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新鲜海参的体内含有一种“自溶酶”,当海参被捕捞、生长年龄过长或者外界环境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海参发生自溶新鲜,那么高温会导致人工养殖海参发生融化吗
近一段时间,辽宁多地持续高温,局部地区最高气温甚至突破了40摄氏度。罕见的高温使得海参养殖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高温破纪录 辽宁海参养殖遭“毁灭性”打击,在辽参的主产区大连,就出现了海参大量死亡的情况。
在记者身旁的海参池面积在50亩左右,养殖人员说,这里每天打捞出来的死亡海参都在2000斤左右,有更多的海参因为温度高,还没来得及漂到水面上就已经在水下化掉了。
大连海参养殖户 于畅介绍:海参怕高温,不怕凉。高温它会一点点化成水,看不见了。于畅在大连从事海参养殖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了,养殖总面积在1000亩左右,年产四五十万斤海参,不过,今年的高温天气可能让他90%的参池绝收。
于畅说,往年海水温度正常是25、26度,今年持续高温,下午两三点能达到36到37度,30度海参就已经承受不了了。
记者从渔业部门了解到,受持续高温影响,辽宁多地的池塘养殖海参从7月23号开始出现缺氧、化皮的现象,到7月28号,水深在7米以内的养殖池就出现海参大面积死亡的情况。
于畅介绍,打捞上来的海参达不到上市销售的品质,只能加工后自己食用或送给亲友,按照目前辽参在市场上销售的最低价格来计算,今年损失要超过千万。
于畅还说,秋天卖参是60多元一斤,就按最低标准50元一斤,损失50万斤相当于损失2500万元。
现在,很多养殖户都在雇潜水员进行抢救式的打捞。有潜水员介绍,不少死亡的海参都已经变成胶黏状态,抓不上来了。
大连海参养殖户 王明圣介绍,这个参池在抢救,别的池现在海参已经灭绝了,一个都没有了。
大连瓦房店市海参协会会长 王明利说,好几个养殖户哭了,目前该区域圈养海参应该50万亩左右,损失程度达到90%。
记者从辽宁省海洋渔业厅了解到,全省海参养殖面积1844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985万亩。目前初步统计,海参受灾损失面积95万亩,损失产量68万吨,直接经济损失687亿元。
池养海参损失大 底播海参没影响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辽宁地区90%的海参养殖都选用“池养海参”的方式。而此次高温侵袭带来的损失,主要就发生在这些池养海参中。不过,另一方面,使用“底播海参”的养殖户,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记者见到孙刚的时候,他正在海上检查网箱内的海参苗生长情况。而在网箱下30米深的海底礁石上,成品参正在夏眠。
大连长海县海参养殖户 孙刚说,因为属于开放式海域,每秒钟海水都在流动,由于受到外围高温天气影响,所以每天在测量,目前温度都没问题。
因此,在养殖海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海参的生存环境,以免高温环境导致海参出现严重的自溶现象,反而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大连真的没有野生参吗?大连有个王记海参说大连所有的参都是底插参和养殖参。不知到底怎样
近日,大连市部分海参养殖户用抗生素喂养参苗等问题被媒体曝光。辽宁省渔业协会海参分会相关负责人10日表示,部分不法养殖户在海参育苗阶段违规投放大量抗生素问题确实存在,未获得育苗许可的“黑户”大量存在,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过半海参育苗者为“黑户”违规育苗“搅浑水”
辽宁省海参协会会长刘春宝表示,目前,大连圈养海参面积达50万亩,海底养殖面积100万亩,年产海参量5万吨,产值100亿元。刘春宝称,“在育苗阶段,有些海参养殖户为了减少苗种病害和死亡率,会在水中投放抗生素。”
他说:“散户一般用水泥砌成的育苗池养殖海参幼苗。水泥池常年经海水浸泡,会产生许多空隙,滋生大量细菌。如不增加药品投放,会增加海参苗的死亡率。”
刘春宝说,这种海参育苗户因比较分散,渔业部门很难完全监管。现在市场上有50%-60%的育苗养殖户没有苗种生产许可证等手续,属于“黑户”。
刘春宝介绍,近年来,大连一些大的海参育苗企业使用玻璃钢池进行育苗,清洁、卫生,减少细菌滋生,参苗患病和死亡率都比较低,用药很少。但是,因为“黑户”产出的参苗价格便宜,许多养殖户在引进参苗时出于价格考虑,引进这些使用大量抗生素的苗种。
正规企业育苗成本是散户育苗的两倍以上
据了解,由于建设正规的海参育苗室所需基础设施投入较高,一些散户和“黑户”无力承担,因此,只能在育苗过程中靠药物维持海参生长和防治病害。
刘春宝介绍,正规海参育苗企业在育苗过程中从实验室选种育种到种苗培育、养殖等都有严格的流程规定,过程封闭,减少了细菌产生的环境。但小作坊式的育苗则缺少这些基础投入,病害较多。
“正规企业育苗的成本是散户育苗的两倍以上。我们正规企业的海参苗一般要卖到近200元一斤,那种‘黑’参苗只要35元一斤,很多养殖户会选择后者。”刘春宝说。
但是,这种现象近年来已经有所改观。刘春宝说,“黑户”养殖的参苗离开育苗池放入海参圈内后,这些体质偏弱的海参苗成活率很低。刘春宝说:“从回捕率看,这些海参苗只有10%—15%。”
刘春宝认为,大量投放抗生素来维持海参生长、减少病害,主要是在育苗阶段。“幼苗要投放到海参圈内圈养,海参圈一般要在100亩以上,大的要上千亩,投放抗生素来促进海参生长,成本太高,不现实。”
渔用药物使用有准则
细节问题主管部门未回应
大连海洋大学海水养殖专业教授常亚青表示,海水养殖过程中,适量使用生石灰、次氯酸钠等不会造成水质严重污染。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农业部2002年发布的《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规定了渔用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使用方法以及禁用渔药。其中规定,生石灰、漂白粉等可适量用于改善池塘环境以及防止鱼类细菌性皮肤病等;同时,准则规定禁用高毒、高残留的渔药。
至于大连市违规从事海参育苗的个体户规模有多少、每年具体用药量有多大、大连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污染情况如何等问题,记者致电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称事件正在调查当中
大连地区野生的海刺参也有,只是产量非常少,价格很昂贵。底播的海参就算不错的了,属于半野生状态,比圈养的品质要好很多。纯野生的高端辽刺参,例如獐子岛的马牙滩野生海刺参,300克罐装的,价格在五万多元。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