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一平米养50条七星鱼需要打氧气。根据相关公开信息,七星鱼体型可达到500g及以上。一平米养50条七星鱼养殖密度小,需要给七星鱼打氧气,否则七星鱼会缺氧。养殖七星鱼时,需要每隔三个月更换一次池水,且每次换水量不能超过三分之一,以免七星鱼适应不良。在夏季时期需提高含氧量,避免七星鱼缺乏氧气而死亡。
七星鱼养殖技术200分
七星鱼头大而宽扁,吻短而圆钝,口大,鼻管粗大,向前伸过上唇。七星鱼也是食用的佳品,因此不少的人都在养殖它。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七星鱼养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七星鱼的 饲养 方法
苗种放养
放养的七星鱼鱼苗要求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长有5厘米以下的鱼苗,先放于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水深20—50厘米的水泥池中培育,每平方米可放体长2厘米的鱼苗2000—50O0尾。当鱼苗长至体长5厘米以上规格时,可转人大池养殖,每平方米放养20—50尾,高的可达100尾。
饲养投喂
七星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喜吃动物性饲料,鱼苗阶段(体长在4厘米以下)以投喂水蚤、丰年虫、水蚯蚓为主,也可投喂肉糜、蛋黄等。随着鱼的长大食性也发生改变,动植物饲料都能吃,但仍偏爱动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包括:蚯蚓、蝇蛆;黄粉虫、螺蚌肉、蚕蛹、鱼虾、畜离肉及内脏等。在动物性饲料缺乏时,也吃植物性饲料,如玉米粉、花生麦粉、豆渣、米饭、面条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特别是大规模养殖时,利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养七星鱼尤为重要。鱼苗种阶段投喂粉状配合饲料(最好是经过微粉碎机粉碎,粘性强的饲料),要求粗蛋白含量在40—45%,待长至10厘米后转喂成形的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8—42%。无论投喂何种饲料,都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位喂鱼,并在池中设置食台。日投饲量要根据水温、天气变化和鱼的摄食情况来确定,一般为鱼体重的3一10%,每天喂2次,上午8—9时一次,下午6时左右一次。饲料投喂要适量,以鱼吃饱为准,防止剩余饲料污染水质。
水质管理
在养殖期间要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注新水,每次换水量最多占池水的——半,并及时排掉污物、残渣。池中要 种植 水葫芦,约占水面的二分之一,同时用竹杆、木条或绳子将水葫芦固定在一定位置。高温季节,池水要适当加深。水泥池面最好搭置凉棚或用黑色的遮阴网片遮荫。
七星鱼的经济价值
七星鱼经我国广西、江西、湖北等地科技工作者的深入研究、驯养,已逐步转变成为人工养殖的一个品种。七星鱼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众所周知,一般鱼肉中含蛋白质比较高,而且容易为人体所消化、吸收,而七星鱼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又比一般家鱼更高一筹。据报道,七星鱼的肌肉中含粗蛋白为218%~225%,而草鱼、鲢鱼、鳙鱼、鲮鱼、鲤鱼的肌肉中含粗蛋白仅分别为1845、194%、171%、189%和200%;七星鱼肌肉中含粗脂肪为23%~27%,而草鱼、鳙鱼、鲮鱼的肌肉中含粗脂肪仅分别为14%、12%和16%。
七星鱼肌肉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等四种氨基酸的含量高,为697%,而鲇鱼、斑点叉尾鮰、埃及胡子鲇氨基酸含量分别535%、636%和552%,分别高162%、061%、145%。所以七星鱼比鲇鱼、斑点叉尾鮰、埃及胡子鲇等味道鲜美。
药膳治病
中医认为,七星鱼味甘、性平,具有慈补、祛风湿、壮筋骨、治湿痒、养阴补血、补肾壮阳、祛瘀生新、收敛和促进伤口愈合之功效。我国的营养专家根据中医“医食同源”的理论,推出“山斑淮山黑枣汤”,已成为南方病人喜爱的医膳之一。具体做法是,取七星鱼1尾、淮山30克、黑枣10粒、生姜3片。先将七星鱼去鳞,洗净后油煎片刻,加适量的水,放进淮山、黑枣,煲汤后加盐调味即可。
集约养殖,效益良好
七星鱼个体小、耐低氧、喜集群,这些决定了七星鱼可在较小的水体中进行高密度精养,不但在池塘、稻田、小网箱中可以进行高密度饲养,而且还可以在农家庭院内外、房前屋后、建小水池进行饲养,既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又可供观赏,美化环境,一举两得,别有情趣。近几年来,广东、广西地区的七星鱼养殖户中有80%左右获得较好效果,其中部分农户在1997年以前开始养殖,由于当时商七星鱼产量很少,价格甚高,获利丰厚;在1999年以后,虽然市场上商品鱼价格下跌,但养殖七星鱼仍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养殖户投资润率均在40%以上。
便于运输,满足需求
七星鱼的呼吸系统,有一定的特殊性,它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只要身体保持潮湿,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存活。七星鱼的这一特点,为长途运输商品鱼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由于装运用水少,运输费用相对减少,不仅运输成活率很高,而且长途营运十分方便,对生产者和流通者均为有利。
具有重要观赏价值,美化生活环境
七星鱼属于小型鱼类,鱼体的亮绿斑纹给人以秀丽、明快、活泼的感觉,在水族箱中饲养,显得很有生气、活力,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
营养分析
1、七星鱼肉鲜美且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非必需氨基酸10种,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2823%,占氨基酸总量的3708%;
2、七星鱼肉中的钙含量相对较高,导致七星鱼肌肉中的钙磷比例比鲤鱼、青鱼等几种鱼类都高。钙磷的比例较利于吸收。
3、营养成分为:水分7979%、蛋白质 1910%、灰分097%、脂肪035%,氨基酸总量♂80821 mg/g ,♀74508mg/g。上述数据及矿物元素的含量表明,七星鱼是一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良鱼类品种。
食疗作用
七星鱼有滋补强身、活血生肌、利尿祛风、通气消胀等功效。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七星鱼的形态特征
头大而宽扁,吻短而圆钝,口大,鼻管粗大,向前伸过上唇。鳞较大,头顶鳞片扩大,但不规则;头侧鳞片也较大。背鳍和臀鳍基部长;胸鳍和尾鳍均为圆形;无腹鳍。体缘黑色乃至灰黑色,腹部灰白。眼后头侧有2条黑色纵带,伸至鳃盖,上带且弯向胸鳍基底;体侧有7-9条尖端向前的“人”字形横带;尾鳍基底有1黑色眼状斑,斑周珠色或为1圈珠色亮点;全身布满珠色亮点,背鳍与臀鳍各有多行珠色亮点,尤以雄性更显著。
七星鱼的生活习性
七星鱼为广温性鱼类,适应性强,生存水温为1-38℃,摄食水温为12-32℃,生长水温为13-30℃,最佳生长水温为15-28℃。有喜阴暗、爱打洞、穴居、集居、残食的生活习性。喜栖居于山区溪流,也生活在江河、沟塘等水体。性凶猛,动作迅速,为动物性杂食鱼类,以鱼、虾、水生昆虫等为食,在人工驯养条件下,喜食配合饲料和冰冻鲜鱼。初次性成熟年龄为2冬龄,人工养殖的鱼类为1冬龄,相对怀卵量为500粒左右。生殖期为4-6月,5-7月份为产卵盛期,繁殖水温为18-28℃,亲鱼有 配对 、筑巢、护幼的本能。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以上游相对较为多见。
生长较慢,个体不大,体重一般为250克左右;但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鲜美,并有生肌、活血等药用价值,群众喜爱胜于斑鳢,畅销华南、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七星鱼日伏夜出 ,白天潜伏在水草丛中,夜间出来活动觅食 ,其还喜跳跃 ,在流水冲击的环境下会逆流上溯或跳离水面。七星鱼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 ,当水中缺氧时能将头露出水面借助鳃腔内的辅助器官呼吸空气,不因水中缺氧而浮头死亡,离水也能活较长时间,有利于高密度集约化饲养和活鱼运输。七星鱼个体重一般为 100 一 250克 ,最适生长水温15一 30℃,水温降到12℃开始不吃食,冬季寒冷多潜入洞穴或钻入泥层中避寒越冬。
一、七星鱼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1.分类地位及分布 七星鱼隶属于鲈形目鳢科。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及湖北省的少数地区。
2.形态特征
七星鱼头大、吻短、口宽、鼻管粗,体披中等大的圆鳞,眼中等大、眼间隔宽凸,背、臀鳍基部长,胸、尾鳍圆形。七星鱼体型以乌鳢,长圆筒形,与乌鳢不同之处主要为:七星鱼无腹鳍,侧线在臀鳍起点上方处折断。七星鱼尾鳍基部两侧各有一个白色边缘的黑色圆斑块,头和体背为绿褐色或灰黑色,腹部灰白色或浅**,体侧沿中部有7-10条“<”形灰色斑纹,全身均匀地分布灰白以小斑点,雄鱼在生殖季节,斑点更闪亮。其主要性状为:背鳍44-47,臀鳍28-31,侧线鳞53-59,侧线转折前鳞20-21,后侧线鳞31-33,体长为体高的54-62倍,为头长的37-42倍。
二、七星鱼的生物学特性
1.生活习性
七星鱼属底栖鱼类,生活在水草繁茂的河、湖、池塘、沟渠、小溪中。七星鱼性喜阴暗,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水草丛中或洞穴中,夜间出来活动觅食。在下雨天或流水沟中,七星鱼跃出水面,在流水冲击下会逆流上溯而逃往它处,所以要做好防逃工作。七星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能借助鳃腔中的辅助呼吸空气,耐缺氧,钻跳能力强,可在湿润的草地上靠摆动身体前进,寻找新的确良水源。只要保持湿润,脱水数小时运输不会死亡。
三、幼苗标粗方法
1.鱼塘选择,水路交通方便,3-5亩,水深1m左右的鱼塘放养。
2.鱼苗选种培育,关系到养殖成活高底重要问题,产量、经济收益问题,一定选择纯种、优质、无病的鱼苗,规格一般(3-4)公分放养,由于七星鱼个体单重较小,要求以高密度达高产,每亩放养1万-2万尾为宜。
3.放养前,做好鱼塘消毒工作,后投放鱼苗,消毒每亩用生石灰50斤,茶芙50斤,培肥水质,保持水质透明度25-30%,水深50公分,消毒后在鱼塘的一边拦网05至1亩水面积准备鱼苗标粗,培育有(6-8)公分规格,点好鱼苗数量,拨网放进大塘养殖。
4.鱼苗喂料方法很重要,做好定点、定时、定质、定量投喂,用鱼胶机把冰鱼胶碎混合鳗饲料,用手胶成团投喂,每隔7-8天混合药物,每万尾计,退消散10包或利特灵10粒喂鱼苗。
5.注意对流气候变化,如有大暴雨,因为雨水含酸性,对鱼苗造成不同程度影响,雨过后用生石灰每亩30斤,中和水质,或孔雀石绿每亩用50克-100克泼水。
四、鱼中期管理
1.七星鱼生长50克-100克重时,这段时间生长最快,一定做好防治病、水质管理、防逃跑以及日常工作。
2.定饲料质量,定食量,以可以设置饲料台定位投喂。
3.饲料投喂,七星鱼在50克以上,冰鲜要破碎切粒投喂,每天检查吃食情况,以便调整投喂量,防止浪费,日投饵量约为鱼体重的5-8%,人工配合饲料的粗蛋白含白量要求不低于40%。
4.七星鱼在高温天气,发病最为普通,所以每隔15-20天消毒一次,防止鱼病发生。
五、后期管理
1.七星鱼生长100克-200克,这段时间,食量开始减弱,药物减轻投放。
注意调控水质,水质不绿色,要施有基肥,例如:白花草、花生芙等,保持水质30%透明度,确保七星鱼无病上市。
六、进入越冬工作
1.七星鱼为广温性鱼类,生存水温0-40℃,生长水温为13-30℃,最佳生长水温为15-28℃,摄食水温为13-30℃,当水温降低到10℃时,七星鱼开始停 止摄食。冬天寒冷季节,七星鱼多潜入洞穴或钻入泥层中越冬。
2.做好七星鱼防寒工作,在鱼塘四周加水葫芦。水葫芦占1/10水面为宜。
3.鱼塘要一次切底严格消毒工作,防治七星鱼的水霉病发生,提高成率。
七、鱼病防治
七星鱼抗病力强,在养殖过程中发病较少,但还要坚持做好以下鱼病防治工作。
1.每10-15天用生石灰轻度消毒水体。
2.发生细菌病时,用05ppm的呋喃唑酮或1pp的漂白粉全池泼洒。
3.寄生虫病用05 ppm的晶体敌百虫或07ppm的流酸铜,流酸亚铁合剂或25-40ppm的福尔马林全池泼洒。
4.水霉病用2ppm的孔雀石绿浸泡鱼体5分钟。
5.兰鳃病、黑头病,用莉特灵、解热散。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