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不同的蝴蝶都有各自偏爱的植物种类,在不知道确切种类的情况下,很难养活蝴蝶。蝴蝶成虫的寿命一般都很短,它们在交配和产卵后分别会死掉,只有采集它们的卵来开始饲养才是有意义的。
蝴蝶的幼虫俗名叫毛毛虫在春末夏初比较多,吃杨树,等植物的叶片,到夏季中旬变态成蝶,夏末交配产卵,产卵时蝴蝶会爬到树叶上或草叶上,饲养蝴蝶和养蚕基本上一样,蝴蝶变态成蝶后会栖息在潮湿的泥土上,你养时用吸饱和水的海面代替就可以了,蝴蝶有几万种一般都食花粉,如果成虫变态成碟后你可以在蝴蝶经常飞过的地方放上几盆它喜欢的花,一供食用,养蝶还到注意它的天敌,蝙蝠,蜻蜓,壁虎,鸟类.养蝶需要一个露天通风干燥的环境,最好每天有光照,阴天后用灯光代替,要注意温度在25-30度之间,还有湿度在20%-30%之间,它还要有食源和水源.
butterfly也作“胡蝶”。旧时以为蝶的总称,今动物学以为蝶的一种。构成鳞翅目锤角亚目的某些身体细长在白天活动的昆虫,经常具有鲜明的颜色,有特殊型的双翅,腹部瘦长,吸食花蜜。种类很多,有的幼虫吃农作物,是害虫;有的幼虫吃蚜虫,是益虫。
蝴蝶 (Rhopalocera;butterflies)鳞翅目的1亚目,俗名蝴蝶。
触角端部加粗,翅宽大,停歇时翅竖立于背上的鳞翅目昆虫。蝶类触角为棒形,触角端部各节粗壮,成棒锤状。体和翅被扁平的鳞状毛。蝶类白天活动。在鳞翅目158科中,蝶类有18科。蝶类成虫取食花粉、花蜜;幼虫为植食性,为害林木与庄稼。蝶类翅色绚丽多彩,人们往往作为观赏昆虫。中国蝴蝶种类丰富,尤其是在亚热带地区。常见的科有:
凤蝶科 大型蝶类,色彩艳丽,后翅一般有尾带,更增娉妍。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食芸香科、繖形科植物。有时成害,如黄凤蝶、玉带凤蝶等。
粉蝶科 中等体型,一般为白、黄、橙等色。白粉蝶和Pieris napi均为害十字花科蔬菜,树粉蝶为害果树。
蛱蝶科 已知5000种以上,是蝶类中为数最多的一科。前足退化,无爪,翅叠于背上。易于识别。稻眼蝶幼虫为害稻和竹,前翅有2眼纹,如日月,故又名日月蝶。
灰蝶科 小型蝶类。翅色有蓝、绿、青铜等色,带金属光泽。幼虫大都植食性,少数能捕食蚧或蚜。
绢蝶科 本科昆虫翅薄半透明,无尾,一般白色或带有花纹,极为娟丽,为山栖性,多在寒冷地区。
环蝶科 大型或中型的种类,翅展最小在50毫米以上最大达到200毫米触角短细,端部膨大不显著。须侧扁眼有毛。前足退化。色暗多呈**,灰色,棕色,暗褐色,也有少数暗紫色。翅膀上有大型斑点。
闪蝶科 大型华丽的蝶种,翅膀宽大,翅展75——200毫米。触角细而短,腹部很短,翅膀多兰色,有金属光泽,也有黄褐色或灰白色,有条纹及成列的眼斑,眼睛裸出,无毛。后翅中室开式,雄种前足符节有长毛,白天活动飞翔敏捷,该科全世界有记载的约80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少数分布于墨西哥及北美洲南部。本科以其大形及闪光的色彩,为收藏家所喜爱,视为精品。图画中出现的兰色蝴蝶多以此科为原形,比较常见的是闪蝶属的塞浦路斯闪蝶,大蓝闪蝶,梦幻闪蝶,国王闪蝶。最具梦幻色彩的要数太阳闪蝶了。
斑蝶科 中型或大型的种类,体多黑色,头部和腹部有白色的小点,翅膀多色彩艳丽有群栖习性。
开放分类:
动物、昆虫、蝴蝶
主要是花蜜
些蝴蝶喜食花蜜,有些蝴蝶则喜食发酵的烂水果汁或水果的汁液,甚至人畜等的粪便
大麦虫的养殖方法
禾虫,学名疣吻沙蚕,属节支动物,是水生软体动物,多毛类形长似蜈蚣。其色金黄带红杂绿,虫身丰腴,含浆饱满,行动缓慢,样子可怕,多栖身于咸淡水之交的稻田表土层里,以禾,植物为食,身长3—4厘米,通体粉红色,有时又变成乳**或绿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禾虫生长的季节性很强,新会禾虫每年只有在农历的三月、四月和八月的初一、十五大潮时才出来。禾虫出造时,密密麻麻地浮游在河涌的水面,颇为壮观。农民守侯在河涌的出口处,抓紧时机捕捞。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时一次可捕捞数百斤禾虫,用农艇满载而归。自从农田施用农药后,禾虫逐渐减少。现在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新会的禾虫有所增加,但还是不多,而且价钱昂贵。现在有的地方用人工养殖禾虫。分布于珠江口各地咸淡水交界处的稻田、淤泥中,繁殖时才出泥面。
禾虫可蒸可炖,可煎可炸,或焦香可口,或清甜香滑。神湾禾虫汤采用新鲜禾虫和晒干的禾虫一起煲,兼取其香味和鲜味。
炮制禾虫就更加复杂了,据闻,程序如下,先将生油往禾虫盆中淋,稍后放入盐粉,盐粉所到之处,禾虫随即爆浆而亡,此后加入鸡蛋、新会陈皮,榄豉,入炉蒸熟,蒸具必须用瓦钵,蒸熟的禾虫稍凉后再连钵烘烤,然后就散发出一阵奇香。
〔风味特点〕
1禾虫是沙蚕的一种,身体分节明显,体节两侧突出成具有刚毛的疣足,用以行动,能游泳。身长10厘米左右。平时栖息于泥沙中。生殖季节或夜出觅食时方游出水面。我国黄海和渤海沿岸很多,同属有多种,分部于长江口的日本沙蚕,欲称“水百脚”,秋季常由海上溯河日或到田中生殖。广东的禾虫,每年于农历4月和8月乘潮而出。一向是盘中佳肴。《顺德县志》载:“禾虫,制之作酱或腌咸晒为干,味皆美,长州学士陈璋竹枝词云:“粤人生性嗜鱼生,作脍无劳刮镬鸣,此士何来多性味,禾虫今亦列南烹。”
2此品膏状,虫条与虫膏均匀交错,色泽金黄,味道鲜香,含高蛋白,营养丰富,是珠江三角洲老少皆喜食的佳品。
往年平均价格为每公斤200多元的禾虫,现在已涨到每公斤300多元。农历九月十五和十月初一两段时间捕捞收成不太乐观,估计价格还会涨。
世界上难得啊,物以希为贵,上菜也,看是有点难看,真是难为情,只要你吃过,你永远掂念它。
养毛毛虫问题~~~~ 求助求助!
大麦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虫科昆虫。幼虫长7公分,虫体宽05公分,单条虫重13 — 15克,为黄粉虫或黑粉虫的体长、体重与体宽的3—4倍。大麦虫,俗称超级面包虫,国内刚开始试验养殖的新型饵料昆虫。大麦虫的幼虫含蛋白质51%,含脂肪29%,并含有多种糖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酶及矿物质磷、铁、钾、钠、钙等它不但可以作为高蛋白鲜活饲料,用于饲养金龙鱼、蛙、鳖、蛇和珍稀畜禽等,还可以当作高级菜肴供人们享用。
虾红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这种色素与蛋白质结合后,会因蛋白质的不同而转为黄橙紫绿蓝等颜色发生色变,所以龙鱼食后会变色,转为黄橙紫绿蓝等颜色。虾红素使鱼儿肝脏将食用过的虾红素排泄在鳞片上,因此我们养殖的龙鱼就会越来越红,或变色转为黄橙紫绿蓝等五彩斑斓珍贵稀少的颜色。使其龙鱼体色变幻或加深,是提高品质和价值的关键。
宠物养殖业是世界经济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是人们休闲娱乐,提高生活质量的好方式。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龙鱼是贵族阶级高层消费的玩物,主产在亚洲,其分布在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经人工驯化养殖成功的主要品种由:红、橙红、白、黑、金、银和青色的龙鱼,由于它保持原始的体形,鱼体漂亮,观赏性较高,又濒于绝种,以活化石驰名于世,有考古和学术价值,与我国的大熊猫齐名,被列为世界甲级保护动物。仅10厘米至12厘米长的幼鱼,每尾的售价就在千元以上,一尾成年龙鱼售价高达数十万美元。是目前观赏鱼中价格最昂贵的品种,全球主要经营的500多个龙鱼品种,在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都能买到,占世界观赏鱼品种的85%。销售占世界观赏鱼的大部分市场,为本地区带来了丰硕的经济回报。在这些国家龙鱼养殖规模庞大,活昆虫供不应求,仅每年从我国进口活蜈蚣1000万条,国外大麦虫每条15美分,按每公斤700条计算,价格在1000元人民币/公斤,市场需求和市场潜力巨大。
大麦虫养殖与黄粉虫或黑粉虫养殖大致相同,只是在饲料、温度等主要环节要特别注意。
大麦虫虫体大,生长周期及速度与黄粉虫相同,食性杂,适应性广,以麸皮、蔬菜、瓜果为主,饲料来源广泛,饲养成本低廉,适合我国各地居民饲养,其产量是黄粉虫的3—4倍,经济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大麦虫养殖在国际市场上起步较早,国内养殖还未见规模养殖成功的报道。本示范场从2005年引进以来,通过长时间的试验和饲养,已经全面掌握其生态习性和生长繁殖规律,解决诸如产房设置、饲料配方、温湿度调控、变蛹羽化等关键技术,科学地总结出一套最佳养殖模式,为特种水产动物和珍稀畜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饵料保障。大麦虫作为高级饵料的蛋白源,具有极为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国外大麦虫每条售价为15美分,按每公斤700条计算,其价格为人民币1000元;国内市场每公斤为100元,还常出现有价无货局面,所以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需求。大麦虫养殖技术大致与黄粉虫相同,只是在厂房设置、饲料配方、温湿度调控和变蛹羽化等重主要环节略有不同,养殖者一经技术培训,就可以掌握要领,独立操作。大麦虫主要的设备是网筛和饲养容具。网筛盒:供成虫产卵用,又是分离虫卵、虫体及饵料的工具。可用木盒框装上纱网,网孔3毫米。容具:有柜、箱、池、盒等。网箱规格大小,依虫量多少而定,最大为70厘米×45厘米×18厘米为宜(我们都是采用这种塑料框养殖)。容具内壁四周要求光滑,避免大麦虫爬出和防止蜘蛛、壁虎、螳螂等虫危害。
饲养大麦虫的场所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的屋里,光线不宜太强,保持温暖,最适宜温度是18~30℃,相对湿度70%。夏季气温高时,洒水在地上降温;冬季要保温,以保证大麦虫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以上2种饲料配方的加工方法为:将各种成分拌匀,由于添加了发酵秸秆是湿料,直接拌和即可饲喂,大麦虫很爱吃,拌完的料要马上饲喂完;也可以添加适量的水搓成团,压成小饼状,晾晒后即可使用。有条件的养殖者,可以用饲料颗粒机膨化成颗粒使用。上述饲料配方实践证明效果很好,自相残杀的情况很少发生,生长状况良好,没有发生疾病情况。秸秆、统糠的处理方法请看相关资料。以上饲料为精饲料,饲养的大麦虫除了需要精饲料外,还需要大量的青饲料,瓜果皮、蔬菜叶等,我们除了这些青饲料外,更多的是喂给黑麦草和皇竹草,皇竹草最好是简单打碎后饲喂。精饲料和青饲料一般各自占的比例为1:2左右。饲养1公斤大麦虫幼虫的成本初步计算为:约15公斤左右精饲料,3公斤左右的青饲料。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养殖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
豆青虫怎么孵化?
通常毛虫的颜色和破茧成蝶后的颜色会有关联,如果是纯绿色光滑的大青虫出来的应该是绿色的大蛾子(我也养过~)。如果是带斑纹的青虫则可能是绿色或褐色的斑纹蛾,如果是长毛的出来的应该是蝴蝶。
它如果身体呈现光滑饱满的状态,并开始在角落里吐丝说明要结茧子了,如果是这样就不用喂食了。
如果只是边爬边吐,吐的不多则不是要结茧。
毛虫的食物种类比较繁多,但一般与他出生环境有关,你捡到的这条已经这么大了,应该已经习惯了1~2种它一直食用的叶子,很难在适应其它种类,你不妨注意一下,你捡到它的周围都有哪些植物,木本、非针叶、叶上没有绒毛的可能性比较大,祝你好运~
我们把豆青虫卵挂在大都上之后,豆虫卵一般在七天之内都会全部孵化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需要人工干预,豆虫卵是自动孵化出来的。
豆青虫卵孵化需要注意几点:
不能暴晒。我们一般都会把豆虫卵挂在大豆叶子背面,这样阳光不能直射到豆虫卵,太阳暴晒很容易把未出壳的小豆虫晒死。
气温不要太低。我们挂卵的时候一半气温都在20度以上,气温太低了豆虫卵不容易孵化。
豆青虫也叫豆虫、豆丹、豆蝉等,是豆天蛾的幼虫。这种生物主要以大豆、洋槐、刺槐的叶片以及忍冬等植物为食。豆青虫是一种蛋白质含量很高的食物。
豆青虫怎么养?豆青虫养殖生长周期
一、放养时期:
根据田间调查观察,本地豆无蛾幼虫多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到8月底至9月初陆续入土越冬。因为从幼虫个体发育来看,放养适期提前有利于幼虫取食生长,增大个体虫重。太迟则不能发育到5龄,虫体小,影响幼虫产量。
综合分析豆天蛾幼虫以7月下旬至8月初大豆结荚初期放养为宜,早的可提前到7月上中旬放养。此时大豆叶片生长旺盛,豆叶已充分展开。接入的l-2龄幼虫小,食量少,对大豆生长影响不大,从而使豆荚生长与幼虫生长两者相互影响最小,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二、大豆品种的选择:
为了能提供尽可能多的豆叶食料,大豆品种应选择具有植株高大、生长旺盛、叶片多而大的无限结荚习性的类型,可增加养虫量,提高单位面积的幼虫产量。
根据大豆的长势具体掌握养虫量:长势好、枝叶茂盛的豆田,可适当多养,反之应减少放养量。如放养过多,总虫量虽有所增加,但因食料缺乏,虫体发育不良,提前人士,经济效益差。从本次试验看,以每平方米放养l-2龄幼虫10-15头为宜。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