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养殖蟾蜍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行业,蟾蜍类药材在市场的需求量也是不断增加,一个行业的衍生和发现必然有他的合理性,蟾蜍本身就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动物,在上海有一道菜叫“熏拉丝”就是用蟾蜍肉做的,国内很多的药物想蟾衣超微粉冲剂,蟾酥毒克,六神丸,华蟾素,麝香保心丸等等药物中都含有蟾蜍类的药材。
如果说这个行业骗人的话,那等于所有使用蟾蜍类药材生产的成品药都是假的了,这个当然是不现实的。如果说养殖蟾蜍是骗局,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行业当中存在一些虚假的公司,您可以互相考察,互相对比,公司的规模,实力,资质等等,只要细心一些,真假自然见分晓。
蟾蜍类药材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也比较少,如果想到养殖蟾蜍,也可以一个非常不错的项目,值得长期发展,经济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蟾蜍的哪部分有毒?
我现在说起蟾蜍的药用价值问题,是不是都还会有很多朋友们不是特别的了解,很多人看到癞蛤蟆都非常的害怕,其实,我们经常会看到蟾蜍,蟾蜍也有着很好的经济价值,蟾蜍的药用价值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蟾蜍的药用价值的知识,欢迎阅读。
蟾蜍的药用价值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其全身是宝,蟾酥、干蟾、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名贵药材。
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等功效,可治疗心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目前德国已将蟾酥制剂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日本以蟾酥为原料生产“救生丹”。我国著名的六神丸、麝香保心丸、梅花点舌丹、一粒牙痛丸、心宝、华蟾素注射液等50余种中成药中都有蟾酥成分。
蟾蜍除去内脏的干燥尸体为干蟾皮,性寒、味苦,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疗毒等症。近年来用于多种癌肿或配合化疗、放疗治癌,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减轻副作用,改善血象。
蟾衣是蟾蜍自然脱下的角质衣膜,对慢性肝病、多种癌症、慢性气管炎、腹水、疗毒疮痈等有较好的疗效。
蟾蜍壳,是蛤蟆蜕下的角质衣膜,俗称“蟾衣”,《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蟾宝”,具有扶正固本,攻坚破淤,搞癌消肿之神效,在民间素有治疗肿瘤、乙肝、腹水等疑难杂症的“秘方”之美称
据上海科技出版社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学》载:蟾蜍,味腥、温,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等功效。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编《癌症独特秘方》中载:蟾皮性味腥、凉、微毒,功能解毒、利水、消胀、主治各种肿癌。 1999年经上海交大量子医学检测,特别对癌症、肝硬化、疼痛诸症的治疗有效含量成份超8千量价 上(凡有8千量价以上有免疫功能成份)。华夏出版社《中华医药全典》中载:蟾衣毒较轻,主要用于疮疡肿毒及小儿疳积,现代常用治肿瘤。远方出版社《中草药大全》中介绍,蟾衣可治癌、白 血病、淋巴瘤等。
据民间应用调查,蟾衣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镇静、利尿、壮阳、抗感冒病毒的功效,并对肝腹水、癌症有显效,对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可转阴,还能迅速有效地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人本代谢自然平衡。服法请遵医嘱。
蟾衣是蟾酥浆液的表皮包衣,孙思邈称:“蟾蜕(衣)除恶肿,神也”。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蟾衣乃其蓄足五脏六腑之精气,吸纳天地阴阳之华宝,如若获之一,一切恶疾,未有不愈”。中医认为蟾衣具有解毒消肿、止痛、辟秽浊之功效,广泛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等的治疗。现代研究认为:蟾衣主主含蟾蜍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质及蟾蜍毒素,具有强心、升压、抗炎作用,蟾毒配质还有较强的麻醉作用。最近科研人员发现蟾衣还有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神奇功能,可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肝炎、带状疱疹、肝腹水、肾病、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疑难杂症。
据医圣张仲景称:“蟾皆拾,衣不现,奇也”。几千年来,人们只知道蟾蜍能蜕衣,但始终拾不到蟾衣。近年,科研人员通过观察终于发现,蟾蜍在盛夏暴热的夜晚,借雷鸣电闪可蜕衣一次,且边蜕边吃,蜕完吃尽,极难采获,故而难于应用于临床。
近年来,各地先后开展人工养殖蟾蜍取得成功,养蟾取酥,养蟾取衣已变成现实,只要饲养者掌握了蟾蜍的蜕衣规律,利用特殊的蜕衣工具,可顺利地获得一张纯天然蟾衣。为此,人工大规模采集天然蟾衣资源再也不是神话。
不要小看丑陋的蟾蜍哦,蟾蜍的药用价值,蟾蜍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大家都知道没有呢蟾蜍除了作为药物治疗疾病外,还是一种和青蛙相同的农田保护者,任何害虫都是蟾蜍的美味。
蟾蜍有什么用,蟾衣,蟾皮能治疗肿瘤和癌症吗_请问大家知道吗
蟾蜍的皮疣有腮腺内含有毒液。如煮吃蟾蜍,吃下它的有毒部分,或毒液直接接触伤口进入血液,均可引起中毒。亦有进食蟾蜍头、皮中毒者,可能由于其肉被毒素污染或其他部分(如肉及肝、卵等)也有毒素。据测定在蟾蜍卵中的蟾蜍毒素含量较肌肉高,毒力也强。
蟾蜍中毒,一般潜伏期为半小时至二小时左右,中毒症状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口腔粘膜可出现白色斑块。呕吐物先为清水及食物,后因有血与胃酸及胆汁混合,会呈现黑绿色。
扩展资料:
蟾蜍种源可从野外捕获,也可以捞取卵块或蜊蚪进行饲养。每年春末夏初,5~8月份为蟾蜍的产卵季节。在气温升至6~8℃时,蟾蜍即开始雌雄抱对,人工养殖时雌雄比例比3:1为宜,受精率可达90%以上。
温度在16℃时便可产卵。每次产卵量大约在5000枚左右。一般呈双行排列在管状胶质带内,卵带可长达几米,缠绕在水生植物上。人工孵化时水温应控制在10~30℃之间,以℃为宜。并随时注意调节水温。
苦遇寒流或暴雨天气,可用塑料薄膜覆盖。经过3~4天即可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常成群向一个方向游动。
蝌蚪池水深要保持在02~04m深,注意及时排水,水温在16~28℃时为生长发育最适温度,随着蝌蚪的生长变大,要注意及时分池,一般经过2个月后开始变态幼蛙。幼蛙饲养要注意密度不宜过大,每1㎡放养30~50只为宜。
要防止逃失和天敌侵害。在阳光强烈时,可以喷洒水以防皮肤干燥。在秋末即要为蟾蜍准备好越冬场所,可以在饲养池的角落处堆放干草使其越冬,北方寒冷可另建越冬温室或越冬深水池,池水应比冰冻层大1倍为宜。
--蟾蜍
华蟾是什么?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其全身是宝,蟾酥、干蟾、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名贵药材。 南通健无忧药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 蟾蜍重点合作科研单位,研制的 是国内第一个政府科研项目的抗各种癌症的药品 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等功效,可治疗心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目前德国已将蟾酥制剂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日本以蟾酥为原料生产“救生丹”。我国著名的六神丸、梅花点舌丹、一粒牙痛丸、心宝、华蟾素注射液等50余种中成药中都有蟾酥成分。 蟾蜍除去内脏的干燥尸体为干蟾皮,性寒、味苦,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疗毒等症。近年来用于多种癌肿或配合化疗、放疗治癌,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减轻副作用,改善血象。 蟾衣是蟾蜍自然脱下的角质衣膜,对慢性肝病、多种癌症、慢性气管炎、腹水、疗毒疮痈等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蟾蜍的头、舌、肝、胆均可入药;同时蟾蜍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还是营养丰富的保健佳肴。 干蟾皮,是蟾蜍除去内脏的干体,性寒、味苦,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疗毒等症。近年来用于多种癌肿或配合化疗、放疗治癌,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减轻副作用,改善血象。 蟾衣,是蟾蜍脱下的角质衣膜,对慢性肝病、多种癌症、慢性气管炎、腹水、疗毒疮痈等有较好的疗效。 蟾蜍壳,是蛤蟆蜕下的角质衣膜,俗称“蟾衣”,《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蟾宝”,具有扶正固本,攻坚破淤,搞癌消肿之神效,在民间素有治疗肿瘤、乙肝、腹水等疑难杂症的“秘方”之美称 据上海科技出版社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学》载: 蟾蜍,味腥、温,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等功效。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 编《癌症独特秘方》中载:蟾皮性味腥、凉、微毒,功能解毒、利水、消胀、主治各种肿癌。 1999年经上海交大量子医学检测,特别对癌症、肝硬化、疼痛诸症的治疗有效含量成份超8千量价 上(凡有8千量价以上有免疫功能成份)。华夏出版社《中华医药全典》中载:蟾衣毒较轻,主要 用于疮疡肿毒及小儿疳积,现代常用治肿瘤。远方出版社《中草药大全》中介绍,蟾衣可治癌、白 血病、淋巴瘤等。 据民间应用调查,蟾衣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镇静、利尿、壮阳、抗感冒病毒的功效, 并对肝腹水、癌症有显效,对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可转阴,还能迅速有效地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人本代谢自然平衡。服法请遵医嘱。 蟾衣是蟾酥浆液的表皮包衣,孙思邈称:“蟾蜕(衣)除恶肿,神也”。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蟾衣乃其蓄足五脏六腑之精气,吸纳天地阴阳之华宝,如若获之一,一切恶疾,未有不愈”。中医认为蟾衣具有解毒消肿、止痛、辟秽浊之功效,广泛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等的治疗。现代研究认为:蟾衣主主含蟾蜍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质及蟾蜍毒素,具有强心、升压、抗炎作用,蟾毒配质还有较强的麻醉作用。最近科研人员发现蟾衣还有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神奇功能,可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肝炎、带状疱疹、肝腹水、肾病、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疑难杂症。 据医圣张仲景称:“蟾皆拾,衣不现,奇也”。几千年来,人们只知道蟾蜍能蜕衣,但始终拾不到蟾衣。近年,科研人员通过观察终于发现,蟾蜍在盛夏暴热的夜晚,借雷鸣电闪可蜕衣一次,且边蜕边吃,蜕完吃尽,极难采获,故而难于应用于临床。 近年来,各地先后开展人工养殖蟾蜍取得成功,养蟾取酥,养蟾取衣已变成现实,只要饲养者掌握了蟾蜍的蜕衣规律,利用特殊的蜕衣工具,可顺利地获得一张纯天然蟾衣。为此,人工大规模采集天然蟾衣资源再也不是神话。 中国早已利用蟾酥治疗多种疾病,但蟾酥中的多数成分可以合成或从其他方面获得。蟾蜍不像传说中那样会致疣。真蟾蜍多陆栖夜行,常留待在很小的地区内取食能捕到的昆虫或小动物。有些种类被引用防治害虫,以大蟾蜍的防虫效果最佳。 蟾蜍,又叫癞蛤蟆、大疥毒。这种动物是被人们所看不起,不少人认为蟾蜍是低能儿。它容颜丑陋,不时地在田埂道边钻来爬去。尽管人们不理解它,但它还是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蟾蜍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据科学家们观察研究,在消灭农作物害虫方面,它要胜过漂亮的青蛙,它一夜吃掉的害虫,要比青蛙多好几倍。癞蛤蟆平时栖息在小河池塘的岸边草丛内或石块间,白天藏匿在洞穴中不活动,清晨或夜间爬出来捕食。它捕食的对象是蜗牛、蛞蝓、蚂蚁、蝗虫和蟋蟀等。癫蛤蟆喜欢在早晨和黄昏或暴雨过后,出现在道旁或草地上。如被人们用脚碰一下,它会立即装死躺着一动不动。它的皮肤较厚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和散失的作用,所以能长久居住在陆地上面不到水里去。每当冬季到来,它便潜入烂泥内,用发达的后肢掘土,在洞穴内冬眠。癞蛤蟆行动笨拙瞒跚,不善游泳。由于后肢较短,只能做小距离的、一般不超过20厘米的跳动。癞蛤蟆在入药方面也比青蛙高出一筹。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记有癫蛤蟆的性味、归经和主治等方面内容。多少年来,人们采集癞哈蟆耳下腺及皮肤腺分泌物,晾干制成蟾酥。蟾酥是我国的传统名贵药材之一,是六神丸、梅花点舌丹、一粒珠等31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我国生产的蟾酥在国际布场上声望极高,每年出口5000多斤,可换得外汇500万美元。常见的蟾蜍,只不过拳头大小。可是在南美热带地区,却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癞蛤蟆,最大个体长约25厘米,为蟾中之王。蟾王不仅体型大,胃口也特别好,它常活动在成片的甘蔗田里,捕食各种害虫。固此,世界上许多产糖地区都把它请去与甘蔗的敌害作战,并取得了良好成绩。蟾王的足迹遍及西印度群岛、夏威夷群岛、菲律宾群岛、新几内亚、澳大利亚以及其他热带地区。每年为人类保护着相当十亿美元的财富。一只雌蟾王每年产卵38000枚左右,是两栖动物中产卵最多的一种。但有趣的是,它的蝌蚪却很小,仅1厘米长。蟾王不仅能巧妙地捕食各种害虫,也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它满身的疙瘩能分泌出一种有毒的液体,凡吃它的动物,一口咬上,马上产生火辣辣的的伤感觉,不得不将它吐出来。民间传说月中有蟾蜍,故把月宫唤作蟾宫。诗人写道:“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月亮上是否有蟾,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人能登月,这个谜自然被揭开了。 医道 蟾衣是中药宝库中一味新兴药物。通过对蟾衣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深加工,可研制出一批新型成药及注射剂,其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青蛙和癞蛤蟆有什么不同
市面上大多是华蟾素,然后是以华蟾素制成的华蟾素糖衣片,华蟾素注射液,华蟾素口服液。
华蟾素片为干蟾皮经加工制成的浸膏片,功能与主治 解毒,消肿,止痛。用于中、晚期肿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症
我们这里癞蛤蟆,有人大量收购,癞蛤蟆有那么贵重吗?里面有没有什么商机?
青蛙和蟾蜍同属于两栖动物,但不是同一种动物。青蛙是蛙类动物的统称,蟾蜍是蟾蜍类动物的统称。
青蛙常栖息在池塘、水沟、稻田或小河岸边的草丛中,主要以昆虫为食物,是对农业有益的动物。青蛙头略呈三角形,眼睛圆而突出,鼻孔小,口大,舌头扁平,舌根生在口腔底部的前端,舌尖分叉,伸向口腔里面,当遇到昆虫时,舌头能够突然翻出口外,把昆虫卷如口中;前肢短小,后肢健壮,趾间有蹼,适于游泳;雄性青蛙口角两边有一对鸣囊。青蛙的幼体是蝌蚪,蝌蚪完全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后成为青蛙。
蟾蜍身体体型较大,皮肤上生有很多瘤状突起,能够分泌白色的毒液,有抵御敌害的作用,蟾蜍眼睛后面有一对明显的大型毒腺。白天隐藏在阴湿的泥土、石块下或草丛中,黄昏或夜间出来活动,善于爬行。蟾蜍捕食各种农业害虫,毒腺中分泌的毒液,可以提炼出中药“蟾酥”,具有强心、利尿、消肿解毒的功效。常见的种类有中华蟾蜍、花背蟾蜍、黑眶蟾蜍等。
青蛙和癞蛤蟆的区别
1、比较皮肤和体色
青蛙从眼的后方直至后肢的基部有2条纵行的皱褶,呈金**或浅棕色。中央有一条浅色纵纹。后肢上有很多横列的黑色斑纹。青蛙背部是褐色或黄绿色,腹面呈白色。蟾蜍皮肤粗糙,全身密布大小不等的疣状突起。背面暗褐色,腹面乳**。
2、观察毒腺
蟾蜍有丰富的毒腺,分皮肤腺和耳后腺。皮肤腺分布在躯体的背面,所处的表皮局部增厚成“疣粒”。耳后腺在头侧鼓膜的上方。小心用针刺破耳后腺,就流出乳白色具有毒性的浆液。青蛙是没有毒腺的。
3、观察声囊
雄蛙口角的后面有一对声囊,发声时口腔内气体压进声囊,使它扩大成球状,雌蛙没有声囊。而蟾蜍无论雌雄都没有声囊。
4、比较齿和舌
青蛙上颌边缘有一排细小的上颌齿;在口腔顶部犁骨上也有两排并列横生的瘤状小突起,叫犁骨齿。而蟾蜍的上下颌都没有齿。拉出青蛙的舌,它的舌尖是分叉的;而蟾蜍的舌尖是不分叉的。
5、观察输尿管和泄殖腔的连结
青蛙的2条输尿管分别跟泄殖腔相连,在泄殖腔壁上有2个开口;而蟾蜍的2根输尿管则先合并成一条总输尿管,再进入泄殖腔在泄殖腔壁上只有1个开口。
6、观察输卵管跟泄殖腔的连结
青蛙的2条输卵管也是分别跟泄殖腔相连的;而蟾蜍则是先合并再跟泄殖腔相通的。
7、比较肩带
青蛙的两块上乌喙骨是紧密平行连接而不重叠,不能交错活动,叫做固胸型肩带;而蟾蜍两侧的上乌喙骨则彼此重叠,能交错活动,叫做弧胸型肩带。青蛙两锁骨内端的前方,有一棒形的肩胸骨,在肩胸骨前方还有一半圆形的软骨,这是上胸骨。而蟾蜍是没有这两骨的。
8、比较椎体
青蛙的前7个椎体都呈圆柱形,前端凹入后端凸出,叫做前凹型,而第8个椎体却呈双凹型;而蟾蜍前8个椎骨都是前凹型。
蟾蜍表皮角质化,所以比较耐旱,可以在离水较远的干燥环境中活动。青蛙和蟾蜍的体色虽不相同,但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都有保护作用,且受环境的影响变异很大。蟾蜍的跳跃能力远不如青蛙,但是毒腺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它免于被食肉动物吞食,这类器官是保护性的器官。雄蛙具有一对声囊,是发声的共鸣器。青蛙上颌齿都是同型齿,这些齿没有咀嚼机能,只有防止小动物从口中滑脱的作用。齿的有无及着生位置,舌尖是否分叉,肩带和椎体的类型,都是无尾两栖动物的分类依据。对于青蛙和蟾蜍的输尿管和输卵管跟泄殖腔联结方式上的差异,常常是解剖中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不同点。
蟾蜍,俗称癞蛤蟆,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本科现已有25个属300种左右,我国目前已知有2个属17个种和亚种,其中中华大蟾蜍分布最广,几乎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野生资源急剧减少,人工养殖蟾蜍已势在必行。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其全身是宝,蟾酥、干蟾、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名贵药材。
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等功效,可治疗心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目前德国已将蟾酥制剂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日本以蟾酥为原料生产“救生丹”。我国著名的六神丸、梅花点舌丹、一粒牙痛丸、心宝、华蟾素注射液等50余种中成药中都有蟾酥成分。
蟾蜍除去内脏的干燥尸体为干蟾皮,性寒、味苦,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疗毒等症。近年来用于多种癌肿或配合化疗、放疗治癌,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减轻副作用,改善血象。
蟾衣是蟾蜍自然脱下的角质衣膜,对慢性肝病、多种癌症、慢性气管炎、腹水、疗毒疮痈等有较好的疗效。此外,蟾蜍的头、舌、肝、胆均可入药;同时蟾蜍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还是营养丰富的保健佳肴。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