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鸵鸟的选种选配技术
2.选配
繁殖季节按1雄3雌组成1个繁殖单位进行配种,有利于系谱记录和辨认后代血缘。
鸵鸟的孵化
1.种蛋采集、保存、选择和消毒
(1)种蛋采集
绝大多数雌鸵鸟在下午3—6时产蛋,个别产自上午或夜间。鸵鸟产蛋后要及时捡蛋,以减少破损和污染。雄鸵鸟有保护雌鸵鸟及鸟蛋的本能,捡时要2人配合,1人将鸟赶开,1人把蛋捡走。捡蛋时应将手洗净或戴手套,以免污染种蛋。对污染的种蛋用消毒湿毛巾擦干净。种蛋须登记,注明雌、雄种鸟号码和产蛋日期,并称重编号。
(2)种蛋选择
合格的种蛋要求清洁,表面不应有泥土、粪便以及其他污物;其二要求大小适中,蛋重过大过小都会影响孵化率和雏鸟的质量,一般要求种蛋重1.5千克左右,超过2千克和小于1千克的种蛋一般应淘汰。第三要求种蛋的外形呈卵圆形,纵径16—17厘米,横径13—14厘米,过长、过圆、扁形及畸形蛋孵化率低。种蛋的颜色一般为乳白色或米**。洁白色的蛋孵化率较低。
(3)种蛋保存 种蛋贮存时应大头朝上垂直或倾斜放置,时间以3—5天为宜,如果贮存期不超过7天,可不翻蛋。若种蛋贮存不超过4天,保存温度以16—18℃为宜;超过4天应为13℃左右。相对湿度为60%。
(4)种蛋消毒 鸵鸟蛋从母体产出时会被泄殖腔排泄物污染而附着细菌,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大量繁殖并通过蛋壳上的气孔进入蛋内,对种蛋的孵化有影响。因此,必须对种蛋进行严格的消毒。种蛋消毒方法较多,一般以甲醛熏蒸消毒法常用。方法是将种蛋放在储蛋室或消毒柜内,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溶液(福尔马林)30毫升、高锰酸钾15克的剂量,在温度20—25℃的条件下密闭熏蒸20分钟。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甲醛与高锰酸钾反应剧烈,又具有很大的腐蚀性。所以,要用容积较大的陶瓷容器,先加入少量温水,投入高锰酸钾,再加入甲醛。20分钟以后要及时排出消毒柜中的烟雾,待种蛋的温度逐渐降至18℃时,转入贮蛋柜中或入孵化器进行孵化。
2.孵化
(1)孵化前的准备 种蛋入孵前,要认真检查孵化室的密封、保温、通风条件,孵化室内温度最好恒定在22—25℃。对孵化室、机具等进行全面消毒。开机试温、预热2—3天后即可人孵。
(2)孵化期的管理 孵化温、湿度控制 鸵鸟孵化期为42天,孵化中前期温度恒定在36.8℃,孵化后期30—42天,胚胎自身产生大量的热,需要的温度相对较低,以36℃为宜。孵化要求的湿度较低,孵化器内相对湿度为20%—40%(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报道不一致)。合适的相对湿度是根据孵化种蛋失重率来确定的。种蛋在整个孵化期内失重率为14%时,说明孵化器内相对湿度最合适。孵化室内环境相对湿度在40%时,孵化器内基本不用加湿。如果孵化室相对湿度低于40%,就需要加湿。当环境相对湿度高达70%时,孵化器本身无法把孵化器内的湿度降下来,需要采用孵化室内增设空调或对进入孵化器的空气进行抽湿处理。 照蛋:照蛋的目的是观察胚胎发育程度和异常情况,及时剔除无精蛋和死胚蛋。第一次照蛋是在入孵时进行,检查种蛋放入蛋盘时气室是否朝上。第二次照蛋是在入孵的第十二天,此时鸵鸟的喙和喙尖开始形成,腿和翅膀大致分化,尿囊膜扩展到蛋壳膜内表面,胚胎的躯干部增大,照蛋时可见到清晰的血管,能见到头部和躯干部2个小圆团,称为“双珠”。入孵第三十四天进行第三次照蛋,此时蛋内全黑色,看不见血管,蛋的小头被胚胎充满,称为“封门”。
翻蛋:鸵鸟蛋黄含脂肪多,比重较轻,浮在蛋的中间由系带系着,胚胎吸收养分,排除废物。如果长时间处于一种位置,蛋黄不能维系在蛋的中央,容易与蛋壳的内膜粘连。翻蛋的目的在于使胚胎外部空间定位,同时也防止粘连,促进羊膜运动。
鸵鸟蛋孵化期内一般每2小时翻蛋1次,40天转入出雏器后停止翻蛋。目前一般孵化器设计的翻蛋角度为前俯后仰各45度,据研究,如果翻蛋角度增大到50—55度,会促进胚胎发育和血液循环,使孵化率有所提高。 落盘与出雏:鸵鸟胚胎孵化到40天由孵化器移到出雏器为落盘。此时胚胎是从尿囊绒毛膜呼吸转换为肺呼吸的生理变化最剧烈时期。胚胎气体代谢旺盛,如氧气供应不足会导致胚胎死亡。把胚胎转入出雏器后,可以得到较多的新鲜空气,而且散热条件好,有利于胚胎渡过危险期。
如果小鸟的胎位正常,头在趾的上方,小鸟喙破蛋膜进入气室,约12小时就可自行出壳。出壳后断脐非常重要,如果断脐不好,细菌通过脐带进入造成感染。自行出壳的小鸟一般脐带吸收良好,不会出血。可在脐带端涂碘酒消毒,然后用灭菌的纱布包扎。如果小鸟啄破蛋膜进入气室,12小时还未啄破蛋壳,或是胎位不正,41天还未进入气室,就要在气室的顶端打一小孔,以供给小鸟充足的氧气,并逐渐剥掉顶部的蛋壳,让小鸟白行出壳。
青藏高原适合养殖鸸鹋
鸵鸟原产非洲和阿拉伯沙漠温差较大的地区,在 -30℃至45℃的条件下可以生长繁殖。鸵鸟喜欢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的环境条件。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鸵鸟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鸵鸟的饲养方法
1、繁殖期一般由1公2母即3组成一小群,每800平方米一小群,非繁殖期则合并为20-100只一群,进行管理。澳洲鸵鸟及美洲鸵鸟则由5-7只组成一小群,公母之比为1:4-6。
2、饲养密度。非洲鸵鸟舍内20-30平方米/只,运动扬200平方米/只;澳洲鸵鸟(鸸鹋)或美洲鸵鸟舍内10平方米/只,运动场50-60平方米/只。
3、重视种鸵的选择。要求非洲鸵鸟的公鸵体躯高大,体羽为黑色,尾羽及翼羽为白色,排粪时,阴茎伸出泄殖腔向左弯曲,阴茎不少于25厘米长,阴茎从伸出到回缩的间隔时间要稍长,羽色要鲜明光亮,喙和脚胫应为桔红色,性欲旺盛,交配时应出现展翅、摇头摇颈、鸣叫、跳舞等动作;母鸵应表现出母性强,如护蛋性、护雏鸵性强。全身羽毛灰色,脚胫和喙无桔红色,呈淡蓝灰色,发情要明显,即愿接受公鸵配种,两脚及耻骨间的距离要宽。
4、舍内和运动场地面应铺砂,要求与育成期相同,最好采用**干净的河砂,厚度8-20厘米。
5、尽量保持环境安静及干燥而不潮湿,相对湿度60%左右,至于清洁、消毒、清除铁钉、玻璃等杂物等要求以及设置绿化带、排水系统等均与育成期相同。
6、观察鸵群动态,搞好日常登记工作,如采食量、饮水情况、精神动态、羽毛光泽、鸵鸟的头颈是垂下还是抬举起来等都要 详细观察,或作些记录。头颈不举是疾病严重的标志。粪便成团则正常,硬或烂则异常,应作分析。还应注意个别鸵出现外伤情况。对公母鸵还应逐个观察它们的发性和配种情况。
7、换羽。一般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元月下旬,鸵鸟即进入换羽阶段,换羽的顺序是:肩胛前部及胸部→臀部→腰部→翼羽→尾羽。
鸵鸟养殖幼雏管理方法1、品种选择
引进的种鸟或种蛋质量直接影响鸵鸟饲养的成败。选购鸵鸟时,首先应考虑鸵鸟的品种,可根据鸵鸟个体品质直接选种,品种不仅是反映种鸟生产力的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鸟的育种价值。
其次,要考虑性别比例,一般雌雄比以3:1-5:2较为理想。虽然鸵鸟的有效繁殖年限可达40-50年,但刚开产的鸵鸟和年老的鸵鸟产蛋性能都很低,一般选择5-10周岁的鸵鸟较为理想。
还应综合考虑所引种鸟的体型、外貌。从外表上看,产量较高的鸵鸟,其背部羽毛污浊、毛尖干缩,背后半部羽毛短而稀少或无毛,头部清秀,眼大有神,尾巴下垂,紧贴尾部,后躯肥厚。凡羽毛丰满,光泽好,头较大,笨重,腿长,翅高,尾巴平举或上翘,后躯发育不良或体型很肥大的鸟,产蛋都很低或不产蛋。雄鸵鸟的阴茎粗、长,向左弯曲,阴茎长25厘米以上,一般没有双翅振动发情表现的鸵鸟也不宜选购。
生产性能包括产肉性能和繁殖性能。产肉性能包括生长速度、料肉比、屠宰率;繁殖性能指开产日龄、年产蛋量、蛋重、受精率、孵化率、出雏率、育雏成活率等。
选择方法可分为家系选择和系谱选择两种。家系选择是以整个家系(包括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作为一个选择单位,根据家系生产性能的平均值进行选择;系谱选择是根据系谱记录的祖先、同胞和后裔的品种和性能进行选择。
2、育雏场舍
除达到常规设计要求外,育雏舍和给饲棚的地面都是用陶地板砖铺设的。陶地板砖具有优良的吸湿、防潮、隔热性能,能保持地面干爽,方便地面清扫、清洗、消毒,可有效避免雏鸵鸟的“内脏低热症”。且特别防滑,能减少因滑跌而导致雏鸵鸟腿部畸形。
运动场纵向长为20-30米,宽4-8米,纵向中部设计成一个低缓的斜坡,可锻炼雏鸟的腿力。运动场两头各1/4部分铺以10厘米厚细沙,沙是用网孔为02平方厘米的铁网筛呈40-50度倾角筛过的。运动场中间1/2部分让草自然的从细沙下面长出草皮,嫩草能满足雏鸵鸟好啄的嗜好,可有效克服雏鸟前胃的沙积。
3、雏舍消毒
搞好消毒工作可杜绝一切传染病源,保证雏鸵鸟的健康。饲养人员必须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消毒双手,换鞋、更衣后,再脚踩消毒池进入饲养场内。
青料洗净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一会,白天和晚上饲喂雏鸵鸟用的水盘、料盘要轮流更换,每次用后须进行清洗并浸泡消毒。及时清扫粪便,每天对饲养舍和给饲棚早、中、晚应各清扫一遍。
每天要用01%消毒灵喷雾消毒一遍地面及1米高墙壁。育雏箱内作垫床用的麻包,暑天每日应更换2次,冷天每日应更换1次,洗净的麻包要用0l%-02%菌毒净浸泡消毒30分钟。
4、繁育配种
亲缘选配种鸟群的选配常采用非近亲交配,即选配种鸟没有3代以内的血缘关系。但为了巩固培育某些优良性状时,可采用全同胞或半同胞近亲交配。
同质选配选用性能相同的雌雄种鸟进行交配。
年龄选配用年龄较大的雄鸵鸟与青年雌鸵鸟交配,可以提高受精率。
雌雄比例优秀的雄鸵鸟每天可交配5次,性欲强的每天可达8次以上。因此,1只雄鸵鸟可以配4-5只雌鸵鸟。但为了达到最佳繁殖效果,雄雌比例以1∶3为宜。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雄鸵鸟对配偶没有明显的选择性,故可根据生产需要随时调配种鸟。繁殖季节按1雄3雌组成1个繁殖单位进行配种。
5、日常管理
温度由于雏鸵鸟的保温能力和体温调节能力差,保育箱中的温度,在雏鸵鸟的头5日龄控制在35℃-32℃,以后每周递降2℃-3℃,到9周龄时大致降到18℃-20℃,保育室可以低保育箱6℃。
湿度刚孵出的雏鸟肌体中含有大量水分,适宜的湿度有利于消肿,又不至于造成脱水,一般湿度控制在60%-70%,在高温多雨时节要勤换麻包垫。
通风大量的排泄物可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气体,对雏鸵鸟的眼睛、呼吸道都有危害。
光照为保证6周龄以下的雏鸵鸟在夜间采食活跃,照明灯泡最好用100瓦的白炽灯。2月龄后,如果雏鸵鸟发育正常,夜晚可不开照明灯。
6、科学饲喂
鸵鸟在育雏期间很容易感染上疾病从而使成活率低下,所以在饲养雏鸵鸟时要采取科学的方法,结合雏鸵鸟的生活习性来进行管理。
开水开食雏鸵鸟出壳后的头3-5天可由卵黄提供营养,一般在雏鸵鸟3日龄开始供给饮水和饲料。如果同一批出壳的雏鸟有几只的话,一般其中会有雏鸟带头饮水采食,若只孵出一只则需诱导采食。至5日龄时,新生雏鸵鸟可放出保育箱,采食饮水由大点的雏鸟来引导,开食的青料一定要细切,青料太干时,可用水润湿后再拌入精料中,最初的3-5天给新生雏鸵鸟饮用3%-5%的多维葡萄糖水。
饲喂饲料要少喂勤添,特别是高温潮湿季节,更应勤添换。雏鸵喜吃青绿饲料,一般采用往精料中多次拌入青料的方式来提高雏鸵鸟的采食量。雏鸵鸟利用粗纤维的能力差,给2月龄以下的雏鸵鸟饲用苦荬菜、小白菜等,而不用禾本科牧草,怕引起消化不良。饲喂雏鸵鸟的青料最好不用红薯叶,因红薯叶生风止气,对体质欠佳的个体不利。
雏鸵鸟采食的青绿饲料有苜蓿、三叶草叶、白菜叶、莴苣叶、胡萝卜等。但要将饲料洗净、晾干、切碎后再喂饲,禁喂使用已切好的隔餐、含有残留农药和茎秆不洁的青绿饲料。每日饲喂4-5次。随着鸟龄的增长,青绿饲料喂饲量也应逐渐增加,3个月以下的幼鸵鸟青粗饲料可占40%,鸵鸟精料中仍可含50%左右草粉,但要防止精料饲喂量过多使雏鸵鸟增重太快,导致骨骼关节变型而发生腿病。
由于鸵鸟采食的饲料能在肌胃中磨碎,所以出壳后2周起每只鸵鸟每天在喂饲料时补喂洗净晾干的不溶性沙砾4-5粒。
7、疾病防治
1-3日龄雏鸵鸟要用碘酒做脐部消毒,每天不得少于3次,对脐部收缩不良的雏鸟还应给脐部涂抹利福平软膏,以防脐炎。对雏鸵鸟畸形脚趾的纠正,在2-3日龄就应开始,常用“捆绑纠正法”。为不影响雏鸟脚部血液流通和腿部发育,更换和放大脚环标记要及时。针对雏鸵鸟对新城疫易感,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应细心观察雏鸵的活动情况、精神状况、饮食和粪尿情况,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使疫病尽快得到控制,病雏得到及时治疗。
鸵鸟怎么样养殖?有什么途径销售,带来怎么样的收益?
不适合,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
栖息于澳洲森林和开阔地带,吃树叶和野果。鸸鹋终生配对。每窝产7-10枚暗绿色卵,卵长13cm。在地面上筑巢。雄鸟孵卵约60天。体上有条纹的幼雏出壳后很快就能跟着成鸟跑。特别的气管结构在繁殖期可发出巨大的隆隆声。鸸鹋是澳大利亚国徽中的动物之一,被放在50分的澳大利亚元上,但根据澳大利亚外交部常年的公告,截至2013年,澳大利亚没有官方认定的国鸟,也没有任何官方认定的象征澳大利亚的动物,但在民间,鸸鹋和袋鼠共同作为澳大利亚的象征。
中文学名
鸸鹋
拉丁学名
Dromaius novaehollandiae
别称
澳洲鸵鸟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外形特征

33张
鸸鹋
鸸鹋,体高150-185厘米,体重30-45千克,寿命10年。成年雌性比雄性大。鸸鹋形似非洲鸵鸟而较小,属于平胸类,没有龙骨,嘴短而扁,羽毛灰色、褐色或黑色,长而卷曲自颈部向身体的两侧覆盖。翅膀退化,完全无法飞翔。足三趾,腿长善走;羽毛发育不全,具纤细垂羽,副羽甚发达,头、颈有羽毛、无肉垂。体健壮,腿长,同其亲属鹤鸵一样。两性体羽均为褐色,头和颈暗灰,颈部裸露的皮肤呈蓝色,喙为灰色,翅膀隐藏在残留的羽毛下,在炎热的天气,可以促进机体冷却。庞大的身体是由两个强大的灰色的三趾腿支撑。雏鸟有一个蓬松羽毛的头,身体由棕色和黑色条纹的羽毛组成。鸸鹋的跑速每小时可达70千米,被困时用三趾的大脚踢人,被踢的部位会有明显的三菱型红肿。
分布范围
鸸鹋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的开阔草原疏散丛林和半沙漠地区,但是在开阔地区比较常见,而在山地和茂密的森林等地比较罕见。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鸸鹋分布图
繁殖方式

33张
鸸鹋(繁殖)
鸸鹋在仲夏时间配对,一对约占领30k㎡的领域。天气凉下之后,雄鸸鹋体内激素变动,食欲下降,开始在地上用树枝、树叶、树皮和草建巢。鸸鹋或出双入对,或三五成群,极少见有踽踽独行的。鸸鹋的成熟期长达3年,一只成年雌鸟只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4月产蛋,每次7-15枚,而孵卵的责任由雄鸟来承担。在整个孵化期间,雄性在长达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几乎不吃不喝,表现出极强的“父爱”,它们完全靠消耗自身体内的脂肪来维持生命,直到小鸸鹋脱壳而出。每次孵化后,雄性体重会降低许多,雏鸟出壳后,仍由父亲照料近2个月。
雌雄鸸鹋每隔一两天交配一次,交配后鸸鹋会生下深绿色的蛋,蛋壳很厚,约一斤重。大约生了七个蛋之后,雄鸸鹋开始坐在蛋上孵蛋。从此雄鸸鹋不吃不喝,每天只因需要翻转蛋的时候才会站起来10次左右。在大约8周时间,它靠体内的脂肪生存,每天只喝一点晨露。在这段时期,雄鸟不会离开鸟巢。雏鸟在出生后会跟随父亲两年。
雄鸸鹋开始孵蛋之后,雌鸸鹋继续生蛋,但是不再与它交配。雌鸸鹋一般下蛋8至10只,有时也会有10-25只。与很多其他澳洲鸟类一样,鸸鹋不是忠实的一夫一妻制,每当雄鸟开始孵蛋,雌鸟便会与其他雄鸟交配。一窝雏鸟之中,可达一半是雌鸟和其他雄鸟的产物。
有些雌鸟会留守鸟巢直至雏鸟破壳而出,但大部分下蛋后不久便会离巢,而且往往在别处再筑巢;如果天气良好,一只雌鸸鹋可以下三窝蛋。在热带北部,季节与澳洲相反,雨季在夏天,鸸鹋会在雨季前交配。据可靠的报告所述,如果雨季迟来,鸸鹋交配亦会顺延。
虽然有雄鸸鹋坚守鸟巢,但鸸鹋蛋仍然常被偷去,其中以巨蜥为甚;据估计,每五只孵出的小鸸鹋当中,有四只可以平安长至成年。
鸸鹋是早成雏,新孵出的小鸟很活跃,几天之后就可以离开巢。开始大约25cm高,身上有棕**的条纹。3个月之后条纹淡化消失。鸸鹋父亲至少抚养它们6个月。
雄鸸鹋往往会收养任何流浪的雏鸟,只要这些小鸟不会大于雄鸸鹋自己的孩子。小鸸鹋长起来非常快(一周最多可以长一公斤),12-14个月之后就长成大鸟。它们很多和父母继续一起生活6个月,之后分家开始抚育第二代。野生鸸鹋可以活10年,家养的可以活20多年。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分化。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经济价值
成年鸸鹋体重可过45kg以上。鸸鹋食性杂,喜欢青草和昆虫,适应力、抗病力强,耐粗饲,非常适合农民户饲养。鸸鹋全身都有很高的价值,肉鲜嫩味美,且脂肪、胆固醇的含量较低,是健康绿色食品,鸸鹋皮透气性好,韧度高,手感柔软,毛孔的突出增加了美感,在国际市场上非常受欢迎。鸸鹋蛋壳呈天然的墨绿色,在鸟类中独一无二,鸸鹋蛋壳有三层颜色,分别为墨绿色、天蓝色和白色,用鸸鹋蛋壳雕刻而
澳洲鸵鸟养殖前景?
鸵鸟有非洲鸵鸟,美洲鸵鸟,澳洲鸵鸟(鸸鹋),属鸟纲平胸总目鸟类。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养殖鸵鸟多为非洲鸵鸟。
鸵鸟以草食为主,不与人类争食,繁殖性能强,人工驯养的非洲鸵鸟18月龄-30月龄性成熟,寿命达70年,繁殖期40年-50年,年产蛋80枚-120枚。适应性和抗病力强,除雏鸵鸟需要保温外,环境温度高达45℃低于-30℃,均不影响鸵鸟的正常生长繁殖。
成年种鸵鸟每天仅需供应15-2千克精料,其它为青草,主要为苜宿、禾草、树叶,各种叶菜,及各种水果。3月龄以下的幼鸟,青粗饲料可占40%,精料可使用50%的草粉。产蛋期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在饲料中的含量,以促使发情,产卵和保证卵的质量。
鸵鸟肉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羽毛是名贵的装饰品,鸵鸟油、眼角膜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鸵鸟为大型鸟类,如采用合饲,每只非洲鸵鸟需舍内面积5米×5米,运动场50米×12米,鸟舍门宽而高(3米)。地面最好用水泥辅地。上辅沙土,冬季和繁殖育雏时垫草。并注意采光,应有良好保温措施,舍内还应有操作廊。食槽和饮具都应深大而坚固,要防止地面有异物,鸵鸟吞食或刺伤。
鸸鹋和鸵鸟长得很像,是澳大利亚的国鸟,又叫“澳洲鸵鸟”,未来澳洲鸵鸟的养殖前景会是如何的呢下文是,欢迎阅读!
如何
我们国家从1987年才引进了鸸鹋,起初只是放在动物园做观赏鸟类,2003年国内开始有人做规模化的人工养殖鸸鹋,但是鸸鹋的繁殖能力不强,一年只能产蛋30枚左右,存栏率较低。可是近年来,鸸鹋养殖前景越来越看好。目前市场上,一斤鸸鹋肉能卖到65元,一个鸸鹋掌200元,一头鸸鹋的销售价格可达3000元左右。
鸸鹋蛋壳呈天然的墨绿色,在鸟类中独一无二,用鸸鹋蛋壳雕刻成的工艺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能卖到180元一只。
鸸鹋的毛不形成羽,所以不含静电,常被用于制作高精密度仪器的防尘扫帚,一般一张成年鸸鹋皮价值800元。
鸸鹋蛋浆富含胶原蛋白、多种微量元素,是纯天然的营养、美容品,也很受人们欢迎。
鸸鹋油可以用来生产高档保健品和化妆品,每只成年鸸鹋可产油提炼25公斤,鸸鹋油可卖1000元。
鸸鹋的消化能力很强,可以粗放型养殖,一天两餐,主要吃草,很少量饲料。只需要给它提供足够大的场地让它们奔跑活动,比如山区,荒地,草地都可以被利用起来作为养殖场地。
鸸鹋对温度的适应范围非常广。只要气候条件在-10℃以上,鸸鹋都能很好地生长。不过要注意,幼雏在3个月大之前还是要注意保温的。
养殖鸸鹋的成本投入,鸸鹋幼雏的价格一般每只500元,一年的饲料费用一般每只500元,相应的土地投资、固定装置投资、人工投资等费用每只按600元算,如果是荒山利用或者自家草地的话,土地成本还能更低,不过平整土地和铺设一些排水管道还是要的。这样的话,总的成本合计1600元,也就是说一般一只鸸鹋出栏成本为1600元。
按上文的所说的鸸鹋价值,一只鸸鹋卖3000元,那么纯利润就在1400元左右。如果是母鸸鹋,一只母鸸鹋一年的产蛋量20枚。每枚鸸鹋蛋的批发价为40元,效益还可增加800元,即一只母鸸鹋的纯收入为2400元,效益更佳。
澳洲鸵鸟经济价值
成年鸸鹋体重可过45千克以上。鸸鹋食性杂,喜欢青草和昆虫,适应力、抗病力强,耐粗饲,非常适合农民户饲养。
鸸鹋全身都有很高的价值,肉鲜嫩味美,且脂肪、胆固醇的含量较低,是健康绿色食品,鸸鹋皮透气性好,韧度高,手感柔软,毛孔的突出增加了美感,在国际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鸸鹋蛋壳呈天然的墨绿色,在鸟类中独一无二,鸸鹋蛋壳有三层颜色,分别为墨绿色、天蓝色和白色,用鸸鹋蛋壳雕刻而成的工艺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鸸鹋的毛不形成羽,所以不含静电,常用高精密度的仪器的防尘扫。
鸸鹋背部有个脂肪袋,每只可产油2-35kg/只,鸸鹋油具有很强的渗透性,现在产要用于化妆品和消炎药,对运动性损伤有很强的疗效。保健专家认为,由于鸸鹋油内含有大量的DHA不饱和脂肪酸,是新型保健食品开发的一个新亮点。
鸸鹋繁殖期从每年的9月底到次年的5月,鸸鹋一般两公配三母,在繁殖期内每只母鸟可以产蛋30多枚,蛋重可达350-450克,高峰期每三天产一枚,产蛋时间一般在下午。鸸鹋在自然中一般由公母轮流孵化,人工条件下采用人工孵化,鸸鹋的孵化期47-51天。出壳的小鸟重280克以上。
雏鸸鹋经过三个月的育雏,体重可达到4-6千克,即可转入大栏饲养,不再需要人工保温,商品鸟从4月龄到11月龄,11月龄鸸鹋重30-40千克,肉、皮、油、毛均可利用,鸸鹋通常在此月龄出栏。需要留种的鸸鹋则需饲养至18-24月龄方可开产。
澳洲鸵鸟养殖技术
一、场地的选择和建设
人工饲养鸸鹋必须有足够的运动场地,场地必须排水良好,不积水。栏舍周围种上一些稍高大的树木以及花草,栏与栏之间最好种上1米以上的绿化带。栏舍要求通风良好,每100只鸸鹋应有100米²的栏舍,并配置运动场面积250-300米²。
二、日常饲养管理
8个月左右青年鸸鹋,每天需要600克左右的以玉米为主的精料,配合900克青料。每天饲喂3次,定时定量定点饲喂。青料切碎长度1-2厘米。每只鸸鹋每天需要有1千克左右清洁的饮用水。鸸鹋不能饮用被阳光晒热的水,否则易生病。在夏季保证清洁充足的饮水。8-10个月,体重可以达到成年体重。
做好防疫灭菌工作。青饲料在切碎前,用消毒液浸泡10分钟,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早晨和下午喂料前,要分两次清扫栏舍。室内外以及饲养用具,每隔2周彻底消毒一次。栏舍的边水沟绿化带,每月也要消毒。工作人员、外来人员及车辆进入场区要消毒。
三、鸸鹋的繁殖孵化
鸸鹋适宜一夫多妻制。繁殖期,有求偶争斗,雌性以沙地掘浅坑为巢,每产10-13卵,孵化期约42天,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鸸鹋,18-24个月可以达到性成熟。鸸鹋产完蛋,当天入孵。鸸鹋的孵化期一般是49-51天,最佳孵化温度为363℃,相对溼度是40%-50%。鸸鹋孵化室的空气一定要保持新鲜。鸟刚出壳的时候,重370克左右,羽毛没有长全,需要人工保温。保温一般是晚 上进行,或者下雨天进行。整个育雏室的温度控制在25℃。两个月可以完全脱温。3个月的时候,每只鸟大概平均5千克左右,即可以按青年期进行饲养。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