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新杨褐壳蛋鸡的是一种高质量的蛋鸡,具有高成活率、高孵化率、饲养综合效果高的特点。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新杨褐壳蛋鸡养殖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要点:
一、在大型种鸡场挑选鸡种鸡苗要在信誉好的大型正规种鸡场订购。大型正规种鸡场技术力量强,种鸡饲养管理好,通过卵垂直传播的一些疾病会定期进行筛查,所以雏鸡病少。同时,由于孵化规范,孵化出来的小鸡的毛干净光亮,体重适中,肚脐愈合良好,精神活跃,反应灵敏,叫声清脆,握在手里感到饱满,小腿有光泽,脚趾色泽明亮。此外,大型种鸡场运输适当,售后服务好。养殖户决不能眼前贪图利益,在没有资质的鸡场订购劣质鸡苗,否则后患无穷。
二、做好入笼的准备鸡场的设备对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有很大影响。转群前,要对鸡场及设备进行保养,仔细检查供应系统、饮用水系统、电源照明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笼等设备,有异常就要及时修理。全面清洁和消毒鸡场的设备的步骤是,将鸡场地板、屋顶、墙壁上的排泄物、灰尘和设备的污物清洗干净,然后用高压水将鸡场的设备冲洗干净,干燥后喷洒消毒药液消毒,使用的物品也要消毒。另外,要准备必要的工具、药品、器具、记录表、饲料,并准备饲料。
三、做好环境控制养育幼崽最基本的条件是温度要适中,否则会影响小鸡的抵抗力,小鸡容易发生痢疾、感冒等疾病。幼崽的温度在第一周应保持在33度,以后每周下降2 ~ 3度,最后下降到20度,就不用再下降了。具体取决于小鸡的表现,小鸡张开嘴呼吸的话,可以看出温度很高。如果小鸡挤成一堆,温度就低了。幼崽的湿度应保持在50% ~ 60%为宜,要求通风良好,但要防风。
同时,要根据品种要求,清除体型太小鸡和没有饲养价值的残鸡,选择精神活泼、体质健壮、体重适中的优质鸡。由于遗传和饲养管理等因素,鸡群中可能仍有小鸡和大鸡,如果全部淘汰,必然会增加成本,不能充分利用蛋鸡的笼养位置,因此在爬笼时,将小鸡和大鸡分别装在不同的笼养中,加强管理,采取特别措施,使它们均匀整齐。小鸡放在温度高、阳光充足的中层笼子里,适当增加营养,促进生长发育。大鸡要适当限制饲料。根据鸡笼里鸡的数量,一次放入一个足够的数量,避免先进笼子的欺负后进笼子的鸡。
四、加强饲养管理产前饲养不仅影响产蛋率,还影响产蛋量,要及时交换饲料。产前两周,鸡骨骼中钙的沉积能力最强,母鸡要想产出高产量鸡蛋,降低鸡蛋的破损率,减少蛋鸡疲劳症的发生,就要从17周龄开始,将日粮中钙含量从09%提高到25%。当产卵率为20% ~ 30%时,钙含量变为35%的蛋鸡日粮。
此外,要保证素食量。要恢复产前素食,让鸡吃饱,保证营养均衡,促进产蛋率上升。每100只鸡每周补充500 ~ 1000克饲料。保证饮用水,开始生产时,鸡新陈代谢旺盛,水需求大,必须确保充足的饮用水。饮用水不足会影响产蛋率上升,造成导致更多的脱肛。早上要先喝水,然后喂饲料。
五、做好疾病预防工作鸡群饲养密度高,传染病发生时会更容易传播,所以预防工作很重要。首先要制定好免疫程序,制定免疫程序时要请技术人员根据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制定,不能盲目照。制定程序后要严格执行,不能粗心大意,不及时接种各种疫苗。其次,要做好消毒工作,定期用烧碱或生石灰消毒,每周带鸡消毒两次,消毒药定期更换,避免产生耐药性。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新杨褐壳蛋鸡养殖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了,一定要提前掌握。
小鸡养殖技术和方法 小鸡怎么养殖
鸡苗的养殖技术要注意温度、喂料、湿度、饮水、光照、防病五个方面。
1、温度
温度是育雏的关键,刚出壳雏鸡一般要求环境温度为32-35℃,往后每星期下降2℃,温度是否适宜,需要根据小鸡精神、活动表现判断,一般行动慢、羽毛蓬乱说明温度过低,若鸡苗大量饮水,说明温度过高,如果小鸡分布均匀、精神活泼,说明温度适宜。
2、喂料
小鸡第一次喂食叫开食,一般使用玉米粉、小碎米混和拌湿或干料开食,喂至八成熟就可以了,将饲料撒在深色的塑料布上,以后逐渐改为食槽饲喂,还可以往饲料中添加少量砂砾,帮助消化。
3、湿度
育雏初期,应该提高湿度,有利于腹内蛋黄吸收,以防体内水分散发。还应该注意通风换气,勤换垫草,因高温高湿环境下,微生物易生长繁殖,小鸡蒸发散热受阻而导致体温过高,使鸡群发病。
4、饮水
一般第一次给鸡苗喂水应该用18℃的糖开水或温开水,饮水可防止刚出壳后的小鸡虚弱或缺水,促进体内卵黄的消化吸收,为了保证小鸡健康,就要做好饮水的卫生。
5、光照
随着雏鸡日龄增加,每天要提供一定的光照,1-3日龄因雏鸡视力弱,为保证采食和饮水,每天22-23小时光照,后期就只需要9小时,一直持续到20周龄。
6、防病
接种疫苗是预防鸡病发生的重要手段,1日龄注射马立克氏疫苗;10日龄接种鸡法氏囊疫苗饮水;21日龄进行鸡痘刺种;35日龄用鸡法氏囊疫苗饮水。
1、通风。
首先就是鸡舍的通风工作,随着小鸡逐渐长大,对于氧气的含量也越来越大,所以要加强鸡舍内的通风,而且如果小鸡长时间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很容易引起疾病。鸡舍中的空气质量变差,很有可能导致小鸡产生呼吸道的疾病,要在鸡舍内设立通风口,但是要注意通风口吹出的风不能直接吹到小鸡,在冬季通风的时候,要做好鸡舍内的保温工作,防止小鸡感冒。
2、温度。
在上面我们也提到了鸡的幼雏期非常的脆弱,抗病能力非常的差,而且这个时期鸡对于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在小鸡破壳后要保证育雏室内温度在30度以上,之后养殖户可以根据小鸡的生长阶段,慢慢的下调温度,通常一周左右降低1-2度。在小鸡生长到一个月之后,室内的温度保持在26度左右。
3、湿度。
雏鸡舍内的温度不要太高,空气湿度不可以超过60%度,很多养殖户会忽略这个细节。鸡体表被毛汗腺发育并不发达,主要是通过呼吸来散热的,当小鸡处在一个高温湿热的环境中,很容易引起疾病,因此我们要提高鸡舍内的温度,做好通风工作,不要使小鸡造成呼吸道疾病的感染。
4、密度。
合理的密度是小鸡正常生长的关键,密度对于鸡的生长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接受内密度过大,饲料投喂不足,很有可能产生抢食的现象导致鸡的大小不均,而且在夏天很容易出现中暑的现象。因此养殖户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和鸡的生长状况调整好鸡舍内的数量。
5、光照。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光照,这是养殖户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细节,光照是小鸡在生长过程中是很有必要的,光照的作用可以增加小熙的进食时间,提高小鸡的食欲促进鸡的生长,在鸡的不同生长阶段有求中光照时间和光照的方法,在人工补光的时候注意强度,强度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