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你好!很高兴与你在这里相遇。看到你的问题:“专业人士请回答,水产养殖过程中藻类检测流程及水质检测方法有哪些呢?”后,我想说希望我的回答给你带来帮助。
首先,进行藻类检测流程。 每个水样,检测三滴水,每取一滴水,都应充分搅动水样(送来水样或带来的水样一般由普通水瓶盛装,在静置后水样中藻类会出现分层现象,大部分藻类会沉在瓶底,影响藻类检测准确性)。 显微镜检测,物镜放大倍数由低到高(低倍镜确定藻类数量,高倍镜确定水中藻的种类)。 三滴水全部检测完成后,确定池塘中的优势藻类;优势藻类的确定能够有助于分析出该种藻类为主的池塘水质指标变化的规律及可能会发生的病害。
其次,水质检测的注意事项。不论什么项目,都应记录日期和养殖对象。如2022年7月22日上午10点南美白对虾塘。有些项目要有每天或上午、下午的对比数据更有意义(如pH值)。表层水是指水面以下5~250px的水样,取水面以下05m处的水样更有意义,有的项目要同时测定底层水样。测定溶解氧要直接用比色管取水样,用拇指封住管口送入水中,一次必须取满,固定和酸化后再留水样至刻度线比色。排除比色卡上特殊说明,否则比色时一律从管口垂直向下看,与桌面平铺的比色卡比色。 测定pH值时,要先知道水样的大致区间,再选择用1号或2号试剂测定,如在1号和2号比色卡都界于临界颜色,应两组试剂都测试,更能准确测定pH值。亚硝酸盐太高时,可以用纯净水稀释后测定。
最后,我想说以上就是我对产养殖过程中藻类检测流程及水质检测方法的分享,希望能帮到你。
鱼塘养殖的水质肥度如何测量
pH的淡水正常值65-85, 海水正常值70-85
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若超出此范围,表明此水体有异常情况。通常pH值低于44,鱼类死亡率可达7%~20% ,低于4%以下,全部死亡;pH值高于104,死亡率可达20%~89%,pH高于106时,可引起全部死亡。
症状:1鱼类碱中毒:体色明显发白,狂游乱窜;体表大量粘液甚至可拉成丝;鳃盖腐蚀损伤、鳃部大量分泌凝结物;水体存在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对虾易发生黑腮病,继而演变为烂腮病、黄腮病和红腮病,致使呼吸机能发生障碍,窒息死亡。
2pH值低于65时:降低载氧能力,引起鱼组织内缺氧、造成缺氧症状,尽管水体中溶氧量正常,鱼也有浮头现象,pH值过低新陈代谢强度降低,减少摄食量,生长缓慢,也会引起鱼鳃组织凝血性坏死,粘液增多,腹部充血发炎等。
奥克丹生物,只做专业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水质检测中,硫化氢具体的安全范围?
可以教您一种简单而使用的方法:判断池塘水质是否达标可以站在池塘边上向下看,能见度达到20-30公分就是最佳水质了。
1、水产养殖用EM菌液的方法
① 池塘处理:池塘注水前1周,用100-300倍的益富源EM菌液稀释液和EM菌液制作的防虫液代替石灰、漂白粉等均匀喷洒,消毒和净化池塘。
② 水质净化:在放养前3-10天,用EM菌液稀释液泼洒水面。视水质情况,开始15天1次,以后为1个月1次,水质较差的地方,适当缩短泼洒时间,比例可按总水量的一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三十万分之一投入EM菌液量。为了均匀喷施,先将EM菌原液稀释后使用(傍晚或者阴天下雨时喷洒效果最佳)。
③ 鱼饲料的处理:由于鱼饲料为颗粒状,可用200倍的益富源EM菌液稀释液喷洒饵料,喷湿为度,马上投喂,以免散开。
④ 有机肥和粪便的处理:要投入水体的有机肥(青草液肥)和粪便应先用EM菌液处理,发酵后方可投入水面。
⑤ 鱼病防治:如出现鱼浮头和泛塘现象,可用EM菌液稀释液均匀泼洒水面,3-5小时可好转,鱼恢复正常。此后可隔1-2天再泼1-2次。个别的真菌性鱼病、细菌性肠炎、烂鳃病、打印病等可将病鱼涝出,用EM菌原液10-50倍直接涂擦病灶,也可用EM菌液100-150倍稀释液浸泡病鱼(直到鱼出现轻微浮头止),几天后即可痊愈。
2、大型湖泊、水库的网箱养鱼使用EM菌液的方法
① 放养前处理:鱼种放养前应对养殖水面进行清塘,清塘时,用EM菌液制成的防虫液兑水50-100倍直接泼洒凶猛性鱼类或野杂鱼的产卵场,破坏其繁殖生长环境,控制其群体数量。
② 用EM菌液发酵饲料饲喂,也可参照四大家鱼饲料处理的方法。
③ 用海绵等蜂窝状的物体在红糖和EM菌液的混合液(10倍左右)中浸泡24小时,再悬挂在网箱中间,通过鱼儿的游动使EM菌原液不断地扩散,EM菌液悬挂物7天左右更换1次,可以使网箱的水体环境完全改观。
3、特种水产应用EM菌液的方法
① 环境处理:在池塘放水前1周,用10倍的益富源EM菌液稀释液和EM菌液制作的防虫液代替石灰及漂白粉等均匀喷洒净化环境。
放养前3-6天,用100倍的EM菌液稀释液泼洒水面(EM菌液用量视水质情况,为总水量的万分之一、10万分之一或30万分之一),水质较差的地方应适当缩短泼洒时间。水质以绿色为好。
② 调节水质的方法:1天2次高密度换水的水池,就不宜直接均匀泼入,而应泼在增氧机边或进水口,使EM菌液微生物不断流动扩散,以利在最短时间内分解有害物质、下脚料和达到尽快稳定水质。土塘海水则宜在每次换水后泼洒EM菌液稀释液,比例按水量的10-30万分之一为宜。
③ 鱼饲料的加工:把EM菌液加清水兑成300-500倍稀释液以后,与粉状的饲料一起搅拌均匀,成团状饲喂。水分含量约在40-55%(水分多少随饲料的干湿程度而定);投喂新鲜动物性饲料的池,可先把饲喂料铰碎后,与人工配合饲料、EM菌液100倍稀释液一起搅拌均匀饲喂。
④ 食台处理:每次投饲前要检查食台,用200-500倍的EM菌液稀释液净化食台、清扫食台残饲。
⑤ 饲料加工处理:用200-500倍的EM菌液稀释液均匀喷洒和清洗搅拌机等工具、地面及四周墙壁,以保证饵料卫生。
4、保鲜
在水产品的保鲜水槽里,每隔1-2天喷洒一次1000倍的EM菌液稀释液,可有效延长水产活鲜期和保持皮色(磷)光洁喜
池塘养鱼用水需要化验哪些指标?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硫化物浓度(以硫计)不超过02mg/L。水体中硫化氢含量达01mg/L就可影响幼鱼的生存和生长,当达到03mg/L时可使鲤鱼全部死亡。在养殖特别是育苗生产中,水中硫化氢的浓度应严格控制在002mg/L以下。
池塘养鱼对水质的要求:
1、水源:
水源是池塘养鱼的基础,池塘养鱼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并且经常注入新水以保证水量和调节水质。
2、温度:
水温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生存有较大影响,根据鱼类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特性,水温可分为3个范围:
水温在10~15 ℃为鱼类的弱度生长期,鱼缓慢生长。
水温在15~24 ℃为鱼类一般生长期,鱼的生长和增重速度一般。
水温在24~30 ℃是最适生长期,生长和增重速度最快。
3、透明度:
把手伸进水中看不见手心的深度为透明度。透明度是池塘养鱼的关键环节,透明度约为20~40 cm,一般以放鱼后至6月中下旬,透明度深度控制在20~30 cm,7~8月透明度深度控制在30~40 cm为宜。
4、溶氧量:
池水中溶氧量的多少是水质好坏最重要的指标。一般成鱼阶段可允许的溶氧量达到3 mg/L以上,低于2 mg/L会发生轻度浮头,降低到0.6~0.8 mg/L时会出现严重浮头
5、pH值:
pH值表示水的酸碱度,当pH值等于7时水为中性,小于7时为酸性,大于7时为碱性。鱼类能够安全生活的pH值范围大致是6~9。凡是pH值低于55或高于10的水都不能用来养鱼,pH值过低时光合作用不强,水体生物生产力不高,鱼类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6、浮游生物:
池塘的浮游生物对养鱼水质影响最为重要,池水中的天然饵料生物、浮游生物量要丰富适宜。一般水质清淡,水中溶氧较高,鱼类就不易缺氧、就不会出现浮头现象。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