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鸭子28日龄转入成鸭网床时,要淘汰病、瘫、残和个体较小的鸭,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7只。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鸭子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鸭子的饲养方法
1、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为便于 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按时补饲: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并逐减喂饲次数和数量,促使鸭自由采食。随着雏鸭的生长,可根据放养鸭啄食杂草、野菜、昆虫决定放养鸭的补饲。以放养为主时期,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并备足饮用水,满足饮用。春天幼龄雏鸭放养前,要先进行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的锻炼,逐渐进入放养园。
4、加强监管,严防鼠害: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特别是放养幼龄鸭,防鼠害更为重要。
5、防疫灭病: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鸭子的食物很广,象现在大的养殖户就是饲料配合新鲜草料,有时也放养到稻田里 ,小时候养过,挖蚯蚓,摘嫩草,剩饭剩菜也能喂,比鸡还好养
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鸭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雏鸭的管理。
及时开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加强保温 雏鸭正常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度,4-7日龄25度,2周龄以上的20度左右。一般的保温方式是,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但是,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则应用火炉等热源加温,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
锻炼下水鸭子属水禽。雏鸭下水能促其活动,增加采食量。因此,应在出壳5天后就锻炼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将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温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湿鸭脚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以后水深逐渐增加,时间逐渐延长。雏鸭何时下“大水”(河沟、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而定,晴暖时坚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气温低时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后,要让雏鸭在无风、温暖的地方将羽毛梳理晾干再赶回鸭舍。
预防疾病 育雏室、运动场要勤换垫料,加强通风,坚持定期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干爽。食槽、水槽需经常洗刷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此外,还要及时对雏鸭接种疫苗,防治疾病。
鸭子养殖技术1雏鸭的生理特点
雏鸭主要有三个生理特点。一是生长发育迅速,四周龄时比出生时体重增加24倍,七周龄时增加60倍;二是调节体温机能弱,难适应外界,刚出壳的雏鸭体小娇嫩,绒毛稀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弱;三是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能力弱,但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
2育雏鸭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备足新鲜优质的全价配合饲料和青料;其次,对育雏室、运动场、饲养用具和必要设施要配备齐全,保证每羽雏鸭都能吃到饲料和饮水;再次,育雏室、运动场和饲养用具等要用l—20%烧碱水或20%的石灰水进行消毒,干燥后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最后,育雏室要有升降温调节设施。
3雏鸭要先饮水后开食
雏鸭出壳后14—24小时,开食前供给清洁新鲜的饮水,能补充雏鸭出壳时体内耗去的水分。在饮水中加适量葡萄糖或维生素C,能促进肠胃蠕动、供给营养、排除胎粪、清理肠胃、促进新成代谢、加速吸收剩余的卵黄、增进食欲、增强体质,因此要先饮水后开食。若在饮水中加入1/10000的高锰酸钾,还可起到肠胃消毒的作用。
这是因为雏鸭出壳后没有饥饿感,由于腹内还有未吸收的剩余卵黄,尚能供给初期的营养,所以雏鸭在出壳后24小时内不需喂食。在24小时后,雏鸭绒毛已干,活泼好动,常发出“嘎嘎”的叫声,并互相活动互啄,这时就要先喂水后开食,有利于雏鸭消化道及整个机体正常活动,促进卵黄的吸收。若雏鸭精神倦怠、眼睛半开半闭,不愿活动,此时已超过开食时间。雏鸭开食过早,容易伤害消化器官,影响雏鸭健康;开食过迟,营养供应不上,不利于生长发育。因此,雏鸭开食最好的时间是在出壳后14—24小时之间,切记要在饮水后再开食。
4要喂全价颗粒饲料
由于雏鸭生长发育特别快,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雏鸭开食后,全靠采食饲料来满足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雏鸭饲料要求高蛋白、高能量饲料,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应达到20—22%,代谢能2800—3000大卡/公斤,同时还要补充钙、磷和微量元素,以及各种维生素。如果只喂大米饭,因营养单调,不能满足雏鸭生长发育,容易生病或死亡,喂全价饲料就能满足雏鸭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
5雏鸭的饲喂方法
雏鸭的消化道较短,胃肌容积小,消化机能不健全。故而饲喂雏鸭时,每次不宜喂的太多,只喂六、七成饱,若一次喂的过饱,易造成消化不良;又由于雏鸭胃肠容积小,而消化速度快,如果喂食次数少,使雏鸭饥饿时间长,就会影响雏鸭的生长发育。两周龄内的雏鸭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采食的食糜5分钟就可达到肠胃,20分钟达到十二指肠,2小时开始排粪,4小时排空。喂食时间超过4小时,雏鸭就处于饥饿状态。一般地说,雏鸭越小、食量越少,喂食次数越多。在育雏初期(即一周内)要做到少喂料、勤添料,日喂6—8次,加喂夜餐1—2次,以促使雏鸭活动。
6怎样给雏鸭保温
温度是育雏鸭的主要技术措施。只有温度适当,雏鸭的体热消耗少,生长发育快,成活率才高。采用伞形保姆器育雏,是目前广泛采用的育雏方法,只要有电源的地方就可使用;此外,还可用火炕加温育雏。用火炕加温育雏必须将烟雾和有害气体导出育雏室,防止雏鸭一氧化碳中毒。雏鸭在一日龄时,保姆器下的雏鸭实际温度应保持在30—32℃、室温保持在22—24Y,以后随日龄增加,每日降低1Y,直至以环境温度一致后不再降温。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升温或降温要以雏鸭的行为和表现为准,尽量满足雏鸭对最佳温度要求的反应。例如:在温度过低时,雏鸭怕冷会靠近热源扎堆,互相取暖,往往造成压伤或窒息死亡;温度过高时,雏鸭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温度正常时,雏鸭精神饱满、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绒毛光亮,伸腿伸腰,分布均匀,静卧无声,吃食,饮水,排泄正常。
7雏鸭的饲养密度和分群
雏鸭的饲养密度要适宜c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鸭舍潮湿、空气污浊,引起雏鸭生长不良等后果;密度过小,则浪费场地、人力等资源,使效益降低。雏鸭的饲养密度最好是每平方米饲养一周龄内的雏鸭20羽,以后可随雏鸭的生长逐步降低饲养密度,每平方米不超过10羽。
雏鸭的分群应根据大、中、小、强、弱雏等,分群饲养,使弱小雏鸭的生长加快,达到全群鸭生长均匀,发育整齐的目的。每群鸭以250—300只为宜。
8雏鸭鸭舍要通风换气
这是因为雏鸭新陈代谢旺盛而致。如鸭舍和育雏室环境污染气流通,雏鸭呼出的二氧化碳及粪便和残料分解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就会危害雏鸭健康,严重时会造成雏鸭氨中毒而大批死亡。因此,要随时保持育雏室的空气流通,合理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排除室内多余水分,保持鸭舍干燥清洁,改善鸭群生活环境,达到促进鸭只健康快速生长的目的。
9雏鸭要进行放水活动
鸭是水禽,它的生活生长环境离不开水,没有水,雏鸭就难以生存。对雏鸭进行放水活动,既促进雏鸭的新陈代谢,增强其体质又可清洁羽毛上的脏物,防止产生油油毛。如鸭水长期不放水,鸭毛就无抗水力,因此必须让雏鸭进行放水活动。雏鸭的放水活动,一般在出壳后2—3天进行,每天放水的次数和时间应根据季节的鸭龄的不同而定。冬春季节每天放水2—3次、每次10—15分钟(北方除外);夏秋季节,一周龄内的雏鸭每天放水4—6次,每次20—30分钟。一周龄以上的雏鸭,不要在中午烈日高温下放水,可全天候在水中放牧,但必须加强管理。防止兽害和丢失。
养殖鸭子的技巧 养殖鸭子的技巧介绍
要想养好鸭子,首先从雏鸭开始,雏鸭是养鸭过程的关键,是养鸭的基础。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小鸭子的养殖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1)温度:
育雏温度合适而平稳是提高雏鸭成活率的关键。一般要求夜间温度高于白天1—20C,有利于鸭的休息,忌忽高忽低。
(2)湿度:
育雏前期,室内温度较高,水份蒸发快,此时相对湿度要高些。若湿度过低则脚趾干瘪,精神不振,影响健康和生长,我国南方一般都能达到要求。
(3)饲养密度:
密度过大,不仅影响健康和生长、发育,也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密度过小,不易保温,圈舍利用率低。密度应随日龄及季节变化而改变。
(4)光照:
太阳光能提高鸭的体表温度,增强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生长,并能增进食欲,刺激消化系统,有助于新陈代谢,若自然光照不足,可用人工光照弥补。
(5)不同季节管理要点:
春季重点防霉、通气。敞开门窗,充分通风,勤换垫草,保持舍内干燥,疏通水沟,运动场不可积污水,严防饲料的发霉变质,定期消毒鸭舍。夏季防暑降温,敞开门窗,装上排风扇,搭架遮棚。适当疏散鸭群,缩小饲养密度。秋季补充人工光照使每日光照时间不少于16小时,强度以5—8勒克斯为宜(125—2瓦/米2)。冬季重点是防寒保温和保持一定的光照时间,提高单位面积饲养密度达8—9只/米2,关好门窗,防止贼风。
拓展阅读
宠物鸭的饲养方法
鸭是雁形目鸭科鸭亚科水禽的'统称,或称真鸭。鸭的体型相对较小,颈短,有一些鸭子的嘴要大些 。腿位于身体后方,因而步态摇摇摆摆。大多数真鸭(包括由于个体大小和体形原因而被不正确地称为雁的几种鸟)与天鹅和雁不同具有下列特征:雄鸟每年换羽两次;雌性每窝产卵数较多,卵壳光滑;两性的腿上覆盖着相重叠的鳞片。潜水鸭包括海洋种类最多。
如何喂养雏鸭
开食:
第一次喂食称开食。一般用碎大米放在沸水里焖煮一会儿,盛出用清水漂洗沥干,以不生、不硬、不烂、不粘、不烫为准,撒在塑料薄膜或芦席上,让雏鸭自由采食。雏鸭开食后第3天应及时开荤,喂些剁碎的小鱼、河蚌肉、蚯蚓等,蚯蚓要洗净泥土,用开水浸泡片刻,切细拌碎米饭喂给。雏鸭的青饲料以水草中的槐叶萍、绿萍或其他嫩菜叶为主,切碎后喂给。在开食后的一周内,搭喂少量切碎的韭菜或蒜苗,可预防胃肠疾病,提高成活率。
潮毛:
又称试水或点水。雏鸭在开食前要先潮毛。一般在购进当天或第二天见雏鸭能快步行走、有觅食行为时进行。方法是把雏鸭捉在篮子里,每次30-50只,在气温适宜时,将鸭篮直接放入河水中,以水淹没鸭脚或腹部刚接触水面为度,让雏鸭饮一些水,嬉游5-10分钟,以适应水性。当雏鸭有一半绒毛潮湿时,即可离开水面。若遇气温较低的日子,可在鸭棚内盛半盆水进行潮毛。对不会潮毛的雏鸭,应把鸭压入水中数次,然后,将雏鸭散放在干草上,在阳光或灯光下理干绒毛,便可开食。
保温:7日龄内的雏鸭,体温调节能力差,管理不善易引起死亡。雏鸭生长的适宜温度是:7日龄内为29℃左右,8-14日龄25℃左右,15-20日龄不低于20℃,22-28日龄不低于16℃。在自然温度条件下育雏,应结合分群管理,借助棉被、棉絮、毯子等保温,尤其在夜间或天气骤变时,必须加强管理,防止受凉或受热。
适时喂饮:
20日龄内的雏鸭,每天喂食6-7次。从天刚亮到23点;20日龄后,每天喂食5次,从天刚亮到20点,每次间隔时间大致相等。白天喂食后,一定要放水,晚上喂食后,要给饮水。放水或饮水每次10-15分钟,然后上岸理智志、干毛,进棚休息。总之要使雏鸭吃饱、饮足、嬉畅,切忌饥饱无常。
严防打堆:雏鸭夜间常常喜挤聚在一起睡眠,弱雏易压死,或受热“出汗”(鸭和其它家禽均无汗腺,“汗”是呼出的水汽遇冷凝结在绒毛上的水珠)。雏鸭的尾脂腺尚不发达,放水时容易湿毛,如遇阴雨天,易生病冻死,应尽可能暂停放水。
在家怎样喂养小鸭子
鸭窝
刚出壳的小鸭子最可爱了,鸭子长大一些就不好玩了,所以还是买小点的鸭子吧。首先要给小鸭子们布置个鸭窝,一般用塑料泡沫箱子,保暖非常好。
温度
刚出壳的小鸭子需要30℃的温度才行哦,但是如果冬天养鸭子是不可能达到这个温度的,所以最好买个白炽灯泡挂在鸭窝的上方30-50cm处,并将箱子置于暖气片的旁边,以便于保暖。灯泡最好蒙一层布,小鸭子不喜欢太亮,前几天最好整晚都开灯。
稻壳
泡沫箱底部最好铺上一层厚厚的稻壳、锯末等,也可以是一层厚厚的报纸或者其他柔软的东西,最好是稻壳,小鸭子比较喜欢,有时还会啄食稻壳玩耍。
食物
小鸭子最好吃配合的饲料,但是家里一般没有雏鸭饲料,可以将煮熟的蛋黄碾碎,以及蒸熟的大米(硬一些的)、小米等,混合后喂给小鸭子。将食物洒在纸上,小鸭会自行采食,对于不吃食的可以用手抿到它的嘴里。
饮水
饮水当然要清洁的,最好是温的白开水。用一个5cm左右深口的容器盛放便可,水不宜过多,否则会弄湿垫料的,小鸭子不喜欢太潮湿。一定要“先喂水再喂料”,没有绝对不要喂料,不然小鸭子会噎到的,水弄脏了要及时更换干净的。
清理
一段时间后垫料会变潮湿,而且会有很多便便,所以要定期更换垫料。小鸭用的水盆和食盆都要定期洗刷干净。
如何养鸭
1、养殖鸭子的技巧饲料是最关键的,不同时期的鸭子饲料也是不同的。比如雏鸭的饲料主要是玉米为主,然后搭配一定量的豆饼和麸皮,同时加入少量鱼粉和维生素,提供它的生长需要。等到长到中鸭的时候,玉米就可以适当的减少了,多提供一些麸皮和米糠,也需要计入一定的骨粉来补钙。长到了成年之后,饲料方面的配置就没有很多的要求了,有的时候可以进行放养,食物来源比较的广泛,平时可以搭配玉米豆饼来喂养。
2、场地养殖场地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是平原地区的话,就最好选择地势较高,又朝南的方向。如果是山区的话,就选择山坡的南面。在建设的时候,主要保证舍内的通风,大门不要朝着西北方,避免秋季的寒风贯穿。养殖鸭子的方法
3、雌雄配养在喂养鸭子的时候,注意好雌雄的配比,一般雌性是雄性的三倍到五倍为最佳。可以圈养,也可以放养,如果有水塘的话最好,没有的话,也可以建设水池,并且在舍内建设产蛋的窝。
4、消毒灭菌在入舍之前,注意提前的进行消毒处理,所以需要使用到的工具都要处理到位,同时使用生石灰配制的溶液,对整个舍内的墙壁地面都进行泼洒,彻底的消灭细菌。而且在日常的喂养中,也要定期的进行消毒处理,可以在饲料中加入一些抗菌药物。养殖鸭子的技巧
5、雏鸭在雏鸭出壳之后,因为对温度非常的敏感,就应该保持室温在三十度以上,每天都要保证充分的日光照射,在达到三日龄之后,才开始逐渐的降温。雏鸭的采食能力较差,所以一般可以在出壳之后,使用粉状的饲料,放置在大圆盘中,置于舍内的地面上让它自由采食,每天可以多喂几次,促进雏鸭的活动。在饮水中,可以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用来帮助消毒。前三天提供人工照明,并且注意及时的更换干净的草甸。
养殖鸭子技术大全
养殖鸭子要选择靠近水源、背风向阳的场所,并挑选生长健康、眼睛有神、羽毛顺滑的鸭苗进行养殖,日常管理时要为鸭子提供米糠、麦麸、鱼虾、青菜等食物,在进食后要将鸭子赶入水池中活动,一小时后赶回圈舍。
鸭子养殖方法1、养殖环境
鸭子适合生长在有水的环境中,可以选择地势开阔、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场地进行养殖,养殖前要对场地进行消毒清理,并使用围网将其围住,为鸭子提供安全的生长环境,避免天敌入侵。
2、鸭苗选择
养鸭时要挑选健康的鸭苗。首先要观察体态,选择体型完整、匀称的鸭苗,其次要观察外形,选择羽毛光滑干净、嘴部颜色鲜亮的鸭苗,最后要观察神态,选择眼睛有神、叫声响亮、挣扎有力的鸭苗。
3、提供饲料
鸭子属于杂食性禽类,在生长的过程中吃鱼虾、青草、藻类等食物,养殖时可以为其提供鱼肉、贝肉、青菜、水果皮、瓜果等食物,而且每天要为鸭子提供两次食物,使其更好的生长。
4、定期放养
鸭子的活动量过少,就会导致其免疫力下降,从而影响鸭子的健康,养殖时要每天为其提供一小时的活动时间,将鸭子赶入河流中,一小时后将其赶回圈舍。在放养期间要定期观察,避免有鸭子离开养殖基地,被天敌捕食。
如何养鸭子
1、鸭的繁殖
11 鸭的配种年龄
鸭适宜的配种年龄,随品种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一般为5-8个月龄,这期间公鸭精力旺盛,母鸭繁殖力也强。
12 公、母鸭配种比例
鸭的配种采用群配法。为了保证种蛋的受精率,公、母鸭的比例必须适当,公鸭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受精率,尤其是公鸭过多时,不但浪费饲料,增加开支,且母鸭易受公鸭追逐,影响健康,甚至造成死亡,公、母鸭的比例要根据季节、鸭群健康、营养等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可参照如下比例:肉用型鸭1:4-8、兼用型鸭1:8~12、蛋用型鸭1:20~30。在鸭群中,如见多只公鸭追逐一只母鸭配种,可能是公鸭过多;相反,如母鸭追逐公鸭配种,说明公鸭不足或性欲不强,应予更换或补充。
13 种鸭利用年限
种鸭一般三年更换一次,因母鸭产蛋的一般规律是第一年最多,第二年比第一年减少10% -15%,第三年再下降15%~25%,三年以上所产的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显著降低,雏鸭发育不好,死亡率也高,所以,三年以上的母鸭应予淘汰,肉用种鸭的利用年限一般为2~3年。
14 鸭的人工授精技术
141采精
采用两人按摩法采精时,一人将公鸭固定于自己两腿间,作交配姿势,使其尾部向外,术者先用左手在公鸭背部顺尾部抚摩数次,随即以左手贴于鸭的尾部,并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夹着尾羽,再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插入泄殖腔两侧,沿着腹部柔软部分上下来回进行按摩,直到泄殖腔周围肌肉充血膨胀,呈外向突起时,改变按摩手法随即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紧贴于泄殖腔左右侧。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紧贴于泄殖腔上下侧,两手大拇指和食指交互作有节奏的捏压,按摩充血突起的泄殖腔,公鸭即可使交接器伸出,再继续按摩,精液可沿螺旋状交接器的排精沟排出。此时左手大拇指与食指继续捏紧泄殖腔左右两侧以免交接器收入泄殖腔内。右手停止按摩用注射器迅速沿排精沟收取精液。
采用母禽诱精采精法,应先以母鸭向公鸭诱精,待公鸭追逐母鸭并踩在母鸭背上时,即将公母鸭抱上采精台,当公鸭企图交尾时,立即用手指或采精杯挡住母鸭泄殖腔口,待公鸭有剧烈交尾1-2次后,采精术者即用左手握住公鸭尾部,将采精杯口套住公鸭泄殖腔口,当公鸭再次有强烈交尾动作时,用手适当地挤压公鸭泄殖腔侧壁,公鸭交接器随即冲入采精杯内射精。142输精
采用泄殖腔输精法时,一人坐在凳子上,左右手分别握住母禽两腿使母禽头部朝下腹部朝外,夹于两腿之间,再用手握住母禽的两腿,分别挤压腹部两侧即可迫使输卵管口翻出,输精术者可将吸有精液的输精器徐徐插入泄殖腔,左侧输卵管开口处4-6cm输精,与此同时,逐渐减轻腹部压力,让泄殖腔恢复原位。采用泄殖腔输精法输精时间以上午12时以后为宜。
15 鸭的雌雄鉴别
喂养蛋鸭的人都希望多养母鸭,少养公鸭,以节省劳力、饲料和设备开支。因此对雏鸭的性别鉴定,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下面介绍几种鉴别公、母鸭的方法。
151 成年鸭外形鉴别法
成年鸭从外貌上很容易鉴别,公鸭头比母鸭大,颈粗,体长而美丽,尾部有四根向前上方弯曲的卷羽,称为性羽。母鸭无卷羽,公鸭叫声是沙沙的哑音,母鸭叫声宏亮。公鸭的羽毛鲜明、复杂、艳丽;许多品种的公鸭头部和颈上部都有孔雀样墨绿色,富有光泽的羽毛,或者头部羽毛颜色深浅相间,眼角、头顶都有色深的羽带。母鸭的羽毛一般都较朴素、单纯、清淡,常为米黄、黄褐中夹黑褐色斑点呈麻雀毛样。
152雏鸭鉴别法
外形鉴别:公雏喙长、头大、颈粗、脚杆高、尾羽尖集,喙部毛边呈三角形;母雏则喙短、头小、颈细、脚杆矮、尾羽散开,喙部毛边呈圆滑形[1]。
鼻孔鉴别:公雏鼻孔狭小,呈线状,鼻边粗硬,明显有起伏;母雏鼻孔较宽大,圆状,鼻边柔软,无起伏。
鸣管鉴别法:鸣管又称下喉,位于气管分叉的顶部。公鸭在此处有一个膨大的球状鼓室,直径为3~4 mm,从体外胸前可以摸出,母鸭无此鸣管。
按捏肛门鉴别法:左手托住初生雏鸭,使其背朝天,腹朝下,以大拇指和食指轻夹颈部,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平捏肛门下方,先向前按,随之向后按,如感触到有芝麻粒或油菜籽大小突起物的,是公雏;无突起物感觉的则为母雏。
开张肛门鉴别法:将初生雏鸭握在左手中,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鸭的颈部,头向外,腹朝上,呈仰卧姿势。然后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分开肛门旁边的羽毛挤出胎粪,轻轻地将肛门张开,并使其外翻,公雏鸭可见到4 mm的突起物(阴茎),母鸭则无,或仅有残留痕迹。
2、鸭的饲喂方法
21 加工调制
粉碎:除粉料外,其他精料都要经过粉碎,这样有利于饲料与消化液的接触,提高饲料的消化率,谷类和饼类饲料,应磨成碎粒状以免影响适口性。
切碎:青绿饲料、块根茎类饲料喂前必须切碎,然后和粉料拌在一起,否则采食困难,常造成很大浪费。
蒸煮:豆类籽实宜于用蒸煮的方法加工调制,以提高豆类籽实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鱼下脚、屠宰场废弃物、薯类、泔水、孵化后的蛋壳,必须经过蒸煮后再喂,以达到消毒灭菌,破坏有害物质,提高消化率等目的。一般精料以生喂为好,蒸煮后反而使消化率降低。
浸泡:饼类、大米、玉米渣、大麦、高梁等饲料可用水泡钦后喂,这样易于采食和消化,一般泡5~6 h,冬天泡12 h。
发芽:籽实饲料发芽,是解决维生素来源不足的一种方法,一般冬季应用较多,用发芽的饲料喂鸭,可提高种鸭的产蛋率和孵化率。豆类伺料发芽方法:先将豆浸入热水,然后不停地搅动,手伸进去不觉得太热时停止搅动,并用此水浸泡12 h左右,豆即膨胀出芽,以后每天用冷水冲洗2次,经过5~6天即可用,1 kg豆可长出豆芽8 kg。谷类饲料发芽方法:将籽实洗净,浸泡1-2天后,平铺于盘中厚度不超过5 cm,上面盖纱布,常保持湿润,温度保持在22~25℃。最初2~3天要加以翻动,出芽后即揭开纱布,每天早晨淋清水,l星期后,芽长到10 cm左右,即可切取饲喂。
拌湿:鸭喜欢吃湿料,粉料用水拌湿后喂鸭,可以刺激鸭的食欲,如在粉料中加入切碎的青饲料或多汁饲料及煮过的鱼、肉下脚,鸭更爱吃,而且能够减少饲料浪费。
22饲喂
粒饲法:谷粒是供给鸭能量的主要来源,但营养不完善,过于单纯,特别是缺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喂用量最好不超过日粮的30%~40%,此法适用于南方以放养为主的饲养方法,作为补饲用。
粉饲法:将各种饲料粉碎成粉末状,混合起来喂鸭,这样营养较完善,容易消化,但适口性差,容易浪费,喂时最好将粉料拌湿,可增进鸭的食欲,但天热时易腐败,应少拌,并以半干半湿状为好。
粒粉结合喂法:适用于以舍饲为主的饲养方式,粉料与粒料的比例,夏季为1:1;春季1 25:1;冬季15:l。
颗粒饲料喂饲法:将各种饲料粉碎后,按适当比例配合,再经过加热压缩而制成颗粒,优点是鸭喜欢吃,营养全面,容易消化,并能防止鸭挑挑拣拣,可减少浪费[养殖网:wwwnczfJcom/]。
3、饲养管理
31生长发育特点
鸭的生长发育大致可分雏鸭期、中鸭期和成年鸭三个时期:雏鸭期,从出壳至30日龄;中鸭期,由31~70日龄,以后便转为成年鸭。生产实践证明,不同日龄鸭的生长发育体态和羽毛脱换规律,有其内在的联系。通过检查羽毛着生情况,可发现饲养管理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鸭的羽毛生长发育,因品种、季节、饲料、饲养管理等影响而异。
根据鸭羽毛生长规律,可通过饲养管理措施来促进或抑制鸭的生长,以适应生产的需要。
32 养鸭的季节
如果设备条件较好,使用全价配合饲料进行舍饲,则一年四季都可饲养。在以放牧为主的情况下,养鸭生产应紧密地与自然条件、耕作制度等相结合,合理安排好饲养季节,充分利用自然饲料,就能缩短饲养期,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养鸭有较强的季节性,按饲养季节来分有春鸭、夏鸭和秋鸭之别。对于秋鸭,广大鸭农习惯以“立秋”作为饲养档次的界限。随着农业耕作制度与作物品种的改变,各地养鸭季节和饲养技术也不尽相同。
321秋鸭
秋鸭即立秋前30~15天孵出的雏鸭。苏南一带以立秋前15天左右为宜,苏北地区则以立秋前30天左右为宜,这主要取决于放牧稻茬在田的情况。秋鸭主要用作种鸭和蛋鸭的后备鸭群,多余的则出售肉用。秋鸭留种不仅可以节省大量饲料,而且可望翌年2月产蛋以供春孵;用作蛋鸭可保持较高的年产蛋量。
322春鸭
为了充分利用自然饲料,把传统肉用仔鸭的稻田育肥,改变为麦茬育肥。饲养3月初到4月下旬(惊蛰一谷雨)的雏鸭叫早春鸭。早春鸭目前饲养量已逐年增多。4月下旬至5月初(谷雨一立夏)饲养的雏鸭,称为晚春鸭。由于晚春鸭后期育肥的饲料不及早春鸭丰富,还需酌情补喂饲料。春鸭生长快,早熟,产蛋性能好,也可留作种用。早春鸭当年秋即能产蛋。晚春鸭要一直等到翌年才能产蛋春孵。消耗饲料比秋鸭留种为多,故饲养的春鸭一般都作为肉用鸭。
323夏鸭
每年5月初至7月初(立夏一小暑),在小满前后饲养的称为夏鸭。雏鸭成活率高,幼雏容易管理,此时稻田中蚯蚓、昆虫、泥鳅、黄鳝等较多,可提供丰富的动物性饲料;但到上市前还得补喂饲料。放牧养鸭,其数量与群体大小应和当地放牧面积相适应,养殖时间必须和农田茬口相结合,过早、过迟都会影响[2]。
1、首先要给小鸭子搭建一个鸭窝。鸭窝最好是用塑料材料进行搭建,因为这种材料的保温性能是很好的,当然在夏天就可以将小鸭子带到池塘里面,夏天温度极高,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给小鸭子降温,而且还可以消灭水里的害虫,当然在外面放养的话,最好是有人进行看守,或者是有鸭妈妈跟着,这样可能很好的保护小鸭子。
2、温度,小鸭刚刚破壳的时候,还十分的脆弱,这时候养殖的话,需要把温度控制在30度左右,如果是在冬天的话,可以在室内多安装热量比较大的灯泡,然后低低的悬挂在鸭舍里面,或者也可以在鸭舍里面安装供暖的设配,当然这个的花费是比较大的。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安装灯泡的话,最好在上面罩上颜色比较深的纸或者布,因为小鸭子不是特别喜欢太光亮的环境,这个可能会对小鸭的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3、在饮水上,小鸭子和其他动物不一样 ,它有这非常特殊的一点,就是需要先喝水然后才进行投喂饲料,如果没事事先喂水的话,小鸭子就很容易噎死,因为一般喂养鸭子的饲料都是那种比较干一点的,这种饲料如果没有水的话,是很难正常消化的。然后在水质上要求也比较高,不能随便喂其他的水,最好是经过杀菌和消毒了的,可以使用冷后的开水,随便用水的话可能会导致鸭子的死亡。然后喂水的量不能太多,合适就好,不然会很容易将鸭舍给弄湿的,而那种比较潮湿的鸭舍是很容易生长细菌的,其次要记得经常给小鸭子换水,保证水质的新鲜。
4、在饲料问题上,可以给小鸭子提供在市面上售卖的那种专门的饲料,也可以给他们喂养杂草,昆虫,当到了可以放养的时候,可以将他们在池塘里面放养,也可以在杂草比较多的地方,或者是树林里面,但是要注意的是小心鸭子跑到别人的地里,偷吃种的蔬菜,这样可能会有所纠纷的。
5、由于小鸭子的行动比较迟缓,所以在寻找食物上有着很大的不足,即使是在放养的阶段,晚上也一样需要给小鸭子喂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填报他们的肚子,然后投喂的饲料也需要把握好尺度,不要太多,然后同样需要及时的进行更换,保证饲料的干净。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