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鸵鸟的饲养方法以及环境

   2023-05-22 互联网艺莲园565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种鸟选择:选择全身无伤残、步态平稳、积极采食、粪便正常的种鸟。 2、养殖环境:在地势高、排水方便、通风良好、不遮挡、远离村庄及生活区的地方建养殖场,场地要足够大,地面清洁卫生、干燥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种鸟选择:选择全身无伤残、步态平稳、积极采食、粪便正常的种鸟。

2、养殖环境:在地势高、排水方便、通风良好、不遮挡、远离村庄及生活区的地方建养殖场,场地要足够大,地面清洁卫生、干燥温暖。

3、日常饲喂:为鸵鸟提供充足的青饲料、瓜果类、蔬菜类食物以及干净的水源。

4、日常管理:日常要满足采食、饮水、运动、休息等需求,定期清洁消毒养殖场,并注意防治病害。

一、种鸟选择

1、养殖鸵鸟,种鸟的选择非常重要,首先要观察鸵鸟的健康状态,选择全身无伤残、步态平稳的鸵鸟进行养殖;其次要观察种鸟的采食情况,生长健康的鸵鸟会积极采食;此外还要观察鸵鸟的粪便情况,健康鸵鸟的粪便为暗绿色。

2、鸵鸟是保护动物,种苗需经长途运输进行引进。在运输种鸟的途中,如果处于夏天,则要注意降温防暑,降温的方法可以选择喷洒凉水,但是不能喷洒过多;冬天则要做好防雨保温措施。此外,运输途中还要准备充足的食物。

二、养殖环境

1、鸵鸟养殖场宜选择远离村庄及生活区的地方,在地势较高、排水方便、通风良好、不遮挡的地方建养殖场。场内要规划好睡觉区、运动区、休息区等区域。鸵鸟的体型较大,且奔跑速度较快,因此运动区要足够大,可保证鸵鸟畅快奔跑。门的高度控制在15米左右,以便鸵鸟自由进入。

2、鸵鸟的生活环境以温暖干爽的气候为宜,要求地面清洁卫生、干燥温暖,否则容易感染球虫病。光线要明亮,尤其在雏鸟阶段,应昼夜提供光照,以免影响鸵鸟的生长发育,长大后也要每天为其提供全天候的自然光照,以提高免疫力。

三、日常饲喂

1、鸵鸟是食草性的禽鸟,饲料以青绿鲜饲料和颗粒饲料为主,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为鸵鸟提供青菜或者干枯的牧草。养殖时要为其提供充足的青饲料、瓜果类、蔬菜类食物以及干净的水源,注意不要混入铁丝、大石子等异物。

2、在喂养鸵鸟时,注意饲喂饲料的质量,如果鸵鸟食用霉变的饲料,会引起中毒现象。由于鸵鸟的食量较大,容易吃食过多,饲喂时要定时、定量进行投喂,并且要促进其运动。鸵鸟的饮水应注意清洁卫生,以减少鸵鸟肠道疾病的发生。

四、日常管理

1、养殖场地要定期打扫卫生,保持清洁,并用消毒药液喷洒消毒,以杀死各种病原体。日常要满足采食、饮水、运动、休息等需求,保持场内整洁、卫生的环境等等。

2、鸵鸟的常见病害有呼吸道感染、胃积沙和软脚病。这些疾病大多由食物变质或环境突变引起,因此在给鸵鸟喂食前,应仔细观察食物是否霉变,不能给鸵鸟饲喂发霉的食物,也要避免鸵鸟打架等现象的出现,以免身体上出现炎症。此外,还要谢绝外来人员特别是其他禽场工作入员的参观,以杜绝病原的入侵。

鸵鸟怎么养殖

一、分管技术员受掌握鸵鸟开产期, 首先备好经过熏蒸消毒的塑料袋或干净毛巾。

二、 通知饲养员对开产期的鸟进行观察一般开产鸟在前10天左右雄鸟邦助母鸟在圈内“扒窝”, 母鸟常在坑边转圈,鼻孔发红,开产当开进食量减少, 特别是产前母鸟在圈内来回走动焦燥不安, 这时饲养员要把手用消毒液洗干净,准备好塑料袋或毛巾, 静候在鸵鸟不易发现的地方进行观察。(鸵鸟产蛋一般是在下午2点~7点左右)。

三、产蛋前2分钟左右,母鸟会蹲下,口流黏液,扇动双翅,发出震颤志声,开始产蛋。 此时接蛋人员要立即轻跑过去, 一手拿毛巾接蛋量一只手轻提鸟的尾羽,防止尾羽沾上鸟蛋而受污染。 接蛋时人要蹲下防止雄鸟对你的功击。

四、接下的蛋是干净潮湿的, 饲养员要及时送交种蛋熏蒸室,孵化员接管进行消毒立档储存。 消毒时要等蛋表面水份风干后才能进行。(雨天接蛋要用塑料袋,防止雨水污染)。

五、熏蒸或储存鸟蛋应把有气室的一头朝上放好。

鸵鸟的详细养殖方法

1、选址:养殖鸵鸟要选择远离交通的向阳坡地作为养殖地。2、饲喂:鸵鸟是杂食动物,要为其提供苜蓿草、鸡蛋黄等饲料。3、疾病预防:幼年鸵鸟易患呼吸道疾病,要为其注射抗生素进行救治。4、定期清洁:养殖时要为鸵鸟清理圈舍,保持环境干净。

鸵鸟如何养殖

1、场地选择

养殖鸵鸟时,要选择坡度在十五度以下、远离交通、人群以及闹市的坡地作为饲养场地,并且要在场地中划分出长方形的运动场,为鸵鸟提供运动的场所,而且场地中要有2/3的沙地或者草地,便于鸵鸟活动。

2、饲料选配

鸵鸟属于杂食性鸟类,消化系统较为发达,可以从粗纤维中获得生长所需的能量,养殖期间要为其提供苜蓿草、黄草、黑草、韭菜等青饲料,让鸵鸟摄入足够的营养,健康的生长。

3、疾病防治

鸵鸟处于幼年期时,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疾病而死亡,此时要及时将可能诱发呼吸道感染因素全部清除,并为雏鸟注射抗生素等药物,使其恢复健康,而且注射药剂后要二十四小时观察,避免鸵鸟死亡。

4、定期清洁

鸵鸟无法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养殖期间要每天对圈舍开窗通气,保持环境的干燥,并且定期更换圈舍中铺设的稻草、草垫,避免滋生细菌,条件允许时,要对圈舍每周清洗一次,保持环境的干净卫生。

饲养鸵鸟

 

  鸵鸟的选种选配技术

 

  2.选配

 

繁殖季节按1雄3雌组成1个繁殖单位进行配种,有利于系谱记录和辨认后代血缘。

  鸵鸟的孵化

  1.种蛋采集、保存、选择和消毒

  (1)种蛋采集

  绝大多数雌鸵鸟在下午3—6时产蛋,个别产自上午或夜间。鸵鸟产蛋后要及时捡蛋,以减少破损和污染。雄鸵鸟有保护雌鸵鸟及鸟蛋的本能,捡时要2人配合,1人将鸟赶开,1人把蛋捡走。捡蛋时应将手洗净或戴手套,以免污染种蛋。对污染的种蛋用消毒湿毛巾擦干净。种蛋须登记,注明雌、雄种鸟号码和产蛋日期,并称重编号。

  (2)种蛋选择

  合格的种蛋要求清洁,表面不应有泥土、粪便以及其他污物;其二要求大小适中,蛋重过大过小都会影响孵化率和雏鸟的质量,一般要求种蛋重1.5千克左右,超过2千克和小于1千克的种蛋一般应淘汰。第三要求种蛋的外形呈卵圆形,纵径16—17厘米,横径13—14厘米,过长、过圆、扁形及畸形蛋孵化率低。种蛋的颜色一般为乳白色或米**。洁白色的蛋孵化率较低。

  (3)种蛋保存 种蛋贮存时应大头朝上垂直或倾斜放置,时间以3—5天为宜,如果贮存期不超过7天,可不翻蛋。若种蛋贮存不超过4天,保存温度以16—18℃为宜;超过4天应为13℃左右。相对湿度为60%。

  (4)种蛋消毒 鸵鸟蛋从母体产出时会被泄殖腔排泄物污染而附着细菌,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大量繁殖并通过蛋壳上的气孔进入蛋内,对种蛋的孵化有影响。因此,必须对种蛋进行严格的消毒。种蛋消毒方法较多,一般以甲醛熏蒸消毒法常用。方法是将种蛋放在储蛋室或消毒柜内,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溶液(福尔马林)30毫升、高锰酸钾15克的剂量,在温度20—25℃的条件下密闭熏蒸20分钟。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甲醛与高锰酸钾反应剧烈,又具有很大的腐蚀性。所以,要用容积较大的陶瓷容器,先加入少量温水,投入高锰酸钾,再加入甲醛。20分钟以后要及时排出消毒柜中的烟雾,待种蛋的温度逐渐降至18℃时,转入贮蛋柜中或入孵化器进行孵化。

  2.孵化

  (1)孵化前的准备 种蛋入孵前,要认真检查孵化室的密封、保温、通风条件,孵化室内温度最好恒定在22—25℃。对孵化室、机具等进行全面消毒。开机试温、预热2—3天后即可人孵。

  (2)孵化期的管理 孵化温、湿度控制 鸵鸟孵化期为42天,孵化中前期温度恒定在36.8℃,孵化后期30—42天,胚胎自身产生大量的热,需要的温度相对较低,以36℃为宜。孵化要求的湿度较低,孵化器内相对湿度为20%—40%(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报道不一致)。合适的相对湿度是根据孵化种蛋失重率来确定的。种蛋在整个孵化期内失重率为14%时,说明孵化器内相对湿度最合适。孵化室内环境相对湿度在40%时,孵化器内基本不用加湿。如果孵化室相对湿度低于40%,就需要加湿。当环境相对湿度高达70%时,孵化器本身无法把孵化器内的湿度降下来,需要采用孵化室内增设空调或对进入孵化器的空气进行抽湿处理。 照蛋:照蛋的目的是观察胚胎发育程度和异常情况,及时剔除无精蛋和死胚蛋。第一次照蛋是在入孵时进行,检查种蛋放入蛋盘时气室是否朝上。第二次照蛋是在入孵的第十二天,此时鸵鸟的喙和喙尖开始形成,腿和翅膀大致分化,尿囊膜扩展到蛋壳膜内表面,胚胎的躯干部增大,照蛋时可见到清晰的血管,能见到头部和躯干部2个小圆团,称为“双珠”。入孵第三十四天进行第三次照蛋,此时蛋内全黑色,看不见血管,蛋的小头被胚胎充满,称为“封门”。

  翻蛋:鸵鸟蛋黄含脂肪多,比重较轻,浮在蛋的中间由系带系着,胚胎吸收养分,排除废物。如果长时间处于一种位置,蛋黄不能维系在蛋的中央,容易与蛋壳的内膜粘连。翻蛋的目的在于使胚胎外部空间定位,同时也防止粘连,促进羊膜运动。

  鸵鸟蛋孵化期内一般每2小时翻蛋1次,40天转入出雏器后停止翻蛋。目前一般孵化器设计的翻蛋角度为前俯后仰各45度,据研究,如果翻蛋角度增大到50—55度,会促进胚胎发育和血液循环,使孵化率有所提高。 落盘与出雏:鸵鸟胚胎孵化到40天由孵化器移到出雏器为落盘。此时胚胎是从尿囊绒毛膜呼吸转换为肺呼吸的生理变化最剧烈时期。胚胎气体代谢旺盛,如氧气供应不足会导致胚胎死亡。把胚胎转入出雏器后,可以得到较多的新鲜空气,而且散热条件好,有利于胚胎渡过危险期。

  如果小鸟的胎位正常,头在趾的上方,小鸟喙破蛋膜进入气室,约12小时就可自行出壳。出壳后断脐非常重要,如果断脐不好,细菌通过脐带进入造成感染。自行出壳的小鸟一般脐带吸收良好,不会出血。可在脐带端涂碘酒消毒,然后用灭菌的纱布包扎。如果小鸟啄破蛋膜进入气室,12小时还未啄破蛋壳,或是胎位不正,41天还未进入气室,就要在气室的顶端打一小孔,以供给小鸟充足的氧气,并逐渐剥掉顶部的蛋壳,让小鸟白行出壳。

 鸵鸟原产非洲和阿拉伯沙漠温差较大的地区,在 -30℃至45℃的条件下可以生长繁殖。鸵鸟喜欢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的环境条件。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鸵鸟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鸵鸟的饲养方法

 1、繁殖期一般由1公2母即3组成一小群,每800平方米一小群,非繁殖期则合并为20-100只一群,进行管理。澳洲鸵鸟及美洲鸵鸟则由5-7只组成一小群,公母之比为1:4-6。

 2、饲养密度。非洲鸵鸟舍内20-30平方米/只,运动扬200平方米/只;澳洲鸵鸟(鸸鹋)或美洲鸵鸟舍内10平方米/只,运动场50-60平方米/只。

 3、重视种鸵的选择。要求非洲鸵鸟的公鸵体躯高大,体羽为黑色,尾羽及翼羽为白色,排粪时,阴茎伸出泄殖腔向左弯曲,阴茎不少于25厘米长,阴茎从伸出到回缩的间隔时间要稍长,羽色要鲜明光亮,喙和脚胫应为桔红色,性欲旺盛,交配时应出现展翅、摇头摇颈、鸣叫、跳舞等动作;母鸵应表现出母性强,如护蛋性、护雏鸵性强。全身羽毛灰色,脚胫和喙无桔红色,呈淡蓝灰色,发情要明显,即愿接受公鸵配种,两脚及耻骨间的距离要宽。

 4、舍内和运动场地面应铺砂,要求与育成期相同,最好采用**干净的河砂,厚度8-20厘米。

 5、尽量保持环境安静及干燥而不潮湿,相对湿度60%左右,至于清洁、消毒、清除铁钉、玻璃等杂物等要求以及设置绿化带、排水系统等均与育成期相同。

 6、观察鸵群动态,搞好日常登记工作,如采食量、饮水情况、精神动态、羽毛光泽、鸵鸟的头颈是垂下还是抬举起来等都要 详细观察,或作些记录。头颈不举是疾病严重的标志。粪便成团则正常,硬或烂则异常,应作分析。还应注意个别鸵出现外伤情况。对公母鸵还应逐个观察它们的发性和配种情况。

 7、换羽。一般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元月下旬,鸵鸟即进入换羽阶段,换羽的顺序是:肩胛前部及胸部→臀部→腰部→翼羽→尾羽。

鸵鸟养殖幼雏管理方法

 1、品种选择

 引进的种鸟或种蛋质量直接影响鸵鸟饲养的成败。选购鸵鸟时,首先应考虑鸵鸟的品种,可根据鸵鸟个体品质直接选种,品种不仅是反映种鸟生产力的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鸟的育种价值。

 其次,要考虑性别比例,一般雌雄比以3:1-5:2较为理想。虽然鸵鸟的有效繁殖年限可达40-50年,但刚开产的鸵鸟和年老的鸵鸟产蛋性能都很低,一般选择5-10周岁的鸵鸟较为理想。

 还应综合考虑所引种鸟的体型、外貌。从外表上看,产量较高的鸵鸟,其背部羽毛污浊、毛尖干缩,背后半部羽毛短而稀少或无毛,头部清秀,眼大有神,尾巴下垂,紧贴尾部,后躯肥厚。凡羽毛丰满,光泽好,头较大,笨重,腿长,翅高,尾巴平举或上翘,后躯发育不良或体型很肥大的鸟,产蛋都很低或不产蛋。雄鸵鸟的阴茎粗、长,向左弯曲,阴茎长25厘米以上,一般没有双翅振动发情表现的鸵鸟也不宜选购。

 生产性能包括产肉性能和繁殖性能。产肉性能包括生长速度、料肉比、屠宰率;繁殖性能指开产日龄、年产蛋量、蛋重、受精率、孵化率、出雏率、育雏成活率等。

 选择方法可分为家系选择和系谱选择两种。家系选择是以整个家系(包括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作为一个选择单位,根据家系生产性能的平均值进行选择;系谱选择是根据系谱记录的祖先、同胞和后裔的品种和性能进行选择。

 2、育雏场舍

 除达到常规设计要求外,育雏舍和给饲棚的地面都是用陶地板砖铺设的。陶地板砖具有优良的吸湿、防潮、隔热性能,能保持地面干爽,方便地面清扫、清洗、消毒,可有效避免雏鸵鸟的“内脏低热症”。且特别防滑,能减少因滑跌而导致雏鸵鸟腿部畸形。

 运动场纵向长为20-30米,宽4-8米,纵向中部设计成一个低缓的斜坡,可锻炼雏鸟的腿力。运动场两头各1/4部分铺以10厘米厚细沙,沙是用网孔为02平方厘米的铁网筛呈40-50度倾角筛过的。运动场中间1/2部分让草自然的从细沙下面长出草皮,嫩草能满足雏鸵鸟好啄的嗜好,可有效克服雏鸟前胃的沙积。

 3、雏舍消毒

 搞好消毒工作可杜绝一切传染病源,保证雏鸵鸟的健康。饲养人员必须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消毒双手,换鞋、更衣后,再脚踩消毒池进入饲养场内。

 青料洗净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一会,白天和晚上饲喂雏鸵鸟用的水盘、料盘要轮流更换,每次用后须进行清洗并浸泡消毒。及时清扫粪便,每天对饲养舍和给饲棚早、中、晚应各清扫一遍。

 每天要用01%消毒灵喷雾消毒一遍地面及1米高墙壁。育雏箱内作垫床用的麻包,暑天每日应更换2次,冷天每日应更换1次,洗净的麻包要用0l%-02%菌毒净浸泡消毒30分钟。

 4、繁育配种

 亲缘选配种鸟群的选配常采用非近亲交配,即选配种鸟没有3代以内的血缘关系。但为了巩固培育某些优良性状时,可采用全同胞或半同胞近亲交配。

 同质选配选用性能相同的雌雄种鸟进行交配。

 年龄选配用年龄较大的雄鸵鸟与青年雌鸵鸟交配,可以提高受精率。

 雌雄比例优秀的雄鸵鸟每天可交配5次,性欲强的每天可达8次以上。因此,1只雄鸵鸟可以配4-5只雌鸵鸟。但为了达到最佳繁殖效果,雄雌比例以1∶3为宜。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雄鸵鸟对配偶没有明显的选择性,故可根据生产需要随时调配种鸟。繁殖季节按1雄3雌组成1个繁殖单位进行配种。

 5、日常管理

 温度由于雏鸵鸟的保温能力和体温调节能力差,保育箱中的温度,在雏鸵鸟的头5日龄控制在35℃-32℃,以后每周递降2℃-3℃,到9周龄时大致降到18℃-20℃,保育室可以低保育箱6℃。

 湿度刚孵出的雏鸟肌体中含有大量水分,适宜的湿度有利于消肿,又不至于造成脱水,一般湿度控制在60%-70%,在高温多雨时节要勤换麻包垫。

 通风大量的排泄物可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气体,对雏鸵鸟的眼睛、呼吸道都有危害。

 光照为保证6周龄以下的雏鸵鸟在夜间采食活跃,照明灯泡最好用100瓦的白炽灯。2月龄后,如果雏鸵鸟发育正常,夜晚可不开照明灯。

 6、科学饲喂

 鸵鸟在育雏期间很容易感染上疾病从而使成活率低下,所以在饲养雏鸵鸟时要采取科学的方法,结合雏鸵鸟的生活习性来进行管理。

 开水开食雏鸵鸟出壳后的头3-5天可由卵黄提供营养,一般在雏鸵鸟3日龄开始供给饮水和饲料。如果同一批出壳的雏鸟有几只的话,一般其中会有雏鸟带头饮水采食,若只孵出一只则需诱导采食。至5日龄时,新生雏鸵鸟可放出保育箱,采食饮水由大点的雏鸟来引导,开食的青料一定要细切,青料太干时,可用水润湿后再拌入精料中,最初的3-5天给新生雏鸵鸟饮用3%-5%的多维葡萄糖水。

 饲喂饲料要少喂勤添,特别是高温潮湿季节,更应勤添换。雏鸵喜吃青绿饲料,一般采用往精料中多次拌入青料的方式来提高雏鸵鸟的采食量。雏鸵鸟利用粗纤维的能力差,给2月龄以下的雏鸵鸟饲用苦荬菜、小白菜等,而不用禾本科牧草,怕引起消化不良。饲喂雏鸵鸟的青料最好不用红薯叶,因红薯叶生风止气,对体质欠佳的个体不利。

 雏鸵鸟采食的青绿饲料有苜蓿、三叶草叶、白菜叶、莴苣叶、胡萝卜等。但要将饲料洗净、晾干、切碎后再喂饲,禁喂使用已切好的隔餐、含有残留农药和茎秆不洁的青绿饲料。每日饲喂4-5次。随着鸟龄的增长,青绿饲料喂饲量也应逐渐增加,3个月以下的幼鸵鸟青粗饲料可占40%,鸵鸟精料中仍可含50%左右草粉,但要防止精料饲喂量过多使雏鸵鸟增重太快,导致骨骼关节变型而发生腿病。

 由于鸵鸟采食的饲料能在肌胃中磨碎,所以出壳后2周起每只鸵鸟每天在喂饲料时补喂洗净晾干的不溶性沙砾4-5粒。

 7、疾病防治

 1-3日龄雏鸵鸟要用碘酒做脐部消毒,每天不得少于3次,对脐部收缩不良的雏鸟还应给脐部涂抹利福平软膏,以防脐炎。对雏鸵鸟畸形脚趾的纠正,在2-3日龄就应开始,常用“捆绑纠正法”。为不影响雏鸟脚部血液流通和腿部发育,更换和放大脚环标记要及时。针对雏鸵鸟对新城疫易感,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应细心观察雏鸵的活动情况、精神状况、饮食和粪尿情况,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使疫病尽快得到控制,病雏得到及时治疗。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鸵鸟 环境 方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