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野生石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石蛙又叫(棘胸蛙)是我国南方山区特有的名贵产品,生活在清澈的流动山泉水中,以活性的蚯蚓、虾、螃蟹、福寿螺、飞蛾、蚊子等其他昆虫为食。石蛙体大肉多且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具有重要的食用、保健和药用价值,它是所有蛙类中最具有风味特色和营养价值的蛙种。蛙肉中含有高蛋白、葡萄糖、氨基酸、铁、钙、磷和多种维生素,脂肪、胆固醇含量很低,历来是宴席上的天然高级滋补绿色食品,被美食家誉为“百蛙之王”。
野生石蛙和人工饲养营养价值有什么不同?
回答野生石蛙体内寄生虫多,因此不要食用野生石蛙。野生石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此捕捉野生石蛙是违法行为,而且捕捉过程也很危险。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市民擅自抓捕野生石蛙,非法狩猎野生石蛙20只以上即要追究刑事责任,50只以上则为重大刑事案件,要判处相应的有期徒刑。但是,人工养殖的子二代、三代是可以食用买卖的。
一、野生石蛙寄生虫多吗
1、野生石蛙体内寄生虫多。它的身体是有裂头蚴的,多见曼氏迭宫绦虫的寄生虫裂头蚴,一般都内寄生在蟹类和蛇种中,油爆也不会死,因此一般不要食用野生石蛙。
2、捕捉野生石蛙本身也是违法行为,捕捉过程也很危险。福建省内一些地方,已有人工养殖石蛙的基地,主要供给酒店和餐馆等,但肉质明显不如野生的鲜美。
二、野生石蛙是保护动物吗
1、野生石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市民擅自抓捕野生石蛙,非法狩猎野生石蛙20只以上即要追究刑事责任,50只以上则为重大刑事案件,要判处相应的有期徒刑。但是,人工养殖的子二代、三代是可以食用买卖的。
2、石蛙,标准名为棘胸蛙,又称为石鸡、棘蛙、石鳞、石蛙、石蛤等,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
3、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养殖石蛙,蛙种如何选择,可以用野生的吗
营养价值区别不大。
保健和药用价值:
1、滋阴补肾。石蛙肉药性平,味甘,入心、肺、肾三经,有滋补强壮、滋阴降火,清心润肺,解劳补虚、强筋骨、填精潜阳的作用。对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以及产后体虚、肺结核咯血、盗汗、神经衰弱等症有很好效果。
2、产妇产后恢复。石蛙中含有缓激肽(Brandylnin),这种物质能使妇女的离体子宫收缩,特别是对产妇有功效。
3、清毒解疮、明目。石蛙蝌蚪可清毒解疮、乌发,石蛙卵可明目。
4、促进骨骼生长。由于石蛙体内的钙腺特殊,钙腺中的钙质容易被人吸收。因此,能促进儿童骨骼生长,帮助骨折的病人早日康复。
石蛙是国家保护动物,又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人工养殖石蛙既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又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人工繁殖是成功养殖石蛙的关键。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种蛙池与孵化池的准备
种蛙池、孵化池应建在阴暗、安静、水质良好的地方,面积以 2-3平方米为宜。池内应彻底消毒洗净后放入清洁水,水深保持在20厘米左右,最好放些石块和新鲜水草。
(2)配种和产卵
石蛙通常在4月、气温20℃以上开始交配、产卵,种蛙雌雄比例为1:1,密度为每平方米15-20只。种蛙一般在夜间21时之后抱对,母蛙在清晨4-7时产卵。卵块通常勃附在水草、石块、池壁上。产卵后1小时内不能搅动,以免损伤破碎,降低孵化率。
(3)人工孵化
每日早晨观察、检查种蛙池,如果有蛙卵,可在上午8时后轻轻捞出,放在孵化池中的孵化盘上。在孵化过程中要有少量清水流动,确保干净,水温控制在15-30℃之间,pH值为6-8,一池一窝(500-1000粒卵)。一般在产卵半小时后受精卵胚珠黑点变大,7天胚胎呈条状,9天蝌蚪基本形成,15天后破膜形成蝌蚪,孵化率达85%以上。
有没有人养过石蛙?人工养殖石蛙应该怎么养呢?
可以不可以请看完自己判断:
首先,石蛙种蛙的最先来源肯定是野生的,但这并不代表就是可以使用野生的直接使用于养殖生产中。
野生的石蛙在野生环境下具有较好的环境,同时食物需要自己采食,活动量较大,密度小的特点。野生石蛙在这这些情况下抵抗力是比较好的!
但是,如果进行人工养殖了就成了缺点!!人工养殖下食物充足单一且蛋白含量很高,人工环境较差,养殖密度大,活动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很容易使蛙爆发大规模不可控的疾病。道理很简单,如农村生活的人到了城市容易生病,如流浪汉在流浪流浪环境能生存反而跟正常人一样生活就什么病都来了。还有,野生环境毕竟数量少,密度不大,人工养殖情况就不一样了,好比农村养殖鸡,几十只农村老太太随便养,几千上万只就是专业养殖户都要小心地养。
所以,野生的石蛙要进行人工繁育的话需要经过长时间段的驯化,确定适宜人工养殖不带病菌后可以使用,这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石蛙卵到成品需要2年以上,在等下批还需要2年,这个时间成本太高,不建议从事养殖的人去尝试。
要养殖石蛙还是建议到有正规养殖、育种程序的场家去引种。
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引种不是主要的,学好养殖技术及引种场家能给予的配套服务才是重要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我是福建省双吉山农庄的技术人员,18959488766是我的电话。及时采纳是种美德!
石蛙是生长在湖南深山溪间中的一种蛙类。它的形体较青蛙肥壮,大者有350—400克重,背呈黑褐色,腹部至白,有畏光性,喜于夜间活动,人们常在酷热的夏夜,趁它出来纳凉时,利用手电或火把捕捉。据医学家分析:石蛙性寒,有清火、明目和滋补强身的功能。而且脂肪含量低,蛋白质甚高,堪称食、药兼优的美味。
一、人工养殖石蛙注意要点
1、选址:分为室内石蛙养殖和室内石蛙养殖
(1)室外,选择有山泉水来源、水质好、水源充足、水温也要相对稳定、环境安静、冬暖夏凉、地势开阔、植被良好等地方,关键注意防逃防害。
(2)室内,养殖池要求必须通风、不能太热、不要太阳光直射场所。
2、面积:父母代蛙池面积以300~400平方米为宜,产卵池面积一般为50~60平方米,孵化池以专门设计的水泥池为好,面积在1~2平方米。
3、温度控制及配种:
石蛙是要冬眠的,冬眠后卵泡迅速发育成熟,通常到4月、水温控制在15℃、气温20℃以上时开始配种产卵,9月底就结束了。配种雌、雄比例为1∶1。配种母蛙一般于清晨4—7时排卵,有些会延至9—10时。产出的卵块通常黏附在石块池壁上,一般每次产卵约600粒,高的可达1000~2000粒。
4、引导驯化人工食物
石蛙的天然食性是吃活饵不吃死饵。人工大规模养殖石蛙,活饵就不好满足,所以养石蛙要饲喂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饲料吃的越早效果就越明显,一般要求在幼蛙变态后5~7天内即开始投喂。方法可借鉴:头10天以1/3的配合饲料与2/3的黄粉虫混合起来喂养石蛙,然后随着石蛙对配合饲料的适应逐步加大配合饲料的比例,直到石蛙能够习惯食用人工配合饲料。
二、日常管理和疾病防控
石蛙养殖中的重要工作是巡池,每天两次,黎明和入夜需巡池一次。细心观察蛙的动态以此决定是否要换水用药等,炎热和阴雨的天气情况要特别注意更要加强巡防,并应建立日记,测定水温,记录投饵数量,入排水的情况等。在日常管理中我们还要保证蛙池的清洁,每天要清除残饵,每隔7天定期清洗一次蛙池。
切记:石蛙自身的抗病能力强,但在高温天气时容易染上红腿病或烂皮病。
总之,养殖石蛙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找出适合自己的模式。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