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网上的资料虽然方便但不系统,建议先买几本书看看武装好自已,养殖是很须要耐心的,所以不要急以下是当当网上能买到这方面的书网上的资料就不转发啦,自已可以查下百度就有一堆http://searchdangdangcom/search_pubphpkey=%D0%AB%D7%D3%D1%F8%D6%B3%BC%BC%CA%F5
蝎子应该如何饲养
蜈蚣蝎子的养殖技术具体如下:
蝎场选择:蝎舍要建在地势稍高,无农药化肥污染的地方。蝎房四周开窗,以利于空气流通,窗户要有纱窗,防止外界天敌侵害人。注意蝎舍附近方便的水源,保证蝎子的饮水和环境的合理湿度。
蝎子的食物选择:饲料的种类可以促进蝎子的健康成长。不仅有人工饲养的黄粉虫,还有多种食物。一般喂食时间应在天黑前1小时,每次喂食量应根据蝎群大小和蝎龄供给。供水时间应在喂食前两小时。
蝎子饲养:在人工饲养的过程中,会有新的蝎子出现,小蝎子的生长也有差异,需要及时分离,防止不蜕皮就被宰杀。管理需要跟上,同龄的蝎子要及时放在一起,以便及时分开饲养,便于同步成长。
蝎子繁殖温度:蝎子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在25℃-39℃之间。温度在35~39℃时,蝎子最活跃,生长发育加快。它们大多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生育和交配。当温度超过43℃时,蝎子很快就会死亡。
蝎子养殖经验的积累:刚进入蝎子养殖行业,可以从小规模做起,这样可以更好的学习蝎子养殖技术,总结经验。小规模饲养可以降低风险,更好地了解蝎子的生活习性和活动情况。
做好定时定时投放食物,及时处理伤、弱、病蝎子。注意蝎场的卫生,经常清理蝎粪和吃剩的食物,保持水池清洁,让蝎子始终有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蜈蚣的繁殖方法:
第一,常温养殖。
在室温下繁殖意味着蜈蚣的繁殖完全依赖于自然界的温度变化。随着四季气温的变化,蜈蚣也有恢复期、生长繁殖期、育肥期、冬眠期等几个过程。常温水产养殖具有以下特点:①工艺简单,管理方便;②投资少,不需要建温室和安装取暖设备。因此,室温培养是一种较好的培养形式。
从立冬到小雪,气温逐渐降到10℃以下,蜈蚣开始冬眠。这时候要在养殖池里盖一层草帘,防止冷风吹来。整个冬季,养殖池每半个月通风一次,同时在池中的猪舍周围喷水,保证猪舍湿润,为蜈蚣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场所。所有操作活动都应在晴天中午进行,时间以2小时左右为宜。
立春气温升高后,蜈蚣慢慢苏醒。当温度上升到15℃时,几只蜈蚣开始往外走。当温度上升到20℃时,大多数蜈蚣开始出来觅食。此时蜈蚣正处于恢复期,活动性和消化能力都不强。在此期间,应少量喂养,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喂养量。
不要大量喂食,以免引起腹胀死亡。同时也要注意意外寒潮的保温。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进料量可以适当增加。清明至小满气温升至25℃左右时,大部分蜈蚣外出觅食,消化能力强,食量大增。此时应供给充足的饲料,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
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池中水的蒸发加快,所以每天都要往池中喷足够的水。随着气温升高,喷水量逐渐增加,蜈蚣进入最佳生长期,活动量大,食量骤增,生长发育旺盛。蜈蚣在此期间产卵和孵化。
秋季气温下降时,当年孵化的小蜈蚣已长到5~7cm。因为小蜈蚣生长发育特别快,体内脂肪堆积少。要保证它过好冬天,就要供给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的肉、蛋、豆腐,让它储存足够的脂肪和能量,为安全过冬打下基础。
第二,取暖和饲养。
蜈蚣的加温养殖也叫无冬眠养殖,即采用人为控制温度的方法,打破蜈蚣的冬眠习性,使其一年四季都处于良好的生长发育状态。加热培养最关键的设备是有一定面积的可加热、可控制、保温条件好的温室。
这些大棚可以新建,也可以对现有的普通住宅和塑料大棚进行改造。无论什么样的大棚,都要符合以下四个原则:一是经济实用;二是具备加热保温条件;第三,可以保持良好的通风;第
四,结构科学合理,易于管理。
加热培养在日常管理上与常温培养基本相同,有以下三点不同:一是注意控制温度保持在20℃~36℃之间;二是水分蒸发加快,必须及时补充充足的水分;第三,由于大棚内温度较高,通风相对较差,蜈蚣吃剩的饲料必须及时清理,以免腐烂变质,形成难闻的气味。
三,杂交育种方法。
所谓杂交育种,就是把温热育种和常温育种结合起来,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地扩大生产规模。在春季,当室外温度上升到20℃以上时,可以将温室内的蜈蚣(约5cm)移至常温池中进行繁殖,最大限度地为温室腾出空间。
搬到常温池里的蜈蚣经过四个月的生长可以长到12cm以上,然后就可以卖了。这批蜈蚣卖出去后,如果你的大棚饲养池不够,可以继续拿出一批蜈蚣,放在常温池中饲养。这样可以达到扩大生产规模,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杂交育种法特别适合有专属院子的农户。
蝎子的养殖方法
蝎子为肉食性动物,食物为无脊椎动物,如蜘蛛、蟋蟀、小蜈蚣、多种昆虫的幼虫和若虫。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蝎子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蝎子饲养技术
蝎场的选择:蝎房应建在地势略高,无农药或化肥污染处。蝎房四周开窗,以利空气流通,窗口要有纱窗,以防外界天敌侵人。蝎房附近注意要有便捷的水源,以保证蝎子的饮水和环境的合理湿度。
蝎子食物的选择:饲料多样性以便促进蝎子健康成长,不仅有人工繁殖的黄粉虫,也需要配合多种食物。投食时间一般应放在天黑前l小时进行,每次投喂量应根据蝎群及蝎龄的大小适量供应,供水时间应放在投食前两个小时进行。
蝎子的繁殖:蝎子在人工饲养过程中,会有新生蝎子出现,在小蝎子生长中有差异,需要及时分养,防止未蜕皮的残杀正在蜕皮的。管理上需要跟上,及时将同龄蝎放在一起,做到及时分养,以利于同步生长。
蝎子养殖的温度:蝎子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9℃之间。气温在35~39℃,蝎子最为活跃,生长发育加快,产仔、交配也大都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超过43℃时,蝎子很快死亡。
养殖蝎子经验的不断积累:初入养殖蝎子这个行业,可以从小规模入手,以便更好的学习养蝎子技术及总结经验,小规模养殖可以减少风险,更好的了解蝎子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
做好定期定时投放食料,对伤、弱、病蝎做到及时处理。重视蝎场卫生,经常打扫蝎粪和残食,保持水池的清洁,让蝎始终有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蝎子养殖技术一、场舍建筑及设备
蝎子怕强光喜阴暗,蝎场应建在背风向阳、采光面大、排水良好、清洁安静的地方,同时避开有可能施用剧毒农药的地方,切忌在家禽、鸟类、壁虎、晰蝎、青蛙、老鼠等天敌出没的地方养蝎。蝎子养殖方式很多,小规模的有盆养、缸养、箱养,大规模的有池养、房养、蜂巢式养殖等。不论哪种养殖方式,基本原则是模拟蝎子的自然生活环境,为蝎一子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
(一)池养蝎池可建在室内,也可建在室外,普通建池尺寸为高05米、宽1米,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池外壁可用少量灰浆堵塞砖缝,防止蝎子从缝隙中外逃。池面内侧近顶口处,在涂抹的灰浆干燥之前,可镶嵌玻璃、瓷片等光滑材料,防蝎从顶口外逃。在池中心离四边15厘米左右用砖瓦、石块平垒起多层留有1 5厘米左右空隙的垛,供蝎子栖息。
(二)箱养用木板制成或直接利用废旧的木箱、塑料箱,箱口四周围一圈塑料膜或玻璃条,防蝎子外逃。箱底铺2厘米沙土,在土上放一些砖瓦、煤渣供蝎子活动和栖息。
二、选种
选择体壮、个大、活跃的蝎子做种蝎。每平方米养殖2 - 3龄蝎3000只,4 — 5龄蝎1500只6龄蝎800只,种蝎600只。蝎窝 内放土坯,要有空隙,以便于蝎子栖息和繁殖。
三、饲料
人工饲养蚯蚓是蝎子饲料的主要来源。挖一土坑,坑内埋入牲 畜肥,小动物尸体及比较肥沃的土,引入蚯蚓做种,经常浇水,使坑内保持潮湿,待其繁殖到一定数量后定期挖取出来,先用沸水将其烫死切碎后放于食盘上喂蝎。每次投喂量不宜过多以免剩余后腐烂变质。也可以入工养殖黄粉虫和土元。在蝎子的生长期,可3天喂一次。虽然蝎子吃一次可数天不饿,但它们不是同日饥饿,同时采食,所以最好坚持天天喂料。投料量要适中,以第2天观麝略有剩余为宜。
四、繁育
人工养蝎一般仅需10-12个月即可性成熟。蝎子雄、雌的比例以1:3为宜。蝎为卵胎生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内约经40天完成胚胎发育,产出仔蝎。由于蝎是变温动物,自身不能维持体温,人工养蝎时必须加温。母蝎产仔均为一次性娩出,平均每胎可产30只。
养殖蝎子的九个技巧
1、光照:蝎棚应建在地基高、阳光充足的地方。有阳光的地方,蝎子少有病害,螨虫也无法生存。
2、湿度:蝎体内含水量约为体重的40%,一般情况不会因缺水出现生理性病变。久雨久旱空气干燥季节,可向蝎垛上面的蓄水池内加水,使窝土湿润;大雨天气用塑料布盖上蝎棚。
以免棚内有积水冲坏蝎垛。切记:蝎子靠吸潮补充水分,不适宜直接喝水。蝎子活动场地应稍偏于潮湿,空气相对湿度以80%为宜。
栖息窝穴湿度不要过高,冬眠要避免冻害,湿度以10%~12%为宜。窝中土壤含水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蝎子的生存。
3、温度:蝎子生长活动最适宜的温度为 28 ~ 38 ℃, 28 ℃以下生长缓慢 , 7 ℃以下停止活动 , -5 ℃有冻死的可能,气温在20~39℃时食欲最强,生长快、蜕皮顺利。
并是交配繁殖的最适温度。自然养蝎须在晚春、晚秋用塑料布加温缩短冬眠时间。温度低于10℃时蝎子停止生长,进入冬眠,温度如在8~15℃之间。
蝎子似睡非睡,时而活动。春天出蛰后多数蝎体发干、拖尾,活动缓慢,缺乏食欲,死亡率高。3~6℃是冬眠最佳温度。
4、饲料:蝎子喜爱吃含高蛋白、低脂肪且体软多汁活跃的昆虫,对腐臭、有特殊气味、死亡、呆滞的昆虫不爱吃。黄粉虫繁殖快,生长周期短。
饲养设备条件要求不高,饲养方法简单,营养丰富,是蝎子的最佳饲料。土元、鼠妇等只能作补充饲料。
5、生长发育:只要温、湿度适宜,有充足的阳光、可口的饲料,蝎子就会大量繁殖、生长。养蝎要取得成功。
还要注意蝎棚场地的生态环境、蝎种质量、产崽的管理、蜕皮密度、病害的防治,蝎子的防逃、天敌的防御等,都不可疏忽。
扩展资料:
养蝎子虽然需要的劳动强度不大,但是有几个方面一定要注意:一是温度。0~7℃时蝎子完全休眠,10~24℃时吃食少,25~39℃是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其中30~39℃为旺盛生长阶段,34~39℃为最佳产仔温度。二是湿度。湿度是养蝎子关键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环。
很多养殖户按照养蝎子的书上所列的数据控制湿度,为了调整好湿度忙得不可开交,大可不必。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天气和蝎子的活动情况,发现干了,晚上在地面洒些水就可以保持合适的湿度。三是饲料。人工养蝎以喂黄粉虫为主,大蝎喂大虫,小蝎喂小虫。
6—8月为蝎子快速生长期,应备好充足的黄粉虫。四是产仔。用单杯产仔成活率高,仔蝎从母蝎背上下来后要及时与母蝎分离。五是蜕皮。幼蝎子要蜕六次皮才能长大。只要平时的管理做到位,蝎子就能顺利蜕皮。
发展蝎子养殖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蝎子的药用和食用价值非常高,正在快速地进入普通百姓家里,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二是养蝎子没有任何的污染,是真正的绿色产业。三是养蝎子相对于其他种养项目占地面积少,意味着前期投资更少。
如有闲置的旧房稍作改造就可用于养蝎子。四是养蝎子劳动强度低,妇女、体弱的人都能胜任。养蝎规模可因人而异,既适合想创业的年轻人也适合体弱的老年人。养殖蝎子虽然优点多,蝎子售价也高,但养蝎子不能暴富,因此,这个项目不适合急着挣钱养家的人去做。
养蝎子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项目,很多技术只靠看书和视频是没有办法完全掌握的。初学养殖者一定要到正规的养蝎场去学习养殖技术,这样才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蝎子
蝎子养殖是近年来逐渐火爆的特养项目,原因就是蝎子既能作为一道菜肴,又是一种非常名贵的药材,需求量越发的大,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养殖。但如果养殖技术掌握的技术不成熟的话,养殖起来的经济效益仍旧是不高的。下面亲农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蝎子养殖的一些小技巧。
一、就近引种
由于不同地区的温度、土壤等环境因素不同,如果引种的距离跨度太大,蝎子水土不服,引起死亡。因此如果是初次养蝎,一定要到就近的蝎场去引种。
二、少惊吓
蝎子虽然有着威力十足的尾巴,但实际上是一种非常胆小的动物,如果经常翻动蝎子的窝,会让它受到惊吓,这样蝎子会四处乱窜还会不归窝,最后会不吃不喝的死去。
三、食物要新鲜
蝎子有互相残食的习性,其实这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如果能给蝎子提供新鲜鲜活的昆虫,蝎子就很少出现互相残食的情况,因此一定要先解决好饲料问题。
四、孕期护理
蝎子通常会在盛夏季节产仔,如果这时候还把公母蝎混养在一起,母蝎会因为找不到安静的地方生产而流产,而且公蝎还会把刚生产的小蝎吃掉,所以孕蝎产仔时一定要单独饲养,保持安静。
五、产期护理
母蝎生产过后,小蝎需要爬到母蝎背上待上一段时间,直到第一次脱壳后才能正常下地生存。如让母蝎和仔蝎呆在一起10多天,又不供应饲料和水,母蝎饿了、渴了,就会毫不留情地将仔蝎吃掉。
六、幼蝎的饲养
幼蝎在经历过第一次脱皮后会从母蝎身上下来,此时幼蝎的食欲会大涨,每天需要吃掉一只小昆虫,但由于幼蝎的自我捕食能力很弱,如果喂得饲料过大,幼蝎无法杀死的话,幼蝎便会互相残食。如果没有足够的小黄粉虫或其它小昆虫,幼蝎是很难长成成蝎的。
七、防逃措施
虽然蝎子不能飞,但是它的爬行能力很强,无论采取何种饲养方式,都要在四周用宽边透明胶或玻璃条或塑料布围好贴好,不能让蝎子趁机跑掉。
八、防止水浸
蝎子的呼吸和生殖系统都在身体的下部,因此千万不能水浸,平时加水要选在白天,加水一次不要太多,泥土有些湿润就行。给蝎子提供饮用水,用小盘盛几块吸水海绵或棉花就行,一般一周换一次新水即可,不要长期让蝎子喝到变质的水,否则蝎子会病死。
九、防鼠害
蝎子由于本身有毒,因此敌害不多,但如果冬季蝎子处于冬眠状态,它对老鼠基本上是没有抵御能力的;夏天老鼠同样也会会抢吃黄粉虫或地鳖虫等饲料。因此一定要做好防鼠工作。
以上就是亲农网为大家介绍的几点有关蝎子养殖的小技巧,大家掌握了没有呢?如果还需要了解更多蝎子养殖技术,请继续关注我们亲农网的相关内容。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