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小水体精养。小水体养殖适合家庭饲养,可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坝、坑凼及田边土角修筑鱼池,由于面积小,易干池捕捞,且管理方便,产量高。缺点是在大量投饲期间,排泄物及残饵多,水质易恶化,必须经常排污换水。
小水体养殖可以采用水泥池或土池,面积一般在10-100平方米,水深06-1m。最好能靠近水源,有进、排水和排污设备。在水面上搭上阴棚或投放浮萍、水葫芦等遮阴,但遮盖水面不超过鱼池水面的1/5。
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放养密度为3-5cm长的鱼种投30-40尾/平方米,5-100cm长的鱼种投20-30尾/平方米。
饲料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如水蚤、水蚯蚓、煮熟的猪血等,也可用鱼粉、蚕蛹、菜籽饼等制成配合饲料,沿池边泼撒。投喂量按鱼体重的8%-15%。随着革胡子鲶口径的增大,可用搅碎的禽畜内脏、螺蚌肉投喂,也可用蚕蛹或配合饲料喂养。每天可投喂2-3次,投饲量可按鱼体重的5%-l0%。
良好的水质能增进鱼的食欲,促进生长,并防止鱼病的发生。每隔3-5天可换水1次,每次换掉池水的1/4-1/2。如长期有微流水注入,可不断进行水体交换。另外还要搞好防逃、防病措施。
2.池塘单养。此法产量高、管理方便,但池塘利用不够充分。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为05-3亩。水不宜过深,一般为。.6-12m,以能干塘,且靠近水源。为防逃,进排水口要设置拦网,池坎和拦网的高度要高出水面40cm以上,在池塘四角水面,要投放水浮莲或浮萍,这既可遮阴、净化水质,叉可作为鱼的辅助性饲料。
鱼池经干塘、清整、消毒并施入基肥后,可注入新水,当水中饵料生物繁殖达到高峰期时,即可投放鱼种。要求同一口塘鱼种的规格必须一致,放养密度因鱼种规格不同而异,3-5cm长的鱼种可放4000-5000尾/亩,10-20cm长的可放3000-4000尾/亩。
鱼种下池后,饲料投喂方法与小水体养殖相似。
3.池塘混养。革胡子鲶不如其他肉食性鱼类凶猛,只要饲料不缺乏,便可以和其他鱼类相处。革胡子鲶与其他鱼类混养,能充分发挥池塘的潜力,控制野杂鱼的生长或罗非鱼的过度繁殖,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鱼池的经济效益。
革胡子鲶可与草、鲢、鳙、鲤、罗非鱼等鱼混养,但不能与其他肉食性鱼类混养。混养的鱼种,要求规格必须大于革胡子鲶,并且当年能达到商品规格,能和革胡子鲶一起在冬季干塘起水。
混养的形式有两种:一是以革胡子鲶为主(占90%),其他鱼类占10%。这种混养形式要求饲料充足,水源丰富,其他鱼类的个体大。混养密度为3-6cm长的革胡子鲶每亩投放2000-4000尾,鲢鳙鱼可混养100-200尾。另外一种形式是以其他鱼种为主,搭配规格为15-20cm长的革胡子鲶,亩搭配量为100-150尾。
4.稻田养殖。稻田养殖革胡子鲶的主要形式有稻鱼轮养和稻鱼间养两种。养鱼稻田应选择在向阳、水质肥沃、排灌方便、防洪条件好的地方。若用稻鱼轮养,那么在早稻收割后应加高田坎,提高水位(到30-50cm),田坎顶部应高出水面30cm以上,并设置好防洪、排水及拦网设备。如只利用天然饵料,亩可放养8-10cm长的鱼种1000-200尾;如进行人工投饲,放养密度可增大到每亩1000-1500尾,采用稻鱼间养,应按稻田养鱼的方法,开挖鱼沟、鱼溜,加高田坎。仅靠天然饲料,每亩可投放8-10cm长的鱼种100-150尾,采用人工投饲每亩可增加到500-800尾。
稻田养殖革胡子鲶要注意水位水质的调节,预防农药中毒,以及加强防逃措施等。
5.网葙养殖。网箱用聚乙烯死结网缝制而成,每个箱的面积为20-25平方米,网目为1-2cm。以防革胡子鲶损坏网箱,一般使用双层网箱。为不妨碍革胡子鲶到水面换气,对于封闭式网箱的盖网,应用竹竿支撑悬空。
投放网箱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10-20cm长的鱼种,每平方米投放150-200尾,鱼种投放后,每天可投饲4-6次,投饲量相当于鱼体重的6%-8%。
另外还要抓好防逃及防病工作,发现网箱有漏洞应及时修补。每隔1-2周可用1mg/kg的漂白粉或30mg/kg的生石灰水消毒,预防鱼病。
由于革胡子鲶个体之间抢食差异大,同一规格的鱼种经1个月左右的饲养,个体间大小差异可达到2-3倍,因此,每月应根据个体大小及时分箱。
蟾胡子鲶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革胡子鲶的池塘养殖费用低、劳动强度小、管理简单,如果养殖面积较小,可兼管兼养。革胡子鲶池塘养殖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鱼苗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 鱼苗放养前2天要进行清理池塘,规整池堤,割去池边杂草,检修进、出水口。同时全池泼洒石灰消毒,消毒两天后注水到60-70厘米。
2 注水后向池中撒入30公斤/亩的肥料,以培育出足量的水蚤,作为鱼苗下塘初期的开口饲料。此外还要在池边料台附近堆放一堆肥料,保持潮湿用于生蛆饲喂鱼苗。
3 在料台附近安装打浆机,以利于操作和投饲。
4 在池口横拉几道铁丝,把黑光灯固定在铁丝上,最高距水面3但米即可,黑光灯数量不限。
5 用木头搭架子,把草帘或竹席固定搭在架子上,为鱼吃食或夏季炎热时遮阴用。
6 用钢筋或木头做成长方框,把窗纱包缝在框子上制成饲料台。这样饲料不易散失且易于观察。饲料台以1亩2个为宜,可分散放在池边,也可集中于池边一侧放置,最好放置在背阴面。
二、鱼苗投放当水温稳定在18℃左右时,即可投放鱼苗。要选择体质好、大小均匀的鱼苗。因革胡子鲶有互相残食的习性,大鱼可吃掉小鱼,所以规格一定要均匀,否则易造成荒塘。鱼苗运来后,要先缓苗,使鱼苗袋中水温与池塘水温相差不大于3℃,再由上风处缓慢投放。
三、饲料投放鱼苗投放后15天内,由于水中的水蚤较多,仅需少量投放一些蝇蛆和添加少许肥料,不必投喂其他饵料。15天后可将死禽、死畜和动物内脏等用打浆机打碎后投喂;后期应在动物性饲料中拌入豆饼、玉米粉、麸皮等起投喂。投饲量随鱼体大小和天气、水质变化而变化,原则是投放饲料后1小时内吃完为宜。饵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应在30%以上。投饲次数:前期每天两次,早、晚各一次,后期投喂3次,早、中、晚各一次。晚间应打开黑光灯,诱昆虫落入池中,供革胡子鲶吞食,以降低饲料投入。
四、日常管理①每天观察水质,适时加水,每隔10-2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掉1/5~1/3的“老水”。以保持水质。
②每天检查饲料台,观察有无剩余饲料,如有应及时清除,以免影响水质。
③池边杂草应及时刻除,以防杂草与鱼争氧以及草根腐烂后破坏水质。
胡子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养殖胡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单养
蟾胡子鲶在泰国1年饲养2次,亩产3000~4000千克。采用配合饲料,其中90%为杂鱼肉,10%的米糠。我国华南地区,蟾胡子鲶1年可养2次,第一次3月下旬至7月中旬,投放隔年鱼种。第二次从7月中旬至11月中旬,放养当年鱼种。放养规格及成活率,据珠江水产研究所试验,放养规格03克/尾,成活率377%;1~183克/尾,成活率为811%;192克/尾,成活率为932%。因此,成鱼养殖应提倡放养大规格鱼种。放养密度,视生产周期的长短,水源水质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一般以每平方米放养体长4~5厘米的幼鲶30~60尾,折合每亩2万~4万尾。
2.混养
在一般饲养家鱼的成鱼池均可套养蟾胡子鲶,每亩混养密度500~800尾,规格33厘米左右。只要适当增加一些饲料,每亩可增收鲶鱼50~75千克。但套养鲶鱼的池塘,要求年底能够干池起水,否则,不宜套养。
胡子鲶养殖病病害该怎样防治?
1、胡子鱼,学名鲶鱼,属夜行性动物,白天静静地藏在河底的坑里或树根下。食量大,如多瑙河鲇的大型种类会袭击小型的水鸟或老鼠。
2、鲶鱼为底层凶猛性鱼类。怕光,喜欢生活在江河近岸的石隙、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里,以及流速缓慢的水域。
3、在水库、池塘、湖泊、水堰的静水中,多伏于阴暗的底层或成片的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下面。春天开始活动、觅食。
4、这是一种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食量大,日食量为自身体重的5-8%,最大可达15%以上,如投饲过量,会产生摄食过多而胀死现象。胡子鲶耐饥能力强,鱼种或亲鱼在人工越冬期间,4-5个月不投饲也不会死亡。
5、当水温升到15℃以上时开始正常摄食,温度在20-35℃时摄食旺盛。一般5-9月为摄食盛期,此时生长速度最快。
1.车轮虫病
病因:由车轮虫寄生引起。
诊断:病鱼体色变黑,触须卷曲,严重者鱼体垂悬浮于水面或静沉于池底。镜检鱼的鳃部、体表,发现有大量车轮虫。车轮虫的感染率很高,严重时致病率可高达100%,并造成大量死亡。此病主要发生于鱼种阶段(体长25厘米~10厘米)。
防治方法:
(1)鱼种在25厘米~100厘米时,每立方米水体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
(2)发病时每米水深用“鱼康”A型杀虫剂25毫升/亩稀释后全池泼洒,或用“鱼虫净”10毫升/亩稀释全池泼洒。
2.三代虫病
病因:因三代虫感染引起。
诊断:三代虫的虫体寄生于鱼体体表或鳃瓣上,病鱼体表粘液增多。轻度感染者,体表有许多充血的红色小点;严重感染者,皮肤及肌肉蚀去,暴露出鳍条或脊椎骨,病鱼外部症状常误认为互相斗殴损伤。三代虫的感染率很高,常造成病鱼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用25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鱼15分钟~30分钟。
3.水霉病
病因:因水霉菌感染引起。
诊断:感染水霉菌往往是由于鱼体体表出现创伤或鱼卵感染所致,感染部位出现成丛的菌丝,形成棉絮状,呈白色或灰白色。病鱼食欲减退,运动不正常,常浮游于水面后死亡。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防治方法:
(1)鱼池用生石灰清塘,可以减少此病发生。
(2)在捕捞、搬运和放养过程中要尽量仔细,勿使鱼体受伤,同时注意放养规格一致,密度不宜过大。
(3)用30%~40%的食盐水浸洗病鱼5分钟~30分钟。
4.肠炎病
病因由细菌感染引起。
诊断:此病多发生于鱼种期,原因是由于投饵过多或饵料变质,造成水质污染而引起消化道感染。病鱼发病不久即失去食欲,以后随疾病发展,腹部膨大,体色变黑,离群缓游,不久便死亡。外观肛门外突红肿,严重者腹部半透明,可见内脏,腹腔充积黄水,肠壁微血管充血或破裂,外溢血使肠壁呈红褐色,肠内无食物,含有**粘液。
防治方法:
(1)定时定量投饵,注意饵料质量。投喂配合膨化料不可频换品种,避免鱼难于适应饲料,易得病。
(2)1米水深池塘每15天泼洒“水族乐”200克/亩或“鱼菌清”2号200克/亩,发病时加倍,连用2天~3天。
(3)经常在饵料中拌些“鱼必康”“强克99”“鱼菌灵”等抗菌药。发病时每100公斤鱼拌喂“鱼宝康”250克,连喂2天。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