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冬天养殖虾药用的多吗

   2023-05-21 互联网艺莲园346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马上就要立冬了,养殖一点通提醒养冬棚虾的朋友们一定要做好相应防护,确保冬棚虾安全越冬。冬季早晚温差大、寒流强劲、低压低温等恶劣天气,都为养虾带来很多不便,但同样冬棚虾由于反季节原因,价格也颇为可观。冬季的恶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马上就要立冬了,养殖一点通提醒养冬棚虾的朋友们一定要做好相应防护,确保冬棚虾安全越冬。冬季早晚温差大、寒流强劲、低压低温等恶劣天气,都为养虾带来很多不便,但同样冬棚虾由于反季节原因,价格也颇为可观。冬季的恶劣天气易导致藻类、对虾应激,弧菌大量繁殖等。养虾户如果盲目用药,易引发次生应激,造成对虾死亡排塘。今天把养冬棚虾的一些问题盘点下分享给大家。一肥水困难,肥水后易“落清”  1、抽入虾塘的水色很浓,水质很快就能肥起来,但“落清”也快。主要因为此时水体本身富营养化,水生动物丰富,营养物质被水中生物吸收后造成水质“偏瘦”,随之迅速“落清”,此时应适当抑制水生动物繁殖而大量摄食藻类,同时还要适量追肥保藻。  2、水色培起来后再“落清”,也可能是水体存在有害物质或藻类受气候变化产生应激,可先进行水体解毒,然后再肥水;  3、水体碱性不足导致“落清”。  4、底部青苔繁殖或塘底泥皮大量滋生及底栖藻类繁殖也会造成水体“落清”,应及时分解塘底富营养化的有机质,破坏青苔繁殖所需的环境和条件,再进行解毒、肥水就比较容易了。二预防隐形应激  对虾越冬温棚搭建后,气温紧跟着骤降,此时气压、水质等变化幅度较大易形成隐形应激。  入冬前期水温比气温高,建议缓放塑料大棚薄膜,保证空气流通。养殖过程中,如天气回暖至22℃以上,或棚内温度增高,应适当开启窗口或揭开薄膜,让空气流通。定期(5-7天)施用些抗应激药物以提高对虾免疫力,加开增氧机,提高水体溶氧。  养虾:溶氧量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作用和科学,增氧误区解析三弧菌迅速繁殖  无论是抽进的海水,还是来自其它水源,同样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弧菌,当虾塘环境良好时,弧菌对鱼虾类影响被抑制掩盖,但是当虾塘水体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时,弧菌就可能大量繁殖,感染虾体。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空肠空胃、肠道断节、红胀、游塘,不到底部,不脱壳或脱壳缓慢,体表有花纹状,有些对虾死亡后会发现有发光或水体发光等症状。可依弧菌繁殖条件反向适当调控水质,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四抗冷应激  冬棚养虾期间寒流袭,易引发冷应激。冷应激可降低对虾肝功能,长期可造成对虾肝萎缩、胃肠萎缩等疾病,低温后的回温,又易引起对虾蜕壳不遂、感染白斑、弧菌等。  1、冷空气来临前  可提前3-4天适量改底,泼洒EM菌以稳定水质、增强对虾体质,同时拌服水产诱食酵母、速调速补、防止厌食。  2、冷空气来临时  泼洒抗应激药物以消除冷应激,防止水体分层。  3、寒流过后回温  及时补钙以促进对虾蜕壳、硬壳,泼洒增氧类药剂和解毒,以增加水体通透性,改良底质。

淡水养虾技术手册

降解亚硝酸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应用到系统方法。因为对水体环境影响的因子非常多,所以,在降解过程中注定不可能通过一种途径就起到效果。我们降解亚硝酸盐的基本思路是:先用口服葡萄糖和有机解毒威缓解水体中亚硝酸盐的毒性以增强对虾的抗应激力和免疫力,然后用水极迅速降解水体中的氨氮,最后用微生态制剂和生物肥培育水体中的有益微生物及其藻类,以此来达到降解亚硝酸盐的目的。

冬棚虾脱壳是不是比较薄

南美白对虾冬棚养殖注意事项(上):

一、选址:主要选择交通便利,日晒充足、土地平整,咸淡水充足的地方,同时为了避免水源污染和病害交叉感染,尽量避免在养殖集中区域建池,并且进排水分开,尽量避免将养殖污水排到池塘的进水沟中,否则非常不利于病害的预防。若当地有地下卤水和淡水的,最好抽地下卤水兑淡水进行养殖,如江苏如东和山东滨州的养殖模式,这样可充分避免水质交叉污染。

二、清塘:养殖前最好对池塘进行一次充分的清淤。并且使用强氯精,按照3-5kg/亩的剂量或者漂白粉10-15kg/亩的剂量,排水到池底还剩下5-10厘米水位,将药物化水后全池泼洒,以充分杀灭池底有害菌和各种寄生虫,有条件的最好进行7-10天的曝晒,以促进上一造养殖残留有机质的充分氧化分解。

三、

搭棚:选用养虾专用膜搭建,要求材质无毒无味,透明度高,厚度适中,韧性高。搭棚时结合处要牢固严密,无开裂和透气。考虑到采光取暖效果 , 池型和大棚均设计为南北走向 , 这样早晨和傍晚均能较好采光 , 而中午并不太强 ,全天采热较均匀。

对于冬季气温较低的地方,为提高保温效果 , 大棚可覆盖双层膜 , 两层膜相距20-40厘米 第二层膜架托在大棚内铁梁下 , 以纵向拉钢丝 5-7根支撑,下层膜四周亦与梁密切相接。大棚外面斜向下加架塑料膜 , 以提高保温效果。

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越冬棚破损透风漏雨 ,并要开挖雨水导流沟 , 避免棚顶的雨水回流进池塘里 ,造成水温骤降和水质急变而引起应激发病。

四、

培水:进水时使用80-100目的晒网进行过滤,避免野杂鱼等敌害被抽到池中,南美白对虾对盐度适应范围广05‰-40‰都可以,但低盐度下弧菌繁殖速度较慢,更有利于病害的防控,同时如果盐度过低,又会影对虾脱壳导致成活率低,所以低盐度养殖盐度控制在3‰-8‰为佳。

进水后再次使用“强氯精”按照5袋每亩剂量全池泼洒,以充分杀灭水体中弧菌及其他有害菌。5-7天后使用使用“肥水旺”+“活水素”进行培水,除新挖的池塘在初次肥水徐需要施用适量基肥外,之前养殖过虾或其它品种的池塘应尽量避免施用基肥,培好的水色以茶褐色、嫩绿色、翠绿色、黄绿色为佳,透明度30厘米左右。

南美白对虾冬棚养殖注意事项(下)

五、下苗:目前大多数虾农选用的虾苗为一代苗,部分使用的二代苗,少数使用土苗,选择健康有活力的虾苗是养殖成功的第一步,建议养殖户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的SPF一代苗。同时应选择通体洁净有光泽,身体稍有弯曲,肢足完整,尾扇分开,游动灵活,两条触须能并拢或者稍一分开即并拢的虾苗。同时肝胰脏大小均匀,轮廓清晰,肠道粗壮饱满,空肠率低于2%的虾苗。规格最好在P7-P8,若是淡化养殖,规格最好是P11-P12的虾苗,有条件的养殖场,最好能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附肢干净无附着物,无纤毛虫寄生,细菌培养弧菌含量不超标,且无红体白斑病原的虾苗为合格。

虾苗下塘前一天,全池泼洒“解毒灵”和“水平安”进行解毒和稳水,下苗后及时泼洒“应激灵”防止虾苗产生应激反应。同时,对于低盐度地区,尤其要注意虾苗场和养殖场的盐度差。

盐度高于10‰的虾塘,盐度差控制在3‰以内

盐度在5‰-10‰时,盐度差控制在1‰以内,

盐度小于5‰时,盐度差控制在05‰以内,

如果盐度差过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虾苗的成活率。

同时虾苗运回养殖场时需要对虾苗进行20-30分钟的调温保证虾苗袋内温度和池塘水温一致之后再将虾苗下到池塘中。

六、投料:饲料一般选择大厂家生产,质量有保障,在水中稳定性强,诱食力强的全价配合饲料,冬棚养殖由于气温 、水温变化不大 , 对虾的生长和摄食影响较小 ,水质相对稳定 , 可为养殖户成功作奠基。每个虾塘应设有两个以上饵料台 ,投完料后观察摄食情况一般:

40天前的幼虾以2小时内吃完饲料为好;

40-80天的虾以15小时吃完为好;

80天以后的大虾以1小时吃完为好。

投喂时应当注意以下几项:

(1)饵料台中残饵多则适当减少投饵量 , 并检查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2)早晚多投 , 中午少投 ,少量多次 ,每日3一4次为宜。

(3)初一、十五虾蜕壳时少投 ,蜕壳后逐渐加料。

(4)大风或气压低 ,闷热时少投 天气好容解氧足时可多投。

(5)浮游生物大量死亡 ,水色变黑浑浊 ,水质变差时少投,水质好虾摄食旺盛适当多头

(6)用药期间少投,用药后再逐渐恢复投料量。

(7)寒潮期间,降温幅度大,虾应激强时少投,气温稳定,天气晴朗时多投。

七、疾病防控:每天早晨、傍晚、午夜都要巡塘、观察虾苗吃食、水质、PH、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温度等情况,确保各项水质指标都在适宜范围内。喂完料后查看料台时注意观察虾的活力、体表颜色、肝胰脏,肠道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调查原因,及时处理。

1、冬棚虾采用全封闭养殖更容易缺氧 ,特别是凌晨3 一 4时 ,虾池特别容易缺氧,须开启增氧机,此外养殖中后期 , 阴雨天气也应开启增氧机 阳光充足的中午要开增氧机 ,可以搅动塘水 ,把下层缺氧水体送至上层 ,保持水体溶氧平衡。

2、当塘水PH 值超过90时 , 可泼洒“水平安”,按照250-500毫升/亩剂量进行全池泼洒,也可用腐植酸钠1500-2000克/亩加水全池泼洒来降低水体PH。当虾池早晚PH变化过大时需注意检测水体总碱度,总碱度低时注意泼洒白云石粉提高总碱度,同时定期使用“活水素”+“降氨宝”以保持水体菌相平衡,促进水体总碱度的稳定。

3、寒潮期间 , 全池泼洒适量“保肝宁”、“应激灵”“水产专用维C”等营养物质 ,缓解对虾应激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水产专用维C”提高对虾免疫抗病力。

4、对虾疾病要以防为主 ,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保肝宁”+“水产专用维C”以促进肝脏的排毒解毒,减轻高强度投喂,高污染水体对肝胰脏造成的严重负荷。同时定期使用“三病灵”进行内服预防,以防止水体中大量弧菌对虾体的侵害。

5、冬棚养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水色发暗 、白浊 、黄浊等现象 , 应及时施用“水平安”、“解毒灵”、“活水素”“降氨宝”以及“强底净”等,尽快去除水中过多的悬浮有机物 ,增加池塘中有益微生物的菌群。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 , 每5-7天使用一次 ,可有效减少这种现象发生。

6、塘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时 , 会导致对虾反应迟钝 , 摄食减少时 ,应减少投喂量 , 并开启增氧机,同时全池使用“活水素”+“降氨宝”,以促进水体氮循环细菌的平衡,降低水体氨氮、亚盐的含量。

来源:成都兴旺动物药业

大棚养虾

冬棚虾脱壳是不是比较薄:对虾脱壳好不好?简单四招教你判断

由于水产养殖动物平时的活动都在水体之下,养殖户往往难以及时地发现对虾脱壳的异常,等到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最终却无力回天。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提前知晓对虾的脱壳状态呢?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养殖服务经验和众多养殖较为成功的养殖户朋友的方法为大家总结如下的判断方法:

(1) 看料台: 养殖户在平时或者是喂料之后通过观察料台来看对虾的形态,看是否有弯弓、体色发白的现象出现,同时再看料台上是否有对虾已经脱下来的外壳,若脱下来的壳头胸甲的链接处有弯曲的现象,则说明虾体本身的壳较软,综上有这几种情况,则表明最近对虾的脱壳效果较差,养殖户需要加强防范脱壳不遂的现象出现;

(2) 摸虾体: 提料台的时候直接用手捞取几只对虾,触摸其体表,来直接感受对虾外壳的软硬程度,从而来对对虾脱壳情况进行判断,若较多的对虾虾身比较软则要堤防!

(3) 查吃料: 根据对虾的吃料情况可以进一步的判断对虾的脱壳情况。若本身的吃料情况较差,则表明对虾本身的营养积累以及体质情况较差,在脱壳即将来临之前务必要做好水质调控、防抗应激的工作。

(4) 剥虾壳: 在脱壳期间取几只对虾将其外部的甲壳进行剥离,若在剥开外层虾壳之后发现仍有一层甲壳则说明此虾之前经历过脱壳不遂。

以上是通过四个方法来判断对虾的脱壳情况,那么养殖户如何去做才能提前预防对虾的脱壳不遂甚至是死亡的情况呢?

冬棚对虾,做好三点,安全脱壳,提升产量

冬棚对虾的养殖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来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才能保证对虾脱壳的顺利进行,最终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

(1) 定期进行补钙

对虾在硬壳的过程中,要求水体要有一定的钙质才能保证在脱壳期间能够及时地硬壳,避免因为水体的钙质不足造成的脱壳不遂、软壳虾甚至是大量死亡的现象。目前养殖户往往只关心脱壳阶段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而很少关注脱壳后的硬壳过程,最终仍然会引起对虾的大量死亡。

目前市场上面的补钙产品比较多,养殖户们往往在使用过后没什么效果,不同厂家不同产品本身的质量是会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补钙选准时机同样重要,一般要根据当地的脱壳时期进行补钙,一般在农历的初一、十五或者部分地区为农历的初八或者是二十三,前后2-3天进行补钙的工作。

(2) 定期内服营养拌料,增强对虾的体质

对虾在脱壳期间会消耗掉大量的体力,若本身对虾自身的营养积累不足就会造成脱壳时出现死亡的现象,并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冬棚养殖对虾,一般经常定期地使用益生菌来进行拌料内服,增强对虾的体质,常用的益生菌推荐为乳酸菌,能够有效地定值于肠道,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同时增强肠道的健康,促进对虾的消化吸收能力,并能显著地提升对虾的体质,保证脱壳的顺利进行。

(3) 提前培水,保持水体稳定

提前将水体的藻类培养起来,并使水体当中的藻类呈现健康的状态。冬季由于温棚的搭建,虽然温度得到了提升,但是大棚的搭建对藻类的光合作用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定期地进行追肥、补肥的操作,保证藻类的健康状态,或者使用益生菌种,如EM菌能够维持水体的稳定,菌藻协同、打造对虾舒适脱壳环境,才能提升对虾脱壳的成活率和最终的产量。

冬季温棚对虾的养殖不像夏季的管理有诸多的要点,但是却要求养殖户能够将各项的管理做到足够的精细,最终才能保证冬棚对虾的产量和规格。冬棚养殖风险高、但收益大,希望养殖户朋友能够顺利地度过冬季这段时间,来年卖个好价钱。

文章来源于渔料与营养。

大棚养殖对虾技术点,对水温有什么要求

1、大棚养虾是要保温,在最冷的时间要能将棚中的水温保持在20℃以上。大棚的棚膜最好用双层,侧面最好不用薄膜,而用带保温材料的彩钢板,高度最好不要超过三米,由于这种大棚的跨度比较大,像杨会喜的大棚跨度已经达到了24米,所以,在考虑保温效果好的同时,还应该考虑承重的问题,棚架可以根据条件选择木质结构或刚架结构。

2、大棚采用这种拱形的结构,根据力学原理,这种拱形结构,承重力比较好,特别是咱们北方雨雪比较多,拱形结构便于清理雨雪,能够保证大棚多年使用。每个池塘可以设计成两公的结构,这样每个拱的跨度只有12米,大大增加了大棚的坚固程度。

3、利用大棚养虾,可以提高放虾密度。一般大棚内的虾的放虾的密度可以达到12万到15万每亩,这可是原来池塘养殖放苗密度的三倍。

养殖前用石灰或漂白粉清塘;选择虾体附肢齐全、体表干净、体节细长、逆水能力强、大小1厘米左右的虾苗进行养殖,一般情况下每亩投放35万尾虾苗;使用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进行投喂,每天投喂四次,晚上多投,白天少投,水质或天气不好时要少投;养殖期间保持水的透明度在30-40厘米,换水不超过池水的10%。

一、大棚养殖对虾技术点

1、可用石灰或漂白粉清塘,1周后进水,施有机肥和生物制剂,使池水呈稳定的黄绿色或茶褐色。

2、四月份左右当外界气温达20℃以上,棚内水温基本保持在20℃左右时即可放苗。注意放苗时大棚内的水温与育苗场的水温相差不能超过2℃,否则不利于虾苗的生长。

3、选择虾体附肢齐全、体表干净、体节细长、触须并拢、尾扇舒展充分、胃肠道直而饱满、心脏收缩有力、逆水能力强、大小1厘米左右的虾苗进行养殖。按照大塘面积亩放35万尾虾苗。

4、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高营养和稳定性好的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进行投喂,一般采用膨化的浮性颗粒虾料进行投喂,对虾进行快速育肥效果较好。

5、一般对虾越大投喂量越多,晚上尽量多投,白天少投,发现饵料台中残饵多、水质或天气不好时要少投。根据对虾摄食量和生长情况确定日投饲量,一般可以每天投喂四次。

6、水质管理是养殖对虾的关键,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对虾的存活,且水质好可以减少对虾患病风险。保持水的透明度在30-40厘米,换水不能超过池水的10%,保持水质干净清洁。

二、大棚养殖对虾的水温要求

1、对虾最适生长温度25℃-32°C。1克左右的幼虾,在30°C时生长速度最快,12-18克的大虾,在27°C 时生长最快。当水温15°C以下,南美白对虾减少或停止摄食,当水温在9°C以下出现侧卧或死亡,南美白对虾养殖最低温度应在18°C以上。另外,水温在35°C以上时南美白对虾的摄食与生长受到较大影响。

2、水温的调控需要通过调节大棚塑料薄膜封闭程度,在养殖过程中,水温过高,就要掀起薄膜,可以起到降温的目的,冷空气来袭,需要给棚内加温,来减少对虾冻伤。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冬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