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甲鱼养殖技术 池塘

   2023-05-23 互联网艺莲园490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甲鱼的养殖技术如下:1、池塘的选择。因为甲鱼喜洁怕脏、喜阳怕风、喜静怕惊的特性,我们在池塘的选择上一定要重视。池塘要远离各种污染源,保持清洁,在养殖前进行杀毒工作。应当设置给甲鱼晒背的地方。2、现在甲鱼苗主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甲鱼的养殖技术如下:

1、池塘的选择。因为甲鱼喜洁怕脏、喜阳怕风、喜静怕惊的特性,我们在池塘的选择上一定要重视。池塘要远离各种污染源,保持清洁,在养殖前进行杀毒工作。应当设置给甲鱼晒背的地方。

2、现在甲鱼苗主要来源于工厂化育苗和专业户批量生产,还有市场中大小不一的野生甲鱼,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在甲鱼苗正式养殖前,要进行为期15天的分级暂养,让甲鱼适应环境。

3、甲鱼虽然说是杂食性动物,但是偏爱肉食。所以,在制作饵料时,我们可以选择畜禽的内脏、残料等天然饵料,这样既能让甲鱼摄食更加有效率,也能降低养殖成本。

4、甲鱼是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着水温而变化,摄食量也会随着水温而变化。在水温低于15℃时,甲鱼会停止进食,进行冬眠。20~30℃是养殖甲鱼的适宜温度,摄食量和食物转化率都正常,高于32℃,甲鱼的食物转化率就会降低。做好水温调节工作,让甲鱼处于适宜生长的温度中。

甲鱼池消毒管理注意事项

甲鱼本身对于病菌的抗性不是很强,所以养殖池需要定期消毒的。如果卫生条件不好,甲鱼会先慢慢离开水源地,不愿意下水,甚至喂食的时候也不愿意进入水里面。

这些细菌多来源日常的积累,最后导致病害的频发,不少甲鱼的死亡就是来源于细菌过多,如果养殖户发现经常有大量的甲鱼不愿意进水里面,甚至受到外界的刺激也不愿意下水,那么可能就是要消毒了。

甲鱼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甲鱼如何养殖

1、新建池首先,新建池应在池底维持一定量的泥土或铺一定量的沙,否则甲鱼入池后因为没有遮盖物而活动频繁导致水质长期浑浊。其次,新建池在放苗前应先培养好水色,以便甲鱼入池后有一个巩固酣畅的环境,减少甲鱼的活动,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否则,在放苗前刚进水,甲鱼入池后因为对环境的不适应,在池中频繁活动,造成水体变浑浊,而甲鱼又不适应此种水体,愈加强烈活动,从而恶性循环使水体长期浑浊,甲鱼摄食不正常,最终导致甲鱼生长迟缓,且易发病。

2、水色培养一定数量的浮游植物对室外池塘甲鱼养殖是十分有益的,它能够利用水体二氧化碳及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达到分解有害物质的作用,改良水质,巩固水环境,同时亦可起到遮盖作用而减少互相撕咬。但超量则易导致浮游植物苍老死亡而引起水质巨变。酸性水环境中,甲鱼活动减弱,摄食下降,抗病力低,而强碱性环境对甲鱼的皮肤粘膜有损害,因此甲鱼池应多维持弱碱性水环境。室外池塘甲鱼养殖均处于高温情况下,所以培养藻类应以高温弱碱条件下最适宜生存的微囊藻为主。培养方法为:施用生石灰60千克/亩,过磷酸钙5千克/亩,尿素2千克/亩,施肥注水培养。水色培养好后,为了避免水体老化或倒水(水变褐色或泛白色),首先应维持经常少量的换水,使浮游植物维持肥、活、嫩、爽;其次,当浮游动物数量偏多时应及时用生石灰及一定量的“敌百虫”予以杀灭,最后再使用含氯消毒剂后换水1/4左右。

3、防水变因为水体节制不好,导致浮游植物急剧、大批量死亡,使水质严重缺氧,甚至产生有毒物质称为水变。其进程通常由原来的浓绿或蓝绿急巨变成暗黑色,以后逐步变得澄清透明,其水体中浮游植物残存极少,光合作用停滞,而增长的大批浮游植物死骸及原来的有机质在水体中强烈氧化分解,使水体溶氧急剧下降,最终酵解而产生大批的有害物质,造成甲鱼摄食及抗病能力下降。遇水变后应留意搞好浮游植物的培养以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首先应及时排掉部分旧水而注入新水,减少池中的有机质,下降有害物质的产生;其次应施放一定量肥料加速浮游植物的滋生,因为水变水体总氮含量偏高,因此应以施磷肥为主,以达到调节水体氮磷比例,增进浮游植物生长的目标。

4、水体溶氧应充分固然甲鱼是肺呼吸动物,对水体溶氧恳求不高,但其养殖水体仍应维持4毫克/升以上的溶氧,这是因为甲鱼大批含丰盛蛋白质的排泄物和跌落水体中的饲料如不能有氧分解,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酵解,易造成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在水体中积攒,引起水体恶化,导致甲鱼摄食下降及抗病力减弱。因此水体因为各种情况而溶氧下降时应能采取化学或物理方法来弥补水体溶氧,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

甲鱼最好的养殖模式方法 甲鱼的养殖方式有哪几种?

1、养殖环境。甲鱼喜温暖的环境,养殖的过程中,要将水温保持在20-32度之间,让甲鱼可以正常进食,而且养殖池向阳的一侧要建造成斜坡,便于甲鱼在晴朗的天气晒背,消灭背壳上的寄生虫。

2、饲料投喂。甲鱼属于杂食性鱼类,养殖的过程中,可以每天为其提供三次饲料,主要以软颗粒饲料为主,减少饲料的浪费,而且甲鱼夜间的活动量较大,因此夜间喂食量要高于日间喂食量,有助于甲鱼生长。

3、水质调控。甲鱼喜欢生长在干净的水质中,养殖的过程中,要每隔一周更换一次水分,换水量为全池水量的四分之一,避免甲鱼无法适应环境,而且要定期向池塘中泼洒生石灰,将pH值保持75-8之间。

4、注意事项。养殖甲鱼要选择裙边厚实、体型健壮、背甲有光泽、反应灵敏的品种,而且投放前要用消毒剂对池塘消毒,避免存在有害物质,并且甲鱼怕阳光暴晒,夏季要加深水位,并搭建遮阳棚,让甲鱼顺利度夏。

甲鱼养殖方法 甲鱼的养殖新技术及注意事项

1、稻田套养甲鱼

稻田套养技术非常的流行,有很多的水产养殖都有采用稻田套养的技术,比如现在比较热门的小龙虾、螃蟹等,而甲鱼常见的一种养殖模式也是稻田套养,但是甲鱼对稻田的要求有点高,就是要靠近水源,并且田间的储水能力要较强,水质要比较干净,稻田的泥土至少要有十五到二十厘米左右的厚度,因为甲鱼它是需要长期有水的,所以种植的水稻要比较耐湿,抗性较强。最后就是在稻田中养甲鱼就要做好防治甲鱼逃跑的准备,那就是加高田埂,同时要在田外挖一条水沟用于排水,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甲鱼逃跑。

2、池塘养殖甲鱼

池塘养殖甲鱼是最传统的一种养殖方式,基本上的水产养殖最开始都是采用池塘养殖的方法,池塘养殖甲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池塘的结构,其中就包括池塘的面积、池塘的形状、池塘的水深以及池塘四周及底部的建造以及防逃跑措施。池塘一般最好是长方形的最好其次就是池塘的面积不能太大,最多也就五亩左右,然后池塘中的水位不能超过一米,最好就是五十厘米左右最好。为了防止甲鱼逃跑,池塘周围可以设立防护栏,当然如果用水泥建设也是可以的,但是池塘中还需要倒入适量的泥浆,不然甲鱼无法生存。

3、网箱养殖甲鱼

网箱养殖甲鱼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养殖方法,其实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立体养殖方法中的一种,网箱养殖主要就是要注意网箱的卫生处理,我们要不定期的将那个网箱刷洗干净,这样做的目的第一是未税养殖的环境,第二就是减少病菌的感染,而且网箱养殖的一个好处就是方便管理,以及在打捞的时候也比较方便,只要将网箱提起来即可。

4、仿野生养殖甲鱼

仿野生甲鱼的养殖其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甲鱼的口感能够更加的接近野生甲鱼,其实也就是施行放养的方式,但是唯一的区别的就是防野生养殖甲鱼并不是完全的放养,它需要在养殖地做好防护做事,以防止甲鱼逃跑造成损失,其余的大部分时间甲鱼它都是自由的,只是不定时的给甲鱼投放一点精料。

池塘甲鱼养殖技术

1、甲鱼池的建造

(1)建池塘要选择环境安静、无风向阳、排灌便捷的池塘进行养殖,如果是自繁、自育、自养的甲鱼养殖场就要进行5种养殖池的建造,分别为新甲鱼池、稚甲鱼池、幼甲鱼池、3龄甲鱼池、成年甲鱼池。

(2)池塘的土壤最好是黏土或者壤土,池塘底要是没有沙性土,就要掺一部分的沙性土,要在养殖池边上建造晒台和饵饲台给甲鱼提供晒背和摄取食物的场所,在养殖池的四周用石棉瓦、砖砌成高度为1m的防逃墙。

2、甲鱼苗的选择及放养

苗的选择:要在正规的养殖场进行订购或者在当地水产市场进行选购,也能在网上订购,但要注意一定不能在小商贩手上进行购买,因为商贩手中的甲鱼苗大小不一致,来源渠道也不清楚,购买后的甲鱼容易生病造成死亡。

放养:不管从哪里买回来的甲鱼苗都不能立即放入养殖池中,要先通过网箱暂时养殖15天左右,观察甲鱼的情况,可以先将一部分的甲鱼放如养殖池中的网箱中养殖15天左右,若甲鱼没有出现任何的不适或者异常就能进行大型的放养,放养的密度根据养殖池大小及其他因素而定,每亩可以放2-3龄的幼甲鱼100kg-150kg。

3、温度控制

甲鱼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30℃-32℃,而甲鱼的摄食量和温度是成正比的,但温度最高不能超过32℃,并且温度尽量保持稳定。

4、饲料的选择

(1)动物性饲料:甲鱼的饲料能够用饭店丢弃的畜禽的内脏、做菜剩余的边角料,还能用在水田中或者河沟里捕捞的田螺、小鱼、小虾、泥鳅,以及田地中的蚯蚓、昆虫等等这一类都能成为甲鱼的饲料。

(2)植物性饲料:在甲鱼的饲料中还能加入少量的植物性的饵料,比如玉米粉、豆渣、瓜果类以及麸皮等等,进行加工搅拌均匀后投喂。

5、饲料的投喂

在用新鲜的饲料时,必须要进行消毒、清洗处理,要现配现吃,避免饲料腐败变质,在投放饲料时,要距离水面2cm-3cm的地方进行投喂,这样是由于甲鱼胆小,投喂时尽量减少对他们的干扰,投放的饲料要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之类吃完,在高温的季节,饲料要在日出前和日落时进行投喂。

6、水质管理

甲鱼对水质的要求严格,因为甲鱼大部分都生活在水中,水质的好坏对甲鱼的生长十分重要,因此要每隔8-10天进行换水一次,每次换水的时候要把养殖池中的水位排除20cm-25cm,再把水灌满,养殖池中的水透明度要控制在30cm-35cm。

而成年甲鱼池要每隔4天换一次水,在水中还能种植少量的水浮莲、水葫芦等绿色植物,能够改善水质,让甲鱼更好的生长。

7、注意事项

(1)每天要在早晚进行巡视,查看防逃墙和敌害的情况,同时了解甲鱼的吃食和水质状况。

(2)投喂饵饲的池子,在每次进行投喂前要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液或者用消过毒的刷子对其进行清洗,每隔三天进行消毒一次。

池塘甲鱼养殖技术具体如下:

1、选择适合的池塘。

甲鱼具有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和喜洁怕脏等习性,因此要选择地面开阔、平坦,背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

2、定时巡塘,及时清除病死甲鱼 。

巡塘是为了及时了解甲鱼摄食、生长活动、病害及池塘水质、设施等情况。池中死甲鱼应及时捞出深埋或焚化,病甲鱼也应及时隔离治疗。

3、合理投喂。

在养殖过程中,温室中的幼甲鱼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池塘养殖的商品甲鱼以投喂鲜活动物性饲料为主,这样不仅能提高甲鱼的生长速度,而且能改善甲鱼的品质。在持续阴雨的天气情况下,甲鱼的食欲不佳,须投喂易消化吸收的配合饲料,以减少水质污染,增强甲鱼的免疫力。

4、及时分塘。

甲鱼具有好斗性强的特点,为防止相互咬伤,要做到及时分塘。在温室阶段幼甲鱼个体差异过大时,要利用换水消毒及时分塘;幼甲鱼从温室移至池塘养殖时,不仅要视规格大小分开养殖,还应雌雄分开饲养,以减少打斗。

5、饵料台的安放与清洗 。

饵料台最好安放在养殖池四周的池边上,并与水面成30~45度的角,这有利于甲鱼找到食物和躲避干扰。每次投料前应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液和消过毒的刷子清洗饵料台及其四周,每3天消毒1次。

扩展资料

甲鱼氨气中毒的诊断和治疗

甲鱼氨气中毒是伴随着甲鱼控温高密度养殖而出现的一种由非生物病因引起的甲鱼病。甲鱼氨气中毒在温室的发生率很小,养殖者一般很难辨认此病,一旦发生,如果诊断错误,用药不当,将造成甲鱼大量死亡。

一、 诊断方法

1、症状:甲鱼一旦发生氨气中毒,甲鱼底板呈点状充血,身体萎瘪、瘦弱,病情严重时,脖子、四肢及全部底板起水泡,裙边呈锯齿状断裂。

2、流行特点:甲鱼氨气中毒常发生于温室水质变质的池子,时间为每年的2~4月,甲鱼平均体重超过15克。

3 、甲鱼氨气中毒和红底板症状的区别:甲鱼氨气中毒为点状充血;体表会出现大量水泡;裙边常会呈锯齿断裂。而红底板病,板底为斑块状淤血没有水泡,裙边完好。

二、 治疗方法

1 、将池水全部放掉,放水时不要搅动池水。水放完后用清水将池底的沙和池壁冲洗干净,放水深至10厘米,用10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浸泡30分钟。放掉水,将水加至水深50~60厘米,再用10克/立方米的土霉素全池泼撒,同时泼撒05克/立方米的依诺星。

2 、甲鱼采食后,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60万单位青霉素十2克红霉素十2克维生素C+2克VK。一般内服3-5天,就可痊愈。

参考资料:

-甲鱼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