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鲮鱼的别名 4 《辞典》鲮鱼 41 出处 42 拼音名 43 鲮鱼的别名 44 来源 45 原形态 46 生境分布 47 性味 48 功能主治 49 注意 410 摘录 5 鲮鱼使用提示 6 鲮鱼的营养价值 7 鲮鱼适合的人群 8 鲮鱼的食疗功效 9 鲮鱼的食用建议 附: 1 古籍中的鲮鱼 1 拼音
líng yú
2 概述鲮鱼生长在水温较高的水域,不耐低温,一般水温低于7℃时即不能生存,所以天然鲮鱼主要产于广东、福建两省各水系。其它地区可在保温条件下进行人工养殖。鲮鱼四季均产,以4~6月为捕捞旺季。
鲮鱼体扁侧,背部在背鳍前方略隆起,一般体长15~25厘米。有须两对,鳞片较大,体为青白色,腹部圆而无棱,刺细小且多,肉嫩,略有土腥味。
3 鲮鱼的别名雪鲮、土鲮鱼、鲮公、龄鱼
4 《辞典》鲮鱼 41 出处
姚可成《食物本草》
42 拼音名Línɡ Yú
43 鲮鱼的别名雪魿(《纲目拾遗》),魿鱼(姚可成《食物本草》),土铃鱼(《本草求原》)。
44 来源为鲤科动物鲮鱼的肉。
45 原形态体长、侧扁,腹部圆,背部在背鳍前方稍隆起。体长约30厘米。头短,吻圆钝,吻长略大于眼径。眼侧位,眼间距宽。口下位,较小,呈弧形,上下颌角质化。须2对,吻须较明显,颌须短小。唇的边缘有多数小乳状突起,上唇边缘呈细波形,唇后沟中断。下咽齿3行。鳞中等大,侧线鳞38~41。背鳍Ⅲ12,无硬刺,其起点至尾基的距离大于至吻端的距离。臀鳍Ⅲ5。尾鳍分叉深。体上部青灰色,腹部银白,体侧在胸鳍基的后上方,有8~9个鳞片的基部具黑色斑块。幼鱼尾鳞基部有一黑色斑点。
栖于南方水温较高的河流内,以藻类及水底腐殖质为食。产卵期4~9月。冬季在河床深水处越冬。
46 生境分布分布于珠江流域及海南岛。
47 性味①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无毒。"
②《本草求原》:"甘,平,无毒。"
48 功能主治①姚可成《食物本草》:"主滑利肌肉,通小便。治膀胱结热,黄疸,水鼓。"
②《纲目拾遗》:"健筋骨,活血行气,逐水利湿。"
③《本草求原》:"补中开胃,益气血,功近鲫鱼。"
49 注意《本草求原》:"阴虚喘嗽忌之。"
410 摘录《辞典》
5 鲮鱼使用提示每餐约100克
6 鲮鱼的营养价值鲮鱼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钙、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7 鲮鱼适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适宜膀胱热结,小便不利,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之人食用;
2 阴虚喘嗽忌之。
8 鲮鱼的食疗功效味甘、性平、无毒,入肝、肾、脾、胃四经;
有益气血,健筋骨,通小便之功效;
治小便不利、热淋、膀胱结热、脾胃虚弱。
9 鲮鱼的食用建议鲮鱼的烹调法以烧、炖为主。
古籍中的鲮鱼 《本草害利》:[肝部药队〔泻肝次将〕]穿山甲一名鲮鱼〔害〕性猛善窜,用宜斟酌。痈疽已溃,痘疮挟虚,元气不足,不能起者,不宜用。〔利〕咸寒有毒,专
《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纲目释名]草部(下)龙子(山龙子石蜴猪婆蛇泉龙蜥蜴守宫)鲮鲤(龙鲤石鲮鱼穿山甲)守宫(壁宫蝎虎壁虎蜓)蛤蚧(蛤仙蟾)蚺蛇
《本草乘雅半偈》:[第九帙]鲮鲤甲怎么养篮子鱼
鱼苗下塘后发塘阶段,以豆浆为主,菜饼为辅,泼浆时分两次投喂,鱼苗培育一周后,待鱼苗上滩,在池滩脚上“种浆”,饲料要投足使鱼苗健康生长,一般每培育1万苗需05黄豆。分塘后鱼苗根据底质肥瘦用有机肥,一般每亩100-150公斤培育红虫作为开囗料,后投喂菜饼。一般生产1公斤鲮鱼需15公斤菜饼。
鲮鱼是什么鱼
篮子鱼,俗称泥蜢。是分布在日本到澳洲东部的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红海的热带性鱼类。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篮子鱼的介绍
篮子鱼科(泥蜢)隶属刺尾鱼亚目篮子鱼科,本科有1属27种,体呈长卵形,侧扁,体表有许多不规则斑纹,
是分布在日本到澳洲东部的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红海的热带性鱼类,常栖息于岩礁或珊瑚丛中,有时会进入咸淡水和河口,以海藻为主食。 头短小。口吻略尖突或称段管状,很像兔子嘴,吃东西时的相貌也很像兔子。有时也会啮食珊瑚,这时它那兔子般的嘴就发挥了极大的效用。卵的直径约为15毫米,经27小时就可孵化。孵化后的幼鱼经过48小时就可张口觅食。
篮子鱼的体形会随着成长而变化。在稚鱼时有横纹,随着成长会变成云状的斑纹。至成鱼时斑纹消失,全身呈褐色。
篮子鱼喜食海藻,因而身上有一种味道,但肉味鲜美。
体呈长卵圆形,极侧扁。头小。吻略尖突,或突出而呈管状。口小,不能伸缩;颌齿一列,门状齿,排列紧密;锄骨、腭骨及舌上均无齿。体被极小之圆鳞,不易脱落;鳃盖骨及颊部亦被鳞;侧线单一且完全,高位。背鳍单一,硬棘部与软条部间具缺刻或不明显;胸鳍圆形;尾鳍内凹或叉形。 蓝子鱼科眼睛的条纹深褐色到黑色的;一个宽的白色弧从峡部与第二个的基底的胸延续的-第4个背棘;在白色的条纹,身体褐色或灰色後面背面,腹面略白的。棘矮胖的,不是很尖锐而有毒。前鳃盖骨角120个强的部分重叠的鳞片在眼窝的中心之下深地覆盖颊,8或9列;胸的中线完全覆盖着鳞片。前鼻孔的打开长在上非常短的管是比较高的在後部地。栖息于珊瑚礁并且吃藻类与小型无脊椎动物。成鱼成对出现。
篮子鱼的养殖技术
1生活习性:篮子鱼是近海暖水性小型鱼类,喜栖息于岩礁、珊瑚丛、海藻床、红树林沼泽的河海交接处。多为成群巡游、栖息和摄食,且鱼群品系单一。篮子鱼容易受惊吓,且成鱼比幼鱼更甚;受惊吓时鱼体色急剧变深并向水面跳跃。据此,养殖篮子鱼时水位不能太满。
2食性:天然海区篮子鱼常以附着在岩礁、珊瑚礁或海底藻床的丝状绿藻、褐藻及硅藻为食。在中东地区,当水温下降为24℃以下时,篮子鱼会出现食性由杂食性转变为草食性的现象。可见篮子鱼是以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3温度:篮子鱼属广温性鱼类,在中东地区,白斑篮子鱼生长适宜水温为23~33℃;能耐高温,在夏季水温高达365℃仍能正常摄食,但不能忍受高温时水温迅速升高。
4盐度:篮子鱼属广盐性鱼类,其生长最适盐度为19‰左右,能适应盐度的快速变化。据Lam(1974)报道,篮子鱼能存活于盐度5‰的海水中。而在巴林沿海盐度达41~47‰,篮子鱼仍能正常生长并繁殖后代。但在10~15天内将白斑篮子鱼逐渐淡化至全淡水中养殖,鱼会在2~7天内全部死亡,可见篮子鱼不能适应全淡水的环境。
5pH值:篮子鱼适宜pH应为7~9,水体中pH值超过9时,篮子鱼就有不适的感觉。
6溶解氧:据Lavina和Alcala(1973)报道,篮子鱼无法存活于溶解氧低于2mg/l的海水中。篮子鱼耗氧量大,要求养殖水体溶解氧达5mg/l以上。因此,在夏季养殖篮子鱼出现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缺氧,而非高温引起。
篮子鱼的食谱
橙皮蒸泥蜢
材料:泥蜢,新鲜橙皮,姜丝,葱,蒸鱼酱油,花生油
做法:
1,新鲜泥蜢鱼剖净,洗净,用干布吸干水分,置于碟中;
篮子鱼
2,薄切新鲜橙皮,切成丝;
3,姜切成丝,长度与橙皮丝相近,更美观;
4,把橙丝、姜丝平铺在鱼身上,若特别怕腥,可加薄姜一片放进鱼嘴中;
5,锅中放水,待水沸腾后,置蒸架于锅中,放鱼,盖上盖子;
6,泥蜢体积小,中上火力蒸五分钟即可,火过猛则掉皮,蒸太久则肉粗;
7,利用蒸鱼的时间,将葱洗净,取葱头,切成葱丝,若会斜片用刀,葱花可成卷丝状,十分可爱;
8,将蒸熟的鱼取出,将碟中的水全部滤掉,切记,否则鱼吃起来又腥又无味;
9,把切好的葱丝洒到蒸熟的鱼身上,依次浇上滚油和蒸鱼酱油,完成。(鱼够新鲜的话,热油浇上去会滋滋作响,鱼翅瞬间翘起,看起来很有快感。)
果皮燕泥(鱼孟)
用料:浅海泥(鱼孟)(约500g)1条,湿陈皮丝2块,葱丝2根,芫荽3根,生抽、熟油各1汤匙。
做法: 1泥(鱼孟)刮净,抹干,加少许胡椒粉、生粉、生抽搽匀,置碟上,把陈皮丝铺在鱼身上。
2上蒸笼或入锅隔水,用旺火蒸约10分钟至熟,放上葱丝、芫荽,淋下滚油,浇入生抽即成。
蒸泥(鱼孟)忌用姜,加姜蒸,鱼肉会变韧。果皮蒸乌头鱼,果皮蒸鲮鱼腩,果皮蒸塘虱鱼等做法与“果皮蒸泥蜢”相同。
鱼是怎么养的相关 文章 :
1 如何简单养鱼
2 如何饲养鳑鲏鱼
3 怎样养招财鱼
4 夏天怎么养观赏鱼
5 第一次饲养观赏鱼养的注意事项
鲮鱼属于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鲮属。鲮鱼又称为“土鲮鱼”、“鲮公”、“雪鲃”等,是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淡水鱼,鲮鱼在水温较高的珠三角、海南地区较为常见,是我国南方重要经济鱼类和池塘养殖对象之一。
鲮鱼是什么鱼
鲮鱼是南方重要经济鱼类和池塘养殖对象之一,该品种具有食性杂、产量高、饲料来源广等特点,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鲮鱼为杂食性鱼类,摄食池塘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残饵粪便等,在养殖中起到“清道夫”和增产增效作用,生活在江河中底层,主食着生藻类。
鲮鱼以植物为主要食料,常以下颌的角质边缘在水底面块等上面刮取着生藻类,包括硅藻、绿藻以及高等植物的碎屑和水底腐殖质。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