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饲养后备母猪要注意什么?

   2023-05-21 互联网艺莲园232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饲养后备母猪越来越重要了,不单纯是猪场每年需要40%的后备猪补充,关键是预留后备母猪选种也不可忽视,选好优质纯种后备母猪可以给养猪场带来相当高的经济效益,反之则会造成相当大的损失。猪场的成败往往决定于对后备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饲养后备母猪越来越重要了,不单纯是猪场每年需要40%的后备猪补充,关键是预留后备母猪选种也不可忽视,选好优质纯种后备母猪可以给养猪场带来相当高的经济效益,反之则会造成相当大的损失。猪场的成败往往决定于对后备猪的重视程度。一、与后备母猪有关的问题1、后备母猪大体重不发情一般后备母猪多在六月龄、体重八十公斤左右出现首次发情,但生产上却常出现大体重尚未出现发情现象,甚至体重达到一百五十公斤仍未发情。每年因为不发情使后备母猪的利用率大大降低。据统计,现在集约化猪场,后备母猪的利用率只能达到70%左右,这是一种相当大的浪费。我们统计过,淘汰一头后备母猪的损失多达一千元,相当于购买一头后备母猪的费用;推迟配种一天的损失(饲料加上少产猪数)可达十元以上;这是相当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打乱了正常的配种产仔计划。2、初产母猪难产稍加注意会发现,难产的母猪里边,后备母猪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难产对母猪的伤害很大,子宫内膜炎、产后无奶、淘汰、死亡等,对猪场的损失是很大的。3、初产母猪死胎比例大初产母猪产死胎的比例很大,特别是在每年的十月份左右,使长时间的饲养变为无效。4、初产母猪断奶后不发情另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初产母猪断奶后不发情,而且所占比例很大,短者十天半月,长者一个月以上甚至更长时间。5、初产母猪所产仔猪黄痢发生比例大仔猪出现黄痢时,伤亡非常大,在所有发生黄痢的猪群中,初产母猪所产仔猪所占比例远大于经产母猪。6、母猪三四胎时因肢蹄病淘汰母猪在利用三四胎后,出现明显的肢蹄病,不得已淘汰。后备或初产母猪的问题还有很多,如何处理好后备母猪,是养好猪的第一步。二、后备母猪问题的原因分析1、营养不到位营养不到位会带来以下损失:一是缺乏维生素A和E时,母猪发情时间会出现明显推迟;二是由于后备母猪需要的钙磷相对较多,如果后备猪饲喂育肥猪料,会出现身体软弱,在配种时出现让公猪压倒的现象,而且三四胎母猪因肢蹄病淘汰也和这有关;三是后备猪对生物素的需要量很大,如果生物素缺乏易引起母猪的蹄裂以及脚垫裂缝和出血。2、身体发育不成熟后备母猪与经产母猪不同之处还在于后备母猪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体格小,身体贮备有限;胃肠容积小,无法采食足够的饲料,产仔后奶水不足;初产母猪容易发生难产,除体格小外,外界刺激也会引起的应激性难产,多见于初产、胆小的母猪,由于受到突然惊吓或分娩环境不安静等外界强烈的刺激,起卧不安,子宫不能正常收缩,引起难产;如果配种日龄提前或体重未达到规定标准,上述问题会显得更加明显。3、后备母猪抗体水平低这一问题除在仔猪黄痢方面外,猪瘟抗体水平低也时有反映,在哺乳期间发生猪瘟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原因是后备母猪没有经历过大肠杆菌感染,体内没有相关抗体,而经产母猪经过大肠杆菌感染,体内有足够的抗体水平;另外,猪瘟抗体和其它抗体也有同样情况,即经产母猪抗体普遍高于初产母猪抗体,这在生产中应引起足够重视。4、后备猪运动不足运动不足,尽管在青年猪表现不明显,但在产三四胎后,却出现体质变差的现象。三、后备猪饲养管理要点1、营养供应后备母猪所需营养既不同育肥猪,也不同于妊娠或哺乳母猪,而是有一个特殊的营养需求。这是因为后备母猪既需要强壮的体况,还需要及早发情,适时配种。首先,后备母猪需要足够的维生素A的E,上面两种维生素是正常的发情所必需的;如维生素E对后备猪的需要量为44IU/公斤,而育肥猪仅需要10IU/公斤。其次,后备母猪需要更大量的钙磷,钙在饲料中的含量多高于085%,而育肥猪仅需要06%。另外后备母猪对生物素的需要量大,而育肥猪需要很少,生物素的缺乏在以后的生产中才会显示出来。在后备阶段供给专用后备母猪料,在哺乳阶段供给更为优质的专用初产母猪哺乳料,会大大减少后备母猪大体重不发情、体质差以及断奶后不发情的现象。2、限制饲喂后备母猪在70公斤后要采取限制饲喂,一方面是自由采食往往会延迟母猪发情时间;另一方面是限制饲喂可以保持适宜的体况,更有利于发情配种。在生产上,体格大的母猪不一定繁殖或哺乳性能好,但却增加了营养消耗和管理难度。3、运动和催情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使猪体发育匀称,特别是增强四肢的灵活性和坚实性,应安排后备母猪适当运动。在集约化猪场,后备母猪的运动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把母猪赶到运动场自由活动,另一种是大圈饲养的情况下,通过减小饲养密度、增加饲喂次数等方式促使其活动。另外,在六月龄后,定时将公猪赶到后备母猪栏,既有利于母猪运动,又具有催情效果。4、配种适龄的确定后备母猪的配种适龄对不同品种有所区别。我们认为,对于长大品种来说,后备母猪发育到七月龄,体重达到110公斤,发情达两次以上的母猪就可以参加配种。我们不提倡配种日龄推迟到八月龄后,因为集约化猪场配种是有计划的,如果发情早的必须到八月龄,则发情晚的有可能到十月龄后,出现配种过晚;另外,在生产上,出现难产或其它问题的母猪多不是首批发情的母猪,也就是说第一批配种的母猪体重略小并不会影响正常生产。5、配种管理后备母猪的配种管理主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选择体重接近的公猪,体格过大的公猪容易压坏母猪,如无法调整时,配种时要人工辅助;另一点是后备母猪发情后配种时机与经产母猪不同,一般要较经产母猪配种时间推迟半天左右,因为后备母猪发情持续期比较长,配种过早会出现受胎率低、产仔数少等现象。俗话说:“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是有道理的。6、后备母猪的防疫后备母猪配种前应该将常规防疫工作进行完,如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细小病毒、乙脑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有以下两点:一是注射疫苗时一定要操作到位,部位不对或剂量不足都会造成免疫失败;二是灭活疫苗在首次注射时必须注射两次以上,如细小病毒、口蹄疫、伪狂犬等;三是在配种前抽样检测抗体指数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弥补以前工作的不足;四是初产母猪的抗体水平普遍低于经产母猪,对一些易发疾病应加强免疫;五是管理到位的猪场一般不需要进行大肠杆菌防疫,但对于管理略差的猪场,初产母猪的疫苗还是有必要做的。——选自《北京六马精细标准养猪模式》

养猪方法和技术

养猪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里也有很多知识。 例如猪的优良品种是什么,有什么猪?小猪是如何饲养等,掌握这些知识,在养殖中活用,做好猪的养殖工作,才能养猪。 在此说明养猪的基础知识

1 猪的优良品种有什么要求?

优良品种一般指生长快、品质好、抗性强、性状稳定、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适合规模化养殖的品种。 但是,要具体去养殖家,必须根据自己的饲养目的来决定。 如果其生产目的以生产肉质优良的产品为主,我国许多地方的猪种如蓝塘猪、太湖猪、宁乡猪等为优良品种,但其生产目的在于利益,杜洛克、长白、白白、白白、瘦肉猪套为优良品种。

我国地方猪种主要有哪些品质特性?

我国地区广泛,各地自然气候、饲料资源、饮食习惯等千差万别,人们的筛选要求不同,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的选择,形成了许多具有特色的地方猪种。 根据其起源、生产性能、外观特征和生活环境等,可分为华北型、华南型、华中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6种类型。

(1)华北型。 分布于淮河、秦岭以北。 这种类型体质结实,骨发达,四肢粗,腰细,腹部不下垂,肌肉发达。 头平,嘴长,耳垂大,毛粗,黑色多。 母猪成熟快,繁殖性强,产率10头~12头,乳头8头左右。 耐寒、耐粗饲料,但体重增加缓慢,板油多,屠宰率低,一般为60%~70%。 代表品种有东北民猪、西北八眉猪、黄淮海黑猪、汉江黑猪和县蒙黑猪等。

(2)华南型。 分布在南岭和珠江以南地区。 表现出“低、短、宽、圆、胖”的外部特征,肚子大大下垂。 头相对宽,口短,耳小,毛多为黑白花。 母猪成熟早,繁殖性稍差,分娩8头~9头。 耐热、早熟易肥,皮薄肉嫩,脂肪型猪种,屠宰率75%。 代表性品种有青塘猪、陆川猪、香猪、五指山猪、粤东黑猪、洋槐猪和滇南小耳猪等。

(3)华中型。 分布在长江与珠江之间的广阔地区。 体型与华南型相似,体型较大,生产性能介于华南型和华北型之间。 母猪分娩数为10头~12头,乳头为6对~7对。 增长快,经济成熟快,肉质柔软,屠宰率在70%左右。 本型以猪居多,代表品种有浙江金华猪、大花白猪、宁乡猪、皖浙江花猪、武夷黑猪、莆田猪和大围仔猪等。

(4)江海型。 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和沿海地区,地处华北型和华中型中间狭长过渡地带。 主要是华北型和华中型杂交选育而成,外形和生产性能因种类而异。 共同特点是有毛黑或少量白斑,头中等大,耳垂大。 性成熟快,繁殖率高。 母猪平均出生率在13头以上,乳头在8头以上,经济成熟快,体重增加,屠宰率在70%左右。 代表品种有太湖流域的太湖猪、姜曲猪、安徽的圩猪、虹桥猪等。

(5)西南型。 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 头大,脚短,毛全黑或以“六白”为主,也有黑白花和红发猪。 繁殖率中等,生育数为8只~10只,乳头为5对~6对。 肥育能力强,屠宰率为65%~79%,多为肉脂兼用型。 代表品种有荣昌猪、内江猪、成华猪、乌金猪和雅南猪等。

(6)高原型。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等海拔较高的地区。 体型小,像野猪,头细,腹小,瘦,腰斜。 毛是黑色或黑白色的花。 繁殖率低,乳头5对多,产仔5头~6头,饲养率不高。 成年人体重小,是晚熟品种。 肉的味道醇厚,但屠宰率低,只有65%左右。 代表品种有青藏高原的藏猪和合作猪。

我国饲养的瘦肉猪种类是什么?典型特征和生产率如何?

我国饲养的瘦肉猪种主要有长白猪、白白猪、杜洛克猪等。

(一)长白猪;。 原产丹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着名瘦身型品种,1964年引入我国。 毛白,头细,颜面笔直,耳朵大前倾,背长,腹线笔直无松弛,前体狭窄,后体宽,流线型,肋骨16对~17对,大腿丰满,蹄质稍细。 性成熟迟缓,母猪初产10头左右,经产10头~12头,乳头6对~8对。 在良好饲养管理条件下,后备猪6月龄可达~100公斤,屠宰率72%左右,胴体瘦身率可达66%。

白猪。 原产于英国北部约克郡及其邻近地区,是大型瘦身型品种。 毛白,体格大,体型匀称,耳直立,腰弱弓多,四肢高,身体丰满。 性成熟慢,繁殖率强,初产10只,经产12只,乳头7对~8对。 预备猪6月龄达到100公斤,屠宰率达到74%左右,瘦身率达到635%。

(3)杜洛克猪。 原产于美国东北部的新泽西州。 体质结实,抗性强,饲养条件低于其他瘦身型品种。 毛和棕红色,浓淡不同的头清,口短耳中等大小,稍前倾,耳尖垂下的背部直或稍弓,身体厚,全身肌肉丰满,后身发达的四肢粗壮,蹄黑,多直立。 繁殖性稍低,初产8头~9头,经产10头左右。 乳头5对~6对。 前期生长缓慢,后期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肉质好,躯干瘦身率达68%。 4 猪的生长发育分为哪个主要阶段?

仔猪出生后,根据其生理特征和营养需求,通常分为哺乳期、保育期、生长肥育期等几个阶段,各阶段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措施。

(一)哺乳阶段。 小猪出生至断奶阶段,一般为3至5周。 哺乳期小猪处于生命初期,易受外环境影响生病,饲养管理差,小猪死亡。 因此,加强哺乳期仔猪饲养管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养猪效果的重要环节。

(二)保育阶段。 小猪断奶到保育结束的阶段,通常为5周。 仔猪断奶后,失去与母猪共同生活的环境,饲料的种类和环境发生变化,对其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压力,在此阶段猪容易消瘦、体质减弱、发病率增加、易成为饲养管理不当、僵化的猪,甚至死亡。 因此,搞好断奶后仔猪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3)生长发育阶段。 幼猪保育结束后在生长舍饲养,到出栅栏为止的阶段,一般饲养7周左右(约70日龄~180日龄)。 这个阶段是猪生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养猪业者经济效益高的时期。 要在饲养管理中加强营养供给,提供充分清洁的饮水,搞好内外环境卫生和疫病的防治,保证猪的充分生长发育。

5 母猪的生产周期怎么样?

母猪生产周期包括空腹、妊娠、哺乳等几个时期,与之相对应的是交配、生育、断奶等几个主要技术环节。 生产中应根据不同时期母猪的生理特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母猪年产率,提高生产效果。 母猪生产周期的各阶段的饲养时间为,从断奶到播种阶段(饲养1周~2周)、播种妊娠阶段(饲养16周)、分娩哺乳阶段(饲养3周~5周)。

6 理想后备猪体型的外表是什么?

理想的后备猪体质结实紧凑,肩胸结合良好,背腰宽平,腹大适中,足蹄坚实。 具有毛色、耳型、头型、体型等品种的典型特征。 公猪睾丸发育良好,大小相同,对称整齐,摸起来结实,无隐睾或单睾,无疝或包皮积尿肥大等疾病。

7 理想的后备母猪体型外表是什么?

理想的后备母猪腹线突出7对以上,有整齐乳头的阴户大,上或侧翘脚趾大小均匀,间隔合理的前后肢系、膝、跗关节支撑理想; 山脊增高,臀部合理位置生长的体长,背部平坦,后腿长,肌肉丰满,但非“球状”的前后肢间宽度合理的肋骨形状良好,呈桶状的颊清秀体相对消瘦,肌肉丰满。

8 如何选择选项,达到最大生产效率?

期权是指猪的交配原则,决定哪个公猪和哪个母猪交配。 期权与期权相同,是改良猪性状的手段。 为了提高猪的生产效率,合理的异种期权和同质期权是必须的。 具体以瘦肉率为例说明,如果某母猪的瘦肉率低,一定要选择瘦肉率高的公猪进行交配,这是不同的选择,但如果某母猪的瘦肉率中等,瘦肉率过高会对猪的其他生产性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瘦肉率也不同 一般的纯种选育,在多采用随机选择的商品猪的生产中,进行杂交的品种间的生产性能差异很大,即所谓的异种选择是一般的。

9 目前有什么主要疫病危害我国养猪生产?

我国猪病种类繁多,特征复杂,大致可分为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等。 我国危害养猪生产的病毒病主要有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通称“青耳病”)、猪传染病、猪口蹄疫、猪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等细菌病,主要有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支原体肺炎(猪哮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红细胞 10 猪场消毒的主要措施和方法是什么?

猪场消毒是排除感染源、确保猪群健康的重要措施,可分为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 预防性消毒是定期消毒,对畜舍、养殖场的环境、用具、饮水等进行常规消毒,以预防疫病发生为目的的疫源性消毒是指在猪场发生传染病或发生传染病后,为了抑制病原体的扩散,对污染环境、畜舍、饲料、饮水、工具、场所等物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预防消毒的主要措施和方法如下:

(1)猪场入口处设置消毒池,消毒药为2%的碱性溶液,消毒对象主要为车辆轮胎喷雾消毒装置,消毒对象为车体和车辆。

(2)作业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在消毒期间进行喷雾消毒,用紫外线灯消毒15分钟,更换工作服的帽子。 有条件的猪场最好用淋浴换衣。 参观者的消毒和工作人员一样,按指定的路线参观,但必须尽量减少参观者的进入。

(3)采用全入全出饲养方式的猪场,在引进猪群之前,空猪舍要彻底消毒除去垃圾、粪尿、秸秆的天花板、墙壁、地板、扶手,用高压水彻底清洗,水洗干燥至清洗后,关闭门窗,福尔马林(每立方米30毫升) 用12小时~24小时熏蒸消毒,再用2%碱或3%苏打水消毒地面,24小时后用净水冲走残留药的猪用01%的钕灭绝,用2%~3%的新生儿和05%的过氧乙酸等消毒的产房地板和设备用水洗净,干燥后, 用福尔马林(每立方米30毫升)蒸2小时,再用01%的新洁面、3%的苏等消毒,用净水冲走残留药物,再用10%的石灰水冲洗地板和墙壁。

(4)母猪进入产房前全身清洗干净,用01%的螺钉全身消毒后,进入产房的母猪在产前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乳房和阴部,产后用消毒液擦拭乳房和阴部和后身,立即清理胎衣和产房。

以上10个养猪基础知识是养猪知识中的一小部分,养猪知识非常多,大家在养猪的时候,可以边学边养殖,改善、改善自己的养殖技术,养猪越来越好。 回到搜狐,让我们更详细地看看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要注意 母猪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