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罗非鱼从鱼苗养到一斤要多久,什么品种好

   2023-05-24 互联网艺莲园590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如果是体长为2-4cm的鱼苗,一般需要养殖1年左右才能将它养到1斤重,而体长为3-5cm的鱼苗则需要养殖5-8个月左右,不过因为养殖技术、养殖环境、罗非鱼的体长等因素各有不同,因此具体的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如果是体长为2-4cm的鱼苗,一般需要养殖1年左右才能将它养到1斤重,而体长为3-5cm的鱼苗则需要养殖5-8个月左右,不过因为养殖技术、养殖环境、罗非鱼的体长等因素各有不同,因此具体的养殖时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在养殖前需要在排水方便且阳光充足的地方建造养殖池,并做好清塘消毒的工作,将浮游生物培育好,随后选在水温上升至18℃以上的时候投放鱼苗。

一、罗非鱼从鱼苗养到一斤要多久

1、养殖时间

将罗非鱼鱼鱼苗养到1斤所需要的时间一般需要根据鱼苗体长而定,比如体长为2-4cm的鱼苗长到1斤一般需要1年左右,而体长为3-5cm的鱼苗长到1斤一般需要5-8个月左右,但是因为养殖技术、养殖环境等因素各有不同,因此罗非鱼从鱼苗长到1斤重具体需要多久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养殖方法

(1)在排水方便、无污染源、有阳光的地方建造养殖池,水深一般为18-25cm,并配备增氧机。

(2)在放养前先进行清塘消毒,并投放适量的肥料以此来培育浮游生物。

(3)在水温上升至18℃以上的时候,就可以投放鱼苗。

(4)投喂的饲料一般需要以蛋白质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在每天的上午、下午各喂1次。

二、罗非鱼什么品种好

1、奥尼罗非鱼

(1)奥尼罗非鱼的头部比较小,背部比较高,身体也比较厚,是用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杂交出来的杂交子一代。

(2)奥尼罗非鱼既能够生活在淡水中,也能够生活在半咸水中,生长适温为24-35℃,而且耐低氧,通常可以在溶氧量比较低的肥水中正常生长。

2、吉富罗非鱼

(1)与其它的罗非鱼品种相比,吉富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快了5-30%,而且它容易驯化,出肉率高,抗寒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均比较强。

(2)吉富罗非鱼具有比较高的耐盐性,适合在盐度为0-12‰的环境中饲养,不过当盐度在32‰的时候便不宜再饲养了。

3、红罗非鱼

(1)红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种,体色为红色,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的特点。

(2)红罗非鱼属于热带广盐性鱼类,比较耐低氧,适合生长的温度为15-38℃,其食性为杂食偏植物性,在自然界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在人工养殖中可以吃米糠、玉米粉、鱼粉、配合饲料等食物。

4、吉丽罗非鱼

(1)吉丽罗非鱼的体色为灰白色,背部的颜色为橘**或者金**,腹部侧面的颜色为珍珠蓝,是一种适合海水商业化养殖用的耐盐新品种。

(2)吉丽罗非鱼通常既能够在海水中生活,也能够在淡水中生活,属于杂食性鱼类。

5、尼罗罗非鱼

(1)尼罗罗非鱼属于广盐性鱼类,具有比较强的耐低氧性,但为了确保它可以正常生长,一般宜将水中的溶氧量保持在3mg/L以上。

(2)尼罗罗非鱼通常会生活在水体的底层,但它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移动去往其它的水层中,比如在早晨会游向中上层,而在中午会在接近水体表层的区域移动,晚上后便会在中下层活动,而在半夜以及黎明时会静止在水底中。

有哪些海水鱼和淡水鱼适合共养?市场前景如何?

罗非鱼是淡水鱼

罗非鱼一般生活于淡水中,但因属广盐性鱼类,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对低氧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生长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生存温度16~38℃,最适温度22~35℃,场栖息在水体底层,但会随水温变化、鱼体大小等改变水层。

目前我国罗非鱼的养殖地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等温度较高的地区,主要以池塘精养为主,除了内销外,少数企业利用罗非鱼制作鱼片、鱼排等食品出口国外,它属于优良的养殖品种。

罗非鱼的生活习性

罗非鱼喜好热,水暖和的河流生存觅食,所以北方是难得见其踪影,温度降到5度以下就会死亡。而经过寒冬的一段停口时期或觅食欲望不强,一般在五月份开始,当气温达到25度以上渐趋活跃。

罗非鱼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有发达的胃,可分泌胃酸消化其他鱼类不能利用的某些藻类,幼鱼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随鱼体长大逐渐转为以植物饲料为主,人工养殖条件下消化道内含物大部分是有机碎屑和其他植物性饲料,其次是浮游植物,最后是浮游动物、水蚯蚓、摇蚊幼虫等底栖动物。

请问罗非鱼在水池饲养怎么养?

您好:给您介绍几种海水鱼可以淡化为淡水来养殖的品种:

1、美国红鱼,可以淡化至1-2‰的盐度,工厂化养殖生长速度非常快,几乎1年可以养至商品鱼规格。

2、花鲈鱼,可以淡化至纯淡水,而且淡水池塘养殖产量可以达到1250公斤/亩,1年即可养至成鱼规格,但是该鱼越冬效果不好。

3、鲻鮻鱼,可以淡化至纯淡水养殖。

4、暗纹东方鲀,成鱼在海水里生长,性成熟后洄游到淡水产卵,苗种长至秋后又返回至大海,其成鱼可以在纯淡水内养殖。

5、大西洋鲑(三文鱼),鲑鳟鱼,冷水性鱼类,最高适应水温22℃,既可以在海水网箱中或水泥池工厂化养殖,又可在淡水的流水工厂化养殖

还有一些淡水鱼可以在海水中养殖:

1、罗非鱼,可以海化至20‰左右,海化后肉质明显提升

2、虹鳟鱼,可以海化,但要求海化速度时间较长。

以上属个人观点,供您参考,至于市场前景要结合您当地的市场情况定。

在家创业,问一下罗非鱼养殖如何除去泥腥味呢?

罗非鱼鱼苗培育期的饲养 罗非鱼有互相残食的习性,主要表现在鱼苗培育期间,大苗吞食小苗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在鱼苗培育时期饲养必须认真。在繁殖池中见苗后第5-7天可进行幼苗的经一次起捕。第一次苗的规格整齐,且数量多。以后则按每隔15-20天左右再捕苗一次。苗种池每亩可放养10万尾左右,同池鱼苗要求规格整齐,以防大苗吃小苗。鱼苗培育池进苗前要施足基肥,放苗后要坚持每天泼洒豆浆。在水温25℃左右,经15-20天培育,幼苗可长至体重1g左右,这时可转入成鱼池进行饲养。也可在原产卵池继续培育大规格鱼种,再转入成鱼池。

奥尼罗非鱼苗培育技术编辑本段

“增福”罗非王属于奥尼罗非鱼品种,它继承了其父母本的优质基因,头小、肉厚、身宽,生长速度快,适合加工出口;由于其雄性率高,饲料系数低,适应性强,特别适合珠三角地区淡水养殖。在苗种培育阶段,清塘培育好水质后每亩可放养1至15厘米鱼苗4至5万尾,鱼苗长至4至5厘米便可以分塘进行成鱼养殖。经5个月养殖一般可达500克以上,捕捞上市或存塘越冬养至800克以上的大规格成鱼售价可观。据专业人士分析,按常规计算,“增福”罗非王亩产1500斤,市场售价每斤3元,亩产值可达4500元;养殖成本每斤15至18元,亩均利润为1800至2250元;再加上搭配鲢、鳙、鲤等鱼的产量200斤,产值为500元,那么每亩鱼塘的利润就能达到2300元以上,可为养殖户每亩增收800元。现将“增福”罗非鱼苗从吐口花至进塘前这阶段池塘培育法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户参考。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2-3亩,水深15米左右,塘基坚固,池底平坦,塘底於泥10-20厘米为宜。

2、清塘消毒。池塘清塘消毒方法很多,可带水或干塘消毒。最好的方法是在鱼苗培育池清除杂草、杂鱼后,排干池水,投放50公斤/亩的生石灰进行消毒,有泉水眼的池塘用茶粕50公斤/亩毒塘,杀死野生杂鱼类,曝晒2-3天后,再放进新水。

3、进水回塘。清塘消毒完毕,向池塘放进新水,进水时要用40目的网布过滤水进塘,第一次进水深度控制在80厘米后即停止放水,待放苗一周后,再注入新水20厘米,保持池塘水深1米深度左右培育鱼苗。

4、育肥水质。奥尼罗非鱼苗幼苗阶段浮游动植物为饵料,采用肥水池塘放苗,使鱼苗下塘后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因此,池塘进水后,鱼苗下塘前3-5天,按每亩投放动物粪便200公斤或施放绿肥300-500公斤。在池塘周边沤浸,培肥池塘水质,控制透明度在30-40厘米为宜。

5、放苗培育。在已准备好放苗的池塘里,经试水,确定鱼苗能否安全生长后,按10万尾/亩的标准投放奥本奥尼罗非鱼苗,投苗时要注意先将装有鱼花的鱼苗袋浮在池塘水面上约30分钟,待鱼苗袋中水温与池塘水温一致后,在上风处放苗进塘。

6、投饵管理。池塘培育奥本奥尼罗非鱼苗,可以通过经常施放有机粪便来培肥水质,培育浮游动植物作鱼苗饵料。也可以定时、定量投放人工配合饲料培育。在吐口花至3厘米规格前投放鳗鱼饲料,投放量是每天500克/万尾鱼苗,第三天起适当增加投投饵量。待养到3厘米规格时,投放量改为每天1000克/万尾鱼苗,经这样培育25-30天,可达4-6厘米左右规格鱼苗。

7、鱼病防治。奥尼罗非鱼苗在幼苗阶段相对成鱼阶段较易发生鱼病,如遇天气差,水温低,操作不当时易生水霉病,防治方法是全池施放2-3ppm的水霉灵或鱼虾康。有时也会患车轮虫病,防治方法是用百虫净或敌百虫鱼药适量防治。

养殖罗非鱼水质管理技术编辑本段

罗非鱼具有食性广、耐低氧、生长快、发病少、繁殖能力强等优点,而且易饲养,市场好,目前在我国养殖比较广泛,是许多地方渔农及养殖单位增收的主要养殖品种,尤其是罗非鱼在目前国际市场上比较活跃,因此集约化养殖方兴未艾。但是集约化养殖也逐渐带来一些问题,不少养殖户因片面追求产量,不断向养殖水体投放过多的饲料及肥料等,使水质不断恶化,鱼类生存环境每况逾下,时常发生大量死鱼以及因卫生问题遭遇市场壁垒等现象,给养殖经营者带来很大的损失。同时,罗非鱼属于热带鱼类,对养殖环境及饲养管理要求比较特殊,对水质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在养殖中水质管理成为罗非鱼养殖成败的关键。

一、慎重选择水源

罗非鱼属热带广盐性鱼类,水温在18℃~38℃能生长,最适生长的水温是28℃~32℃,能耐低氧,在溶氧低于07毫克/升的水体中仍能摄食,水中溶氧在16毫克/升时能生长繁殖。可在淡海水中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在pH值45~10的水体中生长。在养殖中,水源是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方面,它决定着水质条件和养殖成败。一般水源条件要求水源稳定、充足、清洁、卫生,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无任何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同时要求注、排水方便,且单注单排。在注、排水口处要建好拦鱼网具,既避免敌害生物及野杂鱼入池,又可防止逃鱼。水源进入养殖池前要在蓄水池中过滤和消毒,以杀灭水源中的病原体和敌害生物,一般可用25克/立方米~30克/立方米生石灰或1克/立方米漂白粉(含有效氯25%以上)全池泼撒,需杀灭虫害时,还可用05克/立方米敌百虫药液(90%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网箱养殖时,必须水温常年在18℃~38℃之间,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水源稳定且无污染源,冬季不封冰,水面开阔,避风向阳,光照充足,环境安静,水源地不可有工业或农业污染水流入。

二、严格清塘消毒

清塘消毒可杀灭水体致病因子,使良好的水质条件得到保证。在投放苗种前,新旧池塘都必须清整消毒。老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只保留底泥10厘米即可。放养鱼种前10天~15天用药物进行清塘消毒,以杀灭养殖水体中的病原体和敌害生物。一般可采用干法清塘或带水清塘两种方法,干法清塘时,可按每亩使用生石灰75千克左右或漂白粉4千克~5千克;带水清塘时每亩可用生石灰150千克左右全池泼撒,尽量使池底泥土与生石灰拌匀,以彻底杀灭寄生虫、病原体及野杂鱼等。网箱养殖时可使用药物挂袋的办法进行消毒,新网箱下水前要充分浸泡、消毒。

三、科学施肥投饵

肥料、饵料等养殖投入品的多寡既影响着罗非鱼的生长,又影响着水质的变化。罗非鱼对水质肥瘦要求不很严格,在天然水域中,主要摄食对象是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轮虫、有机碎屑及大型藻类等,它可以吸收水中浮游生物作为食物,对人工饲料更是喜爱有加。在养殖时,也可以通过适度培肥,使浮游生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和营养物质,保持良好的水质,辅助鱼类生长。一般在鱼种放养前,可施足基肥,改良水体中底泥的营养状况,增加池塘营养物质,利于天然饵料的生长。具体方法是按每亩施用经过腐熟的鸡粪250千克~300千克。在养殖中期,还可以根据水体中水质情况等施用追肥,一般每15天~20天施1次为好,每次每亩可施氮肥2千克~3千克和磷肥1千克,池中还可放入少量的绿萍或红萍,也可根据水温、水质情况施用有机肥或生物肥料。罗非鱼是目前流水高密度养殖或“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集约化养殖需要投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但在投喂中如不把握科学方法,不但会浪费饲料,而且还会败坏水质,诱发各种病害,所以饵料投喂要科学。罗非鱼的食性很广,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以投喂各种饲料,如小麦、玉米、饼粕等均是它的优质饲料。初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为32%~35%,每天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当个体规格长至200克左右,投饲量可调至鱼体总重的2%,并保证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27%~29%。当其个体达到300克左右时,罗非鱼进入生长最快的时期,日投饲量保持在鱼体重的1%~2%,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饲料可自配混合料,但最好加工成颗粒投喂。在投喂方法上要讲求“四定”原则。每天投喂2次,时间分别在上午8时~9时和下午3时~4时。每亩池塘尚需搭2个~3个饵料台,以便定点投喂

四、定期调节水质

水质调节是培养良好水质条件的根本途径。池塘养殖时,要经常更换池水,保持清新的水质,严防浮头和泛池,溶氧应经常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一般每15天左右加换新水一次,每次换水10厘米~20厘米,使池塘水位保持在15米左右,高温季节时可适当增加换水次数。在养殖期间,还要视天气、水温及鱼类摄食情况,适当开增氧机增氧,在天气变化,气压低,水中溶氧低于3毫克/升鱼类浮头时,要加大开机频率和开机时间。水库网箱养殖时,要经常刷箱,洗掉网箱污物及附着藻类,使水体充分交换,还要定期查箱,发现破损及时修补,以免跑鱼或凶猛鱼类入箱。必要时还要不断调整网箱,随着水库水位涨落,把网箱调节到水深适宜的位置。

五、注意合理放养

合理的放养密度,可以保持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搭配品种,可间接调节水质,互利共生,达到水体中的和谐。要使罗非鱼养殖成活率提高,必须控制好放养密度和配养鱼类。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是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适宜于与罗非鱼混养的鱼类,主要有鲢鱼、鳙鱼、草鱼、鳊鱼和淡水白鲳等。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5℃以上时便开始放养冬苗,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罗非鱼种1500尾~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尾~70尾,以控制水质;与其它鱼混养时可亩放200尾~500尾。罗非鱼在网箱中可以单养、主养或搭配养殖。鱼种应以大规格为好,进箱规格一般为尾重10克~50克,平均以30克为好。放养量应根据水质条件确定,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时,放养密度每立方米水体放养3千克~20千克,鱼种放养前要进行药浴消毒处理。另外,随着鱼体不断长大,为调节好养殖密度,提高效益,可分批起捕上市及轮捕轮放,以调节水体中的载鱼量,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

六、严防各种病害

在罗非鱼的养殖中,定期防病是培养良好水质条件的保证。一般使用生石灰防病较合适,因为它可以调节水体的pH值,杀灭水体中的有害病菌,并可使底泥释放出无机盐,增加水体的肥度。首先要定期消毒,池塘养殖时每10天~15天施生石灰按每亩15千克~2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每月1次~2次调节池水pH值至微碱性,用生物制剂改善池塘微生物结构,改良水质;同时要适时开机增氧,使池水中pH值保持在70~80之间,透明度在25厘米~30厘米之间。网箱养殖时,可以通过药物挂袋或投喂药饵的办法,进行定期消毒防病,改善水质条件。其次要加强日常管理。坚持日夜巡塘,每天坚持测量水温、气温3次,每周测一次pH值,测2次透明度。清晨、夜晚各巡塘一次并做好养殖日记;定期调节水质,鱼种下塘后,要保持池水呈茶褐色,透明度为25厘米~30厘米。在高温季节,一般每周换水1次~2次,每次换去池水的20%~30%。另外要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禁止一切有害生物进入水体。

罗非鱼亲种的培育及繁殖编辑本段

罗非鱼的繁殖,不需要进行人工催情和流水刺激,只要水温稳定在20℃以上,将成熟的雌雄亲鱼放入同一繁殖池中就能自然繁殖。在水温稳定在25-29℃的情况下,每隔30-50 天即可繁殖一次鱼苗。在我国南方地区,罗非鱼一般一年可产苗五至六次,在控温条件下可终年繁殖。

繁殖池条件

1、位置繁殖池应选择在靠近水源,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的地方,最好能选择在靠近亲鱼冬季越冬的池塘,以减少亲鱼过塘造成的损伤。

2、面积与水位繁殖池面积一般以2-6亩为宜,面积过大不利于收集鱼苗,面积过小,水质难以控制,水温变化也较为明显,亲鱼刚入池时水位控制在14 -15 米间。亲鱼繁殖时,水位应减少到08 -12 米为宜,在夏季高温期间,可适当加深到12 -14 米。

3、池形与底质池形以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池为好,池边要有浅水滩以利于亲鱼挖窝产苗,池底应平坦或略呈锅形,底质以壤土或砂壤土为好。塘边浅水滩不能有杂草,否则不利于收集鱼苗。

繁殖池清整、消毒

亲鱼入池前,必须对繁殖池进行清整消毒,清整时应将池水抽干,捕去杂鱼和清除搪底杂草、杂物,特别是塘底至塘边16米内的杂草,并严格检查塘边、塘埂,注排水过滤网是否牢固,最好能让塘底暴晒至龟裂。在亲鱼入池前10-15 天,回水10-20 厘米,再用药物进行毒塘,常用的药物有茶粕、漂白粉、生石灰,其中以生石灰和茶粕的效果最好。茶粕的用量为40-50 千克/亩、生石灰为150-200 千克/亩、漂白粉为15-20 千克/亩(有效氯为30%)。

培育水质

消毒数天后,用密眼网拉网,检查池内是否已消毒干净,在确认繁殖池内无其它杂鱼、杂物后,即可回水(进水时进水口一定要用密网过滤,并要经常检查和清洗密网),施放基肥,每亩施放发酵粪肥300-600 千克或绿肥500-800 千克,把水质控制呈茶绿色或黄绿色为宜(如施放绿肥,应经常翻动,待全部腐烂后将草渣捞起,消毒7-10天后,便可试水放鱼)。

亲鱼放养

1、亲鱼的选择用作亲本的罗非鱼,必须要纯种,在同一种群中应选择生长快、较大的个体,一般越冬鱼种应在250克以上,雄鱼略大,留大去小。选择时,选用的亲本要求背高肉厚、鳞、鳍完整、色泽光亮、斑纹清晰、无病无伤,体形整齐,外部形态符合分类学标准。

2、放养时间亲鱼放入繁殖池时水温宜稳定在20℃以上,广东地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即可进行配对产苗。我所因建有温棚和控温设备,在2月中旬即可进行配对产苗。放养亲鱼要选择在晴天进行,并要一次放足数量。亲鱼入塘前应对鱼体进行消毒,用3‰-35‰的盐水浸泡亲鱼5-10分钟后才放入繁殖池,运输亲鱼时操作要轻快,尽量减少鱼体损伤,缩短亲鱼恢复时间,提早产苗。待全部亲鱼入池后,用03 ppm 浓度的二氧化氯进行消毒,预防亲鱼伤口感染和水霉病的发生。

3、放养密度和雌雄配比亲鱼放养密度应根据池水溶氧能力、池塘条件、生产数量来确定,在常温池中,按2000立方米(约3亩)水体配15-22千瓦增氧机一台,放养密度可达1500-2000 尾/亩,规格250-300 克,在无增氧设备的条件下,每亩可放300-500 克的亲鱼600-800 尾,早晚有塑料薄膜盖的静水保温增氧池,亲鱼放养密度为1000-1200 尾,规格为250-300 克。

放养时必须适当控制好雌雄配比,根据几年来我所的生产经验,雌雄配比以25:1-4:1获苗量较为理想,因雄鱼配入较多时,若无足够的饲料会大量吞食鱼苗,严重影响获苗量。

培育与管理

亲鱼经过长时间的越冬后,体质较弱,性腺发育较差,必须加强培育。按施肥与投料相结合的成鱼饲养方法强化培育,投料和施肥应视天气和亲鱼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日投喂量为池塘亲鱼重量的3%-4%,为促使亲鱼性腺尽快发育成熟,投料要求精、青饲料相结合,多样化,使营养全面化。亲鱼的精饲料蛋白含量应在35%以上,常用的饲料有豆粕、鱼粉、玉米粉、花生粕,黄粉作为亲鱼的饲料,最好是自购原料后自行制配成颗粒料。

亲鱼入塘后,要坚持早、中、晚巡塘,及时捞掉池中蛙卵和杀灭敌害,特别要加强对水质的管理,水色过浓或显示乌褐色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换部分新水或泼洒石灰,以防止因水质恶化而使亲本缺氧浮头和泛塘造成的损失。坚持定期对繁殖池进行消毒和调节水质,一般每半月施用一次生石灰,用量控制在每亩10-15 千克。定期施放一些微生物制剂,以改变池塘微生物群落,改善水生环境。

亲鱼产苗

1、产苗水温亲鱼放养后,当水温上升到22℃时,培育成熟的亲鱼便开始发情产卵,受精卵的孵化和鱼苗的哺育是在雌鱼的口腔内进行的,在水温25℃时约5-6天孵化出膜,28-30 ℃时4-5天孵化出膜,从亲鱼发情产卵到鱼苗脱离母体独立生活,整个过程约10-15 天,所以在亲鱼放养10天后要坚持每天沿池四周仔细观察是否有鱼苗活动,做到及时捞苗,以提高获苗率。

2、捞苗捞苗一般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比较好的方法是用手操网,小拖网,沿塘四周捕捞,每3-4米起苗一次,幼苗放入网箱中暂养,如此反复进行,每天应捞4-5次,做到每天尽量将幼苗捞干净。捞苗时动作要轻快,待捞到一定数量后,即可计数将幼苗移到培育池,转入鱼苗培育阶段。

由于罗非鱼在幼苗阶段有互相残食的习性,体长15厘米的鱼苗,已能吞食刚离开母体的幼苗,在生产中,可以用捞苗与捕苗相结合,捕苗时要用密眼网,底纲上的沉子不宜过重,让亲鱼能从网底逃逸。

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水温亲鱼在越冬池移到繁殖池之前,要对越冬池进行降温,待水温与外界持平并在出池前3天停料和加冲新水,过池时操作一定要小心,减少鱼体受伤,因一般这个时期的水温都不高,亲鱼伤口极易患水霉病,移池时除要选择晴朗天气外,一定要进行消毒后才放入繁殖池。

2、水质亲鱼产苗量的多少,水质是个十分关键的环节。水质不能过肥也不能过瘦,过肥亲鱼极易缺氧浮头;过瘦不利于培育亲本和幼苗的开口饵料。调节好水质,定期使用生石灰,在高温季节经常换走部分老水,注入新水,建议使用一些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增加溶氧。

3、饵料亲鱼产苗量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就是饵料。作为亲鱼的饵料,一定要达到强化培育质量,而且要十分清楚饲料中所含的各种成分,亲鱼只有吸收到足够的蛋白能量,才能缩短产苗间隔期,增加产苗次数,提高出苗率。

4、雌雄分离罗非鱼在夏季高温期间出现停止产苗或减少产苗等现象,幼苗极难收集,此时可将亲鱼雌雄分开,进行隔离分塘培育,待到水温降到30℃以下,再进行配对产苗,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收集一批较为集中的幼苗,有利苗种培育以及越冬。

资料http://baike1688com/doc/view-d1590922html

你好!很高兴与你在这里相遇。希望我的回答给你带来帮助。看到你的问题:“在家创业,问一下罗非鱼养殖如何除去泥腥味呢?”后,我想说下面我就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分析一下泥腥味产生的原因。实际上,所有水产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泥腥味,这是由它们的生长环境所决定的,只不过有些罗非鱼生长的水环境好,肉质中的泥腥味食用时感觉不出来,而有的罗非鱼生长的水环境差,导致鱼肉泥腥味很重。为什么有的罗非鱼会有让人难以下咽的泥腥味呢?产生泥腥味的罪魁祸首是一类叫做土霉味化合物的物质。土嗅素就是土霉味化合物中的一种,它最初是在放线菌中被分离出来的,随后人们在许多蓝藻中也有发现。水体中的许多蓝藻,特别是淡水中生长的蓝藻如鱼腥藻、微囊藻等都能产生土嗅素,有的蓝藻土嗅素只产生在细胞内,细胞死亡解体时才释放进入水体,而有的蓝藻能直接分泌并释放出来,所以水质差、水体较肥、易暴发蓝藻水华、滋生细菌的池塘,就易产生大量的土嗅素,并导致水体和鱼体也产生浓烈的土霉味和鱼腥味。

其次,掌握除去泥腥味的方法。把好水源关。水源好,引入池塘后,池水中相应就无较多细菌、病菌、有害微藻,好的水源不但能有利于整个养殖的成功,还能减少罗非鱼泥腥味的产生。同时,在池水过肥老化、藻-菌相失衡倒藻时,也有较干净、安全的水源进行换水。选择海边的滩涂或入海口等地区进行养殖。海边的滩涂或入海口等地区水体有一定盐度,而分泌产生土嗅素的蓝藻、细菌大多不易在此环境中生长成活。这也就是海水或半咸淡水中生长的罗非鱼无泥腥味,肉质细嫩,口感较好的主要原因。改用水泥池而不用土塘养殖。土池一般底泥较厚,易滋生细菌等有害微生物,而且也容易出现溶解氧低下的情况,如今不少罗非鱼是肥水养殖,一但水体溶解氧低下,池塘能量、物质循环不畅通,池水极易恶化发臭。细菌、蓝藻等更易生长,造成水体甚至鱼体都有一股浓烈的鱼腥味。

最后,上述方法,其实万变不离其中,都是采用措施保证水质良好,让能分泌产生土霉味化合物的细菌或蓝藻无法大量繁殖,从而让它们无法分泌土霉味化合物或只有少量化合物进入水体或鱼体,也就是说调控好水环境就能除去罗非鱼的泥腥味了。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罗非鱼 鱼苗 一斤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