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选择育种树木。
金蝉生长离不开树木,因此需要选择矮化性的育种树木,比如说杏树、桃树、苹果树或其他表蜡矮化型灌木品种都是可以的,同时需要及时修剪过高枝条,在树间隙套种果树生苗,这样可以增加金蝉产卵的树枝。
2建设育种大棚。
在金蝉快要出的时候在排灌方便的地块的地方搭建育种大棚,一般以一亩地为宜,同时要在育种区周围利用水泥柱或竹棒架设成围栏,中间用竹竿搭架后再拉设铁丝固定,然后在外面罩上尼龙窗纱网。
3种虫管理与防疫。
金蝉因其成虫有强烈的趋光性,因此需要等金蝉羽化成虫虫后再进大棚,可前一周内出的金蝉,等7天后就可以让金蝉自然羽化产卵了。养殖时一般每亩月养殖10000只,雌雄约各占50%,每只雌金蝉可产种卵500-1500料。
每个大棚可养殖20亩金蝉。等金蝉羽化后20天就可以交配产卵,产卵时金蝉刺破枝条表皮,把卵产在木质部,金蝉在产卵是,工作人员最好不要在棚内走动喧哗,避免对金蝉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在金蝉药做好棚内防护工作,防治癞蛤蟆、麻雀和螳螂、蚂蚁和红色小花蝽、白僵菌、绿僵菌等潜在危害。
4采收保存种卵。
除了自然采获蝉卵之外,还可以建立纱网大棚,提供成虫产卵空间。可以利用废弃果园中的果树重新种植果树实生苗,并利用水泥柱或竹棒架设围栏、拉铁丝,之后在外面罩上尼龙窗纱网就可以了,羽化或采集的成虫在其中交配产卵,在后期就可以根据需要留取成虫数量,不用去外采集种源了。
9月份正是育种大棚采收金蝉种卵的最佳季节,树上被卵致死的1~2年生细干枯且表面不完整、皮下木质部镶嵌有大量乳白色长椭圆形卵的就是蝉卵,在产卵窝痕下部留出5~10厘米无卵枝条部分,将50~100条捆成1小捆让入平码于孵化房,经过自然处理后就可以做种使用。
怎么养金蝉 养金蝉的技术与方法是什么
金蝉是蝉科昆虫的代表种,幼虫各个地方称呼不一样,罗锅,爬衩黑蚱蝉,知了龟、知了猴,均是它的名字。金蝉有很丰富的营养成份,其药用价值亦很高。特别是金蝉的皮,是一种中药,金蝉脱壳的成语也来自它。虽然蝉的生活领地越来越少,但自然界中存在的金蝉数量并未明显减少。现在为满足巿场需求,已经有人用人工养殖的方法来获取它。
一、金蝉的生活习性
在我国的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均有分布,蚱蝉一般3~5年完成1代,也有记载5~6年或12~13年完成1代的情况。以卵群体在当年生或二年生的幼小枝条上和各龄若虫集中于土壤中植物根系上越冬,即越冬虫态为两种,卵和大小不同的若虫。越冬场所也分为地上和地下两种环境。
越冬卵于翌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6月下旬孵化活动结束。卵多在白天下午孵化,占80%左右,夜间孵化的较少,约为20%。卵期接近300天。越冬若虫的活动受地温和寄主植物树液的影响最大,在低温高于10摄氏度~15摄氏度时,树体汁液开始流动,越冬若虫随之开始刺吸取食活动。
从越冬卵中孵化的若虫(称之为蝉蚁),潜入土中,在寄主植物根部吸食汁液,活动性较小。随着龄期的增长,营造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土室,栖居其中。土室外表粗糙,内壁光滑湿润,壁的-部分附着在植物根上,以便取食。秋后温度下降,便钻入深土层中越冬,春暖后又向上迁移至树根附近活动。一年中以5月份在土中的若虫数量最多,此时正值越冬卵大量孵化入土,又是末龄若虫即将出土蜕皮变为成虫的时期。
金蝉养殖技术
在土中完成若虫的整个生活过程后,成熟若虫于5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从土中钻出来,并爬行到灌木枝条、杂草茎干等处,用爪及前足的刺固着于树皮枝叶上,蜕皮羽化为成虫。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出现盛期,10月上旬为末期。成虫羽化后20天左右,交尾产卵,6月下旬开始产卵,6月底至8月下旬为成虫产卵盛期,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产卵末期。成虫的终见期为11月上旬。即成虫的产卵期可以持续在6月下旬至10月上旬。
成虫多在夜间8~10时和早晨4~6时羽化,雌雄比基本保持1∶1的比例。成虫常栖息于树干枝梢上,具有夜间扑火的习性。成虫产卵于-二年生,2~7毫米粗度的枝条上,卵产在枝梢的木质部内,卵窝密接,多为单行、也有双行的,呈直线排列,少数弯曲或呈螺旋状排列。每-卵窝内有卵6~8粒,-根产卵枝内有卵12~479粒,一般为20~200粒,平均有卵146粒。每根枝条上有卵穴6~146个。每头雌虫腹内怀卵500~1000多粒,最多达到1500粒,最少20粒,平均800粒。成虫寿命3个月左右,发生期一般在每年的7~9月份。成虫有翅能飞,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树木幼嫩枝条中的营养汁液为生。交配以后的雌蝉在产卵前先用产卵器插入当年生或二年生细嫩树枝木质部,然后再将卵产入。同时使嫩枝条脱水干枯死亡,对树木造成危害。
二、金蝉的养殖技术
1、选择育种树木
矮化果树如杏树、桃树、苹果树或其他表蜡矮化型灌木品种都是金蝉育种的良好树木。注意及时修剪过高枝条,以方便繁育管理,在树的间隙套种果树生苗,以增加金蝉产卵的树枝,在树木下面殖种金蝉种卵,方法参照金蝉养殖新技术
2、建设育种大棚
在金蝉即将出土前夕搭建育种大棚,面积以每个占地1亩为宜。在育种区周围利用水泥柱或竹棒架设成围栏,水泥柱的行距5米,中间用竹竿搭架,再拉设铁丝固定,然后在外面罩上尼龙窗纱网。育种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切忌在低洼易存水的地块建育种大棚。
3、种虫管理与防疫
金蝉出土后因其成虫有强烈的趋光性,前期等其羽化成虫虫后再进大棚,捕捉时羽化金蝉会因见光四处飞乱碰,造成种虫死亡,因此可全部捕捉前1周内出土的金蝉,待-周后再开始让金蝉自然羽化产卵。留种密度每亩约10000只,雌雄约各占50%,每只雌金蝉可产种卵500-1500料,每个大棚大约可供20亩地金蝉繁殖用种。金蝉羽化后20天左右即可交配产卵,产卵时金蝉刺破枝条表皮,把卵产在木质部。金蝉交配产卵期尽量不在大棚内走动与喧哗,避免对金蝉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出土后的若虫(知了龟)及羽化后成虫天敌较多,如癞蛤蟆、麻雀和螳螂等,应做好大棚内防护工作。另外,应经常查看纱网是否破损,严防金蝉外逃。白僵菌、绿僵菌和虫生藻菌(蝉花)等微生物均可对金蝉种虫造成寄生危害,养殖时应加强保护。老熟若虫出土期、树下卵期和蝉蚁发生期,金蝉的主要天敌有蚂蚁和红色小花蝽,必须严加防范。可利用强氨精等进行土壤处理。
4、采收保存种卵
除自然采获蝉卵外,可以建立纱网大棚,提供成虫产卵空间。可以利用废弃果园中的果树,重新栽植果树实生苗,周围利用水泥柱或竹棒架设成围栏,中间再拉设铁丝等,外面罩上尼龙窗纱网即可。羽化或采集的成虫在其中交配产卵,以后可以根据需要留取成虫数量,不必再从野外采集种源。
9月早下旬是育种大棚采收金蝉种卵的最佳季节。可采用果枝剪或顶端带钩的长杆,把树上被卵致死的1~2年生细干枯且表面不完整、皮下木质部镶嵌有大量乳白色长椭圆形卵的即是蝉卵,剪除产卵窝上部多余无卵枯梢,在产卵窝痕下部留出5~10公分无卵枝条部分,将50~100条捆成1小捆,放入塑料袋中或平码于孵化房是,再经自然处理后即可做种使用。
金蝉养殖技术
三、金蝉的殖种技术
殖种对象为初孵若虫以及接近孵化的卵。
1、将直接从野外或在种源场地采集的具卵枝条,集中于室内促进孵化。孵化方法:在长70公分、宽40公分、高20公分的塑料盒中,底部铺撒5~10公分厚的细干沙,将卵枝成捆竖放或横放于其上,不断用小喷雾器喷酒雾水,保持具卵枝条周围空气的高湿度,使多余的水珠吸附于底部细沙中。中间应不断抽查卵的孵化情况,发现有若虫活动时,即可将枝条连同细沙殖放于养殖场所。
2、殖种时间一般在9~10月份(二年卵)或6~7月份(当年卵)。在饲养场所的寄主植物树下地面远离树干基部1米左右,挖掘深约30~50公分有规律的窄沟,如环、方、三角、平行或辐射等形状,目的是为了以后的挖掘和捕收。殖种后盖土压实,做好时间、数量、殖种沟形及深度等的记录。
3、蚱蝉从卵期开始到生长发育为居熟的若虫(知了龟),需要在地下生长三个冬夏(实际为2年):
①第一年从6月份开始生长,当年生长体重只有1克左右,全身及眼睛均为乳白色。
②第二年体重发育到3克左右,全身色素加深,眼睛呈粉红色。
③第三年若虫(知了龟)发育成熟,体重45~5克,每千克平均210只,此时身体颜色为褐色,眼睛呈黑灰色。根据体重大小、体色深浅和眼睛颜色变化,可以准确判断若虫生长发育所处的时间年龄段。
蝉的喂养方法是什么
怎么养金蝉?养金蝉的技术与方法是什么?
1、选择场地,首要选择一块合适的场地,来作为我们种植金蝉的场所,种植场地应该选于排灌方便,土地肥沃,最好是沙土地,租金便宜的场地。或者自己有地也可以。还有要观察附近有没有金蝉出土,如果满足这些条件,基本就可以用来种植金蝉。
2、树种的选择,养殖金蝉种树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树种的好,金蝉就养殖出土的产量高。咱们往常所见到的杨树、果树、榆树、柳树(竹柳)等,目前养蝉多选择竹柳,竹柳长势快,耐水淹易成活,而且可以高密度种植。目前人工养殖金蝉是选用最多的一种树种。
3、灌溉,由于种树需要水份,为了能给树提高充足的水份,应当及时浇水灌溉,这样才能保证树的长势,和根系的生长,为养殖金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遇到天气干旱,也应当及时灌溉补水,灌溉设备一亩地大概需要150-200(地多了成本会降低)。
4、孵化蝉蚁,孵化蝉蚁的时间在4月份天气逐渐转暖,这时候开始进入卵枝孵化的阶段。对于我们新手来说,由于我们不会保存卵枝过冬,大多都是购买人家孵化好的孵化条。只需要在5月份以后,购买卵枝在进行孵化,孵化时应当注意卵枝的温度和湿度。 卵枝应该避免暴晒,多多观察卵枝状态,适当补水,切不能让卵枝处于干燥状态,不然会爆发螨虫。一旦爆发螨虫,应该及时用药控制。对于我们新手来说,爆发螨虫是件很棘手的问题。所以应当多多学习,提高自己的金蝉卵枝孵化技术和孵化经验。
5、投放卵枝,孵化的卵枝在5月到6月份左右开始出蝉蚁,出蝉蚁后,我们就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投放种植卵枝。我们常用的投放方法有挂枝法,插枝法,撒卵枝和撒蝉蚁这几种方法。投放前一定要做好蝉蚁入土准备,地缝多有利于蝉蚁入土。
6、收获捕捉,养殖的金蝉在6月底,就开始有部分出土(地区不同,蝉的出土时间也不同),7-8金蝉大量出土的时间。这时候我们应当提前在树15米处,缠好胶带,防止金蝉爬到高处,也利用我们捕捉。
金蝉养殖?
1、在夏天捉到蝉之后,首先要将它放在一个密封但透气的容器里面,以免它逃跑。然后可以给它准备新鲜的树枝给它吸取汁液,让它能够正常存活,但成年蝉的寿命非常短,一般在60~70天左右。
2、蝉出土后因其成虫有强烈的趋光性,前期等其羽化成虫后再进大棚,捕捉时羽化蝉会因见光四处飞乱碰,造成种虫死亡,因此可全部捕捉前1周内出土的金蝉,待1周后再开始让金蝉自然羽化产卵。留种密度每亩约10000只,雌雄约各占50%,每只雌金蝉可产种卵500~1500个,每个大棚大约可供20亩地金蝉繁殖用种。
3、蝉羽化后20天左右即可交配产卵,产卵时金蝉刺破枝条表皮,把卵产在木质部。蝉交配产卵期尽量不在大棚内走动与喧哗,避免对金蝉产生不利影响。
4、由于出土后的若虫(知了龟)及羽化后成虫天敌较多,如癞蛤蟆、麻雀和螳螂等,应做好大棚内防护工作。另外,应经常查看纱网是否破损,严防金蝉外逃。
5、白僵菌、绿僵菌和虫生藻菌(蝉花)等微生物均可对金蝉种虫造成寄生危害,养殖时应加强保护。老熟若虫出土期、树下卵期和蝉蚁发生期,金蝉的主要天敌有蚂蚁和红色小花蝽,必须严加防范。可利用强氨精等进行土壤处理。
知了怎么养殖
金蝉,是蝉科昆虫的代表种,成虫又称黑蚱蝉,俗称知了龟、知了猴等。 其养殖方法是先要选个好的养殖地,然后需要经过采卵、采后处理、孵化、播种、播种时间、采收、采集。这八个步骤来完成。
养殖地
金蝉主要是在林下养殖,各种果树、木材树下都可以满足其生长需要,无需投资建场地、场房,无需购买其他养殖设施,我国林木资源丰富,一般三年以上的果树及其他树木下面都难以套种农作物,而金蝉养殖正是利用树下空间,靠吸吮树根的汁液生长,在不影响树木生的情况下发展养殖,可以说一举两得,整个养殖过程无需喂食管理、防疫等,不占用劳动力,在解决好金蝉养殖的技术和销路的情况下,金蝉养殖是下岗职工发展再就业和农民朋友从事第三产业的好项目。
采卵
采卵是以秋季金蝉产卵后,一般在农历七月份左右。金蝉是以尾部小刺刺入一年生嫩枝,将卵产入枝内,多以果树等多汁树枝为主,产卵后树枝多会干枯,所以大多数下端青绿而末梢干枯的枝条都有蝉卵。
采后处理
将有蝉卵的枝条采集后,去除干叶,剪去两端,三十根捆成一捆,用大洗衣盆底部铺一层沙,将捆好的枝条立着放入盆内,温度保持在28——34度,湿度是保持湿润,即遇干即喷,用喷雾器照准枝条喷洒湿透为止。
孵化
大约十五天左右即有幼虫孵出。这时会看到有一部分幼虫在枝条上爬上爬下。大约孵化出幼虫20%的时候就要进行掩埋,埋坑选择多细软毛根的地区,以便幼虫能吸取根上的养分,最好选择在种植金银花的地块中。在长10厘米、宽40厘米、高20厘米的塑料盆中,底部铺撒5到10厘米厚的细干沙,将卵枝成捆竖放或横放于其上,不断用小喷雾器喷洒雾水,保持金蝉卵枝条周围空气的高湿度,使多余的水珠吸附于底部细沙中。孵化期间应不断抽查金蝉种卵的孵化情况,发现有少量金蝉幼虫活动时,即可将枝条连同细沙殖放于养殖场所进行种植。
播种
将坑挖成条形,深度以挖到多毛根处为主,宽度为一锨。将孵化好幼虫的枝条顺坑放入坑内,幼虫即自行抱住植物根系。还土时要轻、缓。还好土后不能踩,更不能浇水,以保透气。
播种时间
种植时间一般在5到7月份或9到10月份。在离树干基部1米左右,挖掘深约10到30厘米有规律的窄沟,如环、方、三角、平行或辐射等形状,目的是为了以后的挖掘和捕收。“殖种”后盖土压实,做好时间、数量、“殖种”沟形及深度等的记录。要向阳防冻,土质松软、肥沃、无污染;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含水量过高或存在积水现象,保证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幼嫩发达多汁。冬季应在殖种区域覆盖麦秸、稻草、玉米秸等,以保持地温。
采收
如有树木,多在一米处用透明胶带缠一圈,以保蝉虫不会爬高蜕变。蝉虫子播种之日起15——18个月即成成虫。
采集
蝉卵以白蜡条为主,蝉卵幼虫是以植物根系的汁液为食,所以在掩埋时最好选择多根地带。每根枝条中含蝉卵100——400只,所以每亩地以500-800枝为宜,以保成活率。用此种方法种植金蝉使原有的生长期3——15年提前到18个月,孵化期由原来的一年个月提高到35天左右,成活率由原来的6%提高到30%——60%左右。所以特别适合农村进行养殖。
金蝉知了养殖技术 金蝉养殖及金蝉生活习性:经研究发现,黄金蝉喜欢木质松软、汁较多的树种,果树类如山楂、桃树、苹果、梨树等。 木材类如桐树、榆树等都是其喜欢栖息采食的树种,野生黄金蝉一般3~5年才能完成1代,采取人工饲养可使生长周期缩短到20-24个月。 以卵群体在当年生或二年生的幼小枝条上和各龄若虫集中于土壤中植物根系上越冬,越冬卵于翌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野生黄金蝉的卵期接近300天。而采取人工孵化后只需40天左右即可完成,在土中完成若虫的整个生活过程后,黄金蝉成熟若虫于5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从土中钻出来,并爬行到灌木枝条、杂草茎干等处,蜕皮羽化为成虫。成虫羽化后20天左右,交尾产卵,成虫产卵于一二年生,2~7毫米粗度的枝条上,一根产卵枝内有卵120~489粒,每头雌虫腹内怀卵500~1000多粒,最多达到1500粒,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树木幼嫩枝条中的营养汁液为生。交配以后的雌蝉在产卵前先用产卵器插入当年生或二年生细嫩树枝木质部,然后再将卵产入。 如何繁殖构建成虫及若虫生产设施。 购千枝以上金蝉种枝赠送金蝉养殖技术资料,光盘! 如何提供良好的环境 蚱蝉“殖种”深度以30~50厘米为宜,要向阳防冻,土质松软、肥沃、无污染;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含水量过高或存在积水现象,保证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幼嫩发达多汁。 如何获取饲料 选择根系发达、生长茂盛、汁液较多的健康树种,如杨、榆、柳、桐树或果园中的各种果树。此外,还要间作一些根茎类植物,如土豆、甘薯、山药等。 如何殖种殖种对象为初孵若虫以及接近孵化的卵。购千枝以上金蝉种枝赠送金蝉养殖技术资料! 1、将直接从野外或在种源场地采集的具卵枝条,集中于室内促进孵化。 孵化方法:在长70厘米、宽40厘米、高20厘米的塑料盒中,底部铺撒5~10厘米厚的细干沙,将卵枝成捆竖放或横放于其上,不断用小喷雾器喷洒雾水,保持具卵枝条周围空气的高湿度,使多余的水珠吸附于底部细沙中。中间应不断抽查卵的孵化情况,发现有若虫活动时,即可将枝条连同细沙殖放于养殖场所。 2、殖种时间一般在9~10月份(二年卵)或6~7月份(当年卵)。 在饲养场所的寄主植物树下地面远离树干基部1米左右,挖掘深约30~50厘米有规律的窄沟,如环、方、三角、平行或辐射等形状,目的是为了以后的挖掘和捕收。“殖种”后盖土压实,做好时间、数量、“殖种”沟形及深度等的记录。 3、蚱蝉从卵期开始到生长发育为居熟的若虫(知了龟),需要在地下生长三个冬夏(实际为2年): 第一年从6月份开始生长,当年生长体重只有1克左右,全身及眼睛均为乳白色; 第二年体重发育到3克左右,全身色素加深,眼睛呈粉红色; 第三年若虫(知了龟)发育成熟,体重45~5克,每千克平均210只,此时身体颜色为褐色,眼睛呈黑灰色。根据体重大小、体色深浅和眼睛颜色变化,可以准确判断若虫生长发育所处的时间年龄段。 如何获取种源 购千枝以上金蝉种枝赠送金蝉养殖技术资料! 由于蚱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又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所以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高,但仅靠野生资源,供求矛盾无法解决,因此人工养殖蚱蝉前景广阔。蚱蝉的成功饲养,应该掌握种源获取、寄主植物选择、饲养地选择、防护措施配置等要点。 应当以产卵枝条的采集作为获取种源的主要途径。 1、初级种源的获取可以在田间自然采集,卵、若虫、成虫均可作为种源采集。7~9月份可以采集各个虫态;8~9月份是采集若虫的最佳季节;9月份是采集蝉卵树枝的最佳时间,全年均可采集。 2、卵的采集可以选择树密蝉多的理想场所,用果枝剪或顶端带钩的长杆,把树上被蚱蝉产卵致死的1~2年生细干枯条轻巧取下,凡是一侧呈扁平干枯且表面不完整、皮下木质部镶嵌有大量乳白色长椭圆形卵的即是蝉卵,剪除产卵窝上部多余的无卵枯梢、在产卵窝痕下部留出10~15厘米无卵枝条部分,将50条左右捆成一小捆,放入塑料袋中待用。 3、捕获若虫,以自然成熟的老熟若虫为对象,若虫的采集可以在傍晚7~12时在树体主干基部用手电照射捕捉;采集后放入纱笼中羽化产卵。产卵纱笼内栽灌木状寄主,以各种实生果树为主。 4、抓获树上成蝉的方法很多,如在夜晚采用火堆诱集。为了保证成蝉不受损伤,可以利用小麦面筋粘获,方法是将和好的面团多次用水冲洗,去除淀粉,留下纯面筋,存放于宽大的荷叶、杨树叶内,粘于竹竿顶端,于清晨或白天粘捕成虫。 如何做好防疫 1、出土后的若虫(知了龟)以及羽化后的成虫天敌较多,如癞蛤蟆、蛇、鼠类、刺猬、野猫、麻雀和螳螂等都喜食若虫(知了龟),白僵菌、绿僵菌和虫生藻菌(蝉花)等微生物也寄生危害。另外,水灾和农药化肥等的污染对若虫(知了龟)或蝉的危害也较大,养殖时应加以注意和保护。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