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需要喂水的。
动物生长离不开水,蝎子也一样。蝎子从两方面获得水分:一是生存环境(湿度),通过体表吸收水分;另一方面是通过进食及饮水直接获得。温度的高低对湿度的要求是相对应的,即:温度低则湿度小,温度高则湿度大。冬眠时蝎窝内土壤的含水量应为15%。冬眠苏醒后,窝内土壤含水量可提高到20%。当蝎子开始生长发育时,含水量可提高到25%以上。当蝎子生长发育加快时,蝎窝土壤含水量必须提高到30%以上,并且还要有清洁的饮水供吸取。
还有什么问题,请问。
用什么营养粉兑水喂蝎子最好呢?
蝎子有天生怕水又离不开水的特性,而且生长发育都需要一定的湿度。养殖室过干或过湿都不利于蝎子生长,并且还会使蝎子产生一些疾病。那么养殖室的空气湿度应如何控制呢?可采取在蝎池内外大量种植花草的办法来自然调节其湿度。一方面通过悬挂的干湿温度计来测量其湿度是否正常;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发现沙土干裂、花叶枯萎时,则说明湿度偏低,需向花池中浇水调节。如果沙土保持湿润,花草青枝绿叶时,就表明湿度正常。对蝎池中沙土的湿度采用倒置玻璃饮水器的办法,将饮水器装满清洁的水,用砖覆盖在瓶口上,迅速倒置后便可放入蝎池中。这样瓶内的水通过砖块慢慢渗出,以便蝎子伏在潮湿的砖附近吸水。每个蝎池须放2处~3处,当温度升高时,蝎子需水量较大,可适当增加放置数量。这样既保持了蝎窝土壤的湿度,又减轻了劳动量,一般每隔2天~3天补充一次水即可。
蝎子一共有多少种养殖的
喂蝎子,不需要营养粉兑水。
蝎子养殖注意事项
1、蝎子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喜潮怕干,喜暗惧怕强光刺激。喜群居,好静不好动,并且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性,蝎子大多数在固定的窝穴内结伴定居。一般在大群蝎窝内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和睦相处。
2、蝎子有冬眠习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惊蛰以后出蛰,11月上旬便开始慢慢入蛰冬眠,全年活动时间有6个月左右。在一天当中,蝎子多在日落后晚8时至11时出来活动,到翌日凌晨2至3点钟便回窝栖息。这种活动规律一般是在温暖无风、地面干燥的夜晚,而在有风天气则很少出来活动。
3、蝎子虽是变温动物,但它们还是比较耐寒和耐热。外界环境的温度在40℃至零下5℃,蝎子均能够生存。蝎子的生长和繁殖,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气温下降至10℃以下,蝎子就不太活动了,气温低于20℃,蝎子的活动也较少,它们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5至39℃之间。气温在35至39℃,蝎子最为活跃,生长加快,产仔也大都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超过41℃,蝎体内的水分被蒸发,若此时既不及时降温,又不及时补充水分,则蝎子极易出现脱水。
4、蝎子的生长、繁殖与外界环境的湿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然界野生的蝎子,如要久旱无雨,就会钻到地下约1米深的湿润处躲藏、隐蔽起来;当阴雨天气,地上有积水,它们会爬往高处躲避。因此,在养殖蝎子时要十分注意饲料的水分以及饲养场地和窝穴的湿度。一般来说,蝎子的活动场所要偏湿些,而它们栖息的窝穴则要求稍干燥些,这样有利于蝎子的生长和繁殖。如果窝穴过湿,则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蝎子的蜕皮也十分困难;如果蝎子的活动场所过于干燥,而且投喂的饲料中水分又不足时,也会影响到蝎子的正常生长。
5、蝎子喜暗怕光,尤其害怕强光的刺激,但它们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以便吸收太阳的热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生长速度。蝎子对弱光有正趋势,对强光有负趋势,但它们最喜欢在较弱的绿色光下活动。
6、蝎子对各种强烈的气味,如油漆、汽油、煤油、沥青以及各种化学品、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有强烈的回避性,可见它们的嗅觉十分灵敏,对各种强烈的震动和声音也十分敏感,有时甚至会把它们吓跑。
据资料报告,现在中国每年对蝎子的需求将近5000吨,而市场实际只能提供400吨左右的蝎子。在过去蝎子只是我们用的药品之一,而现在在我们的餐桌上都可以见到蝎子,就有关人士报告,现在的蝎子的食用市场比药用市场更大,因为都知道人们对内种既好吃又保健的东西是百吃不腻的。如果这样下去我们中国的蝎子将会灭亡,据调查蝎子每年能生产2-3胎,每胎可生产40—60只。现在的蝎子在全世界一共有1000余种蝎子,我国就有15种以上,蝎子广泛的分布环境就决定了其品种繁多。
蝎子养殖方式很多,小规模的有盆养、缸养、箱养,大规模的有池养、房养、蜂巢式养殖等。不论哪种养殖方式,基本原则是模似蝎子的自然生活环境,为蝎子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下面分别介绍池养、房养和蜂巢式养殖方式:
池养法:
在室内或室外(室外要搭棚盖,以防雨水)用砖砌池,规格视引种蝎苗的数量多少而定,一般为560条成龄蝎,需建1立方米的空间。普遍的建池尺寸为:高05~1米,宽1~15米,长度可因地制宜确定。
砌好池后,池内壁不必用灰浆抹,以保持池面粗糙,利于蝎子在内攀附、爬动、栖息。池外壁可用少量灰浆堵塞砖缝,防止蝎子从缝隙中外逃。池面内侧近顶中处,在涂抹的灰浆干结之前,可镶嵌光滑材料,防蝎从顶口处外逃。光滑材料可用玻璃、塑料膜等。蝎池可建成数层的立体结构,一般用近地面的1~2层饲养蝎的饵料(土鳖虫或黄粉虫等)。蝎池每层间应有20~30厘米间距,供操作管理用。池内中央用砖、石片或瓦片垒成供蝎栖息的假山,并留出足够的缝隙供蝎栖息。假山周围离池壁应有大约15厘米的间距,以防止蝎借助假山逃跑。
房养法:
房式养蝎有很多建筑式样,一般是建土砖坯的泥房,房高2~25米,长4米,宽25米,墙厚23~28厘米,墙外壁用石灰等三合土密闭加固后粉刷。最好用陈旧的土砖坯,砖坯之间留出宽05~2厘米大小不等的缝隙不要抹泥,墙内壁不要粉刷,以便蝎子藏身。或用一特制的模具,自制一侧有孔隙的土砖坯,墙的南侧可开2~3个窗口及一个门。层顶可用细铁丝网覆盖,然后再盖塑料薄膜,薄膜上还须盖竹垫或草垫;或在铁丝网上盖油毛毡,以防敌害侵入及铁丝网生锈。近墙角基部可留一些通向层外的小孔隙,能让大、小蝎子自由出入。在距房约1米处的四周修一道环形的防护沟,用水泥、沙子、石灰、黄土混匀后砌成。沟宽、深各60厘米,进水口和出水口距沟底分别为60和40厘米。沟内保持常年有水,这样既可防止蝎子逃跑,又能防止蚂蚁入侵。屋内还需用土砖坯摆几道条形或环形的矫砖垛、形成更多的缝隙供蝎子栖息,但要注意留出人行过道。场内的设备除了排水沟、活动场地以外,有的还需安置驱鼠、驱鸟设备,在饲养区安装诱虫灯,在活动场地造一些碎石堆,形成适宜蝎子活动的小环境。还需要活动场地中与围墙外堆放一些麦秸、稻草、豆藤,并拌以适量麸皮、米糖及猪、马粪尿,使其孳生一些虫类供蝎食用。
蜂巢式养蝎法:
传统的人工养蝎多采用盒式养殖(即在光滑的盒子里放上多层瓦片),它存在着几个致命的缺陷:第一,孕蝎是混养、群养的,造成雄蝎及待产孕蝎干扰产仔孕蝎,使产仔孕蝎不得安宁,仔蝎不能安全度过吸收蜕变期,而掉下母背大量死亡;第二、雄蝎、待产孕蝎及母蝎也大量残食初生仔蝎,使仔蝎存活率不高;第三,温度与湿度的调控不易协调,往往造成高温带来的高湿(喷水少了,蒸干了),严重影响蝎子的繁,殖和蜕皮,致使大量幼蝎因湿度不合适,蜕不下皮来而死,亡,许许多多的养蝎者因此而饲养失败。而蜂巢式养蝎法克服了以上缺点。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