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黄尾鱼属鲤科,头尖嘴小,体长而侧扁,银白色,尾部呈麦**,俗称“黄尾”。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珠江流域一带水库、湖泊之中。 清蒸最好了 清蒸黄尾鱼有两种做法,高级盛宴以食汤取其鲜汁为主,鱼肉细腻无咸淡味:另一种是以食鱼肉为主,清蒸时使汤汁入鱼体内,属于蒸之法。两种做法,均需鲜活鱼
浙江哪个水库黄尾多
水温:长期稳定的水温环境有利于黄尾蓝魔雀鲷的生长繁殖。饲养时,建议把水温维持在26℃左右。水质:水体的酸碱度要保持在81-84之间,比重要稳定在在1020-1024之间。喂食:它们不挑食,一般的鱼饵就能满足它们的需求。可以将人工、动物和植物性饵料交替投喂,来维持它们的营养均衡。 一、黄尾蓝魔雀鲷好养吗
黄尾蓝魔雀鲷的整体呈明亮的海蓝色,十分鲜艳明丽,体型小巧灵活。它们性情活泼很少有攻击行为。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而且对食物并不挑剔,是一种极好养的品种。新手可以从这个品种的鱼类入手养殖。在建立好水族箱后,可以先把这种品种的鱼放入水中适应环境,观察水质变化,等生态系统比较稳定后,再放入其它比较难养的鱼种。
二、黄尾蓝魔雀鲷怎么养1、水温:它们对水温的包容性很强,一般在20~30℃的水温环境中都能正常生长。为了提高它们的摄食能力增强它们的活性,最好将水温恒定在26℃左右。
2、水质:它们能够在极其恶劣的水质环境下生存,但最适合它们生长的酸碱度在81-8:4之间。为了保持它们的长期健康,最好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弱碱性环境。当水质出现变化时,要及时换水。
3、喂食:它们属于杂食性鱼类,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都可以投喂。也可以直接投喂一些人工合成饲料这样也比较方便。推荐使用高蛋白的糠虾和丰年虾。
黄尾鱼是什么鱼
浙江有4个水库黄尾多。
1、千岛湖:千岛湖是浙江省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黄尾鱼的重要产地之一。
2、钱塘江水库:钱塘江水库位于杭州市西郊,是一个以渔业为主的水库,黄尾鱼资源比较丰富。
3、义乌水库:义乌水库位于义乌市境内,是一个以养殖为主的水库,黄尾鱼数量较多。
4、桐庐水库:桐庐水库位于杭州市桐庐县,是一个以渔业为主的水库,黄尾鱼资源比较丰富。
黄尾鲷的活动规律
黄尾鱼又叫做黄尾鲴,是淡水中生长的一种中小型鱼类,它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主以腐泥、藻类、有机碎屑等为食。
黄尾鱼属于鲴鱼,是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圆吻鲴、银鲴等四种鲴鱼统称,属鲤形目、鲤科、密鲴亚科、鲴属。
黄尾鱼体长而稍侧扁,腹部圆。头小而尖,眼居头侧上位,吻端圆突,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小下位,横裂呈弧形,下颌有发达的角质边缘。
体长为体高的32~36倍,为头长的44~48倍。头长为吻长的27~37倍,为眼径的37~47倍。下咽齿3行,主行侧扁,外形呈细条状。
扩展资料:
黄尾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下层,尤其喜栖息于多水草、软泥底质的水域底层,一般少到上层水域活动,但在缺氧时会浮上水面而出现浮头现象。
生存水温5℃~38℃,最适生活温度16℃~30℃。冬季群集在深水处越冬,春季水温回升时开始分散于水域下层,繁殖季节上溯至流水浅滩产卵繁殖。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最适生长水温18℃~25℃;水体最适溶解氧含量在3mg/L以上,当溶解氧含量低于15mg/L时出现缺氧浮头,甚至窒息死亡;适应pH范围在60~85,最适pH68~75。
黄尾仙海水鱼吃啥
成鱼一般的规律是春秋游浅水,夏冬入深潭。黄鲴鱼食牲杂以天然水生昆虫、浮游生物、底生硅藻、绿藻、兰藻等为主,是池塘水库的清洁夫。
黄鲴鱼大多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宽广自然水域的底层,但这些年随着人工繁殖鱼类技术的发展,大江南北很多地方引进放养的池塘里也能见到它的踪影,其属高氧鱼类,群聚性强,生殖季节亲鱼群集溯游到浅滩处产卵,2冬龄性成熟一年可长到150-200克,二年可达300—500克左右。
黄尾鲷养殖注意事项
黄鳍鲷的养殖场地的建造养殖场应选择在靠近海岸,水源充裕,不受污染,交通方便,防台风,防海潮的地方,尽量利用天然潮汐的涨落来灌水和排水,黄鳍鲷的养殖场还应具备良好的排灌系统,排灌分家。没有潮灌能力的养殖场还应安装水泵或水车进行排灌和增氧。
精养池塘一般面积为10-15亩,中间培育池面积为3-5亩,长宽比为1:06,水深18-25米,塘基坚实不漏水,池塘的注排水闸门宽08-1米,最大日换水量为30%。放养前,池塘需晒塘,清塘和消毒,以杀灭野生鱼虾,装好闸门后进水,并进行施肥,培养饵科生物。
黄尾鱼生活在水下什么环境下
吃腐泥、藻类、有机碎屑等为食。
黄尾鱼,学名叫鲴(gu)鱼,又称黄姑子、板黄鱼、沙姑子、黄条、黄川、黄尾鱼,川条子、斑点黄尾鱼、新鲜的斑点黄尾鱼等。鲴鱼是我国的四大优质鱼类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各大江河之中,具有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特殊功能,又称生态鱼。
黄尾鱼的生活环境。黄尾鱼属于小型底栖鱼类,在各地的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中有着广泛的分布。近些年来,各地的养殖鱼塘中常有黄尾鱼的身影。黄尾鱼耐寒能力较强,在0~38℃的水温范围里都可以开口摄食。但是,黄尾鱼属于高氧鱼类,耐缺氧能力差,喜欢氧气充足的活水。
黄尾鱼的觅食习性。黄尾鱼属于滤食性鱼类,它的鳃耙排列紧密,肠道很长,食量大,消化力强,生长非常快速。黄尾鱼喜欢在水底用嘴刮食腐泥、有机碎屑和各种藻类,相当于水体的清洁工。
黄尾鱼生活习性:
黄尾鱼大多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宽广自然水域的底层,但这些年随着人工繁殖鱼类技术的发展,大江南北很多地方引进放养的池塘里也能见到它的踪影,其属高氧鱼类,群聚性强,生殖季节亲鱼群集溯游到浅滩处产卵。
冬龄性成熟一年可长到150-200克,二年可达300—500克左右,成鱼一般的规律是春秋游浅水,夏冬入深潭。
黄尾鲴大多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宽广自然水域的底层,这些年来随着人工繁殖鱼类技术的发展,大江南北很多养殖塘里也能见到其踪影。黄尾鲴属高氧鱼类,群聚性强,生殖季节亲鱼群集溯游到浅滩处产卵,成鱼一般习性是春秋浅水、夏入深潭。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