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自然界中任何生物都需要一定的生活空间,鱼也一样,虽然你说的鱼的活动范围都不大,活动量也小,但是,对于你的缸而言,还是空间大的多所以也无法将与养大
商品规格的概念太泛泛,不准确,10厘米的鲫鱼你也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也有人买,可是自然界中的鲫鱼可以长到25厘米但在人工环境下,尤其是鱼缸,几乎是不可能的
长大需要食物外,还需要水质,水要含有一定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有益细菌;还需要温度适中,冷热都不行;还需要一定的水流,保持经常运动,提高抵抗力;还需要一定的密度,避免抢食,传染病;还需要阳光,能够吸收钙质,促进骨骼增长;还需要杂食,营养均衡;还需要氧气,促进新陈代谢。这些你都能模仿自然界一一做到吗?
答案是肯定的--不能,因此你别期望养大,但是到
能达到人工养殖最大尺寸,你每条鱼最少需要半立方米的水域,缸养最少4条需要半立方米的水域(泥鳅除外)
鲶鱼种类大全图解
原名南方大口鲶,俗称河鲶,大河鲶。主产于长江流域的大江河中,是一种以鱼为主食的大型经济鱼类,常见个体重约2~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30公斤以上。它与分布很广的那种小个体鲶(俗称土鲶、鲶拐子)是同属不同种。大口鲶含肉率高,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产地群众极为推崇的高级鱼之一。
大口鲶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适应低温能力强、食性可以改变、消费市场广阔、经济效益较高并具备出口创汇的竞争潜力等优点。目前,用当年鱼苗进行成鱼养殖当年就能达到大面积亩产250公斤的生产水平,高产的已逾450公斤。
大口鲶养殖效益高、病害少、耐低温等优点,是适合我省推广养殖的名优鱼类品种。
形态特征:大口鲶属鲶形目鲶科鱼类。头部宽扁,胸腹部粗短,尾部长而侧扁,眼小,口大,牙齿细密锐利;长须2对;背鳍短小,无硬剌;胸鳍有一硬剌,其内侧光滑无锯齿状缺刻;臀鳍特长并与尾鳍相连。体长无鳞,极富粘液。肠短,有胃,顺便提及,大口鲶与鲶的主要区别在于:⑴前者的胸鳍剌内侧光滑而后者则有锯齿,手摸很容易区分;⑵前者的成熟卵呈油**而后者是草绿色,前者4龄、体重3公斤以上才达性成熟,而后者1~2龄、体重75克左右就达性成熟;⑶前者长得快也长得大而后者长得慢也长不大。土鲶一年只长到100克左右,一般很难见有超过1公斤重的大个体。大口鲶与革胡子鲶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有2对须而后者有4对须。这些分辨特征在认购苗种或成鱼时有实用意义。
鲶鱼长胡须吗,有几根胡须
鲶鱼主要有土鲶,大口鲶,塘鲺,埃及塘鲺,湄公河巨鲶,红尾鲶,电鲶,寄生鲶等。
一、土鲶
土鲶是鲶科鲶属鱼类,亦称鲶鱼、本地鲶鱼、二须鲶鱼等,喜生活在近岸的石缝、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中,视力弱,昼伏夜出,肉食性,全凭嗅觉和两对触须猎食,常见个体一般在1千克以内,最大个体可达2~3千克。
二、大口鲶
大口鲶是鲶科鲶属淡水鱼类,亦称六须鲶、叉口鲶、鲶巴朗等,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大水系中,肉食性,主要以鱼、虾、水生昆虫等为食,人工养殖也吃畜禽内脏、下脚料等,常见个体2~5千克,最大个体可达50千克。
三、塘鲺
塘鲺是胡子鲶科胡子鲶属鱼类,亦称胡子鲶、塘角鱼、本地塘鲺等,我国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大水系中,最适生长温度20~25℃,5~9月为摄食盛期,杂食偏肉食性,昼伏夜出,生性贪食,食物不足时同类间常弱肉强食。
四、埃及塘鲺
埃及塘鲺是胡子鲶科胡子鲶属鱼类,亦称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鱼、埃及胡子鲶等,我国于1981年从埃及引进,主要以小型鱼类、虾类、水生昆虫等胃酸,人工养殖时可投喂杂鱼和屠宰场下脚料,亦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五、湄公河巨鲶
湄公河巨鲶是芒(鱼芒)科芒属鱼类,亦称湄公河芒、湄公河巨鲶、巨无齿芒等,原产于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的湄公河干流,缅甸和我国西南部的澜沧江流域也有出现,最大个体长达25~3米、重达200~300千克,主要以水生植物、藻类等为食。
六、红尾鲶
红尾鲶是油鲶科护头鲿属鱼类,亦称军舰鸭嘴、红尾猫、狗崽鲸等,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和奥里诺科河流域,现多作观赏鱼饲养并引种至世界各地,肉食性,性情凶暴,喜食活物和肉块等动物性饲料,尤喜捕食小鱼,人工养殖可投喂颗粒饲料。
鲶鱼分几种
鲶鱼会长胡须,这是鲶鱼的显著特征之一。具体来看,一般的鲶鱼品种有4根胡须。比如土鲶,就有4根胡须,其中上面的2根是比较长的,下面的2根则是比较短的。但是,也有一些鲶鱼品种胡须的数量不是4根。比如,革胡子鲶、胡子鲶等品种,就有8根胡须。虽然胡须的数量不一定相同,但鲶鱼基本都有胡须。 一、鲶鱼长胡须吗
鲶鱼在我国的分布是十分广泛,它们有野生的品种,也可以人工养殖。鲶鱼有一些特征是十分显著的,比如它们的鳞片退化了,身体表面有黏液;再比如它们有胡须等。在观察鲶鱼的时候,它们的胡须是非常明显的,跟其它鱼类有明显的不同,可以作为鲶鱼主要的区别特征。具体来看,不同品种鲶鱼的胡须也是有差异的,不过它们普遍都有胡须,而且胡须在它们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鲶鱼有几根胡须上面已经介绍过,鲶鱼会长胡须,而且鲶鱼的胡须是它们的显著特征之一。具体来看,常见鲶鱼的胡须有4根,其中上面的2根是比较长的,下面的2根则是比较短的。当然,鲶鱼有很多不同的品种,这些品种的鲶鱼胡须数量也可能有差异,比如有些品种的胡须更多,可能有8根。
鲶鱼胡须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若是没有胡须的话它们就无法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由于鲶鱼的眼睛非常小,且视力已经退化了,基本看不清东西,因此它们只有借助胡须才可以探测周围的食物,在发现猎物之后进行捕食。其实,鲶鱼本身生活在水域的底部,这里的光线并不好,视力本来就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必须依靠胡须才可以。另外,借助胡须的探测作用,鲶鱼可以预测周围的危险,躲避周围的敌人。
黔鱼的养殖方法
回答常见的鲶鱼一般分为四种,分别是:鲶鱼(土鲶)、大口鲶鱼、胡子鲶(塘鲺)和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春天开始活动、觅食,入冬后不食,潜伏在深水区或洞穴里过冬。
一、鲶鱼分几种
常见的鲶鱼一般分为四种:
1、鲶鱼(土鲶)
土鲶即本地鲶鱼,体长,后部侧扁,头平扁,口大,口裂未端止于眼前缘的下方,下颌突出,上下颌具细齿,肉食性,多为野生,对水质要求不高,可人工养殖,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为鱼中珍品。
2、大口鲶鱼
大口鲶属鲶形目、鲶科、鲶属的一种鱼类,胸鳍刺前缘具2-3排颗粒状突起,上颌须达到胸鳍基部,尾鳍不对称,上叶比下叶长。南方的大口鲶具有养殖效益高、生长速度快、病害少、耐低温等优点,是适合推广养殖的名优鱼类品种。
3、胡子鲶(塘鲺)
胡子鲶是热带、亚热带淡水鱼类,淡水鲶类,营养丰富,含人类必需氨基酸较全面,肉质细嫩,肉味鲜美,骨少、肉多,生命力较强,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便于饲养管理,我国南方各河川、湖泊均有分布。
4、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
埃及胡子鲶又名革胡子鲶、埃及塘鲺,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耐低氧,体色发黑,共8须,头较扁,原产非洲尼罗河水系,现已在华南、华中大部分地区推广,在两广属于淡水养殖高产品种之一。
二、鲶鱼的生活习性
1、鲶鱼主要生活在湖泊、江河、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是底层凶猛性鱼类,怕光,喜欢生活在江河近岸的深坑、石缝、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里,以及流速缓慢的水域中,春天开始活动、觅食,入冬后不食,潜伏在深水区或洞穴里过冬。
2、鲶鱼的眼小,视力弱,昼伏夜出,很贪食,天气越热,食量越大,凭嗅觉和两对触须猎食,在阴天和夜间活动频繁,在水库、池塘、湖泊、水堰的静水中多伏于阴暗的底层或成片的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下面。
-鱼池建造 亲鱼池面积为5~10平方米,条石砌成池堤,底质为水泥底,设注排水门,水深1米左右。产卵及孵化池:面积为3~5平方米,池坝条石砌成,池堤内面用水泥抹平,池底为水泥底,设有注水门及排水门,水深05~1米左右。产卵池可兼做孵化池,亲鱼产完卵后捕出亲鱼即可原池孵化。鱼苗饲养池:面积为10~20平方米,池堤为条石砌成,底质泥底或水泥底,水深为1~15米,设有注水门及排水门,水源方便便于调节水质成鱼饲养池:面积为660~1980平方米石头堤坝或土池均可,但必须不漏水为原则。池底为泥底,水深1~16米,设注排水门便于调节水质。若为土池堤,上顶坝宽08~1米,下底宽12~16米,必须保水,建设在水源方便的地方。 选晴天、水温在190C以上进行催情产卵。水温适宜一般注射后13~14小时即见雌雄亲鱼在网箱中“鱼巢”是附近发情追逐产卵,产卵时间约2~3小时结束。卵粘性,卵粒较小,成熟的1克卵生的卵数量为1000~11000粒左右。产完卵后第二天即将亲鱼轻轻捕出放入产后亲鱼池进行产后强化饲养以恢复亲鱼体质。鱼卵则继续在原产卵箱中孵化,孵出后的水花仍然在网箱中饲养。水温19~2050C时,鱼卵经过75小时即可孵出鱼苗,刚出膜的水花苗待3~4日卵黄囊才能消失,初孵出的水花苗游泳力弱,仅能作垂直游泳,待1周即可水平游动,所以多数时间仍然附着在阴暗的池壁或池角鱼苗孵出的第三天即开口摄食轮虫及小型水蚤,捞出水蚤投喂前必须用60目尼龙筛绢筛除大型水蚤,过筛的轮虫及蚤类喂前用01克硫酸铜消毒杀菌后再泼洒均匀喂水花。日投饵2~3次,上午、下午、晚间各1次。每万尾鱼苗投喂水蚤50~100克,随鱼体增大而增加。黔苗经过15~20天鱼苗培育后即进行分池饲养,用鱼筛选出大、中、小鱼,分别放池单养或与鲢、鲷鱼苗混养。 鱼苗经过15~20天培育分池即转入鱼种培育阶段,分池时出池与入池水温应小于2~30C,鱼种池的水位要随鱼个体增长而逐步加深,其幅度为04~06~13米左右。鱼种饲养密度每平方米20~40尾。投喂活饵作前期的主要饵料,(轮虫、水蚤),后期可投喂大型水蚤,水蚯蚓、日投饵3次,上午、下午及晚间各1次,投饵量每万尾鱼苗投水蚤150~500克,随鱼苗体长增加至5~6厘米,每日增收投水蚯蚓1次,每万尾鱼苗投05~15千克。当体长增加在10厘米时,除投水蚤外可陆续投人工配合散状饵料。配合饵料的比例:鱼粉占25%、玉米粉占20%、三粉占20%、麦麸占10%、豆饼或菜饼占20%、骨粉占5%。前期制成颗粒状饵投喂。投喂方法要定时、定点、定位、定质。日投喂3次,上午、下午及晚间各1次,投饵量占鱼体重的3%~5%,待鱼种达到12~15厘米体长即转入成鱼池、稻田、水库等饲养商品鱼。 成鱼养殖 单养:鱼池成积01~05亩,水位09~15米,水源充足,鱼池设有注排水门,调节水质方便。鱼种规格50~100克/尾,每平方米5尾,放苗时间6月底7月初。投配合饵料比例为鱼粉占30%,三粉占30%,表麸占10%,菜饼占20%,玉米粉占10%,日投饵3次,上午、下午晚间1次。日投饵量5~6月占体重5%,7~8月占体重6%,9~10月占体重10%。日常管理:严防鱼池缺氧浮头死亡。隔7~10天注加新水1次。鱼入池前用生石灰对池塘消毒;鱼入池时药物浸洗,鱼入池后水体每月3次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泼洒灭菌。定时、定质、定量、定点投喂。定期检查鱼的生长度和肥满度,分析制定下段强化措施。混养:为充分利用水体中的天然饵料最好采取黔鱼与花白鲢混养成,混养比例白鲢体重每尾25~30克,每平方米3尾,花鲢体重每尾30~40克,每平方米2尾,鲶鱼体重每尾50~100克,每平方米5尾。鱼饵配方鱼粉占30%,三粉占30%,麦麸占10%,菜饼占20%,玉米粉占10%,制成颗粒饵料投喂。日投喂3次,上午、下午及晚间各1次,投饵量占体重的5~10%,至第二年秋土鲶个体重为200~400克,日常管理同鱼种阶段,在颗粒饲料中加入1%量的鱼乐消毒剂,防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