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的传说

   2023-05-19 互联网艺莲园340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斗门县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角。总面积806平方千米。总人口31万人(2003年)。斗门县辖5个镇(井岸、白蕉、乾务、斗门、莲洲)。县人民政府驻井岸镇,邮编:519100。代码:440403。区号: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斗门县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角。总面积806平方千米。总人口31万人(2003年)。斗门县辖5个镇(井岸、白蕉、乾务、斗门、莲洲)。县人民政府驻井岸镇,邮编:519100。代码:440403。区号:0756。拼音:Doumen Qu。 珠海市斗门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端(约东经113°,北纬225°交汇处),东临中山市,南与本市金湾区相连,西面和北面与江门市接壤。珠江出口八大门,有磨刀、坭湾、虎跳、 斗门区鸡啼、涯门五道注斗门,形成了斗门这片海湾河口,广袤肥沃的平原绿洲。  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斗门县,1983年7月归属珠海市管辖,2001年4月撤县设区。全区面积67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万,其中户籍人口316万。全区辖5个镇,100个行政村。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有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156万。  斗门区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人文历史资源丰富。境内有海拔581米,被誉为“珠江门户第一峰”的黄杨山;享誉海内外的御温泉度假村和万盛乡村俱乐部;颇具旅和历斗门概况(1张)史研究价值的赵氏录猗祠、张世杰墓和斗门古街。金台寺云雾缭绕,白藤湖一碧万顷,灯笼沙渔歌互答,一派水乡风情。  斗门区毗邻港澳,紧靠珠海机场、珠海港、广珠轻轨,粤西沿海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江珠高速公路通车在即,广珠铁路和港珠澳大桥即将兴建,斗门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斗门港航线直达香港、澳门和沿海各地,交通便利,投资环境优越。  农业以种植水稻、甘蔗和水产养殖为主,盛产荔枝、芒果、香蕉、龙眼、火龙果等南方佳果,拥有“鹤洲莲藕、香蕉”、“雷蛛青蟹”、“白藤湖西芹”“天天新玉米”、“乡意浓有机米”和“白蕉海鲈”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工业有电子、电器、轻纺、食品、建材、制糖等支柱产业。现世界500强企业伟创力集团、住友化工和国内知名企业青岛啤酒、格力集团、方正科技等已先后落户斗门区;商贸、房地产兴旺,是珠海西区商贸和居住中心。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宋朝以前,斗门一带称黄字围,属新会潮居都。  ◆宋朝绍兴二十二年(1152)黄杨山附近岛屿划归香山县管辖,仍称潮居乡。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香山县潮居乡改称黄梁都。大沙、马墩、上横属新会县潮居都。清朝绪六年(1880)黄梁都改称黄梁镇。清宣统二年(1910)改镇为区,按数字编列,称香山县为第八区。  ◆1925年,改称为中山县八区。  ◆1930年,改称为中山县黄梁区。 斗门区◆1931年,区名按数字编列,称中山县第八区。上横、大沙、马墩称新会县第八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3月,仍为中山县第八区。上横、大沙、马墩称新会县第九区。1958年11月,称中山县斗门大公社,为中山县7个大公社之一。横粉乡、大沙乡属新会县睦洲人民公社。  ◆1965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斗门县,隶属广东省佛山地区。  ◆1983年7月,斗门县归属珠海经济特区,成为珠海唯一的市辖县。  ◆2001年4月,国务院批准斗门撤县建区,同年12月斗门区正式挂牌成立,称为珠海市斗门区。  ◆2010年10月1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扩大,斗门区成为特区的一部分。  扩展阅读:  在珠海市斗门区(原斗门县),赵氏是当地大姓之一斗门赵氏生活区域,历史上先后隶属新会(今江门市)、香山(今中山市)两郡县的潮居里(曾先后称潮居之地、潮居都、潮居乡、黄梁都等),地理位置居珠江水系的虎跳门水道与鸡啼门水道之间,西南面即崖海、崖山。由于赵宋王朝是在崖海大战失败后灭亡的,而与崖海隔水相望的南门、大赤坎等村又蕃衍着一个人口众多的赵氏大族,这 斗门区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即:“斗门赵氏是否属于宋亡后王室宗亲匿居于此而蕃衍?”据南门村《赵氏族谱》及地方文献记载,基本上可以确定:斗门赵氏是宋室宗亲后裔,但另有来历,其定居斗门的历史比崖海大战时要早30年。  斗门赵氏尊赵怿夫为开族始祖。《赵氏族谱》称:(怿夫)公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义犬乡入广东莅任铁城(香山城别称),终于任,后(裔)开基在赤坎、南门,是为两房之始祖也。  赵怿夫(1176—1236),字季容,籍居江西鄱阳义犬乡,端平元年(1234)迁承直郎知广东广州府香山县事。斗门赵氏自怿夫入粤知香山县始,经历代蕃衍而成为人口数以万计的地方大族。  现有赵怿夫墓于大赤坎,为90年代重建。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斗门区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角,即磨刀门到崖门之间。即东经113°05′至1 斗门区13°25′,北纬21°59′至22°25′之间。从赤鼻岛至白蕉七围交界线,东西之间最宽334公里。总面积6748平方公里。风土人情  寿庆  民间过生日分整生日(逢十生日)与零生日(每年生日)。一般寿庆为整生日。“二十不做寿”,称为“过生日”;十岁一般也不做,“男不做十,女不做九”,因“十”与“贼”,“九”与“鸠”谐音,;四十岁一般也不做寿,因忌“四”与“死”谐音。寿辰前一天,儿女、媳妇、女婿等献寿礼 斗门区,有的献由面捏成桃形,内包豆沙、莲蓉等的“寿桃”,有的献“长寿挂画”或粉丝,有的献“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幛。这些统称“暖寿”。寿辰这日,寿公或寿婆,晨起梳妆后,就进行拜寿仪式。这时堂上“寿烛”高燃,有钱人家悬挂红底金字“寿屏”。寿公、寿婆正中而坐,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依长幼次序,一对对斟茶跪拜,献吉祥词。然后,全家老少吃“寿面”,还要向左邻右舍分送“寿面”。中午或晚上设“寿筵”,宴请亲朋好友,宴席间一定喝酒,因酒与“元”谐音,好意头。有钱人家还请戏帮唱“祝寿戏”。  斗门渔家,其寿庆风俗不少与陆地人家相同,但也有其独特的地方,如他们祝大寿时,不是整生日。而是男五十一、六十一、七十一、女五十七、六十七、七十七,俗话说:“男第一,女第七,唔发达,唔话值”。寿庆这天,最小的媳妇要装水让寿公或寿婆洗漱。寿庆完毕后,寿主要给子女一条(或各一条)裤,含意“富”贵,还要给晚辈或亲戚各一块金属镀金的桃形“金牌”。</p>

珠海斗门有什么特产?

珠海市斗门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端,东临中山市,南与本市金湾区相连,西面和北面与江门市接壤。

  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斗门县,1983年7月归属珠海市管辖,2001年4月撤县设区。全区面积67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万,其中户籍人口316万。全区辖5个镇,100个行政村。是著名的侨乡,有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156万。年平均气温为221。C,气候宜人,四季如春。

斗门区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人文历史资源丰富。境内有海拔581米,被誉为“珠江门户第一峰”的黄杨山;享誉海内外的御温泉度假村和万盛乡村俱乐部;颇具旅游和历史研究价值的赵氏录猗祠、张世杰墓和斗门古街。金台寺云雾缭绕,白藤湖一碧万顷,灯笼沙渔歌互答,一派水乡风情。

  斗门区毗邻港澳,紧靠珠海机场、珠海港、广珠轻轨,粤西沿海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江珠高速公路通车在即,广珠铁路和港珠澳大桥即将兴建,斗门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斗门港航线直达香港、澳门和沿海各地,交通便利,投资环境优越

农业以种植水稻、甘蔗和水产养殖为主,盛产荔枝、芒果、香蕉、龙眼、火龙果等南方佳果,拥有“鹤洲莲藕、香蕉”、“雷蛛青蟹”、“白藤湖西芹”“天天新玉米”、“乡意浓有机米”和“白蕉海鲈”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工业有电子、电器、轻纺、食品、建材、制糖等支柱产业。现世界500强企业伟创力集团、住友化工和国内知名企业青岛啤酒、格力集团、方正科技等已先后落户斗门区;商贸、房地产兴旺,是珠海西区商贸和居住中心。

斗门旅游景点哪个好玩的地方

珠海膏蟹珠海地处珠江和西江的出海口,咸淡水交界,海岸线长,滩涂广阔,这里盛产的蚝和白蚬是膏蟹的上等食料,加上沿岸工业污染少,出产的螃蟹没有内河和淡水湖生产的螃蟹那种泥草腥味。以南水、淇澳两岛和斗门五山出产的膏蟹味道特别鲜美。其蟹肉厚膏多,膏充满蟹盖,人称之为“顶角膏蟹”。蟹肉甚鲜美,营养丰富,确非凡品所翼及,用以制作“蟹黄扒瓜甫”、“蟹肉炒鱼肚”、“蒸膏蟹”及“蟹肉银针桂花翅”、“稣炸蟹盒”等菜式,堪称佳馔。吃螃蟹最好在冬前春后,这时的膏蟹正是“蟹封嫩玉双双满,壳近红脂块块香”。叠石蚝油珠海人工养蚝历史悠久,由于处在珠江出海口,潮流畅通,为咸淡水浅海地带,水质肥沃,繁殖着丰富的天然蚝。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蚝田已遍布珠海整个东南海域,以及三灶、南北水海岛等。这里生产的鲜蚝和蚝类制品早已驰名国内外。特别是被誉为“海底牛奶”的叠石蚝油,更是畅销港澳和五大洲,为珠海的第一特产。鲜蚝和蚝油的特点:个大肉肥,清甜香滑,含有极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有降血和减少胆固醇的功能。鲜蚝炸、炆、炒、蒸俱美,款式不同,风味各异。生晒蚝豉或煮制蚝油,更是别具风味。银坑蚝场的传统产品——叠石蚝油,甘饴柔滑,色泽金黄带褐,味道清香鲜甜,是调味的佳料。南屏脆肉鲩脆肉鲩是南屏的特产之一,它是用特种方法养出来的,开始是在一般渔塘养殖出2斤重的草鲩,然后捞起移到一个有天然山水的池塘,再进行人工培养,用精饲料喂饲。由于山泉长年流泻,回旋倒转,使鲩鱼不停的运动,肌肉变得结实,加之南屏的水质特别好,所以经过一段时间,便养成脆肉鲩。其肉质脆滑爽口,鲜味清甜。以炒或打边炉为佳,是茶楼酒肆的上等菜肴。白蕉禾虫斗门属于西江出海口的咸淡水交界。河流纵横,河滩辽阔,这里盛产禾虫,年产量在200吨左右。以白蕉的六围、七围、八围攻及鹤洲新围垦区的滩涂、潮田最多。禾虫,又名地蚕,多生长在咸淡水交汇点的大少田地区的稻田和河滩淤泥中,靠吃腐烂的禾根浆液长大。春秋两季,禾虫每隔15天便成熟一次,爬出淤泥,一般在红云细雨,天气变化异常或涨潮的情况下,密密麻麻的禾虫浮游在河涌水面上,觅食和交配繁殖,随流出海,当潮水退时,人们就乘舟氵勇向海滩,用密罗网捕捞,若此时不捕,禾虫就会破肚自毙,正所谓“禾虫出水恨唔返,只好望河兴叹”。在农历三四月出水的禾虫称“荔枝虫”,这时期的禾虫体积小,吃时带有腥味。农历八九月出水的禾虫称“秋分虫”,又称“禾花虫”,这两个月的禾中心不但数量多,而且体肥质佳,特别好吃。禾虫蒸、炒、煎、煲、炖、炸等皆宜,通常吃法是瓦钵炖禾虫,这是一道甘香软滑、美味可口的菜式。禾虫是一种高蛋白食品,有滋补脾胃,滋阴补肾,补血养血和防治水肿,脚气及风湿病等功效,医食俱佳,被誉为“筵中特的有菜肴。”黄金风鳝斗门县沿海江河皆出产风鳝,尤以黄金村附近河段产风鳝历史最长,数量最多,风鳝肉丰骨少,肉质细嫩,富含脂肪,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年产约50吨,畅销港澳、日本。风鳝,即鳗鲡,生于海,长于江河,夏天多栖息有清凉的河床里,当它成熟时就从江河回归大海繁殖。秋冬之际,每当北风骤起,或风雨之夜,成群风鳝沿珠江口游到河面,是捕捞风鳝的好时机,故而谓之风鳝。黄金风鳝一般重1公斤以下,长60厘米左右,但也有如碗口般粗,重5公斤以上,被称为“风鳝王”,为稀有珍贵海味,年产量数尾至数十尾至十尾,身价甚高。风鳝肉爽滑、少碎骨、口感好,炒食清脆香爽,焖食胶滑甘香,打边炉吃爽滑,豉汁清蒸,鲜味香浓,当地人多喜欢用瓦缶掌火局,别具风味,素为食家所推崇。对虾对虾,又称“大明虾”,为海产作珍之一,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水产资源。也是南方捕捞和人工养殖的对象。珠海市万山岛渔场养殖对虾已有较长时间,并已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对虾的烹饪,大致有蒸煮、油炸、面拖等,既可制作各式品种精美的点心,亦可以炮制各种有名拿手的菜肴,诸如风味别致的“琵琶大虾”,红艳鲜嫩的“油焖大虾”之类,烹煮 的对虾,并不损其味,肝脏丰碎后,成为红色的液汁,味道十分鲜美,卵巢橙**,香甜细腻,甘香可口,味色俱全,精囊好似凉粉,鲜甜爽滑,颇迎合吃客的嗜好。对虾对治疗皮肤溃疡、疥癣、神经衰弱、手足搐弱都有一定疗效。斗门河虾河虾,学史日本沼虾,又称大头虾,青虾等。在斗门地区,河涌交织如网,鱼塘星罗棋布,盛产淡水河虾,年产量500吨以上,主要销往日本和港澳市场。斗门河虾一年四季都有出产,清明过后均是河虾上市旺季,河虾生活习性是在水底或草丛中攀缘爬行,食性较杂,如食活的、死的小鱼、小虾、昆虫、贝类、单细胞藻类或丝状藻类、高等植物的碎片,嫩叶等。其壳薄透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一种含有多种维生素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食法我以蒜蓉清蒸或“白制”,松脆嫩滑,清甜美味,是名特水产。珠海蔗子狸蔗子狸,又称蔗鼠,它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性甘寒,滋阴血清虚热,补肝肾,是一种老少咸宜的食疗佳品,故有“一鼠顶三鸡”之誉。这类鼠是珠海地区的特产,与三水市的禾花雀齐名。蔗子狸多产于小林和斗门乾务、五山、平沙一带的蔗田区,专食甘蔗,大至2斤余,分为黑毛鼠和黄毛鼠。每当朔风乍起,塘蔗收获时节。蔗子狸长得特别肥硕。由于它长期食蔗塘,消化少,甘味重,加之长期处荫凉之地,饱食终日,肉质特别甘甜嫩滑,骨软如酥。因此,村人多捕之,将其腌晒鼠干作腊味,而当地酒家则用以炒、火局、焖、蒸、红烧、打边炉和煲汤等烹制成各种鼠菜。通常为“乌平炆蔗狸”,吃之甘香润滑,滋味无穷。

珠海斗门旅游必去的4个景点

斗门区的景点有皇家温泉度假村、斗门南门村、鳄鱼岛、金台寺、黄羊山等。

1皇家温泉度假村:AAAA国家级旅游景点,包括温泉洗浴、保健、住宿、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项目。

2斗门南门村: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斗门十大美丽乡村之一。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3鳄鱼岛:它是珠海新的旅游热点之一。从1990年到1995年,从泰国和马来西亚引进了100多只海湾鳄鱼,近年来人工孵化了100多只小鳄鱼。目前已从安徽引进70只本地短吻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4金台寺,原名金台精舍,位于黄粮渡(今斗门县)黄羊山第二峰中部(大柴坎村人称乌苏峰),座南向北。

5黄羊山:位于珠海市斗门区中西部,素有“珠江门户第一峰”之称,风景优雅,登高远眺,珠江三河口尽收眼底。黄山是斗门久负盛名的景点。

鲈鱼高产人工养殖技术

珠海斗门旅游必去的4个景点有御温泉渡假村、斗门南门村、鳄鱼岛、金台寺。

1、御温泉渡假村

御温泉渡假村集温泉沐汤、健康调养、膳宿会务、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项目。被誉为中国温泉旅游产业开创者与引领者,是国家级和广东省级温泉服务业标准化双示范企业。

2、斗门南门村

南门村是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斗门十大美丽乡村,获评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村内形成了特色彰著的古祠堂、古村落及皇族文化。

3、鳄鱼岛

鳄鱼岛是珠海旅游新的热点之一,岛上养殖了1990年至1995年先后从泰国、马来西亚引进的100多条湾鳄,几年来已人工孵化出幼鳄100多条。又从安徽引进本土扬子鳄70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4、金台寺

金台寺,原名金台精舍,位于黄梁都黄杨山第二峰中腰,座南向北。南宋末年,宋军在新会崖门抗元失败后,承节侍郎赵时纵,大理寺丞龚行卿、翰林学士邓光荐等人为了逃避元兵的追杀,建寺在此隐居,内有大块石横匾,刻着金台寺三个大字,字体刚劲有力。

斗门的发展历史

斗门东背井岸镇,南邻乾务镇,西隔虎跳门水道与新会区沙堆镇相望,北接莲洲镇。辖区总面积10577平方千米。宋代以前,斗门一带称黄字围,属新会潮居都。明代,划香山县,改为黄梁都。2001年,斗门县改区,斗门镇属斗门区管辖。

斗门镇共辖1个社区、1个管理区、1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斗门大道北100号。2018年,斗门镇上榜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确认斗门镇为2019年国家卫生乡镇。2021年1月6日,斗门镇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为第二批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

以上内容参考-珠海御温泉度假村

鲈鱼又称花鲈、七星鲈,在分类学上属鲈形目、脂科,由于其繁殖和生长于沿海,有别于淡水生长的加州鲈和桂花鲈,故又称为海鲈。鲈鱼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天然以小鱼虾为食,人工养殖以高档膨化料为主食少量用鱼仔。海鲈属广盐性鱼类,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等特点,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池塘要求与放苗准备

1、池塘。每口池塘的面积以8~12亩、水深2米左右为宜。池塘过小,水体窄,溶氧不足,难以高产;池塘过大过深,不利生产操作。池塘最好设进、排水闸,分别通向进、排水河,不重复使用养殖水,以免二次污染。

2、机械配备。每12~15亩水面配备1台增氧机,这是高产养殖的基本条件;池塘需配置抽水机,以保证随时可更换新水,没有进、排水闸的池塘更有必要;此外需配置柴油发电机以防停电池塘缺氧。

3、清塘。用来养殖鲈鱼的池塘要经过干塘、清淤和曝晒,尤其是多年养殖的旧塘。在放苗前半个月进行一次消毒,每亩施放生石灰150斤或使用20毫克/升漂白粉带适量池水消毒。如果未经干塘曝晒的,还要使用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以彻底清除野杂鱼。

4、插网。用细网将池塘分小,便于鱼苗吃食。

5、培水。消毒后的池塘经滤网纳入新鲜水(80厘米左右),施放部分复合肥培育浮游生物。

鱼苗选购与培育

1、鱼苗选购。每年12月初至次年3月为放苗时间,广东养殖鲈鱼所需的鱼苗基本是在福建孵化并淡化后直接运到珠海斗门用网箱暂养出售,一般在2~3厘米大小。选苗注意均匀度不一定要贪大,另外要注意“黑身”鱼苗,该鱼苗由于运输应激成活率低。

2、鱼苗放养。一般放养密度约8000尾/亩,一般选择晴天中午放苗(此时水温、溶氧较高可减少鱼苗不适),鱼苗经带水消毒后放入已准备好的网格里。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鲈鱼又很少寻食塘底的剩饵,故拆网后每亩要投放少量鲫鱼、罗非或鳊鱼(杂食性),并搭配少量花鲢(滤食性),以减轻水质的污染并能增加养殖效益。

3、鱼苗培育。放苗后要开足增氧(最好用散气石底部增氧),第一天一般不投饵料,一天后逐步开始投料训食,要求定点定时,一般四餐,开口饵料以水蛛最好,也可以鱼浆混和部分鳗鱼饲料开口,到鱼苗5~6厘米时可以逐步投喂膨化料,鱼苗阶段喂料要适当添加防肠炎类药,鱼苗逐步长大后网格随之逐步拆除。

管理与病害防治

1、日常管理

(1)投饵:鲈鱼易暴食,应适当控制投饵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肠胃病的发生和水质的污染。投饵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一般日投喂2餐,分别在早晨的6~7时和傍晚的6~7时,一般在塘中搭一饵桥,每餐正常投喂至八成饱为宜。如遇高温、变天应适当减少投饵量,每次投饵注意观察鱼群的进食和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变措施。

(2)水质管理:鲈鱼的高产养殖也就是高密度养殖,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十分重要,主要方法有:

①勤换水,特别是在中后期;

②勤增氧,鱼苗期可适当开动增氧机,随着鱼体的长大开动增氧机的次数愈趋频繁,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要开动全部增氧机,保持塘水的溶氧充足;

③施放生物制剂,高密度养殖带来塘底大量的残饵和排泄物,有害物分解浓度高,大量消耗水中氧气,尤其是高温天气更为严重,适当施放生物制剂可以有效降解氨氮和亚硝酸盐,保持良好水质,此点最易被养殖户忽略。

④做好消毒与杀虫工作,一般每15天消毒一次,频率视鱼吃食情况而定。

(3)巡塘:白天主要观察吃食增减情况来判断鲈鱼健康情况,一般鱼有不适最先反应在吃食上面,另外巡查有无鱼游水,大量发病前一般有少量几条鱼游水,此时是看病与用药的最佳时期也是关键期。晚上,特别是下半夜2~3点钟要巡查增氧机运转情况。

(4)防盗:每年都会发生偷鱼事件,所以养殖中后期一定要注意防盗,一般办法是鱼塘晚间应保持照明充足,鱼塘设置栅栏,条件宽裕的可装监控设备。

2、病害防治

(1)氨氮、亚硝酸盐中毒。高温天气时,水中的氨氮高,甚至产生亚硝酸盐,会致使鲈鱼缺氧中毒吃食减少严重时出现死鱼。主要症状:鳃丝暗红,吃食减少。防治方法:施放絮凝剂吸附水中氨氮,施放底质处理剂降减氨氮;放出部分老水,注入新水,注水时要避免直接冲起塘底污物加速鱼的死亡;发病前注意用生物制剂预防。

(2)肠炎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挤压腹部有淡**粘液流出。主因投喂变质饲料或过量投喂引起。治疗时先减料(最好能停喂一餐),用广普抗菌药拌饵投喂3~5天一般可痊愈。

(3)出血病。病鱼的胸鳍、背鳍基部红肿并充血,病鱼行动迟缓,摄食下降。此病为病毒感染,传染性较强。治疗上可使用病毒灵、氟哌酸混合拌饵投喂,连续6天。同时对池塘用强氯精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

(4)水霉病。此病多发生在水温较低的冬春季节,病鱼体表伤口处附着灰白色棉絮状菌丝体,鱼体虚弱无力,慢慢死亡。此病感染后传播较快,预防可以抽部分地下水保持咸度,和多加水以保持水温。此病特定环境下容易发生,使池塘水环境改变并保持鱼体营养充足提高抗病力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

(5)车轮虫。斜管虫、聚缩虫病:多发生在中间培育阶段鱼的体表和鳃丝。症状为鱼体消瘦,体色变黑,口端糜烂,一年四季均有发病。预防上多采用换水,改良水质。治疗可用077~1毫克/升的硫酸铜及硫酸亚铁合剂(5:2)全塘均匀泼洒,或用20~25毫克/升的福尔马林全塘泼洒。一般寄生虫容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所以杀虫后一般要消毒。

(6)肝胆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吃食减少,逐步有鱼游水并出现不明死亡。主要原因是高密度养殖下药物施放频繁,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在鱼体中慢性积累,导致鱼体器官功能失调和组织损伤;长期过量投喂,鱼体肝脏长期超负荷致代谢失调甚或代谢紊乱所致。防治主要是调控好水环境,科学投喂,定期用一些疏肝利胆类中草药拌料投喂有一定预防作用。

目前养殖误区

一些养殖户误认为“投料越多,出鱼越多”,而不知过量投喂会导致饲料的消化吸收率下降,长期如此甚至会出现疾病,故超量投喂造成浪费。我们建议养殖户朋友用膨化料投喂一定要控制在七、八成饱为好(鱼摄食速度明显减慢,70%~80%的鱼只抢不食)。我们不妨算一算:一般一塘新鱼产量28000斤、用料1000包(20千克/包)、养殖10个月,假如用户每天多喂10斤料的话就会有如下结果:

1、正常喂料的系数:28斤/包;

2、多喂料的系数:28000/(1000+025×30×8)=264斤/包;

3、浪费:140×60=8400元。

总之,鲈鱼健康养殖只有做到选好苗、调好水、用好料、防好病,才会养好鱼,赚到钱。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