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螺蛳养几天不会死要根据养殖情况决定,养殖情况好可以养殖2-3左右,养殖情况不好可以养殖1-2天左右。放养螺蛳前可以先在池塘投施适量的农家肥,培养浮游生物,因为浮游生物可以作为螺蛳的饵料。螺蛳的疾病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养殖螺蛳的时候一般可以与草食性鱼类混养,在对螺蛳进项疾病防治的同时也还要注意鱼病发生。
一、螺丝可以养几天不会死
1、螺蛳养几天不会死主要根据养殖情况决定,一般养殖情况好就可以养殖2-3左右,养殖情况不好可以养殖1-2天左右。养殖螺蛳的池塘必须要定期进行换水,这样才能保证水质适合螺蛳生长,水质在螺蛳繁殖期时非常重要,尽量保证水处于流动的状态。一般在夏季高温季节时水体流动能够有效降温,螺蛳池的水不能过深,最深不能超过40cm。
2、放养螺蛳前可以先在池塘施用适量农家肥,这样有利于培养浮游生物,浮游生物能够作为螺蛳的饵料,具体用量一定要根据池塘养殖数量和水质决定。放养后可以投放一些菜饼、动物内脏等作为饲养饵料,一定要注意,必须将饵料切碎,不能整个全部投放进去。
3、防治螺蛳疾病时主要以预防为主,养殖螺蛳时可以将其与草食性鱼类混养。在对螺蛳进行疾病防治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止鱼病发生,大多数养殖者在防治鱼病时会向池中投放硫酸铜,硫酸铜对螺蛳有致命危害,所以一定要控制使用量。
二、螺是软体动物吗
1、田螺是软体动物,田螺也被称为中国圆田螺,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田螺科、圆田螺属。南方每年的4月-5月和9月-11月是田螺繁殖期,雌螺一般是分批产子,每只田螺每次可产20-30个小田螺。母螺产仔后,一般需要14-16个月才能再次繁殖,刚产出的小螺重05-15克,养6个月后可达3-5克以上,9个月可达9克左右。
2、田螺一般栖息在水源的边缘或者依附在水生植物上,它比较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下生活,喜阴怕阳光直射。田螺白天活动量比较少,主要活动是在傍晚时分,当遇到危险时它们会将头部缩回壳内并下沉到水底。田螺在水温达到28°C以上时活动比较频繁,当水温超过45°C时,就会导致田螺死亡。
3、田螺主要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食,食物包括浮萍、水草、藻类、米糠、豆饼之类的饲料。在人工养殖时一定要以人工饲料为主,天然饲料为辅,同时不能轻易更换饲料。因为田螺对饲料有选择性,一旦更换饲料就会容易导致它短期绝食,甚至造成田螺互相残杀的现象。
养殖石螺有什么技巧?
1、生活习性
螺蛳常栖息于冬暖夏凉、底土柔软、饵料丰富的湖泊、池塘、水田和缓流的河溪中。它的最适生长水温在20~25℃左右,水温达15℃以下和30℃以上时即停止摄食活动。10℃以下时即入土进入冬眠状态,当水温回复至15℃以上时其复又出穴摄食。
人工养殖田螺可开掘专用池饲养,也可利用自然的稻田、沼泽、沟渠,还可同鱼类混养。但要求养殖水体无毒、无害、无污染。如利用稻田养殖,则不可施用农药,不能犁耙,且应进出水口安装铁丝或塑料隔网,以便进行控制。
2、收集与选择
用于繁殖的亲螺可到稻田、池塘或沟渠收集,繁殖亲螺的选择标准是:螺色清淡、壳薄、体圆、个大、螺壳无破损、介壳口圆片盖完整等。
每年4、5、10月为螺蛳的生殖季节,一般每胎可产仔螺20~30个,多者可达40~60个,一年中可产150个以上,产后经2~3周,仔螺重达0025g,即可开始摄食,一般经过一年的饲养即可繁殖后代。采用螺蛳专养池通常每平方米可投放100~150个;若利用自然水域,以每平方米投放20~30个为宜。
3、饲养管理
一般青菜、土豆、豆饼、米糠、鱼虾残体及其它动物内脏、下脚料等等均可投喂。在饲养过程中要留心观察水质,一旦发现水质有污染应立即排除,重新注入新水。
螺蛳的介壳口圆片盖陷入壳内,系因饵料不足或饥饿所致,应及时增加投饵数量;如果发现螺蛳的介壳口圆片盖收缩及有肉质溢出等现象,则可视为螺蛳缺钙,应立即在其饵料中添加淡鱼粉、贝壳粉类的钙质补充饲料。
4、其它
在螺蛳养殖过程中,还应注意排除鸟、鼠等危害。人工养殖的螺蛳当年即可养成食用螺,螺蛳既是人类的上等保健食品,也是畜禽和鱼类的优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故发展前景相当广阔。螺蛳具有成活率高、疾病少、种苗来源广泛等优势,是较为切实可行的农家养殖项目之一。
扩展资料
螺的活动具有日伏石夜出的习性,白天潜伏在沙泥中却只露出水管,夜间外出摄食,爱匍匐爬行展开活动,并借助腹足分泌的黏液滑行移动身体,具有明显的迁移习性。类似蜗牛,壳硬而厚,内部为肉身,体形按硬壳的形状生长,因此抽出时会呈螺丝状。壳口有硬片,呼吸、猎食或行动时会微微开合。
-石螺
-螺蛳
石螺栖息在水质清净的山区溪河中的石壁或石缝,其习性昼伏夜出,以取水中微生物为食,把小石螺放进有活水的沟渠中任其自然生殖,每隔几天放些菜叶、谷糠就可以了 石螺的食物当然是以树叶为主,也可以以米喂养,但是,石螺人工饲养存活率比较低,想存活率高,饲养场的环境要非常自然,放养密度一定要把握的非常好。石螺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之一,特别是南方人把它作为席上佳肴。目前,大多数是靠在田里、鱼圹、河滩、湖边捞取野生螺而出售,故市场供不应求。近年来,有些农村专业户试用人工养殖石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人工养殖石螺,具有繁殖率高、生长快、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这实在是农村中一项本小利大的好门路。现将石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好螺种。 螺种的选择对人们嗜食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关系。一般以选择体大外园、壳薄肉多、螺纹少、灰黑色的为好,如石螺、塘螺、河螺等。若体小长尖、壳厚肉少、螺纹又多以及色泽鲜艳的,则坚决不要,如石螺、螺丝等。螺种可直接从市场选购鲜螺,也可以自己到池圹、田中拾获。一般自己去拾获螺种既方便又节约了资金。
二、备好养殖池。 适合人工养殖石螺的地方很多,比如水田、水沟、鱼圹、沼泽田、小溪等。无论在那处养殖,养殖池必须具备如下要求:①底部必须有一定厚度的淤泥;②水面生有藻类、红萍等水生植物;③水下及周围有供石螺栖息的遮荫物,如木条、竹枝、石头等。
三、放养时间与密度。 石螺的良好生殖期是在3~11月间,母螺分批产子,每次可繁殖幼螺20~30只,一只母螺一年可繁殖150多只。根据这个规律和特性,放养时间可以从3~11月分期分批进行。石螺放养密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在水田、鱼圹、沼泽田等自然水域养殖,以每亩投放种螺600只为宜;若用人工开挖的水池来养殖,则种螺要投放多些,每亩可投放9000~12000只。
四、饲料的投喂。 石螺是以水生植物的叶子、藻类等为食。若放养在肥沃的鱼圹、水田中可不必专门投饲;若养在瘦脊或专挖的水池时,则要投喂了。投喂的饲料可用水生植物、藻类、瓜叶、青菜、动物尸体以及米糠、麸皮等。
五、分批收获。 收获石螺要分批进行,切忌在石螺怀胎产仔高峰期进行。石螺在一年中的怀胎产仔高峰期是6月上旬、8月中旬和9月下旬,此时收获时也要选择地捞取成螺,多留母螺,以利于繁殖,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