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养殖孔雀鱼要注意它生存的水温,水温温差变化过大的时候会影响孔雀鱼的生长。对水质也有一定的要求,一定要及时地有规律地更换水体,保证水质不受污染。在投入新的孔雀鱼之前要注意是否有疾病,一定要处理之后才能放入,不然将会感染其它的健康鱼群。孔雀鱼的体表很容易受到损伤,因此在换水、打捞的时候要格外小心。
2、注意水温。水温的变化对孔雀鱼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温差较大时要采用一些措施来保证水温。它的体温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水温的升高或者降低会给它的生长带来一定的阻碍,影响鱼体的各项机能正常的工作,导致食欲低下,身体代谢能力减弱,让孔雀鱼变得脆弱,容易生病。
3、注意换水时间。换水是为了及时更换污染的水,稳定水质,维持适宜孔雀鱼生长的水体。换水的时候应该缓慢地注水,避免过大的水流冲击力给鱼的生长带来不良影响。具体的换水量应该要根据自身的养殖情况来决定,为了有稳定的水质,换水的间隔时间要有规律性。一般情况下需要每三天换一次,每次换三分之一的水,也可以每天换,每次换五分之一的水。
4、注意水质变化。如果水质发生了恶化,将会对孔雀鱼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水中的饵料过多,没有及时清理干净就会造成水质的污染,池中的过滤器清洗不干净也会产生有害物质,因此要注意投食量,适时清洗过滤器。为了使水质不受污染,换水的时间间隔要有规律,一般情况下3-5天换一次,每次换1/3或者1/4的水量。
5、疫病处理。孔雀鱼适应能力强,一般情况下极少生病,通常是受到其他鱼类的感染了才会患病,因此在放入新的孔雀鱼之前一定要仔细确认是否有病症,可以先将孔雀鱼分开养殖3-5天,确认没有病症后再放入水缸中。
孔雀怎样养殖能养的好看呢?
孔雀的繁育技术也是养殖孔雀的重要技术之一,怎样在繁育期间管理好孔雀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孔雀的繁育技术
1、繁殖期
蓝孔雀的繁殖期有强烈的季节性,一般在6~8月份。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期往往可提前和延长,从而延长了产蛋季节。
1 与求偶
成年的蓝孔雀,特别是公孔雀常常追逐母孔雀,并将华丽夺目的舵羽上的覆羽通过皮肌的收缩,高举展开如扇状,俗称“开屏”,并且不断抖动,索索作响,并可多次开屏,每次长达5~7分钟之久,且左顾右转,翎羽上的眼状斑反射著光彩,引得母孔雀频频接近公孔雀。在群养情况下,为争配偶常引起剧烈殴斗,有时已 的母孔雀被公孔雀追得无奈而受伤。
2交配
公母配种比例为1∶3~5,母孔雀交配15天后产蛋,为此要在角落处挖一沙坑,放好沙供其产蛋用。应有专人值班拣蛋,免发生食蛋癖或诱发抱性。
2、孵化
1自然孵化
最好利用抱性强烈的乌骨鸡及土种草鸡来代孵,并用配抱药催醒有抱性的母孔雀。一般体型小的抱鸡只能每次抱孵4~6个孔雀蛋。在孵化期间,将抱鸡每天上午、下午定时放出或抱出2次,进行排粪,同时供应饮水和谷粒,约15分钟后抱回继续孵化。孔雀的孵化期为26~28天,其中于第7、14和21天分别验蛋。
2人工孵化
凡孵禽的电孵机,只要将孵化盘按孔雀蛋的尺寸改制后即可孵化。按常规消毒种蛋与孵化装置。孵化工艺基本相同。
孔雀繁殖期需要注意什么
孔雀繁殖的季节性很强,每年产蛋季节为3~8月份。孔雀性成熟龄期是22~24月龄,利用年限5年,年产蛋30枚/只左右。每天产蛋时间是在下午5:00~9:00,隔天产一枚蛋,有时隔几天才产一枚蛋,不会出现连续每天产蛋。
孔雀进入繁殖季节前,做好种群组合。选种应挑选羽色好、脚有力、趾不弯的健康鸟,同时注意避免近亲交配。公母比为1∶5,不要1∶1进行配比,否则,雌雀会因交配过度而伤残,对栏舍和公雀利用率都不合算。但也不能超过1∶5配比,否则,受精率会降低。每一个组合为一个产蛋群,每产蛋群只能一个栏舍饲养。进入产蛋季节,孔雀开始 ,公雀会发出求偶讯号,一般都在早上10:00前和下午5:00后。公雀求偶,首先开屏,头向雌雀逼近,并绕着雌雀转。如果雌雀 时,则蹲下,让雄鸟爬跨。雌雀没有 ,则没有反应,不理不睬或者避开公雀。如果孔雀受到外界干扰 ,孔雀也会开屏,并发出叫声,这是因为受到外界干扰 ,而引起戒备。孔雀求偶交配后半个月,雌雀开产。产蛋临近,雌雀总是在周围走动,并发出“咯咯”叫声,表现不安、烦躁,双爪爬地作窝,然后在窝内产蛋。
孔雀蛋重约108克/枚,孵化期为26~28天。孔雀蛋必须及时收集放冷库储存,5天入孵一次。孵化温度375℃,溼度65%~70%。孵化至25天时,胚蛋转入出雏机,温度为37℃,溼度75%。刚出壳雏雀重为80克/只。
孔雀育雏管理要点
1种蛋要优先
大小适中、蛋形正常平均90g,表面光滑清洁,无皱纹、裂痕、污点等,储存时间不超过15天,储存温度18℃,相对温度为70%~80%,通风良好,入孵前种蛋要进行消毒,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2雏雀要优选
挑选体质健壮的雏雀是养好孔雀的前提,所以对雏雀要进行严格的挑选。健康的雏雀表现为膘好毛光,挣扎有力。对那些体重过小,孱弱无力和畸形的雏雀,应剔除。
3育雏分室内外
育雏间分为室内育雏和室外育雏。室内育雏,用角铁等材料先搭成架,每个架250cm×120cm,底高80cm,四周高60cm,用15cm×15cm的电焊网,也可用胶网或鱼网,可用于饲养20日龄前育雏。室外雏雀,栏舍面积为5m×10m,室内外各一半,室内高4m,上盖石棉瓦,下面均匀搭上竹架,供孔雀栖息,可用于饲养20~60日龄雏雀。
4密度要合理
20日龄以内的雏雀,每平方米15只左右为宜。20日龄至60日龄的雏雀,应从室内移到室外饲养,每平方米养5X8只为宜,同时还要根据气温变化灵活掌握防止高温挤堆雏雀闷热而死。
5分群要适宜
在雏雀饲养中,由于雏雀体质、品质、雌雄差别,经常出现雏雀个体大小不一,强雀抢食,弱雀吃食不足,影响群体均衡增重现象。应及时把雌雄、强弱雏雀分群饲养,以便于饲养管理。
6温溼度要适中
温度阴天宜高,晴天宜低,开始时为34℃,以后每天降温03℃。相对溼度控制在60%~70%之间,看雏施温的原则是,雏雀表现活泼好动,分布均匀,食欲良好,饮水适度,雏毛匀整光滑,休息安宁。
7喂食要科学
针对雏雀肠胃容积小,易饥饿的特点,饮水、食料供给应充足,必须配合全价料,每天喂食5~6次,喂给量以刚好吃完,不大量剩余为宜。以防残料污染变质。
8空气要新鲜 因雏雀代谢旺盛,产生二氧化碳、氨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多,室内育雏既要保温,又要通风,做到人进室不感觉闷。
9光照饮水要卫生
育雏初期,以自然光为宜,1周龄后,在适宜的温度下,让其适当晒晒太阳,起到促进骨骼发育作用,饮水要先饮01%的高锰酸钾溶液,开食后供给清洁饮水,水温以25℃左右为宜。饮水要常换,每周喂给一次01%百病清等溶液。水具要常洗刷消毒。
养殖孔雀想要养的好看一点,环境就要注重一点。孔雀是比较喜欢安静的,并不喜欢热闹的环境,也不喜欢嘈杂的地方,我们的动物园的时候也参观过孔雀开屏,其实孔雀开屏它并不是喜欢我们,它开屏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就是吓唬我们的意思,希望我们不要吵,不要去靠近。生活当中我们很多人都误会了,以为孔雀开屏是表示对我们的欢迎,但它的习性不是如此的,孔雀是非常胆小的,它最喜欢的就是安静的地方。
对于孔雀来说也喜欢干净的地方,毕竟孔雀的尾巴比较长,如果周围环境不够干净卫生,那么容易导致把羽毛给弄脏,这样就容易引发一些不好的结果,导致一些羽毛脱落呀,或者说沾满一些污垢、泥垢会影响美观的。
养殖孔雀肯定离不开均衡的营养补充。如果缺乏某种元素,那么会导致孔雀生长不好,比较瘦弱或者营养不良,严重的会导致孔雀看起来萎靡不振,甚至羽毛失去光泽。我们在给孔雀一些食物的时候,最好有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要含有这个蛋白质以及钙、钠、镁等元素,这样才能够让孔雀更好的生长。
孔雀配对其实一公一母是比较合适,如果将两个公的一只母的放在一块,那么就容易打架。为了避免孔雀打架掉毛,那么最好要将多余的孔雀区分开来,避免在将要产卵的时候,或者说在交配繁殖季节的时候出现打架的情形。
对于后续还有这个繁殖期的管理,育成期的管理,育儿期的管理,这些都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卫生,疫病防控等等。疫病防控这个挺麻烦的,一旦有这个疫病发生,就有可能会导致大片死亡,对于生长期的管理也应该要注意,每个季节,每个阶段都要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避免发生疾病,无病的孔雀看起来才好看精神。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