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长寿花夏天高温怎么养

   2023-05-18 互联网艺莲园194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遮挡强光:夏季要将长寿花放在东西朝向的墙边或者搭建遮阳网,遮挡50%的光照。2、控水避雨:盆土干燥后浇一次透水,雨季采取避雨措施。3、合理施肥:每月施加1-2次水溶肥。4、注意事项:定期通风透气,并为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遮挡强光:夏季要将长寿花放在东西朝向的墙边或者搭建遮阳网,遮挡50%的光照。2、控水避雨:盆土干燥后浇一次透水,雨季采取避雨措施。3、合理施肥:每月施加1-2次水溶肥。4、注意事项:定期通风透气,并为长寿花喷施除菌剂。

长寿花 夏季高温如何养殖

1、遮挡强光

长寿花喜光,但不耐晒,夏季温度偏高的情况下,要将其放在东西朝向的墙边,让植株接受早晚的散射光照,避开正午的强光直射,或者使用遮阳网为长寿花遮光50%,让植株顺利度夏。

2、控水避雨

长寿花在夏季高温时会进入休眠期,对水分的需求减小,养殖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分,盆土彻底干透后再浇一次透水,而地栽的长寿花要采取避雨措施,以免雨季过后土壤中积攒过多的水分,导致植株烂根。

3、合理施肥

长寿花喜肥,但夏季温度偏高,施肥不宜过于频繁,一般每月施加1-2次肥料即可,而且肥料不宜使用浓度偏高的颗粒肥或固态肥,最好挑选营养液或者水溶肥,并且要将肥料稀释后使用。

4、注意事项

夏季温度偏高、通风性较差,会导致长寿花感染病害,出现掉叶、黑叶的现象,养殖期间要将长寿花放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并每隔一周喷施一次多菌灵药剂,让植株健康生长。

高温季节肉鹅高效养殖技术秘诀

近日因为高温,所以多地的温度都非常地高,就比如最近有一个新闻是关于重庆的猪都中暑了的事情,在运输途中那些猪都中暑了。而这高温天气对养殖户的影响肯定是非常大的,因为高温天气的原因,不仅容易使那些生猪中暑,而且也容易导致食欲下降,抵抗力下降,死亡率升高等。要是那些生猪就这么死了,养殖户亏的就会更多,因为一只生猪价格最高可以到达几千块去。

一、重庆的猪都中暑了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近日在重庆渝北区,一辆拉载110余头生猪的大货车停靠在大湾收费站附近,经过确认这110头猪有明显中暑迹象,有大部分生猪面部、身体发红还流着,口水喘着大气,甚至有些猪已经昏倒了。后来消防人员赶到用水反复冲刷它们10余分钟,才慢慢恢复了平静。

二、高温天气对养殖户影响:如果猪中暑了或者死了,会对养殖户盈利问题造成影响

现在因为天气的原因有很多地方都处于高温状态,而高温天气对养殖户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麻烦。因为高温天气,会对养殖户所养的猪群抵抗力下降。天气太热了就没有食欲、采食量减少,而这时候就会导致猪身体的一些营养慢慢地降低下去,久而久之很有可能会导致猪死亡。一头猪的价格本来就很高,如果这些猪出现了什么状况,那么养殖户那边就会增加损失,对是否盈利造成影响。

所以说在这种高温天气下一定要注意防中暑,尤其是养猪的养殖户一定要利用现代化设备对他们进行降温、遮阳,适当调整投喂时间,除此以外,在高温天气下还要保证卫生,因为卫生是很重要的,如果不讲究卫生就很有可能会引发疾病,因此一定要做到整洁、干净。

养殖技术、夏季养鸡如何应对高温的措施?

高温季节如何提高饲养肉鹅的经济效益,是广大养鹅专业户极为关心的问题。江苏某养殖鹅专业户总结出的高温季节高效养鹅秘诀,效益高,成本低,养殖效益很好。

下面,我们将他的高温季节肉鹅高效养殖技术秘诀介绍如下:

一、防暑降温,减小饲养密度

夏季气侯炎热,肉用鹅的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6-7只为宜,鹅舍的温度不得超过26℃。

为此,可采取下列降温措施:保持房舍通风透气,并在地上撒上1公分厚的细沙。中午气温高,可向鹅舍或鹅身上喷水雾降温。尽量避免阳光直射鹅体。

二、圈牧结合,适当补饲精料

夏季早晚气温较低,鹅群采食量大,故可到水草丰富的地方放牧。

一般上午9点之前、下午6点之后放牧为宜,其余时间则圈养,适当补饲精料。这既可充分利用牧草资源,又可满足鹅的生长营养需要。现介绍两种可使鹅快长的饲料配方:

配方一(%):玉米21、麦麸41、黄豆7、骨粉15、鱼粉8、统糠20、钙粉05、微量元素添加剂03、生长素07。

配方二(%):碎米20、粗糠40、米糠25、黄豆5、鱼粉5、骨粉1、贝壳粉3、微量元素添加剂07、多维素03。

按配方配料时,黄豆最好炒熟,粉碎后均匀拌入其它饲料中,以提高其利用率。

三、适时催肥,缩短生长周期

当鹅达到35日龄左右,便可进入催肥阶段。

这时,鹅的生理特点是消化力和对外界的适应性及抵抗力都增强,是骨骼、肌肉和羽毛生长最快的阶段,需要的营养物质也较多,并且消化道容积增大,食量大。

因此,这时开始催肥,便能为鹅体快速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缩短生长周期。

四、严防疫病,降低死亡率

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可为肉鹅的生长发育提供有利的条件,保证鹅群有较高的成活率。一是坚持做好小鹅瘟的免疫注射;二是小鹅达到1月龄左右时,每只肌注禽霍乱菌苗15ml。

五、保持清洁,搞好环境卫生

为了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每天傍晚用菌毒敌杀菌一次。二是每天及时清除鹅粪,集中发酵。三是饲养用具每隔2-3日消毒1次。

高温的夏季怎样做好柴鸡养殖

炎热的夏季,高温对鸡群威胁很大,如不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和改善饲养管理,则产蛋量会明显下降,死亡率增加。高温季节尽量保持高产蛋率的措施一般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加强防暑降温和改善饲养管理。

一、防暑降温措施

1、安装电风扇

加快舍内空气流动,降低舍温,吊扇、排风扇、抽风扇均可。

2、舍内安装喷雾降温装置

舍内温度较高时,自动喷出雾状水珠,吸收舍内和鸡体本身热量,使舍温降低。

3、屋顶喷水

在屋顶上装上固定的或能旋转的水龙头,定时向屋顶喷水,大大降低屋顶表面温度的同时降低舍内温度,此法通常可降低舍内温度5~7℃。

二、饲养管理措施

1、调整饲料结构

当温度升高时,由于维持体温所需能量相对较少,加之高温使鸡感觉不舒适,故采食量下降,从而导致蛋白质摄入量减少,满足不了产蛋期需要,必须对饲料配方进行调整才能使鸡获得平衡的营养成分,使蛋白质摄入量大致保持稳定。

对饲料配方的调整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减少日粮的能量含量,减少能量含量将增加鸡的采食量,从而增加每天蛋白质摄入量。第二种是增加日粮的蛋白质含量,温度上升时,饲料消耗量降低,为保持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则应提高日粮中蛋白质比例。

实际操作中,可以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调整:当温度超过最适温度,温度每升高1℃,日粮所含能量应减少1%~2%,或蛋白质含量增加2%左右;当温度下降到18℃以下时,按相反方向进行调整。当然减少的能量或增加的蛋白质含量不应偏离饲养标准太远,一般不能超过饲养标准的5%~10%范围。

2、保证饮水量充足,绝不可断水。

通常在21℃时,饮水量是采食量的2倍,炎热夏季可增加4倍多。应随时保证水箱或水槽中有清洁的饮用水,并对水箱、水槽定时进行消毒。

3、饲料现配现用

高温季节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繁殖较快,应注意饲料卫生,现配现喂,防止饲料发霉变质,以免鸡得病影响产蛋。

4、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

维生素C具有良好的抗热应激作用,一般添加剂量为每吨饲料加200~300克,饮水时每100千克水中加15~20克。

5、饲料中添加03%的碳酸氢钠

因夏季高温,随鸡体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量增加,血液中碳酸氢离子浓度下降,造成产蛋率下降,蛋壳变薄,破损率增加。碳酸氢钠可部分解决这些问题,据报道,添加碳酸氢钠可提高产蛋量5个百分点以上,料蛋比下降02%,破损率减少1%~2%,并可缓慢产蛋高峰下降过程,使用方法是先将碳酸氢钠溶于少量清水中,再将清水拌匀于饲料中即可饲喂,不过此时应考虑适当减少食盐用量。

高温蟹苗养殖户如何养殖

近期全区进入高温期,露天地面温度高达四五十度,畜禽热射病明显增加,高温对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在高温季节,畜禽的防暑降温工作措施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控制畜禽舍环境温度,改善小气候1、搭建遮荫棚,防止阳光直射。在畜禽舍和运动场周围种植瓜果藤蔓或高大绿化乔木遮荫,也可在畜禽舍顶、门口窗口上及运动场上面搭建遮荫棚或遮荫网,以降低周围地面温度,形成阴凉小气候。另外还可以采取加宽屋檐,窗外设挡阴板,屋顶(特别是石棉瓦屋顶)加盖稻草或草帘,阻隔阳光直射,降低舍内温度。 栏舍周围的水泥地面上铺稻草或垫草,防止阳光反射。2、加强通风,促进散热。畜禽舍内的门窗尽量敞开,促进空气对流;对通风不良及低矮的畜禽舍应安装排风扇,加快空气流通,促进散热。3、浇泼凉水或凉水喷雾降温,对畜禽舍地面用清洁凉水浇泼或冲洗地面,但注意不能用过凉的水直泼浇畜禽机体。也可采用高压喷雾器定时喷雾,同时应加强通风,以防高温高湿对畜禽造成更大的危害。有条件的畜禽舍可安装湿帘及风机,以利更好地防暑降温。二、改善饲养条件,加强饲养管理1、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单位面积畜禽饲养数量。2、调整饲喂时间,应利用清晨和傍晚凉爽时间饲喂畜禽。猪饲料可由干喂改成湿喂,即把饲料适当拌湿,以提高饲料湿口性,提高采食量。3、调整饲料配方,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同时适量添加多维及抗应激药物。由于高温,畜禽采食量减少,要求饲料提高能量蛋白等营养水平,同时适口性好,易于消化。饲料中可适量添加油脂、氨基酸等。为防止霉菌毒素对畜禽机体的影响,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制霉菌素或霉菌吸附剂,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严禁饲喂霉变、不新鲜和变质饲料。4、供给充足清洁饮水,可适量添加多维和抗热抗应激药物。保证供给充足清洁的饮用水,可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和抗热应激和清凉解暑药物,以提高机体抗热抗应激能力。5、定期消毒、按程序免疫、分群管理。夏季高温,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繁殖生长及蚊蝇滋生,应定期对畜禽舍及周围环境消毒,杀灭蚊蝇等害虫。对畜禽的分群、配种、免疫注射、阉割及畜禽运输等,应选择在凉爽天气或早晨凉爽时间进行,以减少热应激反应。6、加强应急准备。由于夏秋季台风暴雨较多。各养殖场应未雨绸缪,做好圈舍维修、栏网加固、清沟沥水等应急准备工作。同时加强与当地供电部门联系,早知、预知拉闸限电时间,及时做好发电机准备,防止断电引起电机不运转所造成的畜禽损失。

高温季节养殖水体晚上为什么不能加水

A、温室条件

试验温室为钢架双层太阳板保温温室,面积1200平方米(20×60),育苗水体面积1000平方米。具备充气增氧设施、管道加温设备,温室透光率约50%,安装200瓦的白炽灯5只,供夜间照明用。为了方便均匀地投喂饲料,设置3条人行道。

B、放苗前的准备

 在放苗前10天左右,放水30厘米,用生石灰乳液100ppm严格消毒。消毒24小时后,启动增氧设施充氧。接下来投放水草,水草主要是水花生,将捞回的水草用高浓度的石灰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4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均匀地投放到温室里。水草投放面积约占水体面积的80%。接着逐渐将水升温至20~22℃。

C、蟹苗的放养

应先将蟹苗运输箱放入水中,浸润30秒左右,然后取出水面,放5分钟左右,再放入水中30秒,如此反复4~5次再放苗。选择没有水草的地方,轻轻抓起一小把苗,慢慢抖动,以使蟹苗能均匀分散入水。虽然经过3小时的运输,大眼幼体几乎没有死亡。

D、日常投喂及管理

蟹苗入池初期,主要投喂豆腐、鱼浆、囱虫成虫等饵料。用40目的网片将豆腐虑成微小的颗粒,然后兑水全池均匀泼洒。将小杂鱼冲洗干净后用打浆机成鱼浆后,加入1%的食盐兑水全池均匀泼洒。日投饵率为100%~150%,日投喂4次,即黎明前、中午、傍晚、午夜各1次,其中午夜投喂时开灯2~3小时。等到蟹苗基本长到Ⅱ期幼蟹后,饵料主要为豆饼、鱼浆,偶尔投喂1~2次豆腐。豆饼煮熟后仍做成小颗粒。此时的投饵率控制在100%左右,仍日投饵4次。在这期间逐渐加水至05米。到了V期后,投饵率为60%~80%,饵料仍以豆饼、小鱼为主,日投饵3次,午夜不投。在整个育苗期间多观察蟹苗的活动及摄食情况,估计池内的蟹苗数量及重量,确定合理投饵量。在蟹苗集中蜕壳期间,可适当减少投饵量,并在夜间增加开灯时间。

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控制水质,定期消毒。每周用5ppm的石灰乳液兑水全池均匀泼洒,补充一些钙质,保持pH值75~85;每10天用50%稳定性二氧化氯05ppm消毒1次,每15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30%左右,并适当增加一些新水,水位控制在05米左右。换水时,进、排水口用80目的筛绢包住,以免将苗排出或其它有害生物进来,注意温差在5℃以内,最好水温基本相同。平时注意池内水草的生长情况,适时补充一些新鲜水草。

E、培育结果

总之,温室大棚培育大规格幼蟹的技术关键是:选择优良苗种、确定合理放养密度、加强日常管理。

二、怎样提高选购蟹苗的成活率

A、就近购苗

有些养殖户南下北上,从其他水系和沿海河口购苗,其死亡率往往较高。所以我省养殖户应当从长江、淮河两岸养殖场购长江水系的苗较好,不宜去购辽河种、闽浙种。

B、购买淡化蟹苗

眼下有少数培育蟹苗的单位、个人急功近利,向养殖户出售淡化时间不长( 2-3天),质量不高的大眼幼体,致使蟹苗不能适应新环境死亡。因此, 应购买淡化时间较长(5天以上)的苗。购时除向育苗户方详细了解到,还可用下列方法进行鉴别:

(1)优质淡化蟹苗为棕褐色,不夹杂白色、棕红色,用手捏住蟹苗3-5秒,手感较硬,放下后仍活动自如,爬行敏捷,方动接近水边。

(2)如有可能。应测定培育淡化水池的PH值,含盐量, 也可用口感法尝出池水含盐量。

C、运输蟹苗

(1)购苗时最好使用专业购苗箱,或用塑料袋带水充氧,不用布袋,竹篓等。

(2)蟹苗喜欢聚集抱团,应防止蟹苗受压窒息而死。

(3)减少震动,装蟹苗容器应远离驾驶室,谨防汽油、高温影响; 下车时内外温差不大于5℃。

(4)2-3小时洒水一次,保持一定湿度;在车站注意勿用自来水喷洒,因为水中有氯气。

D、投入准备

投放蟹苗前一定要清塘,清除敌害生物。蟹苗一般只有米粒大小, 常是水蛇、青蛙、蛤蟆及肉食性鱼类的袭击目标。投放时间宜选晴天中午。有条件的可暂养一周后再投入大塘中,这样可明显提高成活率。

三、水田怎样养蟹

目前,水田养蟹有蟹苗培育和幼蟹培育两种方式。

A、蟹苗培育。

在6月中旬,每亩放蟹苗025公斤于蟹苗暂养池内,此时水田中有极为丰富的浮游生物。暂养到3期幼蟹时撤掉网布,让其自行分布到整个田间。在蟹苗暂养期间,除应施肥培养浮游生物外,还应补充投喂一定饵料(如熟蛋黄、麦粉等)。投喂15天左右,当幼蟹分布于田间后,停止投饵。此时幼蟹摄食田间繁殖的浮游动物、浮萍及水草等。而后投喂配合饲料,其比例为35%玉米面、35%麸皮、15%豆饼及15%棉籽饼,整个投喂过程中,投喂量占蟹体重的5~10%。

B、幼蟹培育。

一般放养每公斤60~120只的蟹种,亩放25~4公斤为宜。蟹种放养前要用3~4%食盐水浸浴5~10分钟,以消灭蟹沟内和蟹体上的寄生虫和致病菌,从而提高放养成活率。蟹种或蟹苗放养后应立即投喂饲料,前期投喂蛋黄、蚕蛹粉、鱼粉;后期投喂蚯蚓、豆饼、螺蛳、动物内脏及菜叶等。日投饵量为池中蟹体重的5~8%,每天投2次。还应坚持"四定"投饲力争投喂均匀。并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变化以及河蟹摄食活动情况,适时适当调整投喂量。在时间上应以傍晚为主,投喂量为全日量的60~70%,而上午一次为30~40%,饵料要求新鲜、适口、营养齐全,腐败变质饵料不用。

C、水质调控。

放苗或种前15天灌水、肥水。滩面保持10厘米,放苗前期不换水,适当补充以保的水位;中期每3~5天换水一次;后期加高水位使滩面保持15~20厘米水深;每5~7天换水一次,放苗种后每10天泼洒一遍石灰水,用量15~20ppm。

D、病害防治。

水田养蟹同池塘养殖一样,其病害有甲壳病、肠胃炎以及寄生虫引起的蟹病等,除了用药治疗外,通常6~9月份,每隔15~20天,每亩水田水深30厘米,亩用生石灰10~15公斤溶化后全池泼洒,既起到消毒防病作用,又补充河蟹生长所需钙质,其敌害有水老鼠、水蛇、青蛙、水鸟、黄鳝等;除地沟、池彻底消毒外,发现敌害要及时清除,特别是进出水口要用密眼网封好,严防敌害进入。

E、防逃管理。

防逃设施的施工一定要仔细,在进排水口设铁丝网及丝网代,坚持巡视,发现漏洞或穴及时解决。由于蟹有聚群逃逸习性,防逃设施是否完善以及漏穴修堵就显得尤为重要。

F、河蟹收获。

河蟹捕捞因根据农作物兼作品种不同,而采取因地制宜收获方式。通常在水稻收割(或茨菇、荸荠等水生经济植物采收)前,采取多种捕捞方式进行河蟹捕捞。

一、池塘特点

1水质过浓或水色过绿,水色甚至很鲜艳,透明度多低于25厘米等。

2检测发现,多为下午总碱度偏低,早上稍高。

3溶解氧起伏大。就目前养殖塘的情况,藻类密度太大引发的问题很多,因为藻类密度过大,在塘内对溶解氧副作用更大,甚至比水清的还差。

水质管理在现阶段最迫切的方面是溶解氧,溶解氧不足时,虾会出现生长速度减慢、患病等,甚至直接缺氧死亡。藻类是养殖水体里氧的最重要来源,水体中溶解氧70%以上都是来自于藻类光合作用。但是,其实每天水体里80%以上的溶解氧最终还是被藻类消耗掉,特别是晚上,藻类越多风险越大。

二、藻类和溶解氧

1藻类自身的光合增氧与呼吸耗氧作用。白天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大于同时段内其消耗的氧气,因而塘内的溶解氧有富余,为养殖对象和其它生物提供了氧气,但晚上或是阴天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藻类只起到消耗氧气的作用,且是最主要消耗源。

2藻类密度和消耗氧气的关系。藻类光合作用增氧的过程,更是生产大量耗氧有机物的过程,因而应该看到增加藻类密度也会带来更多的有机物和更高的耗氧,因而藻类密度过大,意味着藻类白天能增的溶解氧量很可能低于其晚上的消耗量,因而水体很可能出现缺氧。

3藻类增氧存在分层问题。对于藻类太密的池塘,水体中溶解氧垂直分布变化大,表面高,而底部低。藻类密度大能够增加氧,但藻类更多是聚集在水的表层,因而会阻碍光线穿透水体,导致光合作用增氧只局限在更浅的表层而已,从整个水体来看,氧的总量反而减少。

4溶解氧的昼夜变化问题。由于藻类的光合作用,特别是表层藻类,会造成溶解氧白天表面太高而晚上特别低,因而昼夜波动大;密度过高的池塘由于呼吸作用带来的耗氧量大,因此任何降低光合作用的因素,短时间内都可能导致缺氧,所以水中藻类越多的池塘晚上溶解氧的消耗越大。

藻类密度适中的水最理想,控制合适的藻类密度,水体中的氧动态会较稳定。在这里之所以把透明度提到一个重要的指标,就在于透明度可以作为一个藻类密度的表观指标,这也是透明度在养殖塘内一般要求控制在30~60厘米为适的原因。

目前应该转变担心水肥不起的观念,而更多考虑闷热季节水过肥的问题,以及水过肥产生的问题。这也是我不建议前期刻意肥水的原因。

三、改善水质措施

深化与强化打底方案:将打底工作进行到底,生物调控思路是主线,化学方法为辅。

1打底工作的定位及优化。打底的核心工作原理是通过彻底消毒,及时补充大量有益菌落来达到抑制病原的目的。这个工作主要是针对生物病害预防来设定的,只是为防病工作起了好头,不代表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如过量投料带来的水质管理、日常溶解氧管理等。

2具体建议措施。结合近期天气不稳,高温多雨,事故主要诱因为水质变化较大,因此建议措施如下:

⑴严格控制饲料投喂,小虾清罾网之前,建议每10万苗最高日投量不超过2公斤为宜。

⑵阴天阵雨时,可用海联科201(1瓶2亩)解毒水体,当日增放海联科202(1~2公斤/亩)加强底部增氧。

⑶定期补充使用海联科206或是205,对于维持合适的水相及透明度也非常关键。

⑷搭配适当鱼类作为混养对象,对于防病和调水都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以上建议主要是针对日常控制的,但对于个别塘内藻类过密,通过以上日常措施难以调控的问题,思路按操作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点:

①直接降低密度,可以通过杀灭或是换水稀释,今年有养殖户用漂白粉直接杀掉部分藻类后增大透明度后可以解决“白体偷死”成功的案例。

②对光的控制,可以使用大量的争光产品,如腐植酸钠等深色产品可以抑制藻类过度繁殖。

③争夺肥源,大量使用生物制剂如优质光合菌等可以达到净水、提高透明度的原因。

④减少肥源,控料等。首选建议措施是换水,通过换水短期达到效果了再重复以上日常工作。

四、换水的原则

1新水水质要比原塘水好,至少不会越换越浓。

2通过换水能够将水的透明度调到合适范围30~60厘米,控制在塘深的1/3左右较为合适。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长寿 高温 夏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