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特种野猪—鱼—草在鱼塘和小型水库旁建造特种野猪养殖场。按一亩水塘三头特种野猪的比例养殖,过多过少都不利于养鱼生产。野猪的粪尿及清洗圈舍的污水直接排放到鱼塘和小型水库,滋养水质,增加浮游生物,供应鱼采食生长。
当鱼收获后,清空鱼塘底泥用于肥田。在田里种草,由于鱼塘底泥肥力强,饲草产量高,一亩草可供8~10头特种野猪食用,节省了大量的粮食。同时,也使特种野猪肉变得细腻鲜嫩,香味浓郁。这种既能降低成本也能保护环境的生产优质野猪肉的生产方式,应该大力推广使用,也是特种野猪发展的一个方向。(2)特种野猪—沼气—菜大棚菜生产普及全国各地,成为农民致富的好项目。尤其城市附近的郊区,更是蓬勃发展。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条件,把特种野猪养殖场建在蔬菜生产区。种菜的农民自家小量饲养,也可以直接把圈舍建在蔬菜大棚内。把沼气池建在圈舍内,这样既能节约大棚的利用空间,也能充分利用大棚的温度使冬季也能充分利用猪粪发酵产生沼气,供做饭和照明用。
小规模饲养场还可以把圈舍建在大棚的一角,把沼气池建在圈下面,上面用于养野猪,下面用于粪尿的发酵。可以用沼气烧水,做饭,照明。沼液、沼渣用于种菜,最好种植鲜食蔬菜,如鲜食黄瓜、西红柿、青菜等。用沼液、沼渣种菜,既减少农药的残留,也能极大的改变蔬菜的口感。使蔬菜既安全卫生,口味又好,适应供应大型超市和宾馆、饭店。价格相应比用化肥生产的蔬菜要高出一倍。
这种生产模式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少蔬菜农药的污染,提高蔬菜的品质,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生产真正的有机蔬菜的最好方法。(3)特种野猪—沼气—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果品消费水平逐日俱增。在水果消费的同时,对果品的安全性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苹果和梨的生产中,为防止农药残留,普遍采用套袋技术,减少了农药的残留,保证了果品的安全性,但对果品的品质和口感上改变不大。由于目前果农在种植中普遍使用化肥作为肥料,农家肥使用很少,很难改变果品的口感。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果农可以在果园旁小规模饲养特种野猪,利用管理果园的空闲时间采食野草,野菜喂猪,还可利用果园的空地种植饲草来喂猪。然后利用野猪粪尿发酵产生沼气,利用沼液、沼渣喂果树,改变果品的品质。
尤其对大樱桃、苹果、梨的种植果农来讲,沼液和沼渣对果品品质的改变非常明显。用沼液和沼渣生产的大樱桃平均比用化肥生产的大樱桃每市斤高出5元多,每亩可增加5000多元的收入。而且在市场上非常好销售,供不应求。尤其在城市近郊的观光农业中,通过顾客的观看、采摘更能极大的增加经济效益。
对于特种野猪专业户来讲,如果把野猪圈舍建在水果种植区,建沼气池,把沼液、沼渣有偿卖给果农,也是一个增加效益的好办法。这样既保证猪场的良好环境,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还能增加经济效益。
怎样建好一个生态采摘果园?
果园养鸡既能收获水果,又能卖鸡和鸡蛋,以前也一度火爆,饱受大家关注,但是事实是,曾经很火的果园养鸡,却没真正发展起来。 果农说,果园养鸡看起来可行,实际去做的话最后可能一样都没捞着,这都是噱头,养了就赔本,果园养鸡有着天然的劣势。
果园养鸡的缺点:
首先,果园养鸡这一套模式看起来很美好,每一个循环点都能接得上,但是经不起推敲。首先是鸡群不可能只吃昆虫和草籽,果园中昆虫的数量也不够啊!肯定还是要搭配一些粮食给鸡群吃,不然鸡群会飞到树上啄食水果,违背了果园养殖的初衷。
其次,鸡群的数量不能太多,一亩果园中养个五六十只鸡算是极限了,如果几百只甚至上千只的话,会给果园带来极大的危害。土壤板结、鸡粪到处都是,果实也容易染上基本被污染,反而影响果实的售价。如果养殖的鸡群数量少,那么也没什么意义了,谈何赚钱呢?
第三个缺点,农民朋友们都知道,新鲜的鸡粪容易造成作物“烧根”,必须得腐熟发酵之后才能施肥。而果园的鸡粪显然没有经过这一程序,对果树来说反而是有害的。所以不可能实现大规模的果园养鸡,养几只自家来吃还行,把这个当主业来做会赔本。
市场上对于生态鸡和土鸡蛋需求量大,说明林下养殖这种模式还是受认可的,但是选择果树不理想,其实可以考虑在其他树下养殖。笔者这里的农民朋友在果园旁边种了一大片竹林,采用竹林养鸡的方式,既不耽误果园的种植,还能兼顾养鸡事业,还是相当不错的。
发展生态养殖之前,考虑清楚主次关系,是以种植为主还是以养殖为主,如果想要二者兼顾的话,最好是在同一地区划分两个场地,互不干扰。
怎样建好一个生态采摘果园生态采摘果园是在生态学和系统学原理的指导下建立的。
生态采摘果园利用植物、动物以及其他微生物进行的合理的生物配置,并配合上阳光、温度、湿度、空气、土壤和养分等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而形成的一种以各种果树为主体,具有合理的生态平衡、优美环境、生产高效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采摘果园体系,是有利于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新型的果园模式。
下面我们来逐步分析一下普通采摘果园的不良之处以及生态采摘果园的建设问题。
一、普通采摘果园运行体系的不良之处
1、土壤的不当管理
人们为了使果园的土壤松散,经常会使用清耕法来处理土壤,但这种方法不仅容易造成地表的水土流失,破坏害虫天敌的栖息环境,而且还会降低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和养分等资源的利用率,甚至会严重浪费。
这种做法简化了生态成分,恶化了资源分配,减少了有益微生物和害虫天敌的数量,增加了采摘果园病虫发生的概率,减弱了果树抵抗自然灾害和病虫的能力,进而导致整个采摘果园的生态失衡。
2、化肥和农药的滥用
近年来,一些普通的采摘果园会使用许多化肥去提高果树的产量和经济收益。但是使用过多的化肥,会使土壤里的养分变得不平衡,使采摘果园的生产能力降低,进一步导致生态失衡。
为了防治病虫,人们会使用很多农药,虽然能短时间解决病虫问题,但同时也杀死了病虫的天敌,使采摘果园里的动植物之间的天平倾斜,最终病虫害问题仍会发生,然后继续使用农药,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仅破坏采摘果园的生态平衡,而且还会让产出的水果变得不卫生,不安全。
二、生态采摘果园的建设
果树的种类不同,所需要的生长条件也各不相同,所在生态环境的平衡也不相同。生态采摘果园的建设最好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来进行选址,合理了解周围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
在最适合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采摘果园,同时如果想要保证产品的品质和收益,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实行品牌战略,突出当地的名声,产品的特点、优点、特色等优势,形成规模化管理。
根据生态采摘果园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情况,可以选择在果树中间种植一些矮杆豆类植物,比如三叶草、沙打旺等。这样的间种方式可以调节地表温度,减少杂草的生长,可以有效地改良土质,防止土表被侵蚀,可以促进生态采摘果园的生态平衡并增加产量。
生态采摘果园的建立不仅要挑选优良的种类,还要有良好的土质。适时对土壤进行改良和扩孔,提高土壤的肥力,建议果园种植和果园覆盖的管理模式,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尽量少用和不用。
可以形成一种果树、牲畜、草地多重叠加的模式,利用草地和牲畜的粪便来改善土质,还可以免去化肥的使用,生态环境也十分优良。
生态采摘果园要合理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法,配合上各类有效的生态平衡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水果商品化处理技术、水果加工保鲜等技术,可以使生态采摘果园从头到尾即稳定有序,又高效且可持续的运行。
三、生态采摘果园的一些运行模式
(一)利用沼气的生态采摘果园模式
对于沼气与其他生物的综合利用,可以有“猪-沼气-果树”、“猪-沼气-蔬菜”等多种模式。
比如“猪-沼气-果树”模式,此模式把果树栽培、猪的养殖和沼气建设联合在一起,以果树为主体,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
就是利用猪的粪便在沼气池发酵,发酵出来的沼气可以用于照明等,沼渣和沼液可以作为生态采摘果园里的有机肥料进行施肥,果树的树叶以及草类可以用来喂猪,之后主的粪便再放入沼气池发酵,如此循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稳定。
(二)生态采摘果园种养复合模式
可以在生态采摘果园里养殖一些有价值的动物,喂养时主要以野生食物饲养,并给与一定的人工饲养,从而产出优质、安全产品的一种复合生产模式。
1“果树-鱼”模式
这个模式就是在生态采摘果园里建立一个鱼塘,在鱼塘边种上果树,然后可以用坏了的果子喂鱼,而鱼的粪便等形成的塘泥就可以用来当做果树的有机肥料。
2“果园养禽/养畜”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在生态采摘果园里种上草地,然后在果园里可以养一些家禽或家畜,比如鸡、鸭、猪、兔等。它们会吃草、草籽和昆虫等,而它们的粪便就可以作为果园的有机肥料。
(三)生态采摘果园观光模式
生态采摘果园观光模式是一种绿色产业,是以果园作为观光、旅游资源所产生的模式。
根据生态采摘果园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对果园内部进行总体规划和观光景点布局,彰显出各类果树“春花秋实”的季相,形成一个既有水果生产,还能观光旅游等多充功能的生态采摘果园。
1可采摘的观光型果园
此类型的果园就是在生态采摘果园附近增加一些生活设施。然后让果园可以采摘品尝、观光旅游等,不仅提高了果品的销售,还开发利用果园周围优美的环境。
在生态采摘果园的管理上,尽可能不适用化学农药,使用一些有机肥料,让果品更绿色、安全、无污染。
2景点观光型果园
可以对生态采摘果园进行布局划分,按照不同区域的不同特色,在部分合适的区域设置旅游景点,可以展示果树的花开硕果,也可以配合周围环境展示一个美丽的人间仙境。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