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一、 鱼种放养模式及培养技术 放养模式:4月中旬每亩放养鲫鱼夏花10000-12000尾,鲢鳙鱼每亩1000-1200尾,要求鲢鳙鱼在鲫鱼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放。禁止搭配鲤鱼、草鱼以及其它生长快抢食凶猛的鱼类。 养殖技术 驯化:初期以豆浆为主搭配使红虫。在投食台一边泼洒,逐渐缩小面积,当鲫鱼体长长到5厘米左右,体重约为10克左右改用全价颗粒在投食台一边泼洒并逐渐缩小泼洒面积形成几个点,最后汇集料台,根据水质肥瘦进行药物处理使水质变清,变瘦,利于鲫鱼驯化,一般而言鲫鱼驯化需要10天左右。 投饲采用"四定"法,实际根据天气、季节、水温及鱼的生长情况随时调整投饲量。 水质管理:保持溶氧3毫克/升,透明度25-30厘米。鱼病以预防为主。 二、 鲫鱼成鱼养殖技术 放养模式:4月中旬放鲫鱼鱼种1500-1800尾左右,平均规格50克,每亩放养鲢鱼250尾,平均规格50克。鳙鱼25尾,平均规格50克,禁止搭配鲤鱼,草鱼等生长速度快,抢食凶猛鱼类。鲢鳙鱼在主养鲫鱼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放。经过6个月精心养殖,高产鲫鱼600多千克,平均规格300克。 驯化:全天式定点投喂,需要10-15天。 投饵法:采用四定法。 颗粒选择:"就小不就大",标准如下:30克以下,饲料直径10,30-100克,饲料直径15,100-200克,饲料直径24毫米 每月投喂量占全年比例见下表:单位(%)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3 10 18 24 24 15 6 水质管理:保持溶氧>3毫克/升,透明度25-30厘米 鱼病防治:以预防为主 一、 关于鲫鱼驯化的注意事项: (1) 在饲料添加适量诱食剂可缩短驯化时间,增加鲫鱼摄食量。 (2) 搭配品种:禁止搭配生长速度快,上浮时间短和摄食凶猛的鱼类。 (3) 放养密度:应保持适当密度2500尾/亩,密度大,群体数量大,易于驯化,反之,驯化时间长,且上浮抢食的百分比低。 (4) 搭配品种鲢鳙鱼投放时间最佳在主养鲫鱼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 (5) 驯化时需耐心认真。 (6) 驯化期水质宜"清瘦"不宜"浊肥"。
鲫鱼如何饲养
鲫鱼目前国内养殖的人数不是特别多,这都是缺少正确的养殖方法,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去学习一下鲫鱼的饲养技术吧。
(鲫鱼正确的养殖方法):
(池塘选地)1、养殖鲫鱼的池塘要选择在,空气清新,没有污染,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排灌方便,这样的地块比较适合作为鲫鱼的养殖场地,还要多准备些换氧机械,水泵,捕捞网,尼龙网,等很多的物品方便日后的搭建工作。
(池塘搭建)2、选择好地块后要用机械开挖出深度在15米至2米深的深坑,然后用石灰进行消毒工作,消毒晾晒的时间大概1天至2天,然后用水泵进行灌水,灌水时要把水泵用尼龙网包裹好,这样做机能防止杂物堵塞水泵又可以起到过滤的效果池塘的水放满后,要观察池塘5天至7天观察池塘内的水位是否有明显的下降,确保池塘没有渗漏后使用漂白粉在池塘内进行泼洒调整好水质。
(池塘周边搭建)3、池塘内部都检查完好后,要对池塘周围的堤坝进行查看,发现有老鼠洞要及时的用泥土封堵好另外在堤坝上要多方至些捕鼠夹,要记住不能贪图方便使用老鼠药,不然老鼠死后不知道会跑到哪里,万一死在池塘中会对鲫鱼带来危害,池塘的周围要用纱网搭建起50厘米左右的网墙,隔离家禽对鲫鱼带来的危害,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后等待放养育苗。
(育苗选购)4、购买鱼苗要到大型的养殖场进行购买,鱼苗要求身体长度相近,身体没有明显的伤痕,鳞片完成,鱼鳍没有病斑,鱼苗游动能力和觅食能力好,这样的鱼苗适合购买,要根据养殖池塘的大小合理选择鱼苗的数量,正常每平方米使用可以养殖成年鲫鱼,15尾至20尾,鱼苗选择就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计算,选择好鱼苗后要尽快的进行运输。
(运输管理)5、购买完成后要用网箱进行运输,运输过程要保证平稳,减少磕碰状况的发生,这样做可以很高的提升鱼苗的成活几率,运输完成后要对鱼苗进行适应性饲养。
(暂养鱼苗)6、运输回来的鱼苗要在网箱内进行暂养也叫做适应性饲养,可以把少量的鱼苗放入装满池水的网箱中进行暂养,这短时间喂食些水生幼虫就可以,鱼苗在池塘水中生活无恙后进行大批量放养,暂养的时间控制在3天至5天就可以啦。
(鱼苗驯化)7、鲫鱼放养完成后,要进行驯化工作,驯化初期要在池塘每个角落进行投食,等鲫鱼适应饲料后逐渐的减少喂食的范围,这样对日后的管理很有帮助。
(日常管理)8、鲫鱼的池塘管理每天要巡查池塘周围的隔离网有没有被破坏,发现有破损的地方好及时的修补,池水的透明度保证在35厘米至40厘米,每7天至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的深度为30厘米,如果发现鲫鱼总是在水面上游动并且张嘴吐泡这样的情况就说明池塘内的氧气不足,要及时的增加氧气,可以用换氧机进行补氧,减伤鲫鱼的死伤。
(捕捞出售)9、鲫鱼生长到15斤至2斤时就可以进行捕捞出售。
鲫鱼的养殖技术
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居而行,择食而居。肉质细嫩,肉营养价值很高。它的 饲养 方法 是怎样的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饲养鲫鱼的方法。
鲫鱼的饲养方法之池塘的选择
鱼种池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2米,成鱼池面积以 10亩为宜,水深2—25米。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每3—5亩池塘配备 30千瓦的增氧机1台,每个池塘配备自动投饵机1台。池塘平整无渗漏,无杂草。在鱼苗、鱼种下塘前 10—15天,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125公斤或3—5公斤漂白粉干法清塘,消毒除野。5— 7天后注入70—80厘米深水,注水时用60目聚乙烯网过滤,以防野杂鱼及其卵进入。 鱼苗、鱼种下塘前7天施肥,每亩施发酵好的有机肥300公斤做基肥,培肥水质,为鱼苗提供丰富的浮游生物及有机物碎屑等适口饵料,提高成活率。
鲫鱼的饲养方法之鱼种培育
1放养放养密度每亩池塘放乌仔08—12万尾或夏花7000-9000尾,出池规格 50—100克/尾。鱼苗下塘后10— 15天,放白鲢夏花2000—3000尾,作为搭配种类来调节水质(但不能搭配鲤鱼、罗非鱼等),成活率可达 90%以上,每亩产鱼种500— 750公斤。
2饲养管理 鱼苗下塘后根据水质的肥瘦情况追施有机肥或投喂豆浆。根据鱼的生长情况投喂豆饼粉、细麦粉、米糠等饵料,经过20天左右的培育,可长成3厘米左右的夏花。
夏花培育成大规格鱼种,需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蛋白含量 30%以上,饵料系数14—17,粒径02—20毫米,前期小些,后期大些。日投饵率按鱼体8%左右进行驯化投喂。经过15天左右的训化就可集群上浮抢食。投饵量应根据水温、天气情况、水质肥瘦、鱼吃食情况灵活掌握。
鲫鱼的饲养方法之日常管理
主要是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池水透明度25—30厘米,使池水肥、活、嫩、爽。鱼种培育期间,特别是高温季节,必须经常换注新水,以防水质过肥。前期20—25天注新水一次,每次10—15厘米,后期7天换水一次,每次15— 20厘米。在养殖过程中,当透明度大于30厘米时,应适时追肥,原则为“少施勤施”,每亩可施有机肥50公斤或尿素3公斤。每半个月全池泼洒生石灰改善水质, 每亩用生石灰15公斤。定期防病治病。
鲫鱼的饲养方法之疾病预防
鲫鱼的抗病能力虽强,发现了鲫鱼出血性锚头鳋病,虽然此病的发生率不高,但一旦染上任其发展,也会导致鲫鱼大量死亡。
严重患病鲫鱼主要表现为:浮水慢游(乏力)、色泽淡白;鱼体表的腹部、背脊两侧(细鳞部位)可见针状虫体寄生;虫体着生处有绿豆或豌豆大小的充血红斑,病灶部位鳞片松动或脱落,粘液增多,少数形成明显的溃疡。病原体为鲤锚头鳋。
主要病因:一是清塘不彻底或不清塘,病因待机孳生;二是投入时体表受损伤(或生产操作不慎致使鱼体表受伤)的鱼种,为病原体寄生创造了可乘之机。
预防方法
在鲫鱼种下塘前1~2天用25%敌百虫粉剂全池泼洒,使池水呈1ppm。
小面积主养池,可在发病季节每半月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03ppm,大面积鲫鱼混养池,可在鲫鱼生长季节,在食场周围进行敌百虫挂篓(袋),每月1~2次,每次连挂2天。治疗方法:在养殖中,出现患病征兆时,及时观察检查,确诊后一次性全池泼洒05ppm 90%晶体敌百虫、02ppm硫酸亚铁合剂。对于继发性鲫锚头鳋病(或已多次使用敌百虫的池塘),可改用农用敌杀死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水深1m用6~10mL。
鲫鱼的养殖方法 鲫鱼如何养殖
鲫鱼的鱼病防治
鲫鱼的抗病能力虽强,发现了鲫鱼出血性锚头鳋病,虽然此病的发生率不高,但一旦染上任其发展,也会导致鲫鱼大量死亡。
严重患病鲫鱼主要表现
浮水慢游(乏力)、色泽淡白;鱼体表的腹部、背脊两侧(细鳞部位)可见针状虫体寄生;虫体着生处有绿豆或豌豆大小的充血红斑,病灶部位鳞片松动或脱落,粘液增多,少数形成明显的溃疡。病原体为鲤锚头鳋。
主要病因
一是清塘不彻底或不清塘,病因待机孳生;二是投入时体表受损伤(或生产操作不慎致使鱼体表受伤)的鱼种,为病原体寄生创造了可乘之机。
预防方法
在鲫鱼种下塘前1~2天用25%敌百虫粉剂全池泼洒,使池水呈1ppm。
小面积主养池,可在发病季节每半月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03ppm,大面积鲫鱼混养池,可在鲫鱼生长季节,在食场周围进行敌百虫挂篓(袋),每月1~2次,每次连挂2天。治疗方法:在养殖中,出现患病征兆时,及时观察检查,确诊后一次性全池泼洒05ppm90%晶体敌百虫、02ppm硫酸亚铁合剂。对于继发性鲫锚头鳋病(或已多次使用敌百虫的池塘),可改用农用敌杀死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水深1m用6~10mL。
鲫鱼大红鳃病毒症状
鳃出血的主要症状:病鱼身体发红,侧鳞以下及胸部尤为明显,鳃盖肿胀,在鳃盖张合或鱼体跳跃的过程中,血水会从鳃部流出。由于发病的鲫鱼鳃部水肿,呈西瓜经色,所以养殖户称之为大红鳃,如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六七月份的鳃出血。
鳃出血病来势凶猛,至今尚未有效药物防控。根据近几年的经验,最好的防控措施是采用应激防控体系来预防和缓和病情,它是由应激防控技术、生态位防控技术、免疫防控技术和药物防控技术等四大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此防控体系必须贯穿于整个养殖期。
鳃出血病情况严重的池塘应急方案
每天半夜要开增氧机;
同时,第一天添加抗病毒中药5公斤/吨于饲料中,连用三天,药饵一天一餐,最多不超过两餐;
第二天上午:强力增氧底改,1公斤/亩·米,阴雨天也可以使用;
第四天上午:三宝维生素C全池泼洒,100克/亩·米;
第四天下午:三宝蛋氨酸碘50毫升/亩·米,饲料中停喂抗病毒中药,改添加黄芪复合多糖5公斤/吨饲料中,连用三天,药饵一天一餐,最多不超过二餐,7天为一个疗程。
鳃出血病情况较轻的池塘应急方案
每天半夜要开增氧;
第一天上午:三宝维生素C全池泼洒,100克/亩·米;
第一天添加抗病毒中药5公斤/吨饲料和黄芪复合多糖5公斤/吨饲料中,连用三天,药饵一天一餐,最多不超过二餐;
第二天上午:强力增氧底改,1公斤/亩·米,阴雨天也可以使用;
第四天上午:三宝维生素C全池泼洒,100克/亩·米;下午:三宝蛋氨酸碘50毫升/亩·米,饲料中停喂抗病毒中药和黄芪复合多糖,改添加抗菌肽5公斤/吨饲料中,连用三天,药饵一天一餐,最多不超过二餐;7天为一个疗程。
此方案较适合大红鳃和其他细菌性病比较严重,鳃出血病比较轻的池塘。
注意事项:鳃出血池塘严禁乱用杀虫剂、消毒剂、换水、分塘和并塘等。
鲫鱼的养殖技术鲫鱼成鱼池塘养殖技术:
鲫鱼在池塘中养殖,主要采用在成鱼池中混养、鱼种池套养、亲鱼池套养和池塘主养等四种养殖方式。
1成鱼池中混养。在成鱼池中混养鲫鱼,与青、草、鲢、鳙、鳊、鲂、鲤等多品种混养的方式。应放养大规格鱼种。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即冬季放养较春季放养效果好。放养密度每亩水面150~250尾。其他鱼的放养规格和数量根据需要确定。鲫鱼的养殖池塘要求不高,一般面积01~2公顷,水探15米以上的池塘即可。池底有10~15厘米厚的淤泥最佳。池塘的清理、消毒、施基肥等均按常规方法进行,成活率可达80%左右。经200天左右的饲养,个体重在200克以上看居绝大多数,每亩水面产量达20千克以上。
2池塘主养。池塘主养鲫鱼要求面积以01~02公顷为宜,水深15米以上,池底有10~15厘米的淤泥,村前屋后有生活污水的池塘主养鲫鱼效果较好。放养鱼种前一周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消毒后2~3天注水,注水时用网栅在入水口过滤以防止野杂鱼入池。每亩水面主放50~65厘米鲫鱼过冬鱼种1500尾或当年孵出大规格鱼苗2000尾,搭配40%左右(600~800尾)草、鲢和鳙过冬鱼种。
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日常投喂精饲料为主,结合施肥培养水质为辅。精饲料的年投喂量相当于彭泽鲫预计产量的25倍左右。采用定点投喂,日投喂量根据鱼体生长情况、天气、水温和鱼的摄食强度而定,并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施肥或加注新水。在一般管理水平下,当年可获平均体重150克/尾左右的鲫鱼200千克,另获200千克斤左右的草、鲢、鳙鱼。由于优质鱼的比例较高,其纯利润也较其他养殖模式要高。
1、池塘条件:池塘以3-20亩、深2-3米最佳,背风向阳、不渗漏、注排水方便和池底平坦。池塘应具有三配备:一是投饵机,二是增养机,每3-5亩水面配备3kW的1台,三是大拖网,为以后抽样及出售作好准备。池塘应彻底清淤,鱼种入池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清塘,并保持瘦水状况。
2、养殖模式:从目前状况看,最具经济效益的模式是池塘主养鲫鱼模式“80:20”模式,即收获时,产量的80%为银鲫,20%是为其服务的“肥水性“鱼类。养殖户可根据当地市场接受情况选择合适的鲫鱼品种进行养殖,但鱼种尽量要来源于持有种苗生产许可证的鲫鱼良种场。鱼种要提前购回,并集中在一两个池中暂养15~30天,其间,可对鱼体进行检查,并做适当防病治病。
3、饲料准备:成鱼饲料的蛋白约在30%以上,饲料粒径2-3毫米,最大不超过35毫米,颗粒饲料和膨化饲料均可。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