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冬天能放生泥鳅吗?

   2023-05-23 互联网艺莲园463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不可以,冬天是泥鳅的越冬时间,放生泥鳅不合适。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不可以,冬天是泥鳅的越冬时间,放生泥鳅不合适。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为了让泥鳅安全的渡过越冬期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停食前的营养积累。

由于10月中下旬泥鳅的吃食量已大幅下降,有的还达不到1%,所以这时要抓紧投喂,可每顿都拌料投喂。同时为了加大泥鳅的吸收,可用多种维生素化水全池泼洒,每天一次,如天气突变可在夜间泼洒一次,增强泥鳅的体质和抗应激能力。

二、肥水

停食前尤其是在10月中下旬这段时间,由于泥鳅塘内的蓝绿藻大量死亡,而喜冷性的硅藻、裸藻等又没有繁殖起来,所以这时期的水质比较偏瘦,养殖户可在此期间肥水调藻。

三、池底消毒

泥鳅进入越冬期后,为了保暖都钻入到底层二十公分左右的淤泥中,所以一定要定期改底和消毒,消毒时可用颗粒状的药物,直接干撒到塘底,让它慢慢在淤泥上溶化,消毒效果会更好。

四、换水

有的养殖户在整个越冬期不换水,这也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越冬期也要定期换水,一般在2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不能过大,以防泥鳅应激反应。这主要是为了预防气泡病的发生,还可定期使用增氧剂,给泥鳅增氧的同时也预防了亚硝酸盐的增加。

五、破冰

越冬期如塘中的水结冰,要及时破冰,或用微流水注入及时化冰,预防泥鳅发生缺氧状况。

整个越冬期养殖户要备好增氧剂和VC应激灵或多种V生素。不管是换水还是平时的管理,都要定期泼洒,以增强泥鳅的抗应激能力。让泥鳅安全的渡过越冬期。

扩展资料:

泥鳅的营养价值:

1、改善贫血

因为泥鳅中含铁量多,对贫血等疾病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2、补肾牡阳,恢复元气

中医认为,泥鳅是著名的食疗补品,尤其适于男性,对阳瘘、早泄有显著疗效。且补而能清,诸病不忌,是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上好辅助治疗佳品。

3、滋阴止渴、清热祛湿

泥鳅煮食能滋阴止渴,清热祛湿。凡热耗阴湿之口渴不解,或湿热蕴蒸之黄疸、消渴、小便不利,均可做辅助食疗品。坚持食用5-6天,便觉精力充沛。

4、辅助治疗急、慢性肝炎

泥鳅粉对促使黄疸消退及转氨酶下降,比较明显,尤以急性肝炎更为显著。对肝功能及其他项目的恢复也有显著疗效。

5、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泥鳅肉中含脂肪较少,胆固醇更少,并且含有一种类似甘碳戍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这是抵抗人体血管硬化的重要物质,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剩余89% 

泥鳅吃什么饲料,冬天会不会冻死

1、池塘消毒。在放养泥鳅苗前,要彻底清理池塘,对池塘进行消毒,可以提前20天用生石灰清理池塘,然后用增氧颗粒以及复合盐有效改善水质,清塘完毕后,要重新加水,可以在池子里种一些空心菜、藕、茭白、水葫芦、水花生,这样有利于改善水质和泥鳅躲避阳光。另外在可以在放养前10天往池塘里泼洒一些氨基酸肥,这样泥鳅喜欢吃的水生动植物会繁殖更快。

2、泥鳅苗投放。泥鳅苗要选择游得快,表皮无损伤,健康无病害,体长3-4cm的泥鳅苗,一般运输来的泥鳅苗要先进行消毒,可以用食盐水淋一遍泥鳅苗,再放入池塘,放养苗种的适宜时间在5月中期,每亩可以放养1万尾泥鳅苗。

3、饲料投喂。泥鳅的食性是很杂的,处于苗期的泥鳅,口器较少,不能直接使用人工饵料,可在养殖池塘中施足肥料,以浮游藻类为食,否则产量极低,存活率极低。人工饵料,如鱼粉、鱼肉、动物内脏等,可在幼苗生长过程中,慢慢添加,使其快速生长。

4、水质管理。泥鳅生长水质较差,将导致其生长能力受损,饲料转化率变低,水体中还会滋生大量细菌,使泥鳅患病的机率大大增加,出现水体中毒死亡的现象。一般在放养泥鳅苗之后要经常换水。每次换水的时候,要先将池子水先排出去一部分,再注入新水。每周要用生石灰来调节一下水质,池水颜色呈现黄绿色是最好的。

5、水温管理。泥鳅养殖,水温一般是20℃到25℃最好,如果水温特别高达到30℃,有些泥鳅就会容易出现中暑,或者是导致死亡的情况,就需要饲养员及时的将水池增加水深,慢慢的来调整水温。一般夏季炎热,可以采用提高水位,或搭遮阳网等办法,使水的温度降低;冬天则可以通过加热来提高水的温度,并将温度控制在20至30度之间,使泥鳅一年四季都能快速生长。

6、疾病预防。为了有效预防泥鳅疾病,可隔一定时间在池子里泼洒药剂,这样可以调节水质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泥鳅的抗病能力,泥鳅得病几率就会减少。

鱼缸怎么养泥鳅 鱼缸养泥鳅的方法

            回答

      泥鳅吃玉米粉、豆渣、麦粉、米糠以及动物内脏、黄粉虫、蚯蚓、小鱼虾等饲料。它一般昼伏夜出,而且适应性比较强,可以生活在腐殖质丰富的环境内;当水中缺氧的时候,泥鳅还可以用肠进行呼吸;它们喜欢生活在中性或者偏酸性的黏性土壤中,水温为10-32°C的时候比较适合其生长。

一、泥鳅吃什么饲料

      1、泥鳅吃玉米粉、豆渣、麦粉、米糠以及动物内脏、黄粉虫、蚯蚓、小鱼虾等饲料,在给泥鳅投喂的时候要科学搭配,这样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2、泥鳅是底栖鱼类,主要栖息于河流、湖泊、水田等各种浅水多淤泥环境水域的底层,泥鳅一般昼伏夜出,而且适应性比较强,可以生活在腐殖质丰富的环境内。

      3、当水中缺氧的时候,泥鳅可以用肠进行呼吸,在干涸的时候,泥鳅会潜入泥中,只要泥土有少量水分可以保持湿润,泥鳅便不会死亡。

      4、泥鳅喜欢生活在中性或者偏酸性的黏性土壤里面,水温为10-32°C的时候比较适合生长;当水温在10°C以下或者30°C以上的时候,泥鳅的活动会明显减弱,当水温低于5°C或者高于35°C以上的时候,泥鳅会潜入泥中停止活动。

二、泥鳅冬天会不会冻死

      1、泥鳅在冬天一般不会冻死,在冬季的时候,泥鳅一般会钻入淤泥20-30厘米的地方越冬,到第二年春天的时候,当水温达10°C以上时出来活动。

      2、在放养泥鳅苗前20天要对池塘进行清整、消毒,然后在进水口和排水口设置防护措施,避免泥鳅逃跑。在排水口处开挖一个面积约占全池面积1/3左右、深30-50厘米的鱼溜,然后在池底铺一层腐质比较多粘土。

      3、人工养殖可直接投喂水生昆虫、黄粉虫、蚯蚓、人工饲料等,在早晚各投喂一次,养殖前期一般按照泥鳅体重的3-4%投喂,中期按泥鳅体重的4-6%投喂,后期可以适当的减少配合饲料的投喂量。

      4、水质的透明度在20-30厘米比较好,水的颜色为黄绿色比较好,在高温季节要经常注入新水,还要适当开启增氧机。定期巡塘,观察水质和泥鳅的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还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泥鳅会冻死吗,水温多少合适

1、准备底砂。鱼缸底部铺上五公分左右的泥土或者是细沙。泥土更适宜它们生长,但是如果铺上的都是泥土,泥鳅一旦钻入的泥土中就不再出来,就达不到观赏的效果了,所以尽量还是铺细沙比较好。泥鳅冬天的时候要潜入河砂中进行冬眠,所以还是选取一些比较细小的沙子为好。

2、鱼缸需要加盖。用鱼缸养泥鳅需要注意一下,因为泥鳅夜间的活动量特别大,而且它的身体细长,很容易从鱼缸的缝隙处钻出来。并且它们对震动非常的敏感,有一点动静它们就会从鱼缸中跳出,所以要给鱼缸加一个盖子。

3、加入水草。可以在鱼缸中放入一些水草,它既可以净化水质,同时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观赏作用。但是缸中水草的数量要控制,不能够阻碍泥鳅的呼吸。

冬天放生泥鳅能活吗

泥鳅会被冻死。虽然泥鳅对温度的适应性不错,但是也是有其极限的。若超过这个限度,它们也有可能会被冻死。当冬季温度降低至5度以下的时候,大部分泥鳅都会冬眠,此时它们会钻入淤泥之中。若泥鳅无法顺利找到适合冬眠的地方,它们就很可能会被冻死。一些人在冬季放生的泥鳅很容易死亡就是这个原因。 一、泥鳅会冻死吗

总体来看,泥鳅的适应性还是不错的,比如对温度的适应性就是不错的,不过它们的适应也有一个限度,若是冬季温度实在非常低的话,泥鳅也可能会被冻死。在冬季,当温度降低到10度以下的时候,泥鳅就开始变得活性比较低了,而当温度继续降低,一直到5度以下的时候,泥鳅就会冬眠。

泥鳅冬眠一般会整体钻入水底的淤泥之中,这样温度相对来说就会高一些,可以让泥鳅在寒冷的冬季生存下来。不过,若泥鳅在冬季无法顺利找到过冬的场所,那么它们就可能被冻死。一些人有时候会在冬季放生泥鳅,而这种情况下泥鳅就非常容易死亡,因为它们无法适应周围的环境,无法顺利找到过冬的地方。

二、泥鳅水温多少合适

上文已经介绍过,泥鳅对温度的适应性相对来说是不错的。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处于10-30度之间的时候,泥鳅都能够正常生活,生长速度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而当温度处于22-28度之间的时候,泥鳅的状态是最好的。因此,若人工饲养泥鳅,就需尽量将温度调节到这个范围,这样泥鳅的状态更好。尽量别低于10度,或高于30度,这样对泥鳅的生长状态都是不利的。而若是低于5度,同时泥鳅又找不到合适的过冬地点,它们甚至可能因此被冻死。

养殖泥鳅鱼快冬天鱼为什么都进泥里去了

不能,冬天是泥鳅的越冬时间,放生泥鳅不合适。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深处越冬。

不能,冬天是泥鳅的越冬时间,放生泥鳅不合适。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深处越冬。

泥鳅的营养价值:

1、改善贫血。因为泥鳅中含铁量多,对贫血等疾病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2、补肾牡阳,恢复元气。中医认为,泥鳅是著名的食疗补品,尤其适于男性,对阳瘘、早泄有显著疗效。且补而能清,诸病不忌,是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上好辅助治疗佳品。

3、滋阴止渴、清热祛湿。泥鳅煮食能滋阴止渴,清热祛湿。凡热耗阴湿之口渴不解,或湿热蕴蒸之黄疸、消渴、小便不利,均可做辅助食疗品。坚持食用5-6天,便觉精力充沛。

4、辅助治疗急、慢性肝炎。泥鳅粉对促使黄疸消退及转氨酶下降,比较明显,尤以急性肝炎更为显著。对肝功能及其他项目的恢复也有显著疗效。

泥鳅黄鳝冬天怎么让它继续生长

泥鳅鱼养殖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好种苗,合理选择优良品种。不同泥鳅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长速度、养殖效益是不同的。新手应根据自己的种养殖实际进行选择,泥鳅一般分池塘、水泥池、稻田和网箱四种种养。

二、选好场地,养殖泥鳅要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好且排水方面安静地带建造。

三、饲料在放养初期只在鱼溜内注满水,待鳅苗习惯以后,在灌水入池至计划深度,使鳅苗分布全池,开始投喂熟蛋黄、鱼粉等饵料,几天后用煮熟的糠粉、玉米粉、麦粉等植物饵料拌和蚯蚓、蝇蛆、螺蚌肉动物性饵料进行投喂。

四、疾病预防,泥鳅患病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水质恶化,二是外伤。因此,保持良好的空间环境,建造养殖场地要满足泥鳅的各种生活习性要求。及时按规格分养,避免生长差异过大而相互影响;要坚持巡塘检查,主要检查水质,看水色保证水质好;适当的时候在养鳅池中种植挺水性植物和浮萍、水花生等漂浮,保证良好的成长环境。

五、放养密度,不能过大鱼体受伤或放养密度过大 因人工操作方法不当或不小心,造成泥鳅受伤放养密度过大或泥鳅本身有伤,给病害侵染创造了条件,从而感染疾病。

一、选择池塘。养鳅池塘的选择根据销售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泥鳅暂养至春季销售,养鳅选室外的池塘即可;泥鳅冬季销售,则应将鳅池建在室内,如塑料大棚内和房屋内。

 

二、放养前的消毒。生石灰消毒鳅池应在放养前10天进行,方法是:每平方米用生石灰015公斤化成浆后全池泼洒,消毒2天后,需给鳅池注入,室外与室内池塘分别注水1米、06~08米深。

三、泥鳅放养。将收购的暂养时间短、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游动活泼的泥鳅一次放足或随收随放,放养前要用30~50g/l的食盐水浸洗泥鳅进行消毒,时间为5~10分钟。室外、室内泥鳅放养密度不同,分别为3~5公斤/平方米、5~10公斤/平方米。

  

四、日常管理。如果室外池塘结冰了,要及时扫除冰面上的雪和灰尘,池塘漏水了还要补水。室内池塘要保持水面不结冰或结较薄的冰,每半月换一次新水,水量为总水量的1/3,池水水深保持06~08米。

来源:http://wwwxinmin360com/nqyz/nqxw/12781686202933html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泥鳅 冬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