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杨群兴,曾土荣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水工环地调所,湛江 524049)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广东重点地区岩溶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200410400014)。
作者简介:杨群兴(1968—),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工程、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摘要:受地质环境和地域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广东在地下河的开发领域还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技术水平和方法仍很落后,开发利用效果也不理想。为此,本文以黎水地下河和龙坪地下河开发为例进行研究和经验总结,旨在为今后岩溶流域地下水的合理开发提供经验参考和技术指引,以更好地利用岩溶水资源、更好地弥补地下河时空分布的差异性、更好地解决岩溶石山地区干旱缺水问题,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经验总结;合理开发;地下水;典型岩溶流域
1 前言
广东岩溶地下河主要分布于粤北岩溶石山地区,根据岩溶水系统空间介质具地表和地下双层结构的特点,岩溶流域(岩溶水系统)的结构类型按岩溶地貌组合形态分为峰丛洼(谷)地、岩溶丘陵洼(谷)地、岩溶盆(谷)地、岩溶平原等四大类。岩溶地下河沿NE向和NW向构造活动带发育,其支流和干流总体发育方向与构造带走向基本一致。粤北岩溶石山地区已调查发现的地下河110条,单条地下河枯季流量892~7605L/s,岩溶水天然资源量为565亿m3/a,可采资源量为438亿m3/a。
各级地方政府及当地老百姓经过长时期的探索和尝试,对如何开发利用地下河水资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据调查,约有75%的地下河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对天然岩溶水主要采用筑坝拦截水、修渠引水、洼地堵漏成库、挖隧道引地下河水、蓄水发电、抽水提水及旅游资源开发等方式,覆盖型和埋藏型岩溶地下水主要通过民井或钻孔采用抽、提方式进行开发利用。
粤北岩溶石山地区尤以峰丛洼(谷)地、岩溶丘陵洼(谷)地等地段最为干旱缺水,本文以峰丛洼(谷)地的黎水地下河和龙坪地下河开发为例进行经验总结,为今后岩溶流域地下水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2 黎水地下河开发的经验与教训
21 区域地质条件
按粤北岩溶石山地区岩溶水系统划分,黎水地下河隶属于连州岩溶山地及谷地四级岩溶水系统(以下简称四级系统),是一个独立的五级岩溶水系统。
四级系统位于南岭山脉中段南侧,黎水地下河以北一带为构造-侵蚀类中高山-中山地形,以南为岩溶低山峰林盆(谷)地和峰丛洼地地貌;系统内主要出露泥盆系(东岗岭组、棋梓桥组、榴江组、融县组、天子岭组)、石炭系(连县组、石磴子组、梓门桥组、壶天群)、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长兴组)和三叠系(大冶组、四望嶂组)等碳酸盐岩类地层,部分以并层形式出露;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四级系统位于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湘南南北向构造带及多期构造的交汇复合部位。
四级系统具温暖、潮湿、多雨、雨季与旱季分季明显等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81~198℃,多年平均降雨量14131~17472mm。
22 岩溶发育规律
四级系统岩溶发育处于青年期,以垂向发育为主、横向发育为辅。垂向上岩溶一般分三个带(层)发育,层与层之间常以溶洞或大溶蚀裂隙相连通,水力联系较密切;横向上溶洞及溶蚀裂隙多沿构造发育方向(断层面、褶皱轴向、构造裂隙等)或岩层层面延伸,常发育地下河系统。岩溶地貌形态常表现为峰林、峰丛和洼地,峰丛成簇、洼地成片或呈串珠状发育,与NE、NNE和NW向主要构造发育线基本一致。峰顶呈倒锥状、馒头状,上陡下缓,局部见陡壁,山峰多以基座相连成簇。峰丛洼(谷)地多呈小规模的椭圆状或长条形,常发育落水洞和漏斗,并多以地下溶洞管道相通,是大气降雨及地表水向地下水转化的主要场所;峰丛洼(谷)地地表多干旱缺水,偶见季节性溪流。
岩溶发育主要受岩性、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地貌、新构造运动等因素的控制,在不同的岩溶发育期、不同的构造部位或不同的地貌单元中常有明显的差异。据统计,超过70%的地下河(如黎水和龙坪地下河)、819%以上的岩溶大泉主要发育于褶皱轴部、扬起端和倾伏端、断裂带以及构造的转折、交汇部位;岩性及岩组特征是影响岩溶发育的基本因素,层厚质纯灰岩岩溶发育较含杂质多或薄层的灰岩强烈得多;在地形变化较大处或突变部位,由于水力坡度变化及地下水交替循环强烈而岩溶发育强度较大,如山峰与洼(谷)地过渡带、陡崖(坡)脚等地段常常发育地下河或大泉。
23 地下河系统特征
黎水地下河出口位于连州市大路边镇山塘村委会黎水村北西侧,流域面积3196km2(图1)。
地下河处于低山岩溶峰丛地貌边缘,峰顶高程535~665m,坡度10°~20°。流域内出露融县组(D3r)、连县组(C1l)、石磴子组(C1s)、测水组(C1c)、梓门桥组与大埔组并层(C1z⁃dp)、壶天群(C2h)、栖霞组、孤峰组与童子组并层(P1q⁃t)等碳酸盐岩地层。
地下河出口发育于核部由D3r灰岩组成的背斜倾伏端,标高340m,溶洞洞口高15m、宽2~10m、朝向145°,呈三角状;主要入口——南门水溶洞位于该背斜北翼,发育于C1s灰岩中,洞口高程447m、宽25m、高15~20m,中央见一宽20~30m天窗。地下河发源于荒塘坪、观头洞、荒塘坪农场、麦田坪及童子岭一带,该地带岩溶下降泉汇成的地表水流自南门水溶洞潜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河自南门水入口往SW沿鹧鸪坪断裂发育,至童子岭北侧洼地后转向NEE沿C1l与D3r接触带顺层发育延伸,最后转向SE直至黎水出口,全程52km(图1、图2)。地下河出、入口高差110m,平均水力坡度21%,枯季流量1514L/s。
图1 黎水地下河流域水文地质平面示意图
1—断层;2—地层代号及界线;3—地下分水岭;4—暗河出口,左为编号,右分子为流量(L/s)、分母为测流日期(月:日);5—暗河入口,左为编号,右分子为流量(L/s)、分母为测流日期(月:日);6—推测地下河管道;7—泉及其流量(L/s);8—岩溶洼地;9—落水洞;10—峰顶高程(m)
地下河入口SW 600m发育一洼地,洼地内竖井状落水洞发育。落水洞上覆薄层冲洪积盖层,大雨时洼地常积水成涝;在水压力作用下,落水洞中充填物及上覆盖层容易被水压塌和冲走,使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替的通道得以畅通,地表水直接补给地下水。
地下河流域受SN向临武断裂、NE向鹧鸪坪断裂及NNE向东村江断裂活动的作用,岩溶发育强烈,发育有洼地(漏斗)12个、暗河1条、泉点4个。
图2 黎水地下河纵剖面示意图
1—梓门桥与大埔组并层;2—石磴子组;3—连县组;4—融县组;5—灰岩;6—推测地下河管道;7—左为地下河出、入口编号,右分子为流量(L/s)、分母为测流日期(月:日);8—岩层产状
24 岩溶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条件
流域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河为单一的集中排泄口,故地下河的天然资源量近似于50%保证率条件下大气降雨入渗补给量、可采资源量相当于地下河天然排泄量、多年平均可采资源量相当于年平均排泄量。经计算,黎水地下河天然补给量17751万m3/a、可采资源量4775万m3/a(即13081m3/d)、多年平均可采资源量13833万m3/a(即378957m3/d),多年平均可采资源量是补给量的779%,可见地下河的可采资源量是有保证的。
地下河主干河道最大高差110m,水力坡度21%,总体地势变化不大;岩溶流域属中低山区的径流排泄带,地下水主要富集于溶洞、构造裂隙及溶蚀裂隙当中,以管状流为主、脉状流及网状流并存,水位埋深大于50m,流域内地下水交替循环强烈程度中等。这些决定了黎水地下河的开发利用条件较为复杂。
25 社会需求分析
地下河流域及其附近工农业用水及生活饮用水都依靠岩溶地下水,出口一带现状、近期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见表1。
表1中数据对比前述水资源量,地下河水资源量能满足居民生活饮用水、牲畜饮水及农业用水的现状需要和近期内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能满足现有电站装机容量现状需水量的292%和近期发展需水量的291%。据调查,丰水季流量是枯水季流量的20~40倍,该时段是电站利用水资源发电的高峰期。
表1 水资源社会需求统计表
注:农田日需水量按照200天生长期由年需水量6000m3/hm2算得。
26 岩溶水开发利用工程方案
地下河开发利用包括抽水或引水方式供村民生活饮用水、修筑引水渠道供农业灌溉及种养殖业用水、利用隧道及环山渠道引水发电等方式。这里主要论述黎水一级发电站工程(图3)。
根据工程结构特征,本工程由土质重力坝、隧道、环山引水渠、压力管、发电机房等电站建筑及发电设备等五个单项工程组成,总费用224万元。
图3中,土质重力坝近SN向横跨洼地,坝长98m,顶宽15m,底宽45m,高2m;隧道自地下河洼地西端至奄堂宕南西600m处一沟谷侧坡穿出地表,长1433km,宽10m,高12m,全为天然洞壁,隧道入水口装有闸门及监控室;环山引水渠自隧道出口沿山坡蜿蜒修筑至黎水暗河出口NE向的水口岭西侧,长1106m,排水口与压力管间设有压力池,环山引水渠过水断面宽16m、深15~17m、壁厚05m,压力池长14m、宽10m、深39m、壁厚1m,环山引水渠为石砌结构;压力管采用Φ1000mm钢管,上端与压力池相连,顺山坡铺设至发电机房,长471m,压力水头90m;黎水一级电站位于地下河出口下游50m的左岸,机房、管理办公室及宿舍等汇集在两层框架结构的楼房内,楼房为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400m2,机房内安装水轮发电机组2套,装机容量500kW。
27 开发后取得的效益
黎水电站于2002年底建成投产,年均发电量904万kW,电费总收入为2715万元/a,电站的运营不仅带来直接经济收益,也缓解了当地电力不足现象,提高了老百姓生活水平。
黎水村在地下河出口利用抽水、取水方式解决了约560人的饮用及部分生活用水,结束了长期挑水的历史;出口一带还利用水资源灌溉农田约64hm2、种植西洋菜等反季节蔬菜约213hm2、养殖鱼塘约05hm2,为当地老百姓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调查,黎水地下河开发利用工程很好地解决了如何充分利用岩溶石山地区时空分布不均的水资源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岩溶水资源的利用价值,产生了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
图3 黎水地下河开发利用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
1—拦水土质坝;2—引水隧洞;3—环山引水渠;4—压力池;5—压力管;6—发电机房;7—抽水泵房;8—地下河出口及其编号;9—地下河入口及其编号;10—推测地下河管道;11—岩溶洼地;12—落水洞;13—地下分水岭;14—峰顶高程(m)
28 成功经验与教训
黎水地下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方案成功经验体现在因地制宜、开发形式多样、一次性投资、见效快及效益高等特点。该方案充分利用了地下河流域的区域地质条件、地下河系统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有的放矢,合理布局,有效地提高地下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率,产生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对工程初期出现的一些问题应引以为戒。工程初期由于未摸清岩溶洼地的岩溶发育规律,只对洼地西端边缘与坡脚接触处可见的消水洞进行堵塞,而洼地内发育的竖井状落水洞并未处理,因而未能发挥蓄水成库的功能;后经水文地质勘查工作,选择在坡脚外约100m处修筑土坝拦蓄水,避开了落水洞强发育块段,蓄水后未发现较大渗漏现象。但经调查,目前蓄水区域的地下浅层岩溶也较发育,且多数与地表连通,故今后在未对库底实施堵漏前,建议拦水坝不宜超出现有2m的高度,以控制水压力;同时应疏通坡脚附近消水洞,增大消水能力,以保证洪涝期间能迅速排走汇聚在洼地的积水,避免水位过高造成库底塌陷而产生跌窝渗漏。
3 龙坪地下河开发的经验
31 区域地质条件
龙坪地下河隶属于连州岩溶山地及谷地四级岩溶水系统,是一个独立的五级岩溶水系统。
岩溶流域地貌类型为峰丛谷(洼)地,峰顶高程550~800m,地面坡度5°~20°;出露石磴子组(C1s)、梓门桥组(C1z)、壶天群(C2h)、栖霞组(P1q)、茅口组(P1m)等碳酸盐岩类地层,岩性为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图4)。
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地下河地处EW向流沙向斜北翼与孔塘背斜北翼接触部位和位于连州流沙旋卷构造北侧及西江旋卷构造北侧的收敛部位,流域汇水范围涉及第一级夷平面(高程150~270m)、第二级夷平面(高程350~450m)、第三级夷平面(高程550~700m)。
32 岩溶发育规律
地下河流域地处一级区域构造隆起带,碳酸盐岩组的岩性、岩相特征是影响岩溶发育的基本因素和物质基础,岩溶发育受褶皱及断裂构造的控制。龙坪地下河流域岩溶发育正处于青年期,溶蚀作用强烈,岩溶谷地、洼地、漏斗、落水洞、溶隙及溶洞等形态发育,峰丛洼地、漏斗、落水洞呈串珠状分布,峰丛、槽(谷)地及漏斗的分布以NE、NNE及NNW向为主,与主要断裂构造发育线基本一致。
33 流域概况
地下河发源于孔塘、围子村一带的地表水流及岩溶下降泉,水体入渗或流入围子村—孔塘村—黎屋村以西一带(即孔塘背斜轴部及其北翼倾伏部位)的岩溶谷(洼)地、天窗、漏斗和落水洞中,上游在勿村SE见多次岩溶泉呈NE向出露,经短暂地表径流后继续渗至地下,通过地下岩溶管道在龙坪街流出地表,其间穿越地层 →C1c→C1z⁃dp→C2h→ (图4)。地下河出露水体除被用作饮用、养殖、农业灌溉和蒸发外,又下渗补给地下,成为下游龙塘大泉(图4中6号泉)及龙塘水库的水源。
地下河流域地面高程230~700m,入口高程380m,出口高程240m,出、入口高差140m,流域汇水面积1763km2。地下河水位埋深在龙坪街—勿村一带为00~600m,龙坪圩镇附近多小于100m,地下河流量1980年11月10日测得47147L/s、2002年9月30日测得4988L/s、2004年8月19日测得3282L/s,水温为18~20℃,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
34 补、径、排条件
图4 龙坪地下河流域水文地质平面示意图
1—断层;2—地层代号及界线;3—峰顶高程;4—地表水系;5—地下分水岭;6—推测地下河管道;7—岩溶洼地;8—落水洞;9—地下河入口;10—地下河出口,左为编号,右分子为流量(L/s)、分母为测流日期(月:日);11—下降泉,左为编号,右分子为流量(L/s)、分母为测流日期(月:日);12—龙坪地下河蓄水工程;13—钻孔,左分子为编号、分母为孔深(m),右分子为流量(m3/d)、分母为降深(m)
岩溶水以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为主,谷地边缘下降泉和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次之。大气降水通过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溶蚀裂隙直接补给地下水,丰水期补给最大,平水期补给次之,枯水期以侧向补给为主、该时段地下河主要为排泄过程。据连州站测得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648mm,丰水期为每年的4~8月,11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3、9及10月份为平水期,多年平均气温为193~202℃。
地下径流以管道型、裂隙型为主,具流速快、径流途径较长、地下水交替循环较好等特点。受地下分水岭及地形的控制,围子村—孔塘村—黎屋村以西地带入渗补给的部分水源在勿村SE第二级夷平面台地边缘以多次泉水出露,然后水体流经第一级夷平面的第二级岩溶谷地强岩溶化地段,地表水流全部入渗补给地下河,体现了岩溶山地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的地下径流特点。
地下河与11号钻孔(图4)为同一水源,钻孔的水位随地下河的流量增减而升降;外源水对地下河水量的调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地下河水量和钻孔水位随其南围子水库放水24小时后明显增大和上升(图5)。
图5 龙坪地下河流量及11号钻孔水位动态变化曲线
35 结构特征
受地质构造活动的影响,地下河流域存在多个源水补给点,主、支管道在平面上的展布为树枝状结构,沿途可见黎屋NW500m地下河入口、岩溶洼地、落水洞、天窗及多个泉水点。其中黎屋村以西洼地见4处NW向展布的落水洞,最大的落水洞呈长轴30m、短轴20m、深20m的平面椭圆状及垂直漏斗形,底部可隐约见到地下延伸管道和听到地下水流声,落水洞延伸方向与地下河入口的方向一致。
地下河流域垂直岩溶发育,据11号钻孔揭露深度977~17216m,均见溶蚀现象,地下溶洞主要发育在977~5455m深度范围内,其中260~300m见40m高溶洞。
地下河出露于 中厚层白云质灰岩中,岩层产状100°∠65°,节理不发育,沿地下河溶洞方向溶蚀裂隙发育。地下河出口位于NNE向东山湾断裂与近EW向的堡坪断裂、大田西帚状断裂的交汇部位,原见三个大小不等的岩溶洞穴(图6),溶洞长约10~15m,水体自SW向NE垂直涌出地表,现出口已被蓄水工程水体及地下河冲积物淹没而不清。
图6 龙坪地下河出口剖面示意图
36 岩溶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条件
由于地下河流域地表径流枯水期和大部分平水期基本断流,岩溶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且地下河以集中式单一出口排泄,故岩溶水资源量近似于50%保证率条件下大气降雨入渗补给量,可采资源量基本与地下河的多年天然平均排泄量一致。经计算,龙坪地下河天然资源量为38273万m3/a、多年平均可采资源量为2998万m3/a,多年平均可采资源量是天然资源量的7833%。
地下河主干河道最大高差140m,坡度5°~20°,黎屋村—勿村一带地势变化较大、水力坡度较大,勿村—龙坪街一带地势变化不大、水力坡度较小;流域属岩溶谷地的径流-排泄带,地下水主要富集于地下溶洞及裂隙当中,以管状流为主、脉状流及网状流并存,地下水交替循环强烈程度中等;地下河出口位于龙坪圩镇,人口较密集、土地较多。这些为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充足储备,决定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条件简单及利用率高。
37 社会需求分析
地下河水资源主要被用于龙坪圩镇居民及龙坪村村民的生活、畜牧业、渔业养殖及农田灌溉等,龙坪圩镇一带现状、近期及中远期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见表2。
表2中数据与前述水资源量对比,现状需求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可采资源量的比率为231%,近期需求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可采资源量的比率为492%,中远期需求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可采资源量的比率为575%,社会需求的水资源量未超出地下河多年平均可采资源量,可见地下河水资源量能够满足水资源利用现状、近期内及中远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38 地下河出口蓄水工程
本工程1994年初建成,工程布局具结构较简单、功能较全面及实用性较强等特点,工程费用3335万元。
表2 水资源社会需求统计表
蓄水工程布局总体呈南北向,由蓄水与饮用水源区、洗涤与引水灌溉区、养殖与引水灌溉区等三大功能区组成,总占地面积约08hm2,每个功能区均为水泥砂浆砌石结构墙分隔。蓄水与饮用水源区位于地下河出口内侧,占地面积约1300m2,蓄水深度08m,作用是建立一定规模的地下水库、提供充足优质的生活用水、更好地合理调配地下水资源,附近居(村)民1000多人的生活用水正是从地下河出口处抽取或引用;洗涤与引水灌溉区位于蓄水与饮用水源区北侧,占地面积400m2,蓄水深度03m,是居(村)民洗涤、耍水嬉戏及饭后休闲的场所;养殖与引水灌溉区位于蓄水与饮用水源区东侧,占地面积06hm2,利用优质流动的岩溶水资源养殖鲩鱼、鳙鱼、鲤鱼等。
蓄水工程在结构上由重力坝、蓄水结构池及排洪沟构成。重力坝修筑在蓄水结构池外侧,坝体呈NE向,长1200m、高25m、底面宽40m、顶面宽30m,除近圩镇端200m为水泥砂浆砌石坝外、其余为均质土坝,坝体具支挡蓄水结构池、引水灌溉及排洪等功能。
蓄水结构池构成蓄水工程的三大功能区,由呈网格状的七个结构池组成,池底为厚02m的混凝土铺设,外墙和分隔墙为水泥砂浆砌石结构及墙壁均抹水泥砂浆并用水泥浆光面,墙体宽60cm、高13m。其中洗涤与引水灌溉区又被墙体分隔成12格,呈网格状,墙体宽10m、高05m,养殖与引水灌溉区由五个结构池组成、结构池间设有引水沟,地下河出口两侧及洗涤区均铺设石砌阶梯,以方便村民取水及洗涤。
排洪沟设在蓄水工程东侧紧挨丘陵山脚延伸,由白云质灰岩铺砌,沟长1500m、宽30m、深20m,主要是将勿村—龙坪一带的地表水流导走,保护蓄水工程。
39 钻孔取水工程
11号钻孔原为水文地质普查钻孔,后经龙坪镇投入689万元建为水源地。钻孔成井口径φ150mm,静水位294m,涌水量1071L/s时的水位降深为236m(抽水试验影响半径为10216m);钻井的下泵深度为280m,深井泵流量30m3/h、功率75kW,水源供给龙坪镇政府的办公场所、圩镇中心的居(村)民,受益人员5500多人。
310 取得的效益及经验总结
10年来,龙坪地下河开发利用已取得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10年间共向6500多人、大牲畜约300头供水290万m3,较好地保证了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利用水资源进行农田灌溉、种植果树与无公害蔬菜和利用优质流动的水资源进行渔业养殖,直接受益的农田达467hm2(全部用岩溶水灌溉有10hm2),年产稻谷约120t和年供肉质鲜美的鱼类产品1500kg,对提高当地的生活水平起了较好的促进作用;蓄水工程有效地了保护水源及水质,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
实践证明,龙坪地下河开发利用是成功的。因地制宜,选择有利地形修建蓄水工程,有效地控制工程规模和工程量,用较低成本便能合理地调节岩溶水资源,较好地解决了干旱缺水问题,使之切实符合民生的利益;充分利用国家资金投入完成的勘探试验孔,以较低成本的投入较好地解决了附近居(村)民的生活用水问题,其探采结合取水方式为干旱缺水地区的地学研究和找水提供了正确指引;蓄水工程布局合理性、功能和取水方式的多样性,使地下河始终保持天然排泄状态,满足了多方面的社会需要,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4 结语
地下河开发利用具一次性投资、短期见效、功能多、长期实用等优点,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开发地下河对于解决干旱缺水、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等具有积极意义;在开发的同时应不断改善地下河流域生态环境,增强水土涵养功能,加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调蓄能力,增大天然资源量,更好地弥补地下河时空分布的差异性,以充分发挥岩溶水资源的效用。
本文在编写过程中,魏凤英、林琼珍等同志做了图件清绘等工作,在此致谢!
白猪的品种有哪些?
薰衣草花期多长
薰衣草花期多长,薰衣草被称为香水植物,散发着浪漫的清香,薰衣草的花通常呈紫色、蓝色等颜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那么你知道薰衣草花期多长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薰衣草花期多长1薰衣草的花期在6月份,它花朵颜色为蓝紫色,有芳香味,观赏价值很高,薰衣草是喜阳植物,养殖它的时候,要栽培到采光好的地方,土壤要求是疏松肥沃和排水性良好的类型,温度在20-22℃的时候,薰衣草就能开花了。
薰衣草的花期时间
1、6月份
薰衣草的花期在6月份的时候,它是唇形科薰衣草属的植物,花朵的颜色为蓝紫色,有芳香味,它的花朵为轮伞花序,花朵一般在枝顶聚集成间断或者近连续的穗状花序,成片开花的薰衣草观赏价值很高。
2、充足光照
薰衣草是一种长日照植物,在它生长发育期的时候,需要有充足的光线照射,这样它才能够开花,所以栽培薰衣草时要选择采光充足的地方,不宜将其栽种到阴暗处,不然光照不足,薰衣草就容易生长不良。
3、土壤要求
薰衣草对于土壤有一定的'要求,栽培它的时候,最好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良好和富含硅钙质的土壤,不宜将薰衣草栽种到酸碱过强和排水不良的土壤中,否则不利于薰衣草健康生长。
4、温度要求
薰衣草对于温度的适应能力强,它有很强的耐寒和耐热能力,但是在12-15℃的温度环境中它才能够返青生长,当平均温度上升在16-18℃的时候,它会逐渐的现蕾,温度在20-22℃的时候它就能够开花了。
薰衣草花期多长2薰衣草花期
薰衣草花期6~8月,6月开始开花。
薰衣草从花开到花落: 单花开放2~3天。全株可持续20天左右。
薰衣草知识扩展
1、生长习性: 薰衣草易栽培,喜阳光、耐热、耐旱、极耐寒、耐瘠薄、抗盐碱,栽培的场所需日照充足,通风良好。熏衣草无法忍受炎热和潮湿,若长期受涝根烂即死。室外栽种时注意不要让雨水直接淋在植株上。五月过后需移置阳光无法直射的场所,增加通风程度以降低环境温度,保持凉爽,才能安然的度过炎夏。注意阳光、水分、温度。
2、知名的薰衣草田:
(1)新疆:新疆的天山北麓薰衣草种植基地;伊犁河谷农四师的65团场、70团场、71团场、73团场和67团场、68团场和霍城县三宫乡。
(2)浙江: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巴比松米勒庄园;谈香山安吉山乡大里村的千亩薰衣草花海。
(3)广东: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美佳薰衣草园;肇庆市德庆县德庆盘龙峡薰衣草田;肇庆市怀集县怀集薰衣草田;广州市南沙区百万葵园薰衣草基地。
(4)北京:北京市密云县紫海香堤艺术庄园;北京市通州区布拉格农场薰衣草庄园;北京市朝阳区蓝调庄园;北京市大兴区亮民绿奥观光园。
(5)辽宁:辽宁省锦州市大围子薰衣草庄园;沈阳紫烟薰衣草庄园。
(6)河北:河北邯郸薰衣草庄园。
薰衣草花期多长3薰衣草的花语-薰衣草的作用
薰衣草的基本介绍
薰衣草属唇形科薰衣草属,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欧洲各地及大洋洲列岛,后被广泛栽种于英国及南斯拉夫。其叶形花色优美典雅,蓝紫色花序颖长秀丽,是庭院中一种新的多年生耐寒花卉,适宜花径丛植或条植,也可盆栽观赏。薰衣草在罗马时代就已是相当普遍的香草,因其功效最多,被称为“香草之后”。自古就广泛使用于医疗上,茎和叶都可入药,有健胃、发汗、止痛之功效,是治疗伤风感冒、腹痛、湿疹的良药。另有电视剧、**、诗歌等以此为名。
薰衣草的花语
等待爱情、只要用力呼吸,就能看见奇迹、等待无望的爱、心心相印和浪漫,薰衣草还有多个美丽的传说。
薰衣草的象征意义
西班牙薰衣草,原产于地中海,后被引进至澳大利亚,并成为入侵物种而遍布澳洲。栽培园里的薰衣草:西班牙薰衣草薰衣草的花会分泌大量的花蜜,这些花蜜可以生产高品质蜂蜜,地中海周边的国家是薰衣草蜂蜜的主要产地。薰衣草的花可以做薰衣草果酱,可以做为西点蛋糕的材料及装饰物。薰衣草可以在烹调食物时,做为辛香料使用,可以单独使用薰衣草,或是和其他香草混合做成普罗旺斯香料使用。可见,薰衣草在西方大受欢迎,有稳定,优美和浪漫等象征意义。
薰衣草的作用
一、总体来说,薰衣草精油具有杀菌、止痛、镇静,薰衣草,保养治疗身体、放松身心、抚慰心灵,镇静安神等功效。
二、细分下来包括如下一些医药作用。
1、治疗中枢神经、舒解焦虑、改善失眠等神经系统的原料药。
2、治疗暗疮、烧伤、蚊叮虫咬、牛皮癣、湿疹的原料药。
3、治疗调节荷尔蒙系统,生理期前后月经痛、关结痛、忧郁症、消化不良、减肥美体的原料药。
4、治疗初期感冒、咳嗽;促进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平稳血压的原料药。
5、治疗头痛、失眠、伤口、杀菌、灼伤、关节痛、心跳、疤痕、呼吸系统的原料药。
三、在美容和养护方面,犹如功能。
1、维持呼吸道机能,对鼻喉粘膜炎有很好的疗效,可用来泡澡。
2、缓解神经,怡情养性,具有安神促睡眠的神奇功效。
3、促进血液循环,可治疗青春痘,滋养秀发。
4、抑制高血压、鼻敏感气喘等。
5、调节生理机能。
6、增强免疫力。
7、提神醒脑,增强记忆;对学习有很大帮助。
8、可预防病毒性、传染性疾病。
9、去除异味、净化空气。
10、除蚁、除蟑、除螨,可放衣柜、枕头下。
四、从临床应用上看,薰衣草茶可缓解神经,怡情养性,具有安神促睡眠的神奇功效。 如果是轻度失眠患者,服用薰衣草茶不失为较好的辅助治疗。另外,患者应该培养起较好的生活习惯,如晚饭后多散步,平常多运动,还应该调整工作习惯培养工作兴趣,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当中去。
淄川拼音
白猪主要分为大白猪(大约克夏) 、杜洛克、长白猪这三个品种,这三种猪 杂交配种形成现在的三杂交种猪、杜长大等商品猪。 大约克夏猪(Yorkshire,Large white) ,原产于英国,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 广的猪种,由于大白猪,饲料转化率和屠宰率高以及适应性强,世界各养猪业发 达的国家均有饲养,是世界上最著名,分布最广的主导瘦肉型猪种 。该品种全 身白毛,耳朵中等大小而直立。体型大,成年公猪体重 250~300 公斤,成年母 猪体重 230~250 公斤。主要特点是生长快(达 100 公斤体重 170 日龄以内) ,饲 料报酬高 (23~27: 1) , 增重速度快 (850~1200 克/日) , 胴体瘦肉率高 (60%~ 65%) 。杂交效果好,以其作父本与我国地方猪进行杂交或在 DLY 杂交中作第一 父本,均可取得较好的杂交效果。 杜洛克猪,产于美国,于 19 世纪 60 年代在美国东北部由美国纽约红毛杜 洛克猪、 新泽西州的泽西红毛猪以及康乃狄格州的红毛巴克夏猪育成的。原来是 脂肪型猪,后来为适应市场需求,改良为瘦肉型猪。这个猪种于 1880 年建立了 品种标准,是当代世界著名瘦肉型猪种之一。 长白猪原产于丹麦,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主要优点是产仔数多,生 长发育快,省饲料,胴体瘦肉率高等,但抗逆性差,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
哈尔滨自驾游路线推荐
淄川的汉语拼音是:zī chuān。
淄川的意思是:旧县名。在山东省中部。隋由贝丘县改称。1955年改设淄博市淄川区。
淄川的造句如下:
1、淄博市淄川正业畜牧养殖场现有经产母猪700多头,后备母猪300多头,种猪200多头。
2、一部分国民党的部队驻守在淄川区西河镇三黄山的围子里。
3、淄川寨里帅达木器厂是烟台禹河钟表厂定点生产单位。
4、高档衬衣生产基地项目,选址在山东淄川经济开发区内的服装工业园。
5、岳阳山位于淄川区和博山区的交界处。
6、现在好点私企,淄川的比如三川、鲁泰还行。
7、从去年起,淄博市淄川区取消了打分表,采取“服务谁就由谁来评议”的开放式评议方法。
8、当天,记者来到淄川区太河镇探访太河水库,上游曾经波光粼粼的河水已经不见,部分地方库底裸露,野草疯长。
9、淄博淄川城市广场招商洽谈会开启。
10、回到淄川法院执行局,执行三庭全体干警又是另一番繁忙景象,分头谈话、做工作,法制宣传,与当事人斗智斗勇,促使其履行义务,片刻不得喘息。
11、30许,本报记者一行随龙四村村委负责人来到了淄川区龙泉镇龙四村司书淦的家中,将爱心义卖募捐活动募集的500元爱心善款送到了司书淦手中。
12、今天上午,鲁中网记者从淄川松龄街道朱家庄开始一直到双杨镇出境断面,对孝妇河干流进行采访。
13、淄川区集中利用2个月的时间,在全区开展专项整治,对2012年以来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嫁娶事宜逐一进行核实,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
14、东捻军的一部固守淄川城,清兵久攻不下,伤亡惨重。
怎样养殖泥鳅
哈尔冰其实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一年四季都非常有特色,夏天的适合游山玩水,冬日里也有着滑雪等娱乐项目。但要说哈尔滨有什么自驾游的好去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来推荐一下,节假日可以带上家人出门游玩,详情请见下文。
1、二龙山旅游风景区二龙山是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素有“哈尔滨东花园”之称,位于哈尔滨市东50公里处,坐落在古城宾州西南。占地25平方公里,一湖碧水,三面环山,既有二龙戏珠、长龙卧波、银峰插翠、碧波唱晚等十大丽景,又有宝岛飞虹、湖面飞鱼等四大奇观。
自驾路线:驱车从哈市出发,距同三公路滨州出口6公里,沿同三公路40分钟即到,并与221国道为邻;或在三棵树客运站乘开往宾县的班车,一小时便可抵达风光旖旎的二龙山风景区。
2、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帽儿山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尚志市帽儿山镇,位于帽儿山火车站北5公里处,距离哈尔滨市84公里,距尚志市尚志镇45公里,是哈尔滨市附近的最高峰。它的形状就像一顶尖尖的毡帽,相传神仙的帽子掉落在此,便形成了帽儿山。峰型奇特、雄伟壮观。
自驾路线:从哈牡高速公路口上高速,到帽儿山下高速,哈牡高速阿城平山帽儿山高速口下,到吕家围子,全程约90公里,下了高速往吕家围子方向大约十多公里就到帽儿山山脚下了。
3、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哈尔滨市区东南59公里处的金代发祥地境内,在大岭乡吉兴林场和松峰山镇中和林场施业区内,隶属于阿城区林业局。横头山主峰海拔826米,哈市内第一高峰。公园分成灵因山、郡王山、九龙山、兀术岭、民俗风情园、吊水壶原始林六大景区,还有红叶谷、彩蝶谷、野鹿谷、石柱峰、仙人洞、古树峡、林海雪原七大看点。
自驾路线:哈尔滨——阿城区——大岭乡——于家店(九龙山景区)——永春屯——战家(郡王山景区)——吊水壶景区——山门(横头山景区)——返回
4、森工平山旅游区平山旅游区位于阿城境内,距哈尔滨市70公里,它既是狩猎观赏旅游基地,又是东北最大的野生动物养殖基地和珍稀药材生产基地。旅游区内有全国最大的半野生放养式鹿场,鹿场放养梅花鹿、马鹿1000余头,已成为黑龙江省黄金旅游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自驾路线:从哈尔滨进乡街进入G10绥满高速,大约70多公里到平山收费站下高速,基本就到了,路非常好,全程限速120公里,收费32元。
5、五常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以原始针阔混交林为主的自然风光旅游胜地,四季风光各显情趣。从市区出发220多公里的路,距离哈尔滨稍微有点远,但是论景色可真是非常值得长途跋涉。一路爬山耳边是潺潺溪水的声音,非常沁人心脾。
自驾路线:从哈平路上黑大公路(G202)——拉林站岔路直行(五常方向)——横穿五常市区——山河镇——前进林场。
养殖泥鳅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先要选择一个比较适合养泥鳅的地方,水源要有保障,尽量选择噪音较小的地方,要建好围子防盗和加盖天网防鸟,如果你没有养过就去买本书慢慢看,先小面积实验等成功了在扩大规模,只要有恒心你是会成功的。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