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鲫鱼分为野生和养殖的两种,我们日常食用的鲫鱼一般都是人工养殖的居多。那么,野生鲫鱼和养殖鲫鱼有什么区别呢?两种鲫鱼哪种的营养价值更高呢?
野生鲫鱼和养殖鲫鱼的营养价值
鲫鱼肉质细嫩,肉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 13克、脂肪 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野生的比较瘦,人工喂养的肚子比较肥大,除了脂肪含量高以外,其它的都逊色于野生鲫鱼,食疗效果也差于野生鲫鱼。
鲫鱼的营养价值分析 1、鲫鱼所含的蛋白质质优、齐全、易于消化吸收,是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质来源,常食可增强抗病能力,肝炎、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经常食用。 2、鲫鱼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之功效,对脾胃虚弱、水肿、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补食疗作用;产后妇女炖食鲫鱼汤,可补虚通乳。 3、鲫鱼肉嫩味鲜,可做粥、做汤、做菜、做小吃等。尤其适于做汤,鲫鱼汤不但味香汤鲜,而且具有较强的滋补作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和病后虚弱者食用,也特别适合产妇食用。
野生鲫鱼和养殖鲫鱼的区别
鲫鱼区分是野生还是养殖的方法如下:
1、野生的鲫鱼,总体上颜色偏白,如果在水中或迎着亮光从侧面看,有淡黄的颜色。而养殖的鲫鱼是灰黑色,纯养殖的颜色更黑。
野生的鲫鱼,颜色偏白,背部高起。
野生的鲫鱼,体形瘦长,颜色淡黄。
2、野生的鲫鱼,体形上偏瘦,脊背处比较高,所谓高背。而养殖的鲫鱼体形上偏肥,肚子大而松软。
养殖的鲫鱼,色黑。
养殖的鲫鱼,色黑、平背。
3、还有一种大塘或水库养殖的鲫鱼,处于野生和养殖之间。虽然颜色有点儿偏白,但体形偏肥,脊背处平滑。
半养殖的鲫鱼,平背、肚偏肥。
半养殖的鲫鱼,平背、肚偏肥。
钓回来的鲫鱼怎么养
野生鲫鱼和养殖鲫鱼的区别表现在颜色、形状、灵活度上,其中野生鲫鱼的颜色偏白,但在阳光下会出现**,且背部较高,灵活性较好,而养殖鲫鱼的颜色偏黑,体型肥大,肚子大且松软,灵活度较差。
野生鲫鱼和养殖鲫鱼有什么不同1、颜色不同
野生鲫鱼和养殖鲫鱼的颜色不同。野生鲫鱼生长在野外,全身颜色为白色,但迎着阳光看,则会发现淡**的颜色,而养殖鲫鱼全身颜色为黑色或**,而且纯种的养殖鲫鱼颜色为纯黑色。
2、形状不同
野生鲫鱼和养殖鲫鱼的形状不同。野生鲫鱼的体型较为瘦长,但背部高高隆起,而养殖鲫鱼的活动量较小,食物摄入过多,因此其体型肥胖,背部较平且肚子大而松软。
3、灵活度不同
野生鲫鱼和养殖鲫鱼的灵活度不同。野生鲫鱼生长在天敌较多的环境中,在生长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以免被天敌捕食,而养殖鲫鱼生长的环境安全,其灵活度下降,可以轻易捕捉。
4、养殖方法
养殖鲫鱼时,要使用地势偏高、排灌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池,并对池塘使用生石灰消毒处理,然后将鲫鱼苗投放其中。日常养殖时,要为鲫鱼每天提供两到三次饲料,以米糠、麦麸等饲料为主,搭配青菜、瓜果皮、鱼虾等食物。
鲫鱼的饲养方法
最好的办法是做一个小型鱼池,并使用增氧机。我钓回的鲫鱼,只要到家时是活的,基本上可养成活一月以上。五一期间钓回的鲫鱼有三四斤放在鱼池里,前两天才捞出来,全都养成一一张张弯弓(未投食,饿的)
鲫鱼要怎样区分是野生还是养殖的。
鲫鱼(学名:Carassius auratus,简称鲫,俗名鲫瓜子、月鲫仔、土鲫、细头、鲋鱼、寒鲋)在欧亚地区为常见淡水鱼,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鲫属的其中一种鱼类。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养殖鲫鱼的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养殖鲫鱼的技术
鲫鱼经过人工养殖和选育,可以产生许多新品种,例如金鱼就是由此产生的一种观赏鱼类,和食用的野生鲫鱼学名同为 Carassius auratus 。 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居而行,择食而居。肉质细嫩,肉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 13克、脂肪 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鲫鱼分布广泛,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最大体长约30厘米,栖息深度为0~20米,无毒,经济型食用鱼类,物美价廉。多产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带,洱海鲫鱼较为出名。
鲫鱼的生活习性
鲫鱼生活在淡水中的杂食性鱼,体态丰腴,水中穿梭游动的姿态优美。鲫鱼的生活层次属 底层鱼类。在一般的情况下,都在水下游动、觅食、栖息。但气温、水温较高时,也要到水的中下层、中上层游动、觅食。
成鱼主要以植物性食料为主。由于植物性饲料在水体中蕴藏丰富,品种每繁多,供采食的面广。维管束水草的茎,叶,芽和果实是鲫鱼爱食之物,在生有菱和藕的高等水生植物的水域,鲫鱼最能获得各种丰富的营养物质。 硅藻和一些状藻类也是鲫鱼的食物,小虾, 蚯蚓,幼螺,昆虫等它们也很爱吃。
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鲫鱼适应性非常强,不论是深水或浅水、流水或静水、高温水(32℃)或低温水(0℃)均能生存。即使在pH:9的强碱性水域,盐度高达45%的达里湖,仍然能生长繁殖。
采食时间依季节不同而不同。春季为采食旺季,昼夜均在不断地采食;夏季采食时间为早,晚和夜间;秋季全天采食;冬季则在中午前后采食。
喜欢群集而行。有时顺水,有时逆水,到水草丰茂的浅滩,河湾,沟汊, 芦苇丛中寻食,产卵;遇到水流缓慢或静止不动,具有丰富饵料的场所,它们就暂栖息下来。
生活在湖泊和大型水库中的鲫鱼
也是择食而居。尤其在较浅的水生植物丛生地,更是它们的集中地,即使到了冬季,它们贪恋草根,多数也不游到无草的深水处 过冬。
生活在小型河流和池塘中的鲫鱼
它们是遇流即行,无流即止,择食而居。冬季多潜入水底深处越冬。
鲫鱼的养殖技术
池塘主养鲫鱼要获得高产效益,养殖技术是关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鲫鱼成鱼池塘养殖技术:
鲫鱼在池塘中养殖,主要采用在成鱼池中混养、鱼种池套养、亲鱼池套养和池塘主养等四种养殖方式。
1在成鱼池中混养鲫鱼,与青、草、鲢、鳙、鳊、鲂、鲤等多品种混养的方式。应放养大规格鱼种。放 养时间宜早不宜迟,即冬季放养较春季放养效果好。放养密度每亩水面150~250尾。其他鱼的放养规格和数量根据需要确定。鲫鱼的养殖池塘要求不高,一般面积01~2公顷,水探 15米以上的池塘即可。池底有10~15厘米厚的淤泥最佳。池塘的清理、消毒、施基肥等均按常规 方法 进行,成活率可达80%左右。经200天左右的 饲养 ,个体重在200克以上看居绝大多数,每亩水面产量达20千克以上。
2池塘主养鲫鱼要求面积以01~02公顷为宜,水深15米以上,池底有10~15厘米的淤泥,村前屋后有生活污水的池塘主养鲫鱼效果较好。放养鱼种前一周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消毒后2~3天注水,注水时用网栅在入水口过滤以防止野杂鱼入池。每亩水面主放50~65厘米鲫鱼过冬鱼种1500尾或当年孵出大规格鱼苗2000尾,搭配40%左右(600~800尾)草、鲢和鳙过冬鱼种。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日常投喂精饲料为主,结合施肥培养水质为辅。精饲料的年投喂量相当于彭泽鲫预计产量的25倍左右。采用定点投喂,日投喂量根据鱼体生长情况、天气、水温和鱼的摄食强度而定,并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施肥或加注新水。在一般管理水平下,当年可获平均体重150克/尾左右的鲫鱼200千克,另获200千克斤左右的草、鲢、鳙鱼。由于优质鱼的比例较高,其纯利润也较其他养殖模式要高。
3鱼苗池套养鲫鱼。可在青、草、鲢、鳙、鳊、鲂等鱼苗池内套养成鱼,而不适宜套养在鲤鱼、罗非鱼的鱼种池内。套养池塘面积要求01~02公顷,水深10~15米。池塘的清理、消毒、施基肥等均与常规的方法相同。鲫鱼在其他鱼苗池套养,只能放养当年孵出的鱼种。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在主养当年孵出的鱼种分塘转入过冬鱼种培育时,就应立即放人当年孵出的鲫鱼种养殖;放养规格宜大不宜小,放养密度为每007公顷水面150~220尾。其他当年孵出的鱼种的放养数量、规格和搭配品种的比例视生产需要和出塘规格而定。鲫鱼苗由于其为底层鱼类,一般不影响家鱼鱼种的生存空间,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因此当年孵出的鱼种在鱼苗池套养,基本上不影响主养鱼种的放养密度和出塘规格;又由于鲫鱼在家鱼鱼种池中主要是摄食残饵和池底动植物等,因而基本上不需要增加资金和饲料的投入。在通常饲养管理条件下,鲫鱼苗在鱼苗池套养,经150~180天的饲养,年终起水规格可达200克以上,每007公顷水面可增收鲫鱼成鱼25~40千克。
4亲鱼培育池套养鲫鱼。我国南方地区,一般在5月中旬至下旬家鱼人工繁殖生产即可结束。产后亲鱼性腺处于恢复期,为尽快恢复亲鱼体力,促进性腺发育,池塘多为精养管理。这种鱼池除安排亲鱼培育及搭配其他鱼外,每 007公顷水面可再搭放5~6厘米的鲫200尾。鲫在亲鱼培育池套养,放养时间一般与亲鱼同时进行,培育(养殖)方法按主养家鱼亲鱼的常规方法进行。亲鱼培育需遵循其性腺发育的规律来进行。亲鱼培育池套养鲫鱼一般年底不能干塘起捕,需待翌年亲鱼进行产前强化培育时方能彻底起捕。经250~300天的饲养,每007公顷水面可获鲫鱼25~45千克,平均个体重200克以上。
(二) 稻田养殖鲫鱼
土质肥沃,灌溉方便,保水保肥性能好的稻田均可养殖鲫鱼,一般采用双季稻连养,单季稻因时间短,养殖难以达到成鱼规格。放鱼前要视稻田的面积大小、水源和进出水口等情况,在田内开挖修整好田埂、鱼溜(鱼坑)和鱼沟。田埂要求坚实和不漏水;鱼溜的面积各地不同,每007公顷水面少则3~5平方米,多者20~30平方米,一般鱼溜占地面积在5%左右为宜,水深08米左右即可。鱼沟的多少视田面的形状和大小而定,有“一”字形、“十”字形、“什”字形、“卅”字形和“口”字形等多种形式。 稻田养殖鲫鱼可单养也可混养,放养规格以50~65厘米的鱼苗效果较好。早稻插秧后一周即可放养鱼种,每007公顷水面放养鱼苗250~500尾。在不投饵的情况下,秋后可收获平均尾重100克左右的鲫鱼20千克以上,如投入部分精饲料,007公顷的鲫鱼产量可超过35千克。日常管理与其他鱼的稻田养殖相同。提倡多施有机肥,使稻田内有更丰富的有机质,以利鲫鱼的生长。同时搞好防逃设备,以防顶水窜逃。
(三) 小型水库与湖泊养殖鲫鱼
天然饵料丰富、水质较肥的小型湖泊和水库适合放养鲫鱼,采取投饵、施肥的精养或半精养的湖泊水库养殖鲫鱼效果更好。1~3年内干湖或干库 捕鱼 的湖泊水库,放养鲫鱼,一般能达到很好的增产增收效果。由于湖泊、水库水 面相 对较大,敌害鱼类较多,为提高鲫的成活率,应尽可能放养大规格鱼种为好,放养密度为每007公顷水面20~50尾。放养时间冬、春两季均可。每年放水捕鱼的高产湖泊、水库可增加鲫鱼的放养数量,并可按池塘养殖鲫鱼技术进行规范管理。在天然饵料丰富,水质肥沃的湖泊,鲫鱼的生长速度甚至超过它在池塘中生长的速度,当年个体重达250克以上,2~3年干湖或干库的湖泊、水库,鲫鱼个体重达500克以上者占相当比例。
(四) 网箱养殖鲫鱼
利用水库、湖泊等大水面进行网箱集约式生产,不占用土地面积和池塘水面,是一种新养殖方式的尝试。由于水库、湖泊等大水体水面大,使得网箱内外水体能充分交换,因此溶氧充足;其次网箱养殖鱼的活动量小,能量消耗少,这些都有利于鲫鱼的生长。网箱规格,一般要求面积为16~28平方米,高为2~3米,网目大小依照放养鱼种的规格而定,在不逃鱼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大的网目,以增大箱内外水体的交换。网箱材料应用3×3的聚乙烯网线为好。网箱设置方式常采用漂浮式和固定式两种方式,箱距2~3米,行距20米左右。确定网箱设置的位置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网箱养殖鲫鱼一般采用单养方式,也可搭配一定比例的鲢、鳙、鲴,一般控制在总产量的3%~5%以内。每平方米放养5厘米以上规格的鲫鱼苗种50~200尾,同一网箱内的鱼种必须一次性放足。放养规格必须整齐,否则鱼体大小会越来越悬殊。网箱养殖鲫鱼必须投饵。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好,半浮性或沉性颗粒饵料均可。饵料配方可参照鲤鱼网箱养殖的配方,蛋白质含量可比鲤鱼饵料稍低。投饵少量多次,是网箱养鱼的投喂原则。每次投饵量以90%的饵料在漏出网箱之前被吃掉,且最后投入的少许饵料又很少有鱼争食为标准,确定每次投饵的数量。每日投饵4~6次,夜间不投饵。其他方面的日常管理与常规网箱养鱼无异。经过180~200天饲养,鱼体平均体重可达200克以上,每平方米产量可达8~25千克。
鲫鱼的鱼种优劣辨别
养殖户在购买鲫鱼鱼种时,应根据主要鲫鱼养殖品种的生物学特征,正确分辨鱼种的伪劣,避免上当受骗蒙受损失。
选好主养品种
主养的鲫鱼以异育银鲫、彭泽鲫、湘云鲫为主,其中又以湘云鲫生长速度最快,其次为异育银鲫,最后为彭泽鲫。但彭泽鲫外观优于 其它 品种,出口商品鲫仍以彭泽鲫鱼为主。
鱼种放养密度设计
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最好自己培育大规格鱼种。
用池塘培育鲫鱼鱼种,每亩放养鲫鱼夏花08~12万尾可以达到养成规格50~60克的目的。
进行鲫鱼成鱼养殖时,鱼种平均规格为50~60克时,每亩放养鲫鱼鱼种1500~1800尾最为理想,养成商品鱼规格可达到350~400克。
品种搭配
培育大规格鲫鱼种不要配搭草鱼和鲫鱼,而应选择鲢鱼和鳙鱼,数量应占主养鲫鱼20%左右,鳙鱼则占鲢鱼的10%左右。搭配品种的放养时间不宜过早,尤其是过早投入鳙鱼对鲫鱼驯化的影响更大。
鱼种驯化
培育鱼种阶段驯化相对容易。驯化后的鱼种在成鱼养殖时上浮抢食时间短,便于管理。
驯化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添加剂,可以缩短驯化时间,增加鲫鱼摄食面积和数量。
密度对驯化的影响。密度大,群体数量大,易于驯化。在密度已确定不能改变时,可以降低池塘水位,相对增大密度,则既要利于驯化又能提高池塘水温,促进鱼生长。
搭配鲢、鳙鱼种应在主养鲫鱼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投放。
驯化期的水质宜“清瘦”不宜“浊肥”。
驯化时管理人员需要耐心认真。
饲料粒径和投饲率
鲫鱼饲料粒径的选择标准“就小不就大”。一般鲫鱼规格在10克/尾以下时,饲料粒径选05mm;10~30克/尾时选15mm;75~100克/尾时选20mm;150~300克/尾时选24mm;300克每尾以上时选32mm。
鱼的摄食能力受到鱼的规格及池塘水温的直接影响,故投饲率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机调整,而不应该一成不变。
鲫鱼的鱼病防治
鲫鱼的抗病能力虽强,发现了鲫鱼出血性锚头鳋病,虽然此病的发生率不高,但一旦染上任其发展,也会导致鲫鱼大量死亡。
严重患病鲫鱼主要表现为:浮水慢游(乏力)、色泽淡白;鱼体表的腹部、背脊两侧(细鳞部位)可见针状虫体寄生;虫体着生处有绿豆或豌豆大小的充血红斑,病灶部位鳞片松动或脱落,粘液增多,少数形成明显的溃疡。病原体为鲤锚头鳋。
主要病因:一是清塘不彻底或不清塘,病因待机孳生;二是投入时体表受损伤(或生产操作不慎致使鱼体表受伤)的鱼种,为病原体寄生创造了可乘之机。
预防方法
在鲫鱼种下塘前1~2天用25%敌百虫粉剂全池泼洒,使池水呈1ppm。
小面积主养池,可在发病季节每半月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03ppm,大面积鲫鱼混养池,可在鲫鱼生长季节,在食场周围进行敌百虫挂篓(袋),每月1~2次,每次连挂2天。治疗方法:在养殖中,出现患病征兆时,及时观察检查,确诊后一次性全池泼洒05ppm 90%晶体敌百虫、02ppm硫酸亚铁合剂。对于继发性鲫锚头鳋病(或已多次使用敌百虫的池塘),可改用农用敌杀死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水深1m用6~10mL。
鲫鱼大红鳃病毒的症状
鳃出血的主要症状:病鱼身体发红,侧鳞以下及胸部尤为明显,鳃盖肿胀,在鳃盖张合或鱼体跳跃的过程中,血水会从鳃部流出。由于发病的鲫鱼鳃部水肿,呈西瓜经色,所以养殖户称之为大红鳃,如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六七月份的鳃出血。
鳃出血病来势凶猛,至今尚未有效药物防控。根据近几年的 经验 ,最好的防控 措施 是采用应激防控体系来预防和缓和病情,它是由应激防控技术、生态位防控技术、免疫防控技术和药物防控技术等四大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此防控体系必须贯穿于整个养殖期。
鳃出血病情况严重的池塘应急方案
;半夜每天要开增氧机;
同时,第一天添加抗病毒中药5公斤/吨于饲料中,连用三天,药饵一天一餐,最多不超过两餐;
第二天上午:强力增氧底改,1公斤/亩·米;阴雨天也可以使用;
第四天上午:三宝维生素C全池泼洒,100克/亩·米;
第四天下午:三宝蛋氨酸碘50毫升/亩·米;饲料中停喂抗病毒中药,改添加 黄芪复合多糖5公斤/吨饲料中,连用三天,药饵一天一餐,最多不超过二餐;
,7天为一个疗程。
2、鳃出血病情况较轻的池塘应急方案
第一天上午:三宝维生素C全池泼洒,100克/亩·米;
;半夜每天要开增氧;
第一天添加抗病毒中药5公斤/吨饲料和黄芪复合多糖5公斤/吨饲料中,连用三天,药饵一天一餐,最多不超过二餐;
第二天上午:强力增氧底改,1公斤/亩·米;阴雨天也可以使用;
第四天上午:三宝维生素C全池泼洒,100克/亩·米;下午:三宝蛋氨酸碘50毫升/亩·米;饲料中停喂抗病毒中药和黄芪复合多糖,改添加抗菌肽5公斤/吨饲料中,连用三天,药饵一天一餐,最多不超过二餐;
。这样7天为一个疗程,此方案较适合大红鳃和其他细菌性病比较严重,鳃出血病比较轻的池塘。
注意事项:鳃出血池塘严禁乱用杀虫剂、消毒剂、换水、分塘和并塘等。
人工授精
将注射的雌、雄亲鱼按(8~10):1的数量分开暂养于网箱中,并进行微流水刺激。水温18~28℃,催产的效应时间一般为12~17小时。临近效应时间亲鱼在网箱内急游跳动,表现异常兴奋,这时应检查亲鱼。若一提起卵就流出或稍压即流出,应马上进行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方法有2种。
是干法授精,操作时将成熟亲鱼捕起,用干毛巾抹去鱼体和操作者手上的水分,将雌鱼卵子挤入擦干的器皿(搪瓷盘、小脸盆)中,同时挤入雄鱼的精液(每2万~5万粒鱼卵滴入2~3滴精液),用干羽毛轻轻搅拌2~3分钟,然后将受精卵慢慢倒入黄泥水中(取粉质粘黄泥加5升清水捻成稀泥浆状,过滤即成)。当卵粒全部倒入后,不停地向一个方向搅拌,保证受精卵在泥浆中不堆积成团、结块即可。搅拌10分钟左右,鱼卵的粘性完全脱掉,倒入密网或筛绢(孔径05毫米左右)滤出受精卵,在水中漂洗1~2次,再放入家鱼孵化环道或孵化桶中流水孵化。
湿法授精,将生理盐水(06%~07%)放入盆中,再挤入少量精液搅匀,随即挤卵于盆中,边挤卵边搅拌,并再补充精液,3分钟后进行脱粘,流水孵化。
稻田养殖
鲫鱼肉质鲜嫩,当前很多养殖户不仅仅利用鱼塘养殖,还进行稻田养鱼,发展生态绿色农业,从而获得较好的收益。不过,因为稻田放养的鲫鱼个体小,容易遭受敌害,因此,防除敌害十分重要。
蚂蝗
蚂蝗是稻田里常见的敌害之一,它能吸食鲫鱼的汁液,导致鲫鱼瘦弱死亡。可以将丝瓜络浸入猪血中,等凝结后于傍晚放置在田沟中。每亩放置8-10个,第二天早上收集,丝瓜络里面爬满蚂蝗,将其灭杀即可。
水蜈蚣
在鲫鱼投放前一个月,每亩水田施用60公斤的茶麸,即可灭杀水蜈蚣。不过,放养后定期需要观察,如发现水蜈蚣,可和鲫鱼一起捞入网箱,撒上少量煤油,使水蜈蚣窒息死亡。
怎么分辨野鲫与养殖鲫鱼,
鲫鱼区分是野生还是养殖的方法如下:
1、野生的鲫鱼,总体上颜色偏白,如果在水中或迎着亮光从侧面看,有淡黄的颜色。而养殖的鲫鱼是灰黑色,纯养殖的颜色更黑。野生的鲫鱼,颜色偏白,背部高起。野生的鲫鱼,体形瘦长,颜色淡黄。
2、野生的鲫鱼,体形上偏瘦,脊背处比较高,所谓高背。而养殖的鲫鱼体形上偏肥,肚子大而松软。养殖的鲫鱼,色黑。养殖的鲫鱼,色黑、平背。
3、还有一种大塘或水库养殖的鲫鱼,处于野生和养殖之间。虽然颜色有点儿偏白,但体形偏肥,脊背处平滑。半养殖的鲫鱼,平背、肚偏肥。
扩展资料:
外形特征
鲫鱼体侧扁而高,体型较小,背部暗淡,腹部发白色浅,不过也因鱼产地的不同体色呈现出差异,但多呈黑色并带有金属光泽。嘴上无须,鱼鳞较小。
鲫鱼体色主要是灰色,如灰黑色的体背,银灰色的体腹和灰白色的鳍条。
鲫鱼在全国各地(除西部高原)广泛分布,栖息在湖泊、江河、河渠、沼泽中,尤以水草茂盛的浅水湖和池塘较多,繁殖能力极强,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鱼类。也是我国一种优良的养殖鱼类和经济鱼类。 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
-鲫鱼 (硬骨鱼纲动物)
鲫鱼可以养殖吗,怎么养
养殖鲫鱼和野鲫鱼其实如果时间长了还是差不多的,有的养殖塘,讲究1年速成上市卖的都是偏白,看鱼身惨白惨白的,或是银色的,一般来讲是养殖货,野鲫鱼发黄,很亮的金**,不过有一点补充,养殖鲫鱼在塘里产子后养个几年颜色也逐渐变黄,也是不错的
还有一点,野生鲫鱼一般偏瘦,体型修长,尾鳍比较宽
参考资料的就属于野生鲫鱼
是养殖鲫鱼,这种叫银鲫,比较普遍的养殖品种,
鲫鱼能活多久,附养殖方法
养殖池:面积一般在3-20亩,深度最好在2-3米;养殖时要控制好密度。喂食:可以喂专门的饲料,并根据鱼的体型选择合适的粒径。水温:平时至少保持在15度,繁殖季节需保持在20度。含氧量:需准备好增氧机,缺氧的时候可以使用。水质:要需定期换水,高温季节每周换一次,其它季节两周换一次。 一、鲫鱼可以养殖吗
鲫鱼是一类非常常见的鱼,它们基本在我国各地的淡水水域之中都有分布。除了这些野生的鲫鱼之外,还有人工养殖的鲫鱼。养殖鲫鱼的行为是十分普遍的,许多养殖者都选择养殖鲫鱼。养殖鲫鱼一般都是大范围的,需要用到专门的养殖池。
二、鲫鱼怎么养1、养殖池:养殖鲫鱼的时候一般需要用到养殖池。池塘的面积可以控制在3-20亩,池塘的深度可以控制在2-3米之间,不要太浅。可以单养鲫鱼这一种鱼,不过更常见的还是将鲫鱼跟鲢鱼、鳙鱼放在一块养,此时就需要注意密度问题,根据养殖池的面积以及深度合理控制数量,不要太密集。
2、喂食:给鲫鱼喂食也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可以给鲫鱼吃专门的饲料,这种饲料中含有的营养比较多,而且也比较方便。在鲫鱼还比较小的时候,可以喂粒径小一些的饲料。随着鲫鱼慢慢长大,饲料的粒径可以逐渐增加。
3、水温:在养殖的过程中,调节水温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在鲫鱼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水温至少要保持在15度以上。在鲫鱼繁殖的过程中,水温则尽量保持在20度左右。
4、含氧量:水中的含氧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让鲫鱼生活在含氧量比较高的水中,它们的发育状态更好。一般来说,在养殖之前就需要准备好一个增氧机,之后养殖的时候根据天气情况以及鲫鱼的活动情况使用增氧机。
5、水质:水质也是十分重要的,水的透明度可以保持在25-30厘米之间。若是水质比较浑浊的话,可以适当更换。高温的时候一般每周一次,其它季节一般两周一次。
鲫鱼通常能活10年左右,部分鲫鱼能够活15年左右,但是它的寿命通常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若野生鲫鱼所生活的水域受到了污染,其寿命就会缩短,若是人工饲养的鲫鱼,它通常只能活几年,随后就会被杀掉食用。鲫鱼属于一种底层的杂食性鱼类,平日多以植物性食料为主,比如维管束水草的茎、叶、芽和果实,偶尔也食用动物性饵料,比如小虾、蚯蚓以及幼螺。
一、鲫鱼能活多久
1、存活的时间
鲫鱼一般能够活10年左右,也有一些鲫鱼可以活15年左右,但是多数鲫鱼活不了那么长的时间,例如若是人工饲养的鲫鱼,那么它们一般只能活几年左右便会被宰杀吃掉,即使是生活在野外的鲫鱼,当它们所生活的水域受到污染了,通常也会缩短寿命。
2、生活习性
(1)鲫鱼属于一种底层鱼类,不过在水温比较高的时候,也会去往中下层或者中上层。
(2)鲫鱼主要会吃植物性食料,例如维管束水草的茎、叶、芽以及果实,有的时候也会吃小虾、蚯蚓、幼螺、昆虫等动物性饵料,属于一种杂食性鱼类。
(3)春季是采食旺季,白天与晚上均在不停的采食,而在夏季,一般会在早上、晚上和夜间采食,因为此时的温度会下降,进入秋季后一般全天均会采食,冬季则在中午前后采食,因为此时的温度比较低。
二、鲫鱼的养殖方法
1、清塘消毒
(1)需要在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地方建造养殖场,并在投放鲫鱼之前,做好清塘消毒的工作。
(2)需要将池塘水排空,并在太阳下暴晒几天,接着再用生石灰消毒,然后再放水。
2、放苗
(1)需要挑选健康的鱼苗,并在放苗先对鱼苗进行消毒,以此来降低病害发生的几率。
(2)宜在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放苗,通常每亩可以放苗2000尾左右,养殖密度不宜过大,避免影响鱼苗的生长。
3、投喂食物
(1)可以投喂虾肉、浮游生物、鱼饲料、米饭、红虫、蚯蚓、螺肉、面包屑、馒头等食物。
(2)在投喂时需要以少量多次为投喂原则,每天一般可以投饲6-8次并根据摄食情况、气候等因素合理的调整。
4、日常管理
(1)需要定期换水,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更要注意水温的变化,确保水质的干净。
(2)在养殖鲫鱼时需要注意补充钙磷,通常每半个月左右可以施加1次石灰溶液与磷酸钙,而且还要根据水质的变化合理的施加有机肥,确保有营养能够让鲫鱼吸收。
(3)定期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灭菌,降低水霉病、肝胆综合征、红鳃病等病害发生的几率。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