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感觉农民很少养青鱼,是因为不好饲养吗?

   2023-05-22 互联网艺莲园214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在众多的鱼类品种中,青鱼是四大家鱼之一,可见这种鱼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不过现在在市场上很少能够买到青鱼了,而且愿意去养青鱼的人也越来越少,因为养殖户们都觉得青鱼养殖的周期太长了,并且养好了之后拿出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在众多的鱼类品种中,青鱼是四大家鱼之一,可见这种鱼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不过现在在市场上很少能够买到青鱼了,而且愿意去养青鱼的人也越来越少,因为养殖户们都觉得青鱼养殖的周期太长了,并且养好了之后拿出去卖也比较困难,简直就是收不回本,所以不愿意去养。

青鱼这种鱼长得是比较慢的,如果真的要饲养的话,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长时间的投资。一般情况下一条青鱼的个头越大,那么价格也就越高,但是如果农户们想要养殖出一个一二十斤的青鱼,得花费三年左右的时间。如果只养一年的话,青鱼的重量大概只有几斤,到时候拿出去卖只会赔本。而且青鱼在生长的过程中刚开始长势并不明显,只有到后期的时候才会快一些,但是很多养殖户根本就没有这个时间精力和资金去等待,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去冒这个风险。

养殖户们养青鱼的话,小的青鱼又不赚钱,大的青鱼又不好,卖一条青鱼卖的话基本上就是20多斤,但是一般的家庭根本就不会买这么重的鱼,因为太大了根本就吃不完,到时候只会浪费。所以青鱼只能够卖给那些饭店或者每天需求量比较大的地方,但是这样的地方毕竟是少数,以至于很多卖鱼的人都不愿意去卖青鱼。一个个头比较大分量比较重的青鱼,能够卖到好几百块钱,但是正常的人家基本上不会愿意花这个钱去买,所以销路也不怎么好。

养青鱼的时候其实成本是非常高的,毕竟一头鱼要从小喂到大,是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这段时间每天都要去喂食。青鱼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吃一些小鱼小虾或者是像螺丝之类的生物,但是有的鱼在鱼塘里面还会吃一些青草,完全能够自给自足。所以青鱼的生活习性对于养殖户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麻烦,要经常去买饲料,投入的成本实在太高了,特别怕收不回本。

青鱼养殖方法

青鱼吃浮游生物。

青鱼养殖技术

创造良好水域条件

青鱼养殖对池塘条件有比较高的要求,首先,鱼类养殖离不开水源的供应,养殖池塘应最大程度地靠近水源充足地区,并且水源水质一定要清洁、清新,不能受到其他事物的污染。其次,在青鱼养殖过程中,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作为辅助,所以,养殖户应做好电力、灌溉等方面的配套工作,例如,在池塘口位置配设抽水、加氧等设备。

通常情况下,青鱼养殖池塘的最佳面积在03至07公顷,可以将池塘设计成东西走向的长方形。池塘选址要能够保证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池塘底部要平整,池水深度要保持在两米左右。

做好池塘消毒工作

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区域冬季比较寒冷、干燥,不适合青鱼的生长,青鱼养殖池塘一般处于干涸状态。养殖户要利用这个时间段,对池塘进行清理、清洁及消毒工作。首先,对池塘里面的淤泥等杂物适度清理,在此过程中要在池塘底部保留01米厚的淤泥,然后修复和加固池塘围堤,以保证养殖期池塘内部水质和水量的合理。

清理完养殖池塘后,将其曝晒二十天左右,然后以每亩120千克的生石灰加水配置成溶液,将池塘内各个角落泼洒一遍。最后再用相关工具翻动池塘内的淤泥,让石灰溶液与淤泥进一步融合,以尽可能地消灭病菌等有害物质。

改善水质,培育生物饵料

在鱼种放养前9天左右要在池塘底部施加有机肥,一般用生石灰、鸡粪等混合物作为有机肥施加到池塘中,保证每亩施加量为280千克左右。两天后对池塘施加氨基酸肥水膏,保证每亩用量1千克,主要作用是培养累枝虫等良性浮游生物,为后期放养的鱼种提供充足的饵料。在实际养殖期间,要每11天投施一次氨基酸肥水膏,以每亩08千克为宜,以此为池塘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补充营养,提高其繁育速度,扩大其分布区域。

鱼种放养

首先,要严格控制放养鱼种的质量,从外观上就可以看出来,良好的育种通常体型健硕、活泼爱动、鱼种群体规格统一、没有损伤情况、没有相关疾病,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关于鱼种、鱼苗的质量标准。

其次,做好鱼种消毒工作。在鱼种放养至池塘之前,要用4%的食盐溶液对其进行十分钟左右的消毒,将鱼种体表的病原菌等有害物质消灭掉。

最后,对养殖池塘实际条件、青鱼生活习性、养殖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合理确定鱼种放养的数量。如果放养鱼种数量太多,鱼种密度太大,会抑制其生长速度,很容易引起相关鱼类疾病。如果放养鱼种数量太少,就不能充分发挥池塘的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合理投喂饲料

对于投喂青鱼的饵料,养殖户们普遍选用正规商家销售的青鱼专用颗粒饲料,这类饲料蛋白质含量较高,颗粒也比较饱满,比较适合于池塘养殖。一般会在距离池塘中间部位三四米左右位置搭设饲料台,利于青鱼群体向中间集中抢食,充分发挥投饵机定时投喂的作用。每天投喂次数要保证达到四次左右,投饵量不能超过青鱼整体重量的5%。

饵料投喂工作通常有三个阶段,四五六三个月为第一阶段,每天投喂四次,投饵率为3%左右;七八九三个月为第二阶段,每天投喂三次,投饵率为5%左右;十月份及之后为第三阶段,每天投喂两次,投饵率为2%。

青鱼怎么养 青鱼的养殖方法

  1、养殖水域选择

 青鱼养殖水域应选在生态环境好,水源充足,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水域。

 养殖水域内以及上风向、灌溉水源的上游,没有对养殖水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2、清除池塘多余淤泥

 淤泥是由生物尸体、残剩饵料、粪便、各种有机碎屑以及各种有机物和泥土沉积物组成。

 它们通过细菌的分解和离子交换作用,源源不断地向水中溶解和释放,为饵料生物的繁殖提供了养分。

 但是,淤泥过多,会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甲烷、有机酸、低级胺类和硫醇等,这些物质在水中积累,影响青鱼的健康和生长。因此,应除去多余的淤泥。

 具体措施就是每养殖一二年,排干池水,挖除过多的淤泥,使其池底淤泥保留20厘米左右较为适宜。同时让池底暴晒和冰冻,杀死害虫、寄生虫和致病细菌。

 3、池塘水体消毒

 改善池塘环境,消除敌害生物,预防部分细菌性疾病,要对池塘及水体消毒。

 常用消毒剂及其用量如下:用含量为每升200毫克~250毫克的生石灰带水清塘,或用含量为每升20毫克~25毫克的生石灰水全池泼洒消毒;用含量为每升20毫克的漂白粉带水清塘,或用含量为每升1、0毫克~1、5毫克的漂白粉水全池泼洒消毒;用含量为每升0、3毫克~0、6毫克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全池泼洒消毒;或用含量为每升0、2毫克~0、5毫克的三氯异氰尿酸溶液全池泼洒消毒。

 4、水质管理

 水环境是青鱼在池塘中生活、生长的基础,各种养鱼措施也都是通过环境作用于鱼体。

 因此,水质管理是青鱼无公害养殖的桥梁。要保证池水中浮游生物量多、有机物和营养盐丰富;池水的透明度要保持在25厘米~40厘米之间。

 水中的溶氧量大于4毫克以上,pH值为7~8、5,水质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

青鱼的养殖技术

1、养殖池:一般来说青鱼都是大面积饲养的,可以作为一种经济鱼类养殖。因此需要一个养殖池,在放入青鱼前要做好消毒的工作。养殖池的地点也需要注意,尽量选择在生态环境好、水源充足的地方养殖。而且,最好是在上风向以及水源的上游。

2、喂食:养殖青鱼,要定期投喂食物。一般来说可以每天两次,在上午8-9点一次,下午2-3点一次。可以喂食它们一些鱼类、虾类等肉食,也可以喂专门的饲料。每次喂食都要定量,最好让它们在15小时之内吃完,不要投喂太多。

3、水质:养殖青鱼的时候,水质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水的透明度最好保持在25-40厘米之间。若是水质比较浑浊的话,可以适当换水。

4、增氧:青鱼对水中的溶氧量也是有要求的。若是水中含氧量不足的话,可以采用人工打氧的方式来补充一部分氧气。

5、疾病防治:青鱼有时候比较容易生病。尤其是在青鱼年龄还比较小的时候,比较容易得“出血症”,2龄鱼则比较容易得“烂鳃病”等疾病。需要根据这些疾病的种类来对症下药,及时防治,避免危害进一步扩大。

如何养殖青鱼-青鱼的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源,通风向阳,交通便利为好。水质良好,透明度30-40cm。

鱼池要求:

鱼池类别 面积m2 水 深m 底 质 淤泥厚度 清 塘

鱼苗池 667-2500 1-15 平坦土壤 <20cm 15天前清塘

1龄池 2000-4000 15-2 <30cm

2龄池 3500-5000 18-22 <40cm

成鱼池 5000-10000 2-25 <40cm

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池中,应划定食场(或搭建食台),食场要求平坦,无淤泥,并常年保持清洁卫生。

二、鱼苗培育

放苗前5-7天施绿肥6000-7000kg/公顷或粪肥3000-4000kg/公顷,有机肥应发酵、腐熟、并用1-2%石灰消毒,施肥2-3天后将水加深至05米,5天后加深至06-07米,进水时要用密网过滤。

三、鱼苗放养

选择晴好天气的上风处,投放出膜5-7天的水花,放养密度100-150万尾/公顷,注意温差不超过2℃。

四、饲养管理

第1-10天豆浆,其中前5天30kg/公顷,后5天40kg/公顷,10天后酌情增加,每天2次,全池泼洒均匀。每隔5-7天加水15-20cm,到夏花出池加至13-15米水深。根据培育池的水质,适量施用追肥。鱼苗经25天左右的培育而成为夏花鱼种就应稀疏分池,出池前要进行2-3次密集锻炼。

五、1龄鱼种培育

放养时间是夏至以前,青鱼8-10万尾/公顷,鳙鱼18-2万尾/公顷,鲫鱼05万尾/公顷。

先用少量精料引诱青鱼到食台,然后每天喂豆饼浆2次,2-3kg/次万尾,5cm后混投菜饼,7cm后改投浸泡的菜饼或豆饼,10cm后混投轧碎的螺蚬,开始30kg/万尾,后逐步增多。

投饵时实行“四定”。定点:投喂场食台或食场;定时:每天2次,上午8-9时,下午2-3时;定质: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给予优质新鲜的饵料;定量:每次投喂以15小时吃完为准,每月投喂量占总投喂量的比例:6月4%,7月15%,8月23%,9月25%,10月15%,11月10%,12月4%,1-3月4%。食场经常清扫、消毒,保持卫生。经常注水,控制肥度适度,溶氧充足。每天早晚巡塘2次,仔细观测,根据情况安排生产,发现病害及时治疗。做好生产记录。当温度降至10-5℃时,就应出池、并塘、重新放养。冬放密度25g/m3,定期换水,少量投喂,保持安静,保持水深18-2米。

六、2、3龄鱼种的培育

2龄青鱼种:15-18/万尾/公顷,鲢鳙鱼03万尾/公顷,草鱼300尾/公顷,鲫鱼3000尾/公顷。

3龄青鱼种:5800-6200尾/公顷, 鲢鳙鱼03万尾/公顷,草鱼300尾/公顷,鲫鱼3000尾/公顷。

投喂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也可投喂配合饵料,饵料要新鲜。在春、秋高发病季节适当增加易消化食物,食场面积应大些。保持水质清新,常用药物消毒食场或用药饵防治肠炎。

七、成鱼养殖

1.养殖方式:青鱼过池1500-1700尾/kg,鲢、鲫、草放养同过池培育。

2.饲养管理:每10天注水一次,保持水深2m。

3.其它生产措施参照鱼种培育。

八、鱼病防治

鱼种放养前严格消毒,下塘后用1g/m3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一次,后定期用生石灰25ppm、漂白粉1ppm等消毒,定期投喂预防肠炎的药物;饵料新鲜、适口;死鱼及时捞出,深埋土中,所用渔具要浸洗消毒。

青鱼主要有以下几种病害:

主要病害是肠炎,用氟哌酸 30-50mg/kg鱼体重/天,大蒜头 5-10 g/kg鱼体重天,大蒜素 05 g/kg鱼体重天。磺胺胍 第一天50 mg/kg鱼体重天(首次加倍),连用6天。

九、术语

水花 刚出膜至7日龄的稚鱼(仔鱼)。

夏花 仔鱼经一个月左右的培育长至3cm以上的鱼苗。

1龄鱼种 夏花鱼苗经3个多月的培育,当年长成的鱼种,规格25-50g/尾。

2龄鱼种 1龄鱼种经第二年的养殖而成的大规格鱼种,规格250-500g/尾。

3龄鱼种 2龄鱼种再养一年(即第三年)而成的小青鱼,规格1250-1750g/尾。

成鱼 过池鱼种鱼再养一年(第四年冬)而成的食用鱼,规格5kg/尾。

如何养殖青鱼-青鱼的养殖技术

 青鱼是一种颜色青的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稀少;它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下面,我为大家分享青鱼的养殖技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池塘条件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源,通风向阳,交通便利为好。水质良好,透明度30-40cm。

 鱼池要求:

 鱼池类别面积㎡水深m 底质 淤泥厚度清 塘

 鱼苗池 667~25001~15 平坦土壤<20cm 15天前清塘

 1龄池2000~4000 15~2 <30cm

 2龄池3500~500018~22 <40cm

 成鱼池5000~10000 2~25 <40cm

 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池中,应划定食场(或搭建食台),食场要求平坦,无淤泥,并常年保持清洁卫生。

 人工育苗

 选择无伤、体质健壮、腹部柔软、富有弹性、生殖孔微红、松弛略突出、手摸腹部有液体状感觉、卵子发育到成熟期末的雌亲鱼和轻压腹部生殖孔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的雄亲鱼用于人工催产。催产激素以LRH—A加PG06千克左右混合注射效果佳。

 采取两针注射,第一针剂量:每千克亲鱼重2~4微克LRH—A加01~02个PG,第二针剂量为15~20微克LRH—A加05~1个PG,雄性剂量减半。两针相距时间8~12小时。水温在25~27℃时的效应时间为8~10小时。在效应时间前1小时左右,应认真观察亲鱼发情动态,及时进行人工授精。

 鱼苗培育

 放苗前5-7天施绿肥6000~7000kg/公顷或粪肥3000~4000kg/公顷,有机肥应发酵、腐熟、并用1%~2%石灰消毒,施肥2-3天后将水加深至05米,5天后加深至06~07米,进水时要用密网过滤。

 饲养管理

 第1~10天豆浆,其中前5天30kg/公顷,后5天40kg/公顷,10天后酌情增加,每天2次,全池泼洒均匀。每隔5~7天加水15~20cm,到夏花出池加至13~15米水深。根据培育池的'水质,适量施用追肥。

 鱼苗经25天左右的培育而成为夏花鱼种就应稀疏分池,出池前要进行2~3次密集锻炼。

 鱼苗放养

 选择晴好天气的上风处,投放出膜5~7天的水花,放养密度100~150万尾/公顷,注意温差不超过2℃。

 1龄鱼种培育

 放养时间是夏至以前,青鱼8~10万尾/公顷,鳙鱼18~2万尾/公顷,鲫鱼05万尾/公顷。

 先用少量精料引诱青鱼到食台,然后每天喂豆饼浆2次,2~3kg/次。万尾,5cm后混投菜饼,7cm后改投浸泡的菜饼或豆饼,10cm后混投轧碎的螺蚬,开始30kg/万尾,后逐步增多。

 投饵时实行“四定”。定点:投喂场食台或食场;定时:每天2次,上午8~9时,下午2~3时;定质: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给予优质新鲜的饵料;定量:每次投喂以15小时吃完为准,每月投喂量占总投喂量的比例:6月4%,7月15%,8月23%,9月25%,10月15%,11月10%,12月4%,1~3月4%。食场经常清扫、消毒,保持卫生。经常注水,控制肥度适度,溶氧充足。每天早晚巡塘2次,仔细观测,根据情况安排生产,发现病害及时治疗。做好生产记录。当温度降至10~5℃时,就应出池、并塘、重新放养。冬放密度25g/m3,定期换水,少量投喂,保持安静,保持水深18~2米。

 3龄鱼种的培育

 2龄青鱼种:15~18/万尾/公顷,鲢鳙鱼03万尾/公顷,草鱼300尾/公顷,鲫鱼3000尾/公顷。

 3龄青鱼种:5800~6200尾/公顷,鲢鳙鱼03万尾/公顷,草鱼300尾/公顷,鲫鱼3000尾/公顷。

 投喂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也可投喂配合饵料,饵料要新鲜。在春、秋高发病季节适当增加易消化食物,食场面积应大些。保持水质清新,常用药物消毒食场或用药饵防治肠炎。

 成鱼养殖

 ⒈养殖方式

 青鱼过池1500~1700尾/kg,鲢、鲫、草放养同过池培育。

 ⒉饲养管理

 每10天注水一次,保持水深2m。

 ⒊其它生产措施参照鱼种培育。

;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青鱼 是因为 不好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