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其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当水温下降到6℃以下,泥鳅便钻入泥中15厘米深,呈不食不动的休眠状态。
在自然界中,休眠中的泥鳅由于体表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及周围泥土保持湿润,即使休眠1~2个月下雨也不会死亡。以下介绍泥鳅如何安全过冬供给大家参考。在我国除南方的大部分地区,泥鳅的越冬一般长达2~3个月。越冬前做好泥鳅的育肥工作,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开启分步阅读模式
工具材料:
池塘、泥鳅料
温室
操作方法
01
越冬前,催肥增膘。泥鳅在水温10℃以上均可摄食。水温在20℃以上时是催肥增膘的关键时期,应充分投喂;水温15℃以上,泥鳅摄食仍较旺盛,饲料投喂仍不可放松;水温10-15℃时,每天至少投喂1次。这一时期应加大动物性饲料的投喂比例,并拌入少量复合氨基酸及复合维生素,以提高泥鳅对饲料的利用率。水温低于10℃,晴天中午仍有泥鳅上浮觅食时,应坚持少量投喂。
02
越冬前的准备:泥鳅在越冬前,必须加强育肥饲养管理,使泥鳅有足够的营养和能量积蓄,度过冬季。一般从9月开始,水温不再继续上升,泥鳅的摄食量会有所增加。此时应多投喂一些营养丰富的饲料,其中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之比为6:4。随着水温的下降,泥鳅的摄食量有所减少,应逐渐调整投喂量。当水温下降至15℃时,仅需投喂泥鳅体重的1%的饲料即可;当水温降至12℃以下时,则可停食;当水温降至6℃时,泥鳅就会钻入泥土中休眠。
03
越冬前的准备:泥鳅在越冬前,必须加强育肥饲养管理,使泥鳅有足够的营养和能量积蓄,度过冬季。一般从9月开始,水温不再继续上升,泥鳅的摄食量会有所增加。此时应多投喂一些营养丰富的饲料,其中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之比为6:4。随着水温的下降,泥鳅的摄食量有所减少,应逐渐调整投喂量。当水温下降至15℃时,仅需投喂泥鳅体重的1%的饲料即可;当水温降至12℃以下时,则可停食;当水温降至6℃时,泥鳅就会钻入泥土中休眠。
04
越冬管理 越冬期间,池水中因有有机粪肥的发酵,因而每10~15天应排出底层水10%~20%,再加注新水。水位控制在1米以上,水温控制在2~8℃之间。每次加注的新水应尽可能用水温度较高的地下水或池塘水。发现池水较瘦时,还应在越冬池四角及时添加有机粪肥,以便发酵增温。 气候寒冷时,严防池水结冰。如果结冰,则必须随时敲破。由于泥鳅钻入底泥的密度较大,需要溶解氧较大,一旦水体结冰,就将造成危险
05
采取措施,安全越冬。自然越冬的露天池塘,每年11月份气温降至10℃以下时,泥鳅开始停止摄食,逐渐进入越冬休眠期。露天池塘泥鳅的自然越冬方式有两种。一是干池越冬,泥鳅停食后,将池水放干,待泥鳅进入池底泥土中后,在泥面覆盖15-20厘米厚的草包或农作物秸秆,保持底泥湿润、不结冰。覆盖物不要堆积过密,以防泥鳅窒息死亡。泥土较干时可扒开覆盖物喷水润湿,不可在覆盖物上喷水。二是深水越冬,即在泥鳅进入越冬期前,将池塘水位升高至1米左右,让泥鳅钻入水下泥土中进行冬眠越冬。越冬期间注意观察水位,及时补水,防止因水位过浅而导致泥鳅冻死。若池水结冰,应及时人工破冰,以防长时间冰封导致泥鳅缺氧窒息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