二、中华蜜蜂的夏季管理
1、蜜期准备:蜜期尽量使蜂群内的大批工蜂处于积极工作状态,集中力量采集花蜜,必须根据养蜂生产的计划、当地的条件、主要蜜源开始的日期和各种蜜源的衔接情况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2、组织蜂群:强群的采蜜量远远高于弱群,蜜源期可人为地调整好蜂群和蜂巢,组织部分强群采蜜比每群都采蜜产量要高的多,除了流蜜期前弱群合并外比较简便易行的是主副搭配法。
3、越夏管理:夏季气候炎热,蜜粉源缺乏,敌害严重,饲养管理不好群势会大大削弱,表面上看是高温造成,但实质上是缺乏蜜、粉源的结果,只要有蜜、粉源充足的话蜂王也不完全停产。
三、中华蜜蜂的秋季管理
1、培育工蜂:适龄越冬蜂是指没有参加过采集活动和进行过排泄飞行的工蜂,适龄越冬蜂多则越冬安全、饲料消耗少、来春群势发展快,反之则越冬困难、工蜂提前死亡,春季繁殖也缓慢。
2、贮备饲料:在最后一个主要采蜜期第一次取蜜时选留四五个巢脾平整、无雄蜂房由繁殖过几代蜂的巢脾放在继箱的边上并扩大蜂路,到第二次取蜜时这些蜜脾都已封盖可以提出来存放。
3、治螨防病:秋季蜂群子脾迅速减少而蜂螨的数量却大量增加,为了保证安全越冬治螨应在培育越冬蜂前开始,同时在奖励饲喂和补喂饲料时加入抗菌素、磺胺类等可预防传染病。
4、贮藏巢脾:秋季从蜂群中抽出的巢脾要用刮刀刮净巢脾上的蜂胶和蜡屑,用快刀削平突起的房壁,再用5%的新洁而灭水溶液喷雾消毒,待药液风干后存放,并妥善保管。
5、其他管理:秋季蜜源缺乏,比较容易发生盗蜂,治螨不当也易发生盗蜂,因此养蜂人员要做好预防工作,另外遇到低温要注意巢内保温,适当缩小巢门,保持蜂数适当密集。
四、中华蜜蜂的冬季管理
1、蜂巢布置:越冬蜂巢总的要求是蜂数适当密集,蜜脾整齐、浅褐色,寒冷地区可用缩减蜂巢、放宽蜂路的布置法,巢内放大蜜脾,蜂路放大到15毫米,使蜜蜂充满在蜂路上直到下面边框。
2、巢内保温:冬季视地区和群势进行适当的保温,一般在蜜脾外放保温隔板,外侧放保温框或草、棉等保温物,纱盖上面盖几张保温吸湿良好的纸或盖布,再上面用草蒲和棉垫等保温物。
3、室外越冬:室外越冬的蜂群越冬场地应选择背风向阳、比较干燥的地方,包装一般用草帘把蜂箱的左右和后面围住,箱底垫草,箱间、箱盖上面和蜂箱后面视温度再加草或草垫。
4、室内越冬:室外开始结冻后把蜂箱放在室内离地面40厘米以上的放蜂架上,一般放三层蜂,强群在下,弱群在上,室温保持在-4~4℃之间,相对湿度75~85%,保持室内黑暗和安静。
5、蜂群管理:越冬蜂群既要注意保温又要注意空气流通,防止蜂群受闷,宁冷不热,巢门除继箱越冬群外要适当大些,在没有蜂团一侧把后箱角纱盖上的覆布或纸折起一角以便通气。
中华蜜蜂的养殖工具
1、蜂箱:蜂箱是最基本的养蜂工具,其规格大小不尽相同,但结构原理基本一致,初学养蜂者可向养蜂户购买,也可以根据规格自己制作蜂箱。
2、巢框:巢框是木制的框架,能固定巢础,使蜜蜂修筑而成巢脾,规格严格要求,否则巢框在各蜂箱间不能互换会给蜂群管理带来极大的麻烦。
3、巢础:巢础是人工制造的蜜蜂巢房的房基,供蜜蜂筑造巢脾的基础,主要有蜡制巢础和塑料巢础两种,目前养蜂者主要使用的是蜡制巢础。
4、蜂帽:蜂帽是养蜂者的保护工具,主要是防止养蜂者头部与颈部免受蜂螫的工具,形式多种多样,但制作的原则是保证轻便耐用、视野清晰。
5、蜂扫:蜂扫是一种刷落蜜蜂的专用工具,主要用来清扫巢脾上附着的蜜蜂,一般要求蜂刷柔软适中以免刷伤蜜蜂,所以最好用马鬃或马尾制成。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