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甲鱼温室养殖是整个甲鱼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因此,做好甲鱼的温室养殖工作对提高整个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温室甲鱼养殖主要技术 措施 如下:
温室甲鱼养殖 方法 :鳖池清整消毒
甲鱼经过8-10个月的温室养殖,室内鳖池已富集了各种致病及残饵、粪便等有机残物,因此清理消毒鳖池极为重要。池中的沙最好换掉,不能换的或无沙池也应反复冲洗和消毒。使用前10天放水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强氯精或二氧化氯等全池泼洒,以杀灭病菌。多年养殖的老温室最好再进行空间消毒,以防病原在空间传播。具体可用固体甲醛(4-5克/立方米),将其放在铁桶内安置煤球炉上缓慢加热,使受热后产生的甲醛气体弥漫整个温室空间,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甲鱼的苗种选择与合理放养
1、苗种选择。稚鳖应选择健康、无伤无病、种质优良的品种,规格整齐,要求每只在35克以上,且活力强、反应快,不进不养未经检疫的鳖苗。
2、鳖苗的消毒。放养前必须先体表消毒。方法:鳖苗放在塑料盆里,用15%-2%的食盐水或15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溶液浸泡8-10分钟,浸泡水没过鳖苗背为宜。
3、合理放苗。放苗后应及时开食,可用稚鳖饮料。第一次开食饲料中最好添加10%-15%鲜活水蚤(红虫)或新鲜猪肝。方法可在放养池中直接开食,可减少鳖体损伤,使它在池中早开食、早适应、早生长。合理的放养密度也十分重要,不要盲目的追求高密度。一般稚鳖的放养密度掌握在20-35只/平方米。
4、稚鳖放养操作要点
分两种情况:
(1)放养前5-7天,加水20-25厘米,第一天,水体泼洒甲醛每立方米80-100克。到第三天,水体再泼洒五倍子,每立方米20-25克(煎40-60分钟)加肥水素20-25克/立方米。放养前一天的晚上泼洒盐酸土霉素每立方米3-5克加戊二醛每立方米2克。
(2)如果放养时间较紧,只有3-4天就要放苗,那么加水20-25厘米,第一天,水体泼洒季胺盐碘每立方4-5克。第二天,水体泼洒五倍子,每立方米20-25克(煎40-50分钟)加肥水素每立方米20-25克。放养前一天泼洒戊二醛每立方米2克加盐酸土霉素每立方米8-10克。以上处理主要是为了将水体调到理想的肥度,防止稚甲的白斑、白点、水霉、腐皮、烂脚、寄生虫等因为水体带有各种病原菌和偏瘦诱发的疾病。如果水体肥度不大理想可以在稚甲放养后两到三天加泼1-2次五倍子和生物肥水素。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室内温度的控制
甲鱼在水温30℃-32℃内为最佳的生长环境。在水温高于20℃时就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加。若低于最佳温度时,消化酶合成水平低,饵料转化率低;若水温高于最低状态时,由于甲鱼活动量增加,也会降低转化率。室温一般控制在33℃-35℃,尽量保持恒定。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科学合理地投饲
1、投饲方式
分为水上和水下两种投喂方式相。按理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使吃食速度加快;采用软颗粒投喂比块状投喂能减少浪费。
2、投饲量控制
甲鱼受环境变化影响很大,当气温、水体环境变化和用药时应考虑对甲鱼的影响,须及时调整投饲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在30分钟内吃完,水上投喂一般掌握在10-20小时内吃完。另外,甲鱼生长应追求一种平衡,不能以增大投喂量来达到加快生长的目的。过量摄食,生长过快,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引起内脏受损而诱发内脏病。一般甲方饲料投喂应根据甲鱼规格大小,按一定比例投料,使甲鱼健康稳定地生长。饲料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下午各一次,日投饲量掌握在2%-4%干料。
3、饲料的选择
甲鱼养殖中饲料成本占到40%左右,饲料的投喂与选择的饲料的品质好坏直接决定了养殖成本的高低。应选择大型正规厂家生产质量稳定的全价配合饲料。大型厂家的技术与设备决定了饲料的科技含量与品质。养殖生产中,在配合饲料中可添加10%左右含维生素、纤维较多的无公害蔬菜(如青菜、胡罗卜、南瓜等)对帮助消化、降低饵料系数与增强鳖的抗病能力有较大的益处。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水质的调控
甲鱼生性喜净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得好坏,决定了甲鱼养殖的成败。
1、pH值
甲鱼池水体要控制在微碱性。在微碱性条件下致病菌不易生存。将pH值控制在75-80之间,可用生石灰来调节。过高剂量会增加刺激性,引起甲鱼应激反应。可采取小剂量、多使用方式调节。
2、透明度
不宜过清,以25-35厘米为宜,水色黄绿色或茶褐色。
3、溶氧
甲鱼虽然主要是以肺呼吸的两栖类爬行动物,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和阵闷的空间,靠辅助呼吸器官吸收水中的氧气。若长期溶氧不足,就有可能引起甲鱼血管输送氧气能力下降,生长削弱,组织受损。养殖生产中常用鼓风机充气的方法输送水中溶氧,同时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含量与氧化有机物质。
4、水质培养
应用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体能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建立水体的微生态平衡是水体控制的重要手段。微生物制剂的合理使用可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 其它 方面的投入。一般黑暗温室可用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来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分解有机质和其它有害物质。采光温室可采用EM复合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中有益藻类来创造水体平衡。同时可减少换水次数和数量,节约水电费用。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有益微生态制剂是改善水质、净化底质及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
5、排污与换水
定期排污是改善水质的有效手段。一般有良好的聚污能力的池体,采取定期排污的方法效果较好。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法,但频繁换水一方面费用太高,另一方面换水应根据水体情况决定换水量的多少,必要的少量的换水可以避免大量换水。
如何饲养小甲鱼的养殖方法|野生甲鱼养殖方法
1、调节养殖水体。
通常将养甲鱼水体的各项指标调节为:溶解氧保持在5以上,pH值稳定在75~8之间,碱度、硬度稳定在每升30~32毫克,氨氮含量低于002毫克/升,亚硝酸盐浓度低于01毫克/升,池水的透明度在25~30厘米之间。
2、及时排污,科学换水,依据水色定期排出底层有机物。
3、合理分池,及时清池,大小甲鱼分级饲养,调整养殖密度。
健康养殖过程中,同池投放甲鱼苗尽量做到规格一致,这样可避免大小撕咬,生长差异悬殊,影响整体生长效果。同时合理分养,也利于管理,便于掌握投喂方案的实施情况和改进。
4、投喂优质饲料,提高饵料转化率,减少残饵、粪便污染。
还要对各种规格、各级养殖池,要分别建立生产档案,对每池在生产中的水化学因素、投饵情况、疫病发生与预防、池内甲鱼的规格、数量等都必须记录建档,以便技术人员参考,用来作为制定下一阶段的生产方案和应采取技术措施的依据。
5、定期预防,适当控制浮游动、植物数量,有效调节水质。
在生产过程中,定期在饵料中添加中草药制剂(如菌毒双克、三黄散、肝胆康等)、抗菌药(如蛭弧菌制剂、海洋放线菌等)及抗应激制剂(如Vc原粉、免疫多糖、电解多维等)等防病药物。同时,定期采取池水消毒、清池分养时泼洒降应激药物(如高抗应激灵、)等预防措施,定期使用底质、水质改良剂(如生物底改9+1、双效池底净等)进行池底质、水质改良,必须按生产计划严格执行。
日常管理中,及时抽检各池生长状况。根据进食情况确定群体中是否发病,一旦发现病甲鱼,立即捞出隔离,确诊病症,及时治疗。并对全池进行药浴或药物预防,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如遇天气突变、暴雨过后、换水后等养殖环境变化情况应及时使用降应激药物(如Vc原粉、低聚糖+、等)等预防措施来降低甲鱼的应激反应。
6、饲料使用控制。
所选择的甲鱼饲料应首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中华甲鱼配合饲料》(SC/T1047-2001)的有关规定。饲料还要妥善保存,一般养殖场环境比较潮湿,要保持饲料房内的阴凉、通风和干燥。注意饲料的新鲜,要尽快使用配制好的饲料。每次投喂前要检查饲料,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饲料的投喂要科学、规范,除了坚持“四定(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原则外,投喂量根据甲鱼的吃食情况进行调整,尽量使投饵率低于其饱食水平(八分饱即可),以达到提高养殖效率并保持良好水质的目的。
另外为了增加饲料营养价值提高消化率,减少排泄,进而相应地提高甲鱼的质量,目前我们通常使用粉状配合饲料。这类饲料一般在临喂前加水和油脂等,制成软颗粒饲料来投喂,软颗粒饲料质地松软、适口性好。
由于甲鱼不同生长阶段生理和营养需求不一样,选用对应阶段的饲料配方是非常重要的,稚甲鱼、幼甲鱼、成甲鱼饲料不可乱用、混用,否则会造成饲料的浪费,成本增加,甚至会引起甲鱼的营养性疾病。
甲鱼养殖除了要做好饲养管理外,还要做好疾病防治工作,才能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
甲鱼在家里怎样养殖_家里甲鱼养殖方法
小甲鱼是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好处的动物之一,那我们知道小甲鱼是怎么饲养的吗?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小甲鱼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甲鱼饲养方法
甲鱼的放养密度,体重50-100克的二龄鳖,每平方米放养5 只左右;体重约200克的三龄鳖,每平方米放养2-4只;体重在 400克以上的四龄鳖每平方米放养1-2只。成鳖养殖阶段同样应坚持按鳖的规格大小分池饲养的原则。
甲鱼的投饵方法、数量、次数和采用的饲料种类和幼鳖基本一样。采用配合饲料比采用各种单项饲料效果更好,其配方为:
①鱼粉60-70%,马铃薯淀粉20-25%,外加少量的干酵母粉、脱脂奶粉、脱脂豆饼、动物内脏粉、血粉、维生素、矿物质等。
②用鱼粉(或血粉、蚕蛹粉、猪肝渣等)30%,豆渣30%,麦粉30%,麦芽3% ,土粉3%,另加植物油、蚯蚓粉、骨粉各1%,维生素01%。
在生长适温期内,如采用上述配方,日投饵量占鳖总体重的5-10%。
甲鱼池的水质管理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因为水质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鳖的生长发育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由于成鳖池一般面积较大,水也较深,所以其水质比较容易控制,尤其是当成鳖池中套 养一定数量的花、白鲢时, 能起到防止水质过肥的作用。成鳖池水要求肥度要适中,透明度30厘米左右,水色呈茶褐色、油绿色等,这样的水质溶氧量高,不仅有利于鳖的生长发育和各种天然饵料繁殖生长,而且鳖在这种水体中生活有安全感,并可减少相互咬斗。
如果水质过于清瘦,透明度太大时,可以向池塘中施一定量的发酵腐熟的粪肥,培肥水质。当水质过肥时,则应适当灌注新水或每半月至一个月施一次生石灰加以调节。石灰既能调节水质防止鳖病发生,又能满足成鳖及其饵料生物(螺、蚌等)对钙的需求。成鳖越冬管理无需采取特别防寒保温措施,只要越冬期间始终保持高水位,鳖就能安全越冬。
甲鱼的饲养要点
1 甲鱼是变温动物,为水陆两栖,用肺呼吸,所以在养甲鱼池的周围或中心要有足够面积的陆地沙滩以便它进行陆上活动。甲鱼对周围环境的声响反应灵敏,只要周围稍有动静,甲鱼即可迅速潜入水底淤泥中,所以饲养环境一定要保持安静。甲鱼如果经常受到惊吓,对其生长繁殖都是很不利的。
2 甲鱼喜欢呆在水质好的环境中,所以主人一定要勤换水,大概2—3天换一次水。
3 甲鱼要多晒太阳,因为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体表的致病菌,促进受伤体表的愈合,并通过晒背提高体温,促进食物消化。
4 甲鱼为水生杂食动物,喜食动物性饵料。幼甲鱼以水生昆虫、水蚯蚓、蝌蚪、小虾等为食。成年甲鱼摄食田螺类,蛤蜊等软体动物、鱼、虾以及动物尸体,也食蔬菜、水果、杂粮等植物性饲料。小甲鱼你可以将肉切成碎肉丁,慢慢喂他吃,就好了 。
5 使用鲜料喂食时,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腐败变质。投料时应采取投喂的形式,饵料离水面2—3厘米即可。甲鱼胆小,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
6 甲鱼在南方十一月底就冬眠了,在北方大概还提前一个月吧冬眠不需要另外准备地方只在盆里铺半边沙子超出水面就可以了。它可能爬出水面到沙子上一动不动的睡上几十天,又不知不觉的进水里再睡上几十天。
7 夏天注意防蚊子,甲鱼很怕蚊子的。
8 甲鱼生性凶猛好斗,群体间侍强凌弱现象很普遍,食物缺乏时会残食同类。所以饲养过程中要喂足食物,并要密切关注它们的举动。
甲鱼饲养管理技术
稚、幼鳖池水的管理应包括调温、水质和水深诸内容。稚、幼鳖池面积小,蓄水浅,放养密度大,特别是加温养殖,在为鳖创造了一个优越的养殖条件的同时,也加深了环境的恶性循环:阳光不足→高温→高密度→强化投饵→残饵和排泄物沉积→水质恶化。即使不断换水,随饲养时间的延长,每次换水所起的作用会一次比一次缩小。生态环境不良,开始是抑制稚、幼鳖的生长,进一步就会诱发疾病。
为了预防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维持其良好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要认真贯彻“以防为主,有病早治”的方针,如在稚、幼鳖饲养过程中定期投喂药饵(含有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的饵料),都是防病的主要措施。
(1)湿度调控 对于加温养殖,无论在哪一个养殖阶段,都必须保持温度稳定:水温30±1℃~2℃,气温33℃~35℃。池水加温是用热水和蒸汽,室内空气加温则是用散热装置。因此,每一养殖阶段实施之前,都应对各种加热设备,控温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维修,以保证使用时不出故障。在养殖过程中,随时进行温度变化监测,及时进行调节。
稚、幼鳖的生长与日平均水温呈正相关。水温30℃,增长最快,当水温降至20℃以下时,虽然摄食,但几乎无增重。
在实际操作中,升温与降温都应循序渐进,使鳖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突然地升温或降温都会引起代谢紊乱,以致造成死亡。
(2)水深与水交换 稚鳖池的水深一般为30cm~50cm,幼鳖阶段随着个体长大,由浅逐渐加深,水深范围通常为50cm~80cm。
定期换水是改善水质的主要措施。影响鳖池水质的主要因素,是残饵和排泄物沉积,产生有毒的甲烷、硫化氢等气体,氨氮过量等。特别是饲养后期,个体和密度均较大,要严防水质恶化。应每天换水1次,但考虑到热能损耗和成本,起码也应每周换水3次~4次,并注意增加光照和通风。
(3)水质调节 适当的光照对于调节水质至关重要。光照使水藻类(主要是蓝绿藻类的微囊藻、栅藻和板星藻等)繁衍,补充水中氧气,分解有机物,可保持水质稳定。光照对于鳖的晒背习性是不可少的,没有充分光照的温室,不是理想的温室。
为调节水质,采用循环过滤装置和机械增氧也是一项重要措施,而定期(10天~15天)交替使用石灰(10mg/L~15mg/L)和漂白粉(2mg/L~3mg/L),进行池水消毒和水质改良,是国内外一致推荐,而又经济、简单的办法。既可改良水质,又可防病。
另外,在稚、幼鳖池放养一些水生植物(水浮莲、浮萍等),兼改良水质和为稚、幼鳖提供隐蔽场所之功能。
猜你感兴趣:
1如何饲养小甲鱼
2宠物小甲鱼饲养方法
3怎么养小甲鱼
4宠物小甲鱼饲养
5甲鱼在家里怎样养殖
甲鱼养殖技术 池塘
甲鱼在家庭养殖是一种流行,那甲鱼在家里怎样养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家里甲鱼的养殖 方法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家里甲鱼养殖方法
1环境
弄个一个缸,越大越好,最好是长方形的玻璃鱼缸,大整理箱也行。水可以深一些,不用放置晒台;龟需要阳光,建议放在朝南的阳台或者房间里。但是如果家中有婴幼儿或者孕妇,最好不要养龟,龟容易携带一些病菌。夏天要做适当的遮盖,不要上阳光太强。要注意预防缸里生长水藻,可以买除水藻剂,一般的水族店都有卖。缸底可以铺一些小石子或者大的鹅卵石。不过如果铺了,在换水的时候就很麻烦,新手建议用裸缸,就是啥都不铺。水中不要放水草。
2、养龟用的水
要用晾了2天以上的自来水(目的除氯),最好准备2个塑料水桶晾,就可以满足换水所需。换水建议两到三天换一次,每次只要换一部分,不需要全缸换水,除非水及缸周围很脏才需要全缸换水。部分换水时用塑料小管利用虹吸原理将底部脏水吸出,再添加同等容量的新水(即晾2天的自来水)入缸即可。这样换水的龟不会有白眼病或烂甲。嫌麻烦的话可以用过滤器,就是养鱼的用的那种,这样可以稳定水质,如何配合硝化细菌使用,可以创造很好的环境。夏天换水要频繁一些。
3、龟在水中进食,喂的时候直接把饲料投放在水里就行了。龟一般喂猪肉、牛肉、小虾,小鱼,家禽鱼类的肝脏,这些食物要切碎或撕碎,但是这些动物性饲料非常容易污染水质。建议喂食的时候把龟拿出来喂,单独用一个容器做喂食用。新手建议喂饲料,好的饲料比如命脉,寸金的,都不错。饲料比较省心,而且专业的龟饲料营养搭配较好,也不容易污染水质。夏天气温高,龟新陈代谢快,可以每天喂一次,但一般建议两到三天次,龟不需要喂食太频繁,几天喂一次都没问题,只要保证充足水份供应,他们半个月不吃东西也没问题的, 龟每次喂食量一般是他们头部大小的份量就足够了。
4、关于冬眠
每年10月到次年5月气温降至13℃以下时,龟便开始要冬眠,直到气温升高到18度结束。冬眠的龟不吃不动,只睡觉。最简单的冬眠法是把龟移入室内阴暗安静处,浅水(水刚过背甲)冬眠,每月换水一次。除了换水,尽量不要打搅龟。注意温度不要低于6度,否则危及龟命。不过建议在冬天最好用加热棒,因为自然冬眠的死亡率很高。加热棒就是养热带鱼的那种,温度设定在30度左右,缸上加盖子。
室内甲鱼养殖技术
1饵料台的安放与清洗 饵料台最好安放在养殖池四周的池边上,并与水面成30—45度的角,这有利于甲鱼找到食物和躲避干扰。每次投料前应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液和消过毒的刷子清洗饵料台及其四周,每3天消毒1次。
2饵料的制作与投放 鲜料的添加量一般为10%—40%。使用鲜料时,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腐败变质。投料时应采取投喂的形式,饵料离水面2—3厘米即可。甲鱼胆小,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投料量以1—15小时吃完为标准,剩余饵料应及时收捡,以作它用。高温季节的投料时间应在日出前投完和日落时开始投喂为宜。
3水质调节 养殖水体应定期换水排污,每次换水量以不超过1/3为宜,如有条件采用微流水养殖效果会更好。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制剂05—1ppm、漂白粉2—3ppm、强氯精1—2ppm、生石灰15—40ppm全池泼洒消毒,施药2—3天后全池泼洒5ppm左右的光合菌制剂,能起到调水作用,每月1—2次即可。
4水面种青,搭建晒背台 在池塘中离饵料台1米左右处围一个15米长宽的框, 种植 水葫芦。水葫芦根系发达,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而起到调水的作用,还有利于甲鱼隐藏、晒背、乘凉等。池塘边坡地较少的养殖池应在池中搭建晒背台。
5定时巡塘,及时清除病死甲鱼 巡塘是为了及时了解甲鱼摄食、生长活动、病害及池塘水质、设施等情况。池中死甲鱼应及时捞出深埋或焚化,病甲鱼也应及时隔离治疗。
在家 饲养 甲鱼的技巧
把好水质关。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甲鱼的养殖效果,池水过肥甚至有臭味,不但对甲鱼生长不利,而且影响到其肉质味道。定时清洗食台残物。另外,池中种植约占全池一半的水葫芦。这样一方面可以净化水质,另一方面为甲鱼提供隐蔽清静处,尽量满足其自然的生活习性。
甲鱼是肉食性的,所以我喂它吃些小鱼小虾,当然是用剪刀剪随后喂它的,其他的小虫什么的也可以的,比如花鸟市场里买的面包虫,不过你只有一只,那也不必买了,因为小甲鱼食量很小的,你买了多也是浪费,还要喂面包虫呢,另外,比如米虫什么的都可以的,反正只要它吃,就可以喂。
养甲鱼时间毕竟长才长得大,一般需要3年左右。
饲养甲鱼的技术
甲鱼池的建造
选环境安静、无噪音,既交通方便、接近电源,又离水源近而无污染的地方。以东西向长方形为宜。 鳖喜静怕声、喜阳怕风、喜洁怕脏。建池地宜选择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基地。如果是自繁、自育、自养的养鳖场就要考虑新鳖池、稚鳖池、幼鳖池、3龄鳖池、成鳖池5种鳖池配套建设。塘底没沙性土的要掺一部分沙性土,塘边和池边分别建晒台和饵饲台供鳖晒背和摄食之用,四周建好防逃墙,砖砌、石棉瓦竖置均可,高度1m左右。
苗种放养
鳖苗来源,一是工厂化育苗和专业户批量生产的,二是市场上大小不等的野生鳖。不管哪种鳖苗进池时一定要分级暂养15天左右,待适应环境后再投入养殖池。放养密度根据池塘和其他因素而定,亩投2~3龄幼鳖100~150kg,最多不得超过200kg。
饲料投放
以前养鳖业的所用饲料主要是以鲜活饵料为主(鲜鱼、虾等),但价格昂贵,且质量有的不合格,鳖吃后易患肠炎。科学养鳖的方法是采用天然饵料。如可到附近饭店、食堂搜集丢弃的畜禽内脏、残料、下脚料;在天然水域捕捞螺、蚌、小鱼虾、各种水蚤;利用天然或零星土地,养殖泥鳅、福寿螺;利用沟埂、池坡养殖蚯蚓;诱蝇育蛆;培育昆虫等。在鳖喜食的饵料中,添加少量植物性饵料,如麸皮、玉米粉、豆渣及少量瓜类和微量元素,加工搅拌混合后投喂。
调节水质
鳖虽用肺呼吸,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因而水质好坏对鳖生长仍十分重要。幼鳖宜保持水深03~04m,每隔3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1/3,水色以绿色状态为好,使其相互隐蔽,减少互伤机会;亦可在水中放少量水浮莲!水葫芦等绿色植物,以利改善水质。成鳖池每4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量1/4,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肥度适当。
注意事项
每天早晚两次巡塘,检查防逃设施和敌害情况了解鳖吃食和水质情况,如发现问题,一般在投饵料后2小时内及时处理好。
甲鱼养殖技术,池塘怎么弄
甲鱼养殖技术池塘如下:
1、新建池
首先,新建池应在池底保持一定量的泥或铺一定量的沙,否则甲鱼入池后由于没有遮蔽物而活动频繁导致水质长期浑浊。其次,新建池在放苗前应先培养好水色,以便甲鱼入池后有一个稳定舒适的环境,减少甲鱼的活动,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
否则,在放苗前刚进水,甲鱼入池后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在池中频繁活动,造成水体变浑浊,而甲鱼又不适应此种水体,更加剧烈活动,从而恶性循环使水体长期浑浊,甲鱼摄食不正常,最终导致甲鱼生长缓慢,且易发病。
2、水色培养
一定数量的浮游植物对室外池塘甲鱼养殖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够利用水体二氧化碳及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达到分解有害物质的作用,改良水质,稳定水环境,同时亦可起到遮蔽作用而减少互相撕咬。但超量则易导致浮游植物衰老死亡而引起水质剧变。
酸性水环境中,甲鱼活动减弱,摄食下降,抗病力低,而强碱性环境对甲鱼的皮肤粘膜有损害,因此甲鱼池应多保持弱碱性水环境。室外池塘甲鱼养殖均处于高温情况下,所以培养藻类应以高温弱碱条件下最适合生存的微囊藻为主。培养方法为:施用生石灰60千克/亩,过磷酸钙5千克/亩,尿素2千克/亩,施肥注水培养。
水色培养好后,为了防止水体老化或倒水(水变褐色或泛白色),首先应保持经常少量的换水,使浮游植物保持肥、活、嫩、爽;其次,当浮游动物数量偏多时应及时用生石灰及一定量的“敌百虫”予以杀灭,最后再使用含氯消毒剂后换水1/4左右。
3、防水变
由于水体控制不好,导致浮游植物急剧、大批量死亡,使水质严重缺氧,甚至产生有毒物质称为水变。其过程一般由原来的浓绿或蓝绿急剧变成暗黑色,以后逐渐变得澄清透明。
其水体中浮游植物残存极少,光合作用停止,而增加的大量浮游植物死骸及原来的有机质在水体中剧烈氧化分解,使水体溶氧急剧下降,最终酵解而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造成甲鱼摄食及抗病能力下降。
遇水变后应注意搞好浮游植物的培养以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首先应及时排掉部分旧水而注入新水,减少池中的有机质,降低有害物质的产生;其次应施放一定量肥料加速浮游植物的繁殖,由于水变水体总氮含量偏高,因此应以施磷肥为主,以达到调节水体氮磷比例,促进浮游植物生长的目的。
4、水体溶氧应充足
虽然甲鱼是肺呼吸动物,对水体溶氧要求不高,但其养殖水体仍应保持4毫克/升以上的溶氧,这是因为甲鱼大量含丰富蛋白质的排泄物和跌落水体中的饲料如不能有氧分解。
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酵解,易造成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在水体中积累,引起水体恶化,导致甲鱼摄食下降及抗病力减弱。因此水体由于各种情况而溶氧下降时应能采取化学或物理方法来补充水体溶氧,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
野生甲鱼养殖技术
1、选种放养:选种时可选择扁平而体大肥厚,背部呈褐色或黑色,腹部呈乳白或浅红色的甲鱼,这样的甲鱼比较好养,繁殖力强。2、饲喂管理:甲鱼是杂食性动物,喜欢吃动物性的饵料,甲鱼幼苗一般多以水中昆虫、蚯蚓等为食,成年的甲鱼喜欢食用鱼虾、田螺等动物。3、病害防治:甲鱼是怕脏乱的动物,所以在养殖时保持养殖场所卫生清洁是必要的。
一、甲鱼养殖技术
1、选种放养
(1)选种时尽量选择身体扁平而体大肥厚,背部呈褐色或黑色,腹部呈乳白或浅红色的甲鱼,这样的甲鱼比较好养,而且繁殖力会强一些。
(2)如果是自养自繁的模式,则要选择要体重达2kg,身体强健、无病无伤的甲鱼。
(3)放养前一定要对池塘进行消毒灭菌,可先将池水排空,再用消毒药剂进行消毒。
(4)如果是水泥池,可以使用强力海因加水泼洒消毒,如果是室外土池,可以使用石灰溶液全池泼洒消毒。
(5)放养时一定要注意密度,一般每亩放养2-3龄幼甲鱼100-150kg即可,最多不能超过200kg,后期可以随着甲鱼的生长慢慢降低养殖密度。
2、饲喂管理
(1)甲鱼属于杂食性动物,非常喜欢吃动物性饵料,甲鱼幼苗一般以水中昆虫、蚯蚓等为食,成年甲鱼主要喜欢吃鱼虾、田螺等动物,有时也会吃一些蔬菜水果以及五谷杂粮等植物性饲料。
(2)一般在饲料中可以加入适量玉米粉、豆渣以及瓜果类和微量元素,这样能实现营养均衡,使甲鱼生长速度加快,而且也不会出现营养性问题。
(3)在投喂时一定要保证饲料新鲜,动物性饵料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再投喂,投喂时要遵循定质、定点、定时、定量四个原则。
(4)每天可以投喂3次,早中晚各1次,然后根据甲鱼生长和摄食量增大投喂量,多次少喂,慢慢增加。
3、病害防治
(1)甲鱼是比较怕脏乱的动物,所以在养殖时一定要保持养殖场所的卫生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2)尤其是室外养殖,室外接触病菌的几率会更大,容易感染疾病。
(3)同时也要加强水质和底质管理,在饲养水体中残存的饵料和甲鱼排泄物会导致水质和底质变差,因为它们堆集发酵就会产生有毒物质,影响甲鱼生长。
(4)一定要经常检查,如果发现水质和底质变差,就要及时换水和改善底质。
二、甲鱼池塘怎么弄
1、建立甲鱼池之前首先要选择好池塘位置,一定要选择无污染,供电供水方便,交通便利的地块。也可以使用废弃后的池塘进行改造,比如将养鱼、养家禽的池塘进行改造,池塘的地点选择好后就可以进行搭建工作。
2、池塘的地址选择完成后可以使用机械挖掘池塘的雏形,养殖池塘内一定要保证有30%的陆地面积,其余的水深必须要控制在1m-15m左右。养殖池塘挖掘完成后要进行晾晒工作,晾晒的时间为5-7天左右,然后再使用石灰对池塘的底部进行消毒。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家畜粪便进行施肥,这样可以增加池塘内的浮游生物。
3、如果是用废弃的池塘养殖甲鱼,就一定要做好改建工作。首先把池塘里面的水分排放干净,然后再清理池塘里面的淤泥,对池塘里面的堤坝进行检修,这样能防止池塘堤坝处出现有渗漏等问题。然后池塘内灌满水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这样能净化水质,降低池塘内病菌的数量,对以后的养殖有很大帮助,池塘搭建完成后就可以放养甲鱼。
甲鱼的市场前景不错,对于甲鱼养殖有没有什么技巧呢?
野生甲鱼的饲养方法,这些方法你知道吗,进行了解一下吧!
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越来越繁荣,随着发展的速度,农村的养殖业也是越来越好。而且在农村养殖有着很多优势。现在养殖甲鱼十分的挣钱,因为它们的肉是非常鲜嫩。而且还有很高的营养成分。尤其是一些野生品种,在市场上的价值非常的高。所以在农村的农户养殖野生甲鱼的特别多,那么对于这一类的野生品种我们该如何去喂养,需要那些的技术才能养殖出品质好的甲鱼,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饲养技术。
我们需要根据它们的生长习性来决定在哪里建造池塘。因为它们比较喜欢喜欢安静的地方,不能有噪音,而且要求水体一定要干净。所以我们要把池塘现在周围没有噪音污染环境,安静的地方,而且要能够遮挡阳光和风。还要保证水体的干净,所以我们要给池中安装排水,方便排出污水,引进干净的水源。为了防止它们逃跑,所以我们要在四周建好围墙。
我们需要给饲养的鱼池里安装饲料台,最好把饲料台放在池塘的四周边缘位置,这样能够让它们与水面保持一定的角度。可以让它们能够更好的找到饲料和方便它们饮食,也可以让它们躲避一些干扰它们生长的光线。还要注意饲料台的卫生问题,应该在喂给它们资料之前,用一些毒性比较小的消毒液对饲料台进行消毒。而且清洗工具也要经过消毒之后才能够使用。而且要求饲养人员要定期对饲养台进行消毒,保持每周进行两次消毒。
一切准备好之后我们就需要选择叫养殖的鱼鱼苗了。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选择,可以选择那种人工培育出来的鱼苗,也可以在市场上选择一些野生的品种来进行饲养。但是尽量要选择那种野生苗种,这些鱼苗有着很强的抵抗力,在后期饲养的时候它们不容易生病,也可以减少我们的损失。
在放养这些鱼苗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好放养的密度,保证它们能够在池塘里自由的活动。一般情况下一亩可以投放125斤左右,注意一定要在投放前按照它们的体重分级区分开放养。能够让能够让它们更好地适应池塘里的生活。
注意一定要给它们喂专门的饲料,要在正规的生产厂家购买饲料,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品质。我们还要根据它们的体重来决定投喂饲料的料。一般用于需要为它们体重的百分之十,但是到达成熟期的云,我们就要多为给它们一些饲料,要占到它们体重的百分之11左右。我们还需要调配为给它们的饲料。一般我们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鲜活的动物饲料,这类饲料占总量的30%左右。在使用这些资料之前,我们需要去对这些资料进行消毒。而且为了保证它们的鲜活度,我们还要在喂养的时候现进行搭配饲料。这样才能够保证资料不会变质,让它们吃到新鲜的食物。因为它们天生就是比较胆小的生物,所以我们在投放食物的时候,要尽量减小声音,让它们可以放心的吃东西。而且我们还要根据它们吃东西的时长来决定喂养的量,它们吃剩下的食物,需要及时清理。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池塘里面水质的调节,要经常在水体里增加一些有机不来改变水体的肥沃度。想是它们的水体最好为浅绿色,这是正适合它们生长的水体颜色,可以让它们在水里隐蔽起来,防止它们互相争斗。还要一定时的给池塘里面换水,基本上三天就要更换一次。每次要抽取掉池里30%的旧水,保证养殖它们的水是清洁干净的。还要定时给它们排除水里面的植物残渣和它们的粪便,保证水质不会变坏。
我们可以在饲料台的周围的水里种一些海草,水葫芦等水生植物。让这些水生植物在水中生长,大量的吸收水里面的有害气体,调节水中的水质变化。而且还能够让它们在藏在这些还藏底下躲避阳光,减少甲鱼身上的温度。还要在池塘,坡度比较小的地方搭建晒背台。让它们能够接收到足量的光线。
最后我们需要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经常巡视池塘。这样我们可以了解到它们摄食量的多少和活动情况以及池塘里水质的变化,并且把这些情况都记录下来,方便我们在发生疾病的时候及时治疗。如果它们真的发生疾病的话,我们需要死亡的甲鱼捞出来进行处理。
甲鱼一开始很少有人养殖,近几年才开始变得火爆起来,不管是药用还是食用都很有市场,发展都确实不错,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看甲鱼的养殖有哪些技巧吧。
技巧一、控制甲鱼养殖密度:很多养殖户为了让甲鱼快速生长,都会下意识的降低甲鱼的养殖密度,以为这样可以让甲鱼拥有更多的生长生存空间,而且在最开始的饲养阶段,为了保险起见,一些养殖户也经常下意识的把养殖密度放的低一些,但其实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因为甲鱼是一种竞争意识很强的生物,所以甲鱼在低密度饲养下会负增长,所以甲鱼的养殖密度一般可以控制在8-15只甲鱼每平方米左右,这个密度是比较不错的,效果也比较理想。
技巧二、要进行水质管理:很多农民认为甲鱼呼吸是依靠肺的,所以认为甲鱼对水里面的溶解氧含量、氨氮等指标的要求不高,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在高温环境下,亚硝酸盐、硫化物、有害藻类及其容易引起水体恶化,导致甲鱼患病。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需要及时添加石灰、过磷酸钙、藻类和水元素等调节水质,水质调节好,保持水质的弱碱性,有利于甲鱼的生长,而且水质好浮游植物可以及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分解有害物质。水质环境稳定,浮游生物可以生长也可以起到遮挡作用,减少甲鱼相互咬伤,还可以增加甲鱼的活性,改善食欲,增强抗病能力等。
技巧三、饲养管理:甲鱼和草鱼一样,会暴饮暴食,饲养时必须掌握几个原则:①通常情况下要控制甲鱼在2小时内进食②每天只投喂2次。③时间分别在上午5-6点、下午6点的时候进行投喂最好。④为了保证饲养质量,要根据天气情况,具体调整进食量。
以上就是关于甲鱼的养殖了,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