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养鸵鸟都需要什么条件

   2023-05-20 互联网艺莲园592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养殖鸵鸟需要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规定,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条件是:(1)有适宜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固定场所和设施;(2)具备与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种类、数量相适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养殖鸵鸟需要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规定,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条件是:

(1)有适宜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固定场所和设施;

(2)具备与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种类、数量相适应的资金、饲料和技术力量;

(3)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种源来源合法。

申请驯养繁殖许可证,需提供如下证明:

(1)拟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种源来源证明;

(2)场地、资金、技术人员证明材料;

(3)申请单位法人证书或申请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4)饲料说明材料;

(5)营业执照复印件或者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扩展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二条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驯养繁殖许可证。

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委托同级有关部门审批或者核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动物园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同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驯养繁殖许可证。驯养繁殖许可证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印制。

第二十三条从国外或者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引进野生动物进行驯养繁殖的,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其逃至野外;需要将其放生于野外的。

放生单位应当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科研机构进行科学论证后,报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

擅自将引进的野生动物放生于野外或者因管理不当使其逃至野外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捕回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二十四条从国外引进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可以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从国外引进的其他野生动物,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可以视为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驯养繁殖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鸵鸟养殖

简介:石家庄市鹏展鸵鸟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5月12日,主要经营范围为鸵鸟驯养、繁殖、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等。

法定代表人:刘怀新

成立时间:2014-05-12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3018200004427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张家庄镇小慈邑村北旧砖窑北侧

鸵鸟养殖技术是什么?

  鸵鸟原产于非洲草原和阿拉伯沙漠,是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据史料记载,世界上人工养殖鸵鸟只有110多年的历史,南非是最早进行鸵鸟养殖的国家。我国饲养鸵鸟始于1992年,当时从美国引进9只,在广东江门市畜牧养殖场进行繁育,获得成功后开始向全国推广。

  鸵鸟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鸵鸟肉有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高铁、高钙、高锌、高硒的优点。鸵鸟皮具有柔软、坚韧、透气性好以及毛根部自然形成的美丽图案等特点,用鸵鸟皮制成的皮具,其价格高于鳄鱼皮。鸵鸟蛋被称作“百蛋之王”,每枚重约1.5公斤,其口感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鸵鸟蛋壳具有象牙般的光泽,壳厚而硬,质地细腻、均匀,可做为象牙的替代品进行彩绘和雕刻。鸵鸟羽毛具有极好的保温性能,不产生静电,是服装工业上好配料。此外,鸵鸟的血液、内脏、油脂等可制成各种生化及精细化工产品,是食品、医药及化妆品等行业的优质原料。

  雏鸟从出壳到3月龄为育雏期。此期间的雏鸟由于各种生理机能尚未健全,抵抗力低,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饲养管理工作稍有闪失,都将造成重大损失,影响到育雏成活率,或使淘汰率增加。因此,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养殖鸵鸟成败关键的一环。 育雏舍专门用于饲养3月龄以内的雏鸟。要求干燥、卫生,保持良好通风。人雏前1周进行全面打扫和消毒,地面和墙壁用1%—2%的火碱喷洒消毒,然后关闭门窗,用甲醛溶液、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在育雏室门口设置火碱消毒池。入雏前1天,将育雏室的温度升至22—25℃,保持相对湿度50%—60%。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育雏伞或红外线灯来育雏。育雏伞一般采用大型号的折叠式电热育雏伞,伞顶装有电子控温器,伞内用陶瓷远红外线加热板或U型红外铁管加热,功率1000瓦。入雏前对育雏伞或育雏箱进行彻底消毒。开启育雏伞上的温控器或育雏箱上的红外线灯,温度调至34—36℃。在伞和育雏箱四周加置防护网。食槽要求光滑平整,雏鸵鸟吃食方便,便于清洗和消毒。食槽要固定好,否则被雏鸟踩翻,既浪费饲料又可能压伤雏鸟。水槽一般使用水盆,使用前要进行清洗和消毒。鸵鸟饮水的特点是嘴向前耍水,然后头向上抬。因此,要用宽阔的盆子盛水。 雏鸟出壳后在出雏器内停留24小时,再转入育雏室内饲养。初生雏鸟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6只,随日龄的增加

  逐渐降低密度,到3月龄时雏鸵鸟每只最少2平方米。按雏鸟周龄的增长而逐渐分群。育雏第一周温度控制在34—36℃,以后每周降低2℃,至第七周达到21—22℃即可。1周龄雏鸟抵抗力低,温度骤变、风吹或雨淋等,都会使雏鸟引起感冒、肺炎而死亡。要经常观察雏鸟,根据雏鸟的活动状态来调整温度。温度低时,雏鸟就会靠近热源,挤在一起,发出震颤的吱吱叫声,易造成挤压伤或压死。尤其在晚上或停电时更要注意。温度高时,雏鸟张口呼吸,饮水增加。如果温度适中,雏鸟活泼好动,食欲旺盛,羽毛有光

  泽,休息和睡眠安静。2月龄时可以脱离人工保温,遇寒冷季节可适当推迟。 刚出壳的雏鸟并不饥饿,其腹内的卵黄提供的营养足以满足48—72小时的营养需要。开食过早会使卵黄吸收不完全,损伤消化器官,对以后的生长发育不利。因此,雏鸟出壳后72小时开食为好。开食前应先给饮水,水中加0.01%的高锰酸钾。饮水后2小时再喂给混合精饲料,精饲料以粉状拌湿喂给,也可用嫩绿的菜叶、多汁的青草、煮熟切碎的鸡蛋作为开食料。在这期间不能在育雏伞、育雏箱内使用垫草和其他垫料,因为此时雏鸟分不清什么东西可食与不可食,只要能吞咽进去的东西就吃,往往造成肠梗阻。1周龄雏鸟的饲料以少喂勤添为原则,每隔3小时投喂1次,以后逐渐减少到4小时喂1次。每次先喂青绿饲料,后喂精饲料,每次以不剩料为准。1周龄以后喂料可不用拌湿料,而改喂颗粒料。1—3月龄的雏鸟精料占日粮的60%,青饲料占40%。镁的缺乏可引起骨骼病变,从3周龄开始,可以在

  饮水中补充硫酸镁,添加剂量为每10升水中加5克。1—8日龄每天光照20—24小时,2—12周龄每天光照16—18小时。1周龄以后,如果天气晴朗,外界气温高,可将雏鸟放到运动场上活动晒太阳。阳光对雏鸟的作用很大,它可使雏鸟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后者参与体内的钙磷代谢,防止腿病的发生。所以,应尽可能让雏鸟在阳光下活动。在我国的北方,冬季育雏,可建玻璃温室运动场或塑料大棚运动场。通风换气的目的是排出室内污浊的空气,换入新鲜空气,同时也调节室内的温湿度。在炎热的夏季,育雏舍应打开窗户通风。冬季通风要避免对流,要使雏鸟远离风口,防止感冒。一般通风以闻不到氨味为准。如果鸵鸟饲养密度较大,室内排泄物多,产生的氨就多,会直接影响鸵鸟的生长发育。雏鸟机体抵抗力较差,容易患病,所以要采取综合防疫措施。除饲料要保证营养外,主要应加强卫生和消毒,饮水要保证清洁,饲料要保证新鲜不变质。尤其是夏季喂给雏鸟的草和菜,切碎后应尽快喂,不要存放时间过长,否则极易腐烂和产生亚硝酸盐。环境卫生尤为重要,雏鸟有些疾病与环境卫生和饲养用具被污

  染有很大关系。如脐炎、卵黄囊感染、痢疾等,都是雏鸟常见病。主要是由于雏鸟脐部消毒不严或育雏室湿度太高,霉菌繁殖造成感染所致。运动场要经常清扫,不应存有树枝、砂砾、碎玻璃、铁丝或塑料袋等杂物,如果被鸵鸟吞食,就会导致消化不良、腺胃阻塞或创伤性胃炎。为预防疾病发生,对育雏舍、用具、工作服、鞋帽及周围环境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消毒。2月龄时,对雏鸟进行新城疫、支气管炎和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注射。

  当鸵鸟长到4月龄时,体重已达到36千克,已能适应各种自然条件,应改喂育成期饲料。从育雏期过渡到育成期,要做好饲料更换工作。做法是:脱温后的第1周仍喂育雏料,第二周用2/3育雏料加1/3育成料,第3周用1/3育雏料加2/3育成料,从第四周起全部用育成料。饲喂育成期的鸵鸟,最关键的是防止其

  过肥。所以随着鸵鸟日龄的增大,吸收利用粗纤维的能力逐渐增强,应尽可能让其采食青绿饲料,限制混合精饲料的饲喂量。夏秋季早晨可以待露水消失后,把鸵鸟驱赶到苜蓿地或人工草地放牧。不能带露水放牧,因为露水会打湿鸵鸟的腹部,引起肚胀、腹泻。不放牧的育成期鸵鸟,饲喂应定时、定量,以日喂4次为宜。3月龄以上的鸵鸟在春夏季可饲养在舍外,晚秋和冬季的白天在舍外饲养,夜间要赶入饲养棚。鸵鸟原生活于沙漠地区,喜欢沙浴,通过沙浴可以洁身和清除体表寄生虫,增加运动量。饲养棚和运动场要垫沙,最好用**河沙,沙粒大小适中,铺沙厚度为10—20厘米。运动场可采用部分铺沙,部分种草,同时种植一些遮荫的树或搭建遮荫棚。鸵鸟的神经比较敏感,受到惊吓时全群骚动狂奔,容易造成外伤和难产。所以,要保证鸵鸟场周围环境的安静,避免汽笛、机械撞击、爆破等突发性强烈震响。饲喂后2小时应驱赶鸵鸟运动,以避免鸵鸟过多沉积脂肪,这对大群饲养的育成期鸵鸟更重要,驱赶运动每次以1小时为宜。保证供给清洁的饮水,水盆每天清洗1次,每周消毒1次。育成期鸵鸟采食量大,排泄粪便也多。运动场要经常清除粪便、异物,定期消毒。当鸵鸟长到6月龄时,可进行第一次拔毛,因为出售羽毛是养殖鸵鸟的一项可观收入。一般在温暖的季节拔毛,冬季不能拔。拔毛时勿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肤,腹部的毛不能拔。以后每隔9个月拔毛1次。

  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雌鸵鸟一般在2—3岁时发育成熟。第一年产蛋较少,一般为20—40枚,以后逐年增加,到7岁时达到产蛋高峰,达到80—100枚左右,有效繁殖期为40—50年。雄鸵鸟性成熟略晚于雌鸵鸟,所以在引种时要注意,雄鸵鸟须要比雌鸵鸟大半年或1年,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繁殖效果。雌鸵鸟每年3—4月份开始产蛋,持续到9月份。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受食物、气候及自身条件的影响。在自然条件下,繁殖季节一开始,一只雄鸵鸟带2—3只雌鸵鸟(即通常所说的“一妻二妾制”)形成一个单位而单独活动。当雄鸵鸟和雌鸵鸟求爱时,会做出优美的动作,炫耀自己的羽毛,交配时间约30秒至1分钟。雄鸵鸟一般一天交配4—6次,也有性欲强者可达8次以上。雌鸵鸟在交配后很快就会产蛋,一般隔一天产1枚蛋,通常产12—16枚就开始自然孵化。为了让母鸵鸟多产蛋 进行人工孵化,可以在鸵鸟产蛋后把蛋取走,这样在整个繁殖季节可以连续产蛋,取蛋时要防止雄鸵鸟的攻击。

  食物供给不足,雌鸵鸟产蛋数就少;体况过肥,繁殖性能差,且无精蛋多。一般产12—20枚休息1周,然后开始下一个产蛋周期,但高产鸵鸟可连续产40枚才休息。主要与饲养管理有关。低产鸵鸟及老龄鸵鸟的产蛋几乎没有规律。老龄鸵鸟的产蛋率、孵化率、雏鸟的成活率都低,正常种蛋的受精率为60%—85%。

  鸵鸟养殖业在我国刚刚起步,可开发潜力巨大。根据中国鸵鸟养殖开发协会制定的发展规划:力争在本世纪末形成我国鸵鸟产业的雏形,最终目标是在我国形成集生产、科教、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的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鸵鸟产业,规划2000年的主要生产指标为:

  1、拥有3岁龄以上的良种产蛋鸟5万只;

  2、年存栏鸵鸟100万只,出栏15万只;

  3、生产鸵鸟肉600万公斤,鸵鸟皮15万张;

  4、生产优质鸵鸟专用饲料20万吨;

  5、羽毛、蛋壳、骨骼、内脏等加工副产品能得到充分利用。

鸵鸟的养殖技术与管理

新建鸵鸟场址选择非常重要,要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便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位置,土质以沙土或沙壤土为最好。因为沙土或沙壤土有较多的毛细管孔隙、透气和透水性良好,持水性小、雨后不会过分泥泞、易保持干燥。场区要能够提供充足而又清洁的饮水。选择场地时周围环境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鸵鸟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反应特别敏感,容易受惊和引起应激反应。因此,鸵鸟场周围环境要安静。场区周围最好绿化,使鸵鸟生活在一个接近自然的环境里,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生产潜力

鸵鸟良种选择是建场的关键,是决定未来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非洲鸵鸟引入我国时间较短,现处于种群扩大阶段。由于国内各企业鸵鸟引种来源复杂,引进鸵鸟种质差异很大。所以,养殖户选购鸵鸟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要选择种质纯、生产性能好的鸵鸟,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鸵鸟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红颈鸵鸟、蓝颈鸵鸟和驯养鸵鸟(驯养鸵鸟就是平常说的非洲黑鸵鸟),非洲黑鸵鸟具有体型紧凑,性情温驯,羽毛优良,性成熟早、产蛋多等特点,是目前饲养的主要品种。

选购鸵鸟时要注意系谱档案和血缘选配。系谱档案详细记录了鸵鸟的来源、品种、性别、年龄、双亲及自身的主要生产性能。可以据此了解鸵鸟的生产性能及血缘并进行合理的血缘选配。

鸵鸟饲养过程中精饲料供应可划为七个阶段,即雏鸵鸟(0-2月),小鸵鸟(2-4月),生长鸵鸟(4-6月),育肥鸵鸟(6-9月),后备鸵鸟 (9-14月),维持(14-开产及休产)和产蛋鸵鸟。各阶段的营养水平要求不同,饲料的配比也不同。但都以食草为主。鸵鸟的食性较广,对各种牧草饲料和多种块根块茎类、蔬菜等均可采食。

鸵鸟由于驯化时间不长,抗病能力极强,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饲养不当造成的疾病。首先要注意饲料的质量,防止鸵鸟因食用霉变食物而感染霉菌中毒。养殖鸵鸟饲料品质要求很高,霉变食物以及霉变原料对鸵鸟都是有害的。其次要注意青饲料纤维木质化问题,由于青饲料木质化严重,容易造成鸵鸟消化系统疾病。最后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鸵鸟外伤发生的可能性。

鸵鸟的养殖技术与管理:

1、雏鸵鸟的饲养

维舵鸟是指3月龄以内的小鸵鸟。刚出生的雏鸵鸟对温度变化极其敏感。雏鸵鸟腹中的卵黄吸收不良或完全不吸收,精心饲养才能大大提高成活率。

2、育成期的管理

从3~14月龄为育成期。育成期的鸵鸟生长发育速度很快。鸵鸟已能适应各种自然条件,应改喂育成期饲料。6月龄前充分饲喂发挥其最大的增重潜力,配合饲料及青饲料任其自由采食,保持适宜饲料粗纤维含量。

6月龄后应尽可能让其采食青绿饲料,限制配合饲料的饲喂量,配合饲料可具有较高的粗纤维水平降低饲养成本,要防止过肥饲喂后2小时应驱赶鸵鸟运动,每次以1小时为宜。

特别是作种用的鸵鸟,必须控制配合饲料喂量,以青饲料或干草粉为主配合饲料的摄入量每天控制在1kg以内。

3、产蛋期的管理

舵鸟一般18~30个月达性成熟,每年3~4月份开始产蛋,持续到9月份。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受食物、气候及自身条件的影响。一般产6~15枚休息1周,然后开始下一个产蛋周期,但高产鸵鸟可连续产40枚才休息。

为保持母鸵鸟的持续产蛋能力延长其使用年限,建议采用人工控制方法,强制休产1~2个月。饲料饲喂顺序可以先粗后精,也可以把精饲料拌入青饲料中一起饲喂。

鸵鸟的养殖的注意事项:

1、育雏场所

鸵鸟舍不仅要建立休息区、运动区、睡觉区等,还要建立专门的育雏场所,育雏舍除了要达到与其他三区的要求外,还要将育雏舍和饲养舍的地板上铺上淘地板砖。因为淘地板砖有着良好的吸湿、防潮隔热等一系列优点,能够保证地面的干燥不潮湿。

而且还方便舍内的卫生清理和消毒,还特别防滑,可以有效的减少由于滑倒而产生的雏鸵鸟脚步畸形现象。尽量将运动场建立的大一些,让雏鸟有足够的运动空间,锻炼它的脚力。

2、鸟舍消毒

鸟舍消毒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雏鸟舍,因为对鸟舍的消毒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传染病发病率。保证雏鸟的良好生长,但是在消毒时,工作人员要做好全套准备,使用新洁而灭溶液将双手消毒,穿戴上无菌服和鞋。

消毒时用高锰酸钾将青液浸泡,喂食雏鸟的食槽水槽等都要轮流更换,并且在用完后还必须将其清洗进行消毒,将鸟舍的粪便及时清理,每天至少三次,早中晚各一次。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鸵鸟 条件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