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九龙虫别称洋虫,分布于东南亚各国和我国的华南、华东地区,为温带、热带地区,其本身富含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等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既可药用,又可食用,所以在民间有不少饲养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九龙虫的功效与吃法吧!
九龙虫的药用功效
1、治疗贫血:九龙虫可以治疗骨髓增生低下性贫血、续发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凝血因子缺乏症等,疗效甚佳,有效率、缓解率达到100%,治愈率达85%以上。
2、温中理气:九龙虫的粪便主治劳伤咳嗽、吐血、中风瘫痪、跌打损伤、肝胃气痛、反胃、噎膈等症,还具有抗癌、抗衰老的功效,晒干后可内服,生吞、研末或入丸剂、泡酒。
3、活血散瘀:九龙虫的副产物如虫粪、虫皮等杂质,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对治疗挫伤、扭伤所致的皮下充血、肿胀等症效果非常显著。
4、美容护肤:九龙虫体内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特别在护肤美容、高脂血症和恶性肿瘤方面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九龙虫的相关论述
1、《纲目拾遗》:行血分,暖脾胃,和五脏,健筋骨,去湿搜风,壮阳道,治怯弱。
2、《药性考》:活吞数枚,止血,(治)劳怯。
九龙虫的食用方法
1、九龙虫可以泡酒饮用或蜂蜜调和后兑水食用。
2、九龙虫可以直接活吃。
3、九龙虫烤干研末每日空心酒中服。
4、九龙虫的排泄物可做蜜丸,也可做粉剂用锅蒸熟即可入酒冲服。
九龙虫的药用选方
1、治五劳七伤:白茯苓三钱,九龙虫七个,捣烂,每日空心酒冲服,以复元为止。
2、治吐血不止,喘息燥热:古墨研浓,贝母三分,九龙虫七个,陈酒冲服七次。
3、治哮喘:九龙虫九个,薄荷汤送。
4、治胃痛心疼:九龙虫七个,木香末冲酒服。
5、治气痛:九龙虫九个,槟榔汤送。
6、治伤食:九龙虫九个,姜汤送。
7、治膨胀:九龙虫二十四个,薄荷、陈皮汤送。
8、治痢疾:白痢用红糖,红痢用白糖,陈酒冲九龙虫七个服。
9、治中风不语:九龙虫二十四个,薄荷、灯心汤送。
10、治风瘫:九龙虫九个,木香汤送。
11、治急慢惊风:九龙虫九个,薄荷、杏仁汤送。
12、治小便不适:灯心、车前各七根,九龙虫七个,陈酒冲服。
13、治疟后寒热不调:九龙虫七个,未发之先,冲酒服三次。
14、治无名肿毒:九龙虫十六个,陈酒送,五更服。
15、治打伤:九龙虫九个,黑枣薄荷汤送。
16、治刀斧伤:九龙虫捣敷。
九龙虫泡酒方法有哪些
九龙虫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很多药膳中都可能会用上九龙虫,由此可见九龙虫也是药膳中非常珍贵的一味食材。九龙虫的用法是比较多样的,除了可以做药膳,九龙虫还可以用来泡酒,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功效作用。那么九龙虫泡酒的方法具体有哪些呢?
1方法一
高度酒(类似原浆酒50度以上的,酒厂里弄出来的当然最好。)一斤酒放300只-500只左右的九龙虫,感觉数量挺多,九龙虫体格很小看起来也不太多。九龙虫活着放入酒里面,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一个月左右才有不错的效果。九龙虫烘干后,磨成粉,放入酒内,一般一周就可以食用,时间越久,效果越好。
2方法二
九龙虫50克 红参20克,鹿茸6克,白酒1000克。将九龙虫、红参、鹿茸蒸软后,放入白酒中,加盖密封,浸浸泡15天即可饮用。补气壮阳。适用于老人冬季阳虚,畏寒,肢体不温。
3适用人群
九龙虫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膳滋补品,具有活血祛瘀,温中理气。治劳伤咳嗽,吐血,中风瘫痪,跌打损伤,心胃气痛,噎膈反胃。适用于肺肾两虚、精气不足、咳嗽气短、自汗盗汗、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劳嗽痰血等病症。由于它性平力缓,能平补阴阳,所以也是年老体弱、病后体衰、产后体虚者的调补药食佳品。九龙虫对于治疗补肾虚的效果是非常突出的,并且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盲目,经常性出现盗汗和气虚的人们,尤其要重视身体保健工作的进行,在食用九龙虫的时候也要了解药材的食用禁忌。
人工养殖昆虫问题
我知道蟑螂可以入药,不过是要在无菌环境下养殖的蟑螂才能入药,我还值得蝎子、蜈蚣、蝉、蚕、蚂蚁都可以入药。
昆虫入药历史
中国文化史之宝库《周礼·天官》有记,“五药,草木虫石谷也”。早在3000 年前,人们已将蚂蚁酱作为天子的膳食,还有蝉、蜂等昆虫供贵族阶层享用。所谓药食同源,昆虫作为药物治病,在我国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列出的虫药就有29种,明代名医李时珍的药物巨著——《本草纲目》则将虫药种类大大扩充,到目前为止,我国中医的药用昆虫达300种之多,在医药、食品、工艺美术等诸多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3、药用昆虫的功效
临床上常用蜂蜜、蜂乳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蜂毒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治疗;蝉蜕可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
传统中医认为昆虫类中药多具有祛风通络、熄风止痉、补肾益精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药用昆虫可增强免疫、镇静、镇痛、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过敏、抗惊厥、抗癌,在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随着更多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发明和应用,药用昆虫的不少新作用、新用途也在不断被发现。
4、常见药用昆虫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又称为虫草或冬虫草,是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蝙蝠蛾幼虫体上的子座与幼虫尸体的复合物,是虫和草结合在一起长的奇特生物,它冬天是虫子,夏天从虫子里长出“草”来。虽然兼有虫和草的外形,却非虫非草,属于菌藻类生物。
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膳滋补品,它性平味甘,具有补肺肾、止咳嗽、益虚损、养精气之功能,为平补阴阳之品,它不似人参会使人产生燥热,有人参之益而无人参之害,可用于肺痨咳血,阳痿遗精等症。如百令胶囊、金水宝均为虫草制品。此外,病后体虚不复,自汗畏寒等,可以用冬虫夏草同鸭、鸡、猪肉等炖服,有补虚扶弱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冬虫夏草含有虫草酸、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B12、麦角脂醇、六碳糖醇、生物碱等,对人体大有裨益。
美州大蠊
美洲大蠊,又称蜚蠊,俗称蟑螂,是蜚蠊科中体积最大的昆虫,红褐色,原产于非洲北部,公元17世纪前后经由船只带到美洲,并于18世纪被人在美洲发现。在南方地区为室内优势品种,主要生存于下水道、暖气沟、浴室及酿造厂、酱品厂等阴暗潮湿的环境。
古人应用蜚蠊入药甚早,《神农本草经》将其列入中品,《本草纲目》曰:“蜚蠊,行夜,蛗螽(fù zhōng)三种,西南夷皆食之(其意思为:蜚蠊,多在夜间活动,西南少数民族多有食用蜚蠊、蚱蜢等昆虫的习俗)”,如今在我国汉中与西南地带如四川、云南等地依然延续了此种饮食习惯。现代医药将蜚蠊用于中成药康复新液,前文患者所指的即是该药。
中医认为美洲大蠊活血散瘀,解毒消疳,利尿消肿,可用于症瘕积聚,小儿疳积,脚气水肿,疔疮、肿毒及虫蛇咬伤。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其提取物具有抗肿瘤作用,并可提高免疫力、促进组织修复、保肝、抗炎、镇痛。
蚂蚁
蚂蚁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入药昆虫之一,多为黑、褐、黄、红色,为蚁科动物丝光褐林蚁及拟黑多翅蚁等多种无毒蚂蚁的全体,它的起源可追溯到一亿年前的恐龙时代,如今我国西南地区各兄弟民族仍用蚂蚁、蚁卵和蚁蛹制作各种美味佳肴,以此来招待贵客。
蚂蚁被誉为“微型动物营养宝库”和“天然药物加工厂”, 具有补肾益精、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肾虚、阳痿遗精,失眠多梦,风湿痹痛,中风偏瘫,手足麻木,月经不调,痈肿疔疮,毒蛇咬伤等症。**《赤子威龙》中,李连杰扮演角色的妻子就是使用蚂蚁入药治病,妇科良药红金消结胶囊中亦含有黑蚂蚁这味药。
看了以上介绍您是否对昆虫入药有了些许了解呢,药用昆虫虽其貌不扬,实则药效显著。
蟑螂可以入药吗?
昆虫——这个动物界最大的类群,是人类应当充分利用的宝贵资源,是解决动物蛋白质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保障食物供给的新途径,是改善环境的最佳选择。昆虫世代短暂、繁殖迅速、食物转化率高,整体生物量可能超过陆地上所有动物的总生物量:昆虫世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是重要的可再生性生物资源,“昆虫是上帝留给人类的最后一块蛋糕”。
昆虫资源的产业化利用,既具备新兴产业领域的特点,又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对桑蚕已有5000年的利用历史,我国的养蜂史至少在3000年以上,我国关于五倍子的记载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山海经》,虫白蜡的利用历史有1700多年,此外将昆虫作为食品可能伴随着人类的整个进化历史。
由于昆虫资源功能的多样性,目前可以根据昆虫的应用将其划分为九大领域:
一、授粉昆虫产业
昆虫授粉历来被称为“农业生产之翼”。此类昆虫种类繁多,以蜜蜂类、壁蜂类、熊蜂类为主,其他有蝇类、甲虫类、蛾蝶类、蓟马及蚊类。各种蜜蜂为油菜、棉花、瓜果和蔬菜等传粉后,一般增产30%左右;为苜蓿等豆科牧草传粉,种子产量可增加1~2倍。据报道,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增产的经济效益远远超过蜂产品(蜂蜜、王浆、蜂蜡、蜂花粉等)价值总和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一些国家将蜜蜂为农作物传粉列为现代农业措施之一。在作物开花季节,以一定租金租用蜂群为农作物授粉已制度化。
我国近年来已开始重视蜜蜂为农作物传粉的研究与利用,并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潜力还远没有达到充分的发挥,应大力提倡。
二、药用昆虫产业
药用昆虫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昆虫全体或部分入药的种类。其中经济价值最大的是被虫草菌寄生多种昆虫所产生的虫草(蛹草),最著名的是蝙蝠蛾属种类幼虫被虫草菌寄生后产生的冬虫夏草。其他药用昆虫尚有土元(土鳖虫)、斑衣蜡蝉(樗鸡)、僵蚕、僵蛹、桑螵蛸(螳螂卵块)、蝉蜕、九香虫(蝽科)、地牯牛(脉翅目、蚁蛉科幼虫)和柞蚕蛹等。在药用昆虫高科技产业方面,将从蝇蛆中提取抗菌肽,从昆虫蛋白中提炼抗衰老物质,从昆虫毒素中制取生物技术试剂等产品。
三、食用昆虫产业
食用昆虫资源具有其他生物无可比拟的生产与营养优势:昆虫生活周期短、繁殖力强,适合规模化工厂繁殖生产,具有“五节”特点:节土地、节水、节能、节饲料、节人工;昆虫蛋白含量高,多达50%~75%,有的高达85%以上,氨基酸含量高且成分搭配合理,昆虫脂肪多为软脂肪与不饱和脂肪,消化性能好,微量元素也较为丰富,含糖量低。所以,昆虫在食用领域将会大有发展空间。感兴趣的是,昆虫食物需要甾醇虽然是其共性,但对一些种属来讲,胆固醇并不是绝对需要的,在一些种属尤其是植食性昆虫中,胆固醇的功能可能被植物甾醇所完成,这一现象使昆虫油脂与高胆固醇含量的其他陆生动物油脂有显著不同,从而有可能成为低胆固醇含量的食物或动物油脂资源。
开发昆虫脂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有利于环境保护,很多昆虫可以利用非食用资源和废弃物为原料进行饲养,通过人工养殖的一些手段最终可获得干净的虫体,作为廉价的优质油脂和蛋白质的食物资源。如食粪昆虫水虻可在短时间内消化大量的猪、鸡等畜禽粪便,起到净化周围环境的作用,家蝇幼虫、蚂蚁等都也已被用来作为食品、医药的原料,这方面有很多化废为宝、变害为益,从而获得巨大综合效益的例子。
对于昆虫脂质的开发,目前还缺乏系统深入的基础研究,特别是对现有食用昆虫中功能性脂质成分和其他生理活性成分(包括具有强抗癌活性的物质)的数据相对欠缺,工业化的例子也仅限于一些富积性的特种脂质,如虫白蜡、蜂蜡、斑蝥素等,而作为食用性功能性油脂的工业产品极为少见。目前,昆虫油脂开发较为突出的一例是通过压榨法或浸出从缫丝工业副产品———蚕蛹中提取到的蚕蛹油(我国潜在资源约1万吨/年),在国外已被用来制备降低血液胆固醇的药物、人造奶油、润滑油、切削油、洗涤油、干性油、黑油膏、壬二酸及表面活性剂中间体等,国内也已将其用于制皂、太古油及增塑剂。并且国内真正人工饲料或放养成功达到规模生产的昆虫也仅有土鳖虫、蜜蜂、斑蝥、洋虫、五倍子蚜和紫胶虫等少数几种。这些对于规模化生产食用昆虫油脂形成巨大障碍,更为重要的是,综合利用昆虫脂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昆虫学、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医学、制剂学等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和协作。笔者坚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拓展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创新完善,昆虫活性成分制品及昆虫食用油脂的开发将突破上述瓶颈,为人类的环境和生活带来巨大效益。
饲用昆虫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领域。目前肉骨粉污染、鱼粉产量下降又为饲用昆虫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了一个机遇。
1、黄粉虫其幼虫、蛹和成虫中,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51%、57%和61%。既是喂养畜禽的优良精饲料,又是饲养蝎、蛇、蜈蚣、鳖等的上
等饲料精品。人工培育黄粉虫的方法简单,家家户户都可培育。
2、蝇蛆粉用米糠、麦麸、猪粪、碎骨和红(白)糖等作原料,培育蝇蛆速度快。活蝇蛆可直接用来喂养鸡鸭鹅;加工成蝇蛆粉,可喂养猪和水产品等。蝇蛆粉中含蛋白质68%左右,优于蚯蚓粉;在畜禽饲料中添加12%~20%,可改善畜禽适口性,有利进食。
3、蚕蛹粉蚕茧抽丝后剩下的蚕蛹,经过除臭、烘干、脱脂、再烘干和粉碎后,即为蚕蛹粉。其蛋白质含量高达70%以上,超过优质进口鱼粉。用于喂养畜禽、牛蛙、林蛙和虾蟹等效果极佳。
4、蟑螂干蛋白质含量为60%~70%,对鱼类有较好的诱食作用。
5、稻蝗粉将蝗虫制成干粉,其蛋白质含量为64%,脂肪含量低,每100克中氨基酸含量高达16克,是可以替代鱼粉的优质昆虫饲料。
6、其它虫如鱼类及家禽喜食的蛾类、金龟甲类等,蛋白质含量都很高。在夏、秋季节,若在鱼塘处或树林中,安装一支黑光灯或100瓦灯泡,距离地面2米,灯下放置一只盛水盆子,水面滴加几滴食用油,每晚可以大量捕获蛾类和金龟子等昆虫,可以直接用来喂养鱼和鸡、鸭、鹅等。
五、观赏及工艺昆虫资源产业
最引人注目的是绚丽多彩的各种蝴蝶,还有一些金光灿烂的甲虫等。蝶类作为观赏品,全世界每年贸易额约为1亿美元。我国台湾省每年创汇近2000万美元。一只珍贵的金斑喙凤蝶可值2万美元,一只双尾褐凤蝶价值6万人民币,用数以千万计的蝴蝶翅制作的各种画面,也很昂贵。蟋蟀(蛐蛐)和蝈蝈等鸣虫也是自古以来供观赏娱乐品。巴布亚新几内亚1983年开展养蝶业研究,建立起昆虫农场和有关的贸易机构,既鼓励扶持村民养蝶,又采取措施保护蝶类栖息环境,促使蝶类种群增加。
此外,昆虫博物馆及昆虫园的建设在我国也已经开始形成规模。
六、材料昆虫资源产业
主要指紫胶虫、白蜡虫和五倍子蚜虫的开发利用,可以作为工业材料。
紫胶虫(Lacciferlacca)属同翅目,胶蚧科。其寄主植物主要是几种黄檀、大叶千斤
拔、木豆等。雌虫的紫胶腺分泌胶质,包括紫胶树脂、紫胶蜡和紫胶色素,其主要成分是紫胶树脂,经加工后成为工业用紫胶,具有绝缘、防潮、防修、防腐、粘合力强等特性,是国防、机械工业、电器工业和轻工业等的重要材料,还可入药和作为药片、药丸的包皮。紫胶蜡可以作为硬型的天然蜡。紫胶色素可作为食品及饮料的着色剂。紫胶虫分布于亚洲,印度的年产量居世界第一,泰国次之,我国居第三位。我国的分布区主要是云南,经引种繁殖,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及贵州,也成了新分布区。
白蜡虫(Ericeruspela)属同翅目,蜡蚧科。寄主植物为白蜡树及女贞等木犀科植物。白蜡虫的雄性幼虫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大量白色蜡质,经加工成为虫白蜡。虫白蜡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密闭、防潮、防锈、润滑、着光等多种用途,是军工、电工、纺织、造纸和轻工的重要材料。在医药上有生肌敛疮、止血定痛等功能。我国是虫白蜡的主要生产国,产量占全世界的95%,四川省的虫白蜡又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每年出口外销,供不应求。
五倍子是同翅目,瘿绵蚜科的十几种倍蚜的总称。这些倍蚜寄生在盐肤木、红麸杨等漆树科植物的叶片反面,形成虫瘿,采摘下的成熟虫瘿,就是商品五倍子。它含有大量单宁,是制革、染料、金属防腐、稀有金属提取、食品加工和医药等常用的原料。五倍子是我国的特产,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以贵州和四川两省产量最高,是我国出口传统物资。
七、天敌昆虫产业
指控制害虫的多种寄生蜂、寄生蝇等寄生性天敌;多种瓢虫、步甲、蝽类和蜂类等捕食性天敌;还有控制杂草的多种叶甲等的开发。虽不易精确统计其直接经济效益,但它们广布于农田、森林和草原,对害虫的发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是各生态系统内生态平衡的支柱。按其作用大、分布广,应列为昆虫资源产业化的第一位。现在许多国家将培育天敌昆虫工厂化,并将从国外引进有效天敌昆虫作为生物防治的重要综合措施,已取得显著效果的实例已达几百个。人工繁殖天敌昆虫已经成为世界上一项新兴产业。德国、法国、日本、美国、墨西哥等国都有从事昆虫开发利用的企业。
八、昆虫分泌物或其代谢产物资源产业
这类资源包括虫毒、斑蝥毒素、虫粪沙、虫茶等。
1、虫毒及毒虫的种类
虫毒按对有机体的作用可分刺激剂、腐蚀剂、抑制剂等;依中毒症状分神经毒剂、循环毒剂、排泄毒剂等;按化学成分常有酸、碱、烯、烷、酮、醛、龀、甾、胺等。若按米源则可分为两大类,即原生毒物(Primitivevenoms)和次生毒物(Secondaryvenoms)。前者是虫体具有的为了进攻、防御而形成的,一般具有特殊的贮藏器官;后者则主要从食物中得来,一般无特化之贮器。
毒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同样有原生毒虫和次生毒虫之分。广义而言毒虫至少有21目100余科,而对人畜特别有害的则只有4目。
2、虫毒研究及产业化开发的前景
①虫毒是药物的宝库之一:古今中外,虫毒之药用皆为世人所瞩目,斑蝥、红娘子、螂、蜂毒为我国传统的中药,南美洲北
部的印第安人在中世纪就用斑蝥的内溶物作性刺激剂,在欧洲也有民间用。蜂毒治病的记载,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奥秘被揭开,虫毒的应用亦日趋广泛。如斑蝥,古代多列外用药类,近年来发现斑蝥素对各种实验动物的移植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临床用于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疗效,表现主观症状改善,生存时间延长,部分病例可见肿块缩小,对乳腺癌、食道癌、肺癌等也具有一定的效果。目前不仅能人工合成斑蝥素,而且还合成了斑蝥酸钠、(SodiumCantharidate)、甲基斑蝥胺(N-methylcantharidimide)和羟基斑蝥胺(N-hydroxycanthayridimide),尤其是后者毒性仅为斑蝥素的五百分之一。
蜂毒也是如此,据报道蜜蜂毒物有广谱的抗菌、抑制水肿、降低血压、解痉、抗心律不齐、辐射防护、止痛及抗凝等作用,临床上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其中对类风湿关节炎、慢性再发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小儿单纯性哮喘、偏头痛等有较好的疗效。对脉管炎有止痛、解痉、抗凝作用,国产蜂毒液制剂用穴位注射效果颇佳。兹上两例,足见虫毒药用潜力之大。
②虫毒是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和昆虫化学分类学的良好材料:Habermehl在评论动物毒素中曾经指出:专门致力于这些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的详细研究,在发展史关系上有着新的光明的前景,而且对当前在生物学的系统分类上,又增添了一个新的课题。“如蚁科毒腺的大小,产生物质的质和量的差别现在完全能够用来研究蚁科的系统发生学(Wilson,1971)。拟步甲科(Tenebrioniidae)喷出的醌类也是化学分类学的适例之一(TschinRel,1975)。
③对昆虫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虫毒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内外的昆虫学著作中很少提及,其实它与昆虫的生态学、生物学、分类学、生理学、解剖学密不可分。
综上所述,虫毒对毒物学、生理学、药理学、临床医学有着广泛的用途;对化学生物化学、昆虫化学分类、进化论、生态学、昆虫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与军事、法医学、旅游事业的发展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正如Fogleman(1972)所说毒物学是一门“杰出的事业”。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虫毒学”这门年轻的学科必将得到飞速的发展。
九、昆虫共生物资源产业
昆虫体作为一个生命单元,也与其他相关的生物存在密切的关系。除此之外,昆虫资源还为人们提供文化娱乐资源,甚至在法医领域得到应用。法医昆虫在法律事务,特别是刑事案件调查侦破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在我国宋代慈撰《宋提刑洗冤集录》(1235年)卷二之五《疑难杂说下》中就有利用昆虫确定凶手的记录。近20年来,法医在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以及前苏联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当前,世界范围内犯罪率和高科技在犯罪中应用率日益增高,如何与犯罪作更加有效的斗争,是个带普遍性的大问题,利用昆虫的特性确定罪犯,是刑事案件侦破中的有利工具。
蟑螂可以入药吗
一些蟑螂种类可以入药,在中医中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常用的蟑螂有黑背蟑螂、小蠊蟑螂、射蟑螂等。蟑螂入药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例如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等,可以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肿瘤、降血糖、调节肠胃等。此外,中医中还有很多其他虫子可以入药,例如蜂蜜、蚕蛹、蚂蚁等,它们含有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例如,蜂蜜可以用于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等;蚕蛹可以用于滋阴补肾、益精填髓、强身健体等;蚂蚁可以用于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苗医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医学,主要流传于贵州、云南、湖南、广西等地区的苗族地区。苗医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其中也包括使用虫子入药。据了解,苗医使用虫子入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常用的虫子包括蚯蚓、竹虫、蝎子、蟋蟀等。这些虫子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例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苗医使用虫子入药的方法也与中医有所不同。例如,苗医使用蚯蚓入药时,通常是将蚯蚓切成小段,然后再用盐水或醋水煮熟,或者是直接用生吃的方式进行治疗。使用蝎子入药时,苗医通常将其晒干或烤干,然后研成细末,制成药丸或药粉进行内服。虽然苗医使用虫子入药在苗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现代医学中,虫子入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因此,在使用虫子入药的时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昆虫作为药物治病,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最早的文字《周礼》记载,“五药,草木虫石谷也”。可见古代人们已认识到“虫”是药材之一。《神农本草经》列出的虫药就有29种,明代名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将虫药扩充到106种,我国中医的药用昆虫达300种之多,如蚂蚁、蜜蜂、蟑螂(卵荚)、蝉壳、斑蝥、螳螂、家蚕和苍蝇等昆虫。已有很多药用昆虫进行了人工养殖,在医药、食品、工艺美术等诸多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臭壳虫怎么养
蟑螂可以入药,专门有人养殖药用的蟑螂,如美洲大蠊,它咸而寒,有小毒,本身具有消瘀散结、解毒利尿的作用,用于咽喉的肿痛、扁桃腺炎、小儿消化不良,以及肝硬化的腹水、小便不利,也可以治疗气喘、小便的淋漓不尽。外用可以治疗虫蛇的咬伤,也可以治疗痈疮的肿毒,用蟑螂制成的中成药,比如康复新液,对胃溃疡具有很好的敛疮生肌作用,因此蟑螂是一味很好的药材。
蚂蚁、蜜蜂、蟑螂(卵荚)、蝉壳、斑蝥、螳螂、家蚕和苍蝇等昆虫。已有很多药用昆虫进行了人工养殖,在医药、食品、工艺美术等诸多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虫作为药物治病,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最早的文字《周礼》记载,“五药,草木虫石谷也”。可见古代人们已认识到“虫”是药材之一。《神农本草经》列出的虫药就有29种,明代名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将虫药扩充到106种,我国中医的药用昆虫达300种之多。
昆虫养殖!!!!
我是云南喙尾琵琶甲人工养殖户,在大理有养殖基地。
臭壳虫又名臭壳子、臭屁虫、打屁虫,学名云南喙尾琵琶甲。
此虫食性杂,喜阴暗,惧光。卵到幼虫需4_5个月,羽化需50天左右。成虫交配后终身产卵,此虫繁殖力极强,一天可达30枚。此虫寿命长,可活40余月之久,说公虫交配后即死纯说胡说,公虫寿命比母虫短些是有的。
有具体养殖问题可到大理我养殖基地考研学习。
大麦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虫科昆虫。幼虫长7公分,虫体宽05公分,单条虫重13 — 15克,为黄粉虫或黑粉虫的体长、体重与体宽的3—4倍。大麦虫,俗称超级面包虫,国内刚开始试验养殖的新型饵料昆虫。大麦虫的幼虫含蛋白质51%,含脂肪29%,并含有多种糖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酶及矿物质磷、铁、钾、钠、钙等,营养价值高于其他饵料昆虫,养殖前景极为广阔。它不但可以作为高蛋白鲜活饲料,用于饲养金龙鱼、蛙、鳖、蛇和珍稀畜禽等,还可以当作高级菜肴供人们享用。大麦虫虫体大,生长周期及速度与黄粉虫相同,食性杂,适应性广,以麸皮、蔬菜、瓜果为主,饲料来源广泛,饲养成本低廉,适合我国各地居民饲养,其产量是黄粉虫的3—4倍,经济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大麦虫养殖在国际市场上起步较早,国内养殖还未见规模养殖成功的报道。本示范场从2005年引进以来,通过长时间的试验和饲养,已经全面掌握其生态习性和生长繁殖规律,解决诸如产房设置、饲料配方、温湿度调控、变蛹羽化等关键技术,科学地总结出一套最佳养殖模式,为特种水产动物和珍稀畜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饵料保障。大麦虫作为高级饵料的蛋白源,具有极为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求。目前,国外大麦虫每条售价为15美分,按每公斤700条计算,其价格为人民币1000元;国内市场每公斤为100元,还常出现有价无货局面,所以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需求。大麦虫养殖技术大致与黄粉虫相同,只是在厂房设置、饲料配方、温湿度调控和变蛹羽化等重主要环节略有不同,养殖者一经技术培训,就可以掌握要领,独立操作。大麦虫主要的设备是网筛和饲养容具。网筛盒:供成虫产卵用,又是分离虫卵、虫体及饵料的工具。可用木盒框装上纱网,网孔3毫米。容具:有柜、箱、池、盒等。网箱规格大小,依虫量多少而定,最大为70厘米×45厘米×18厘米为宜(我们都是采用这种塑料框养殖)。容具内壁四周要求光滑,避免大麦虫爬出和防止蜘蛛、壁虎、螳螂等虫危害。 [编辑本段]养殖技术 饲养大麦虫的场所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的屋里,光线不宜太强,保持温暖,最适宜温度是18~30℃,相对湿度70%。夏季气温高时,洒水在地上降温;冬季要保温,以保证大麦虫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成虫的饲养:成虫羽化后6~11天开始产卵,会有连续长达50天的时间产卵,直至死亡。先在饲养筐中底部放一个特制的筛子(筛子采用3目不锈铁丝制作,面积与筐底相等,主要的作用是快速分离成虫和卵块),在筛子上洒上成虫的食物,成虫产卵3天后,将下面的筛子提起,轻筛一下,虫卵和麦麸等就全部掉下去,筛子上面剩下的就是全是成虫,马上将筛子连同成虫放入另外一个养殖筐中,加入成虫的饲料继续给成虫产卵(成虫就是产卵在饲料中的),如此周而复始;一周后孵出幼虫,把小大麦虫倒在盛有麦麸的饲养容具中饲养。也可将成虫放在一张白纸上,撒些糠麸在纸上,任成虫产卵,每隔二三天换纸1次,成活率一般有90%以上。这种操作方法大约7-10天应给成虫换料1次,换下的料中可能有卵料,不要马上倒除,集中放好,待卵块孵化出来后采用饲料引诱的方式集中收集到另外的饲养框中饲养。每次取卵后要适当地给成虫添加青料和精料,及时清理废料或蛹皮。饲料配方饲喂方法见后面介绍。成虫喜欢晚间活动,所以晚上多喂,青料可直接投放在饲养容具中,让大麦虫自由采食。夏季气温高, 幼虫生长较快,蜕皮多,要多喂青料,供给充足的水分,可喂些菜叶、瓜果等。气温高时多喂,气温低时少喂。幼虫初期,精料少喂,蜕皮时少喂或不喂,蜕皮后随着虫体长大而增加饲喂量。也可把精料用水拌成小团,切成小块放在网筛上让其自由摄食。一天的投铒量以晚上箱内饲料吃光为限。采用早、晚投足,中午补充的办法。在幼虫饲养期投料要注意精、青料搭配,前期以精料为主,青料为辅,后期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未成龄幼虫要多喂青菜,对蛹和成虫的生长发育有利。有的老龄幼虫在化蛹期以后,食欲表现较差,可加喂鱼粉,以促进化蛹一致。幼虫因生长速度不同,出现大小不一的现象,按大小分箱饲养,一箱可养幼虫3000~4000只,老龄幼虫2000~3000只。饲养过程中要根据密度及时分箱饲养,降低饲养密度,因为密度过高就会引起大麦虫的相互残杀。当幼虫化蛹时多投青料,有利于化蛹及蛹后的羽化。每天要及时把蛹拣到另一盒里,再撒上一层精料,以不盖过蛹体为宜,避免幼虫蛟伤蛹,保持温度和气体交换。 [编辑本段]大麦虫的饲料配方 1幼虫的饲料配方:麦麸75%玉米粉10%,鱼粉2% 2成虫的配方:麦麸50%,鱼粉4%,中猪全价饲料(或大鸭全价饲料)15%,发酵的秸秆或统糠26%,食糖4%,混合盐1%。另外添加饲用复合维生素(金赛维)50克,猪用预混料(百日出栏)80克,饲用混合盐250克。此配方适用于产卵期的成虫,可延长成虫寿命,提高产卵量。
以上2种饲料配方的加工方法为:将各种成分拌匀,由于添加了发酵秸秆是湿料,直接拌和即可饲喂,大麦虫很爱吃,拌完的料要马上饲喂完;也可以添加适量的水搓成团,压成小饼状,晾晒后即可使用。有条件的养殖者,可以用饲料颗粒机膨化成颗粒使用。上述饲料配方实践证明效果很好,自相残杀的情况很少发生,生长状况良好,目前没有发生疾病情况。秸秆、统糠的处理方法请看相关资料。以上饲料为精饲料,饲养的大麦虫除了需要精饲料外,还需要大量的青饲料,瓜果皮、蔬菜叶等,我们除了这些青饲料外,更多的是喂给黑麦草和皇竹草,皇竹草最好是简单打碎后饲喂。精饲料和青饲料一般各自占的比例为1:2左右。饲养1公斤大麦虫幼虫的成本初步计算为:约15公斤左右精饲料,3公斤左右的青饲料。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养殖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 [编辑本段]经济价值 大麦虫体形较大,体壁甲壳质所占比例较小,利于饲喂对象的消化,完全可以替代蟋蟀或与蟋蟀、蝗虫结合利用,尤其对于体形较大的捕食性动物、蜥蜴、两栖爬行类更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和饲料的成本的降低,大麦虫目前的饲养成本可以基本与黄粉虫相当(产量和黄粉虫差不多,人力成本略高),大麦虫不但是各种宠物和各种珍稀畜禽的绝佳饵料,蛹而且还可以作为高档菜肴供人们食用,目前生产处于起始阶段,同时大麦虫养殖与开发属于农业生产范畴,没有技术、贸易壁垒和政策限制,与其它产业相比,无疑有巨大竞争能力。 [编辑本段]发展前景 大麦虫于2005年刚从国外引进试养,各地在生产养殖技术上,还在不断探索与研究之中,所以在我国尚未形成规模产量,而市场需求急剧增加,尤其是近年来以金龙鱼、银龙鱼为代表的名贵大型捕食性观赏鱼的迅速发展,亟需大麦虫这类个体较大、营养较为全面的活体饵料进入市场。活体饵料种类的多元化和产量的提升,是促进各类特种养殖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政府及社会对特种养殖业都十分关注并投入巨大精力,发展的空间非常大,这对大麦虫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由于大麦虫生产养殖技术还不十分成熟,在我国尚未形成规模产量,而市场需求急剧增加,尤其是近年以金龙鱼、银龙鱼为代表的名贵大型捕食性观赏鱼的迅速发展,大麦虫是人工养殖最理想的饲料昆虫。大麦虫的幼虫含粗蛋白质51%,脂肪含量29%,还含有多种糖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酶及矿物质磷、铁、钾、钠、钙等。营养价值高,药用价值明显。市场前景广阔,它可作为高蛋白鲜活饲料。用于饲养蛙、鳖、蝎子、蜈蚣、蛇、优质鱼、观赏鸟、药用兽、珍贵毛皮动物和稀有畜禽等,以及一些肉食性名贵水产的需要,亟需大麦虫这类个体较大的活体饵料进入市场。活体饵料种类的多元化和产量的提升,是促进各类特种养殖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相信不久就会慢慢地取代目前黄粉虫养殖的大部分市场。目前,我国政府及社会对特种养殖业都十分关注并投入巨大精力,发展的空间非常大。 [编辑本段]经济效益 首先大麦虫(超级面包虫)的起源问题,实际上大麦虫完全个新品种,也就是由黄粉虫和黑粉虫杂交出来的一个新品种,第二是大麦虫(超级面包虫)的个体大小的误区,一般正常的第一代黑粉虫和黄粉虫杂交出来的的大麦虫是35厘米左右(即是到化蛹前大麦虫幼虫的大小),那些所谓说能长到7厘米的是喂了一种女性避孕药,该避孕药的成分可以使大麦虫推迟生长周期从而达到7厘米,并且这种大麦虫(超级面包虫)变成成虫以后是无法产卵繁殖的。第三从经济角度上说因为大麦虫对青饲料的要求很高,和自相残杀的情况较为严重,导致生长成本较高。一般目前大麦虫的主要用途就是和4代以上黄粉虫杂交防止种虫退化,在就是其皮较薄更适合喂一些经济价值高的宠物,像龙鱼,蜥蜴等等。(个别养殖厂大量养殖大麦虫还是有经济价值的,但他如果大家都养的话就供大于求啦)第四,大麦虫的营养成分和黄粉虫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反而因为其水分含量较高导致有效物质较少。
大麦虫养殖效益分析
1、投资概算设备投资,以15平米房间为单位,可载40×60公分标准饲养盒500只,按每只饲养盒6元计算为3000元;3~6个饲养架600元;人工费300元;其他100元,总计4000元。500只饲养盒年可饲养足龄幼虫1500公斤。
2、经济效益 采用标准饲养盒,可保证每盒达到1公斤以上的虫产量。3公斤精、粗干饲料加5公斤青菜下脚料即可生产1公斤足龄幼虫。
按目前市价计算,每生产1公斤大麦虫所需成本如下:⑴精粗干饲料:3公斤×16﹦48元;⑵青菜下脚料:5公斤×02﹦1元;⑶人工费:按一个辅助劳力年产1500公斤、月薪按400元算,为32元。⑷水电等其他费用:01元。以上4项费用合计:91元,即成本价为9100元∕吨,扣除虫粪收入1000元∕吨,实际成本价为8100元∕吨,即每公斤为81元。
税利按目前市场行情估算: ⑴、国外大麦虫每条市价为15美分,按每公斤700条计算,价格为840元×1500公斤﹦1260000元,除以生产成本1500公斤×81元﹦12150元,即一个15平方米的饲养房,年可获利1247850元(此测算依据来自网络报道,只能作为参考。) ⑵、按国内每公斤最低价80元算,1500公斤×80元-生产成本12150元即年可获利107850元。注:国内市场目前还达不到这个价格,以上所说最低价其实只能说是参考。
3、综合效益 大麦虫可开发的系列产品有:新型特种高蛋白饲料、虫油、食品、甲壳素、绿色保鲜剂、微生态制剂和高档有机肥(用下脚料)等,并可带动或促进其它特种养殖业的发展。 [编辑本段]大麦虫的疾病预防 (1)饲养室内必须严防蚂蚁、苍蝇、蟑螂、老鼠、壁虎等天敌进入。
(2)室内严禁放置农药。
(3)及时清除死亡虫体,以免霉烂变质导致流行病发生。
(4)严禁饲料中积水或于饲养盘中见水珠。
(5)病害的预防。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