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养小鸡不会死的注意事项有温度调控、密度合理、科学饲喂、环境管理。
1、温度调控。养殖小鸡的时候,对于刚出壳的雏鸡,需要将养护温度控制在34-35度之间,从第2周起,每周降温2度,第6周停止脱温,可以在鸡窝上方悬挂一个60瓦的灯泡以增温,或者在窝底放置热水袋。
2、密度合理。养小鸡时要注意密度的合理性,对于1-14日龄的雏鸡,每平方米养殖50-60只,15-21日龄的小鸡,每平方米养35-40只,达到21-44日龄时,每平方米鸡离只能养殖25只小鸡,脱温后的小鸡可以进行放养。
3、科学饲喂。雏鸡出壳24小时之后即可饮水喂食,但是开食前需要先喂其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洗胃,而且前10天要在水中添加8%左右的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保证小鸡健壮生长,后期投喂玉米粕、米糠等饲料。
4、环境管理。养殖小鸡的鸡舍要有良好的通风性,使舍内空气充分对流,并且即使在冬季也需要进行换气措施,以保持鸡舍的空气清新,另外,在雏鸡育雏的第一周,每天要求24小时的受光时间,往后每周减/少2小时光照。
小鸡的介绍
小鸡是鸡雏的通俗叫法,鸡雏就是鸡的幼崽,从鸡蛋中孵化。鸡雏吃饲料及青菜、小虫、碎米成长。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
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突胸总目,鸡形目,雉科,原鸡属,家鸡种。
山鸡好养殖吗?与家鸡的养殖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形态不同:原鸡的后颈和背部的羽毛呈矛状暗红色,家鸡的羽毛多为深**或红**。 习性差别:原鸡抗寒性强,性情机警,胆子小,家鸡的抗寒性差,性情比较温和,不怕人。 分布差异:原鸡一般野生在低山丘陵,家鸡则被人工饲养在鸡舍中。
原鸡和家鸡的区别
1、形态不同
原鸡的后颈和背部的羽毛呈矛状,十分细长,覆盖着整个背部和翅膀,基部为暗红色,其它部分为金橙色,而家鸡的羽毛多为深**或红**,腹部和胸部的羽毛为**,体型偏小。
2、习性差别
原鸡一般成群生活,一般3-5只或6-7只聚集在一起,抗寒性强,性情机警,胆子小,遇到危险时会展翅飞翔,晚上会栖息在树上,而家鸡的抗寒性差,性情比较温和,不怕人。
3、分布差异
原鸡为一种热带森林鸟类,主要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以及林缘灌丛、稀树草丛等环境中,喜欢在低矮的灌木丛中活动,而家鸡一般被人工饲养在鸡舍中,活动范围小。
4、养殖方法
人工饲养家鸡的时候,要在1个月之后进行户外放养,选择阳光充足、安静、土壤肥沃且干燥的地带作为放养场所,以茶园、果园和桑园比较适宜,而且家鸡的粪便还能作肥料,提高经济效益。
小鸡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
野山鸡也叫原鸡、,我的老家就有这种野山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也喜欢吃一些野味,而野山鸡就是很多人追逐的目标之一,养殖野山鸡算是特色养殖人工养殖野山鸡要注意了,一是,引种要到正规的养殖基地;二是,要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三是,野山鸡养殖属于特种养殖,需要办理相关的证书和手续,方可开展养殖。
防疫、喂养成本和普通山鸡差不多,普通山鸡六个月后还有鸡蛋的一大块收入野山鸡下蛋率要少很多而且两者的经济效益也差不多。山鸡饲料管理:不能一直换食物,第二不要过量食用,的食性很杂,以植物为主,喜食植物的嫩芽、种子、果实等以及豆类、谷类,偶尔捕食昆虫。还有药物不能。
搞好防疫。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圈舍清洁,除每天定时清扫外,每周用01%的百毒杀或灭菌灵喷雾消毒两次。消毒液可以喷到山鸡身上。食槽、水槽每天用微红色高锰酸钾水刷洗一次场地宜在清爽、开阔、高朗地带,供水以及排水良好。场地内还要有遮阴措施,如各种树木等,保证山鸡有好的活动场所。最好选择深山草地,没有传染病,空气好、地质好、饲料来源广泛饲养野鸡并不担心吃东西,因为野鸡几乎什么都吃,对食物也不挑剔。它可以吃各种各样的谷物,而且它的胃口相对较小,所以它可以节省很多饲料钱。
环境温度与湿度。育雏的关键是给予雏鸡适宜的温度。以育雏器下的温度为例:1-2日龄时是34-35℃;3-7日龄是32-34℃;第2周为30-28℃;第3周为28-26℃日常可以扔点蔬菜给山鸡吃,一般养到两三斤就可以出售了,因为山鸡后期很难再长大。
怎样养肉鸡
小鸡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具体如下:
1、养殖技术
温度:一般接雏时大棚内的温度为35℃,以后均匀下降,每2~3天降1℃,直至21℃,然后保持恒温到出栏。湿度育雏期湿度保持在65%~70%。光照雏鸡出壳后2~3天采用24小时连续光照。3天后改为23小时光照,1小时的黑暗时间。1~2周龄时,每20平方米给予40~60瓦光照。2~4周龄可降为15~30瓦光照。
2、饲养管理
育雏前准备。育雏期(0~4周龄)是鸡生产中一个相当重要基础阶段,育雏工作好坏不仅直接影响鸡整个培育期的正常生长发育,也影响到产蛋鸡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发挥,因此,必须认真抓好育雏阶段各项工作。育雏期主要技术目标是确保雏鸡健康状况良好,使其尽早达到生长发育体格及标准体重。
鸡
鸡是雉科原鸡属动物,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鸡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火鸡、乌鸡、野鸡等。各地所产的鸡,大小形色都不相同。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现在基本算为家畜。
种鸡最好的养殖方法 种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冬季,尤其在我国北方,气候寒冷,是肉用仔鸡生产的淡季。但是,如果饲养管理得当,冬季也能把鸡养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1)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保温是冬季养好肉用仔鸡的关键,在寒冷气候来临前搞好鸡舍维修,严密门窗,舍内堵好缝隙,门窗加挂保温帘子,适当增加垫料厚度,根据条件采用暖气、红外线、烟道、火墙、火炉等。要注意舍温的恒定,切忌昼夜温差过大。
(2)注意舍内通风换气 肉用仔鸡饲养密度大,生长发育迅速,随着体重增加,呼吸量和排泄量也随之增加,如不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不仅使舍内湿度过高,而且还会造成舍内空气污浊,氨的浓度过大。若舍内安装火炉,又增加了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含量,对肉用仔鸡生长发育极为不利,甚至引起中毒。
(3)调整日粮成分 冬季气温低,鸡体代谢旺盛,可适当提高日粮中的能量水平。据资料介绍,在冬季肉用仔鸡日粮中增加2%~5%的动、植物脂肪,可取得较好的增重效果。
(4)精心管理 冬季肉用仔鸡饲养可采取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方式,适当增加饲喂次数,每只鸡应有3~5厘米的槽位,每日连续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光照强度1~2瓦/米2。由于舍内湿度大,空气比较污浊,肉用仔鸡易患球虫病和呼吸道疾病,要注意预防。
散养土鸡最好是选择什么品种?
1、饲喂加料:在生产时间中通常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刺激鸡的采食欲望i,所以育雏期每天加料不少于5次,每次加料的数量不要太多。鸡吃完以后,料桶空置一段时间后再加下次料。
2、换料加砂:换鸡料时要有一个过渡,一般需要三天的时间完成该过程。第1天喂70%原鸡料和30%新鸡料,第2天喂50%原鸡料和50%新鸡料,第三天喂30%原鸡料和70%的新鸡料,第4天全部喂新鸡料。20日龄后,每周每百只鸡供给500克的干净细沙,放养鸡可不用加砂。
3、分群饲养:要进行强弱分群和公母分群饲养。对公鸡要增加垫料的厚度,提高日粮蛋白质和赖氨酸的水平。公鸡的生长速度较快,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增加营养的目的就是满足其需要,以便提前上市。
4、鸡舍通风:鸡舍通风条件好,特别是夏天,一定要创造条件使鸡舍有对流风。即使在冬季也要适当进行换气,以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换气好的鸡舍,人进入后感觉不闷气、不刺眼、不刺鼻。
5、密度适当:如果密度不合理,即使其它饲养管理工作都好,也难以培育出高产鸡群。育成期在平面饲养的情况下,每平方米的合适密度为7~12周龄8~10只、13~16周龄8~6只、17~20周龄6~4只。
6、减少应激:日常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尽量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抓鸡时动作不可粗暴。接种疫苗时要慎重。不要穿着特殊衣服突然出现在鸡群,以防炸群,影响鸡群正常生长发育。
大多数消费者喜欢的是鸡羽毛鲜红漂亮的,特别是三把毛,皮肤是白色的,脚是黑或灰黑色,肉质鲜嫩柔滑、细腻紧凑,汤香味美的品种鸡。有的喜欢肥胖的本地杂交鸡,如三黄鸡、文昌鸡等。蛋鸡固始鸡,原产于河南固始县,具有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和肉质细腻、产蛋量高等特点。基本上散养6个月后就开始产蛋了,年产蛋量可以达到200个。但是体型偏小。
宜丰土鸡属肉蛋兼用鸡型土鸡,腿短脚细,羽毛紧凑而有光泽,可谓是小巧玲珑。成年公鸡重约4~5斤,体态呈U字形,单冠,冠色鲜红且肥厚,直立状 ,冠尖平均可达9个,冠垂较大。三黄鸡,是我国最著名的土鸡之一,因外貌(羽毛黄、爪黄、喙黄)而得名为三黄鸡,该鸡品种具有生存能力强、产蛋量高、肉质鲜嫩、皮脆骨软、味道鲜美而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芦花鸡下蛋很不错,我家养了二十几只芦花鸡,下蛋多的时候每只都下。冬天的时候下蛋也比较多,10只鸡有8只在下蛋,产单量这方面来说是比较高的。鸡蛋最少都要1块5一个。贵妃鸡要比其他野鸡的头部羽毛旺盛。聚集在一起更是像贵妇的帽子。所以被我们国内的人们叫作贵妃鸡。它的外观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是古代专供皇室食用的,营养价值极高。
我国地方有色羽(黄羽、麻羽)优质肉鸡散养效果好,鸡肉产品深受我国居民的欢迎。例如,广东惠阳鸡和清远麻鸡、海南文昌鸡、浙江萧山鸡和仙居鸡、江苏狼山鸡、上海浦东鸡。土鸡是家鸡在民间也叫草鸡、笨鸡,是原鸡的一种,长期以自然觅食或结合草料、粗饲料喂养而成,具有较强的自主野外觅食和生存能力。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