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牛蛙养殖方法 牛蛙养殖方法介绍

   2023-05-19 互联网艺莲园401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1、牛蛙属于水陆两栖的类型,比较喜欢江河、池塘、岸边草丛或者沼泽之类的地方。因此在养殖时,最好是人工搭建阴凉的洞穴、浓密草丛,并用淤泥模拟陆地环境,满足牛蛙的栖息需求。 2、搭建好环境,最好的就是集约养殖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牛蛙属于水陆两栖的类型,比较喜欢江河、池塘、岸边草丛或者沼泽之类的地方。因此在养殖时,最好是人工搭建阴凉的洞穴、浓密草丛,并用淤泥模拟陆地环境,满足牛蛙的栖息需求。

2、搭建好环境,最好的就是集约养殖,因为密度化高,管理较为精细化。根据养殖场地的区别,可以分为池塘养殖、场区养殖、庭院养殖、室内养殖、恒温养殖等方式。一般密度为一公顷2000-3000只。

3、牛蛙可以利用全天然放养或者半粗放放养两种方法养殖。水库养殖、沼泽养殖、湖泊养殖、河道养殖、稻田养殖,是利用纯天然的环境和饵料,让牛蛙自由成长。不过需要圈定好养殖范围,以免牛蛙跑掉。

牛蛙的正确饲养方法 牛蛙怎么饲养

1、培育池条件:池水适宜深度为06-1米,适宜面积为8-10平方米,池壁的斜度要略微大些,池内要投放水葫芦、水草或树根,以便为蝌蚪提供附着物。2、放养密度:刚孵化的蝌蚪每平方米可放养2000-3000只,10天后每平方米可放养500-1000只,30天后至变态前,每平方米可放养100-300只。

一、牛蛙蝌蚪正确养殖方法

1、培育池条件

(1)培育池一般可以选择小型的水泥池,池水的深度以06-1米为宜,面积以8-10平方米为宜。

(2)池壁的斜度要略微大些,以便让蝌蚪在池壁休息,变态后的幼蛙也便于登陆。

(3)刚孵化出来的蝌蚪其体长一般只有5-63毫米左右,而且游泳能力较差,此时它们主要依靠吸盘吸附在附着物上面休息,因此要向培育池内投放水葫芦、水草等植物,或者是投放树根,要求覆盖率达到1/3。

(4)培育池的四周要用竹箔围好,防止蝌蚪受到敌害。池中水面往下10厘米处设置饵料台。

2、放养密度

(1)刚孵化出来的蝌蚪可以适当密养,以便管理,通常每平方米可放养2000-3000只蝌蚪。

(2)10天后,随着个体的长大和摄食能力的增强,应逐步降低密度,此时每平方米通常可放养500-1000只蝌蚪。

(3)30天后至变态前,每平方米可放养100-300只蝌蚪。

(4)放养时,用3%食盐水对蝌蚪浸洗5分钟,以进行消毒杀菌。

3、投饵数量

(1)蝌蚪孵化后的前6天主要靠体内的卵黄囊提供营养,6天后随着卵黄囊的消失蝌蚪开始摄食浮游生物及人工饵料,因此在培育蝌蚪前要先施肥,以增加池水中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为其提供充足的开口饵料,从而提高蝌蚪的成活率。

(2)人工饵料可以选择使用动物内脏、田螺、鱼肉、水蚤、米糠、豆饼,投喂量根据蝌蚪的日龄来决定。7-30日龄的蝌蚪,每1000只投喂40-70克饵料/天,其中动物性饵料占70%;30天后至变态前,每1000只投喂60-80克饵料/天,其中动物性饵料占57%。

(3)若投喂粉状饲料,则要先将其煮熟并搓成团才能使用,鱼肉、鱼肠要切碎才能投喂,田螺要压碎后才能投喂。每天的投饵时间为下午4-5点。

二、牛蛙蝌蚪的养殖注意事项

1、培育过程中,每隔3-5天换1次水,每次的换水量为10-15厘米,而且换水时要保证水的温差不能超过3℃,同时每天也要定时清洗食台。

2、一般情况下,蝌蚪经过80-110天的培育后就会变为幼蛙,但在变态前这一阶段的死亡率较高,所以需加强管理,停止喂食,保持养殖环境的安静,以增加变态期的蝌蚪的成活率。

3、牛蛙蝌蚪会被肉食性鱼类、蜻蜒幼虫、水蛇、虎斑蛙蝌蚪、龙虱幼虫等生物所吞食,一旦发现这些生物后要及时清除。

牛蛙怎么养殖

1、牛蛙的驯食: 驯食是为了使牛蛙捕食不动饵料(如配合饵料),使其采食人工的饲料,以解决大规模养殖牛蛙的食物问题。

2、驯食要早,越早越容易建立起条件反射,成功率越大。驯食要定点定时,在驯食早期,以昆虫等活饵料为主,如蚯蚓、蝇蛆、蟋蟀等并少量掺杂一些不动的死饵和配合饵料。牛蛙经初步采食死饵和配合饲料后,逐渐增加死饵料和配合饲料的比例,直至完全习惯摄食配合饲料。

3、幼蛙和成蛙的放养密度:牛蛙养殖效果受放养密度、食物和饲料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在决定放养密度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4、幼蛙的放养密度应根据个体大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放养刚变态的幼蛙100~150只,30天后,体重达25~50克;放养80~100只,体重60~80克,如果条件许可,还可适当加大密度。成蛙放养密度也随着其个体的长大而递减,如体重在150克以上,每平方米放30~40只,500克以上的每平方米放10~20只。

5、幼蛙和成蛙的越冬管理:刚变态的幼蛙和成蛙的越冬方式基本一样。根据牛蛙对越冬场所的需求特点,可以人为地创造适合牛蛙安全的越冬环境。越冬前,应使牛蛙体内储备充足能量,以便越冬。越冬池四周挖松土地,设置一些洞穴,洞内铺一些软草等,让牛蛙进入洞内冬眠。冬眠期间,保持水深05米以上。在养殖场地,也可以人为地堆放一些草垛,让牛蛙钻入草垛下越冬。

6、控制水温也是整个越冬管理工作的中心。当水温降到0℃以下并出现冰冻时,牛蛙的体液和血液也会结冰,最终导致牛蛙死亡。所以越冬时,如果遇到连续寒冷结冰的天气,就要进行水面破冰,避免水体冻结引起牛蛙体液和血液结冰。

7、如用塑料棚保护牛蛙越冬,因蛙的放养密度大,有粪便和残饵积聚、腐败,且棚内空气差,故常会导致水质恶化。要经常清除残饵,更换池水,但换水量不宜太大,换水前后的水温不要超过2℃。天气晴好、温度回升时,要打开塑料棚的门户,让空气流通,增加池内氧气。

怎样养殖牛蛙

养殖方法:

1)蝌蚪的管理。

2)控制水温与水位。

3)控制水质。

4)经常保持池水清洁卫生。

5)及时处理蝌蚪严重浮头现象。

6)做好扩池工作,保持适宜的放养密度。

7)做好蝌蚪越冬管理工作。

注意事项:

1)控制水温。

2)控制水质。

3)要经常保持陆地潮湿,种植作物或建棚以避强光强射。

4)及时分类、分池管理:幼蛙生长发育快,而个体差异大。

5)经常做好病虫害和天敌的防治工作

6)做好幼蛙的越冬管理工作

牛蛙简介:

1)蛙科(Ranidae,即赤蛙科)动物,学名Rana catesbeiana。独居的水栖蛙,因其叫声大且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故名牛蛙,为北美最大的蛙类。

2)因其叫声大而得名,鸣叫声宏亮酷似牛叫,故名牛蛙。牛蛙是两栖类生物的天敌。原产于美国东部数州,後被引进西部各州和其他国家。牛蛙体绿或棕色,腹部白色至淡**,四肢有黑色条纹。

3)牛蛙体绿或棕色,腹部白色至淡**,四肢有黑色条纹。体长约20厘米(8吋),后肢长达25厘米(10吋)。成体大者体重超过05千克(1磅)。常生活於静水中或其附近。春季繁殖,卵产于水中。蝌蚪呈绿褐色带有深色斑点。蝌蚪阶段持续1~3年,决定于气候条件。许多牛蛙可供食用或用作实验材料。

4)体形与一般蛙相同,但个体较大,雌蛙体长达20厘米,雄蛙18厘米,最大个体可达2千克以上。头部宽扁。口端位,吻端尖圆面钝。眼球外突,分上下两部分,下眼皮上有一个可折绉的瞬膜,可将眼闭合。背部略粗糙,有细微的肤棱。

5)四肢粗壮,前肢短,无蹼。雄性个体第一趾内侧有一明显的灰色瘤状突起。后肢较长大,趾间有蹼。肤色随着生活环境而多变,通常背部及四肢为绿褐色,背部带有暗褐色斑纹;头部及口缘鲜绿色;腹面白色;咽喉下面的颜色随雌雄而异,雌性多为白色、灰色或暗灰色,雄性为金**。鸣声很大,远闻如牛叫而得名。

养殖方法:

1)蝌蚪的管理。

2)控制水温与水位。

3)控制水质。

4)经常保持池水清洁卫生。

5)及时处理蝌蚪严重浮头现象。

6)做好扩池工作,保持适宜的放养密度。

7)做好蝌蚪越冬管理工作。

注意事项:

1)控制水温。

2)控制水质。

3)要经常保持陆地潮湿,种植作物或建棚以避强光强射。

4)及时分类、分池管理:幼蛙生长发育快,而个体差异大。

5)经常做好病虫害和天敌的防治工作

6)做好幼蛙的越冬管理工作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牛蛙 方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