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针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做法是先把大鮰鱼卖完清池,然后再放入小鱼苗。这样做的好处是,大鮰鱼可以被有效地收获,而小鱼苗可以在清池后得到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获得更好的成活率。
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做的是把大鮰鱼卖完清池,这样可以有效地收获大鮰鱼,而不会影响小鱼苗的生长。其次,在清池后,要注意控制水质,保持水温、水流、水位等指标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便为小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此外,还要注意把小鱼苗放入池中时,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入,以免池内小鱼苗过多,导致池内空间不足,影响小鱼苗的生长。
总之,要想让鱼池里的小鱼苗得到良好的生长环境,最好的做法是先把大鮰鱼卖完清池,然后再放入小鱼苗。
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
4个月。鮰鱼的养殖周期比较短,生长较快,四个月就可以上市出售,鮰鱼,平均体长为36-53厘米,身体呈圆柱状,体表光滑无鳞,两侧布有斑点,上颌处有两根触须,下颌处有四根触须,背鳍和胸鳍有坚硬的刺,而其他的鳍像臀鳍和尾鳍一样柔软。斑点叉尾鮰的颜色为蓝色、黑色或橄榄色,背部颜色较深,腹部呈浅白色。雄性斑点叉尾鮰的头通常比雌性大。
大家知道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成鱼捕捞方式吗?
斑点叉尾鮰一般以混养的方式养殖,因为鲢鳙鱼的主食是浮游生物,和斑点叉尾鮰一起混养可以避免池塘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影响水质,还可提高水体的利用率。为了防止斑点叉尾鮰出现疾病,要经常换水,清理池塘,进行消毒。斑点叉尾鮰最适合生长的温度是在十八度到三十度之间。
鮰鱼适合在东北养殖吗
由于鮰鱼容易捕捞,起网率高,一般2~3网起捕率可达95%以上,所以捕捞不存在技术问题。
捕捞方式捕捞分为完全捕捞或部分捕捞两种:前者将所有鱼类从池塘中集中一次捕出;后者即每一次仅从池塘中捕出部分鱼类。完全起捕通常采用反复拉网或将池塘排干的方式。在平原筑堤式池塘,通常用拉网起捕,在丘陵型山塘,通常先将水位降低,再拉网捕鱼。能排水的池塘,最后再用拉网或抄网在近排水口处将剩余鱼类捕出。
把池塘的水排干是一次性彻底起捕鱼类的方法。然而,此法浪费水资源,增加开支,排干水在池底分散捉鱼耗时、费力。
捕鱼准备和具体措施另外,在捕鱼前还应做好渔获物蓄养和运输的准备。鮰和其他淡水鱼一样,产品大多集中在秋冬起捕上市,有时因过于集中,导致一时难以出手,必须有蓄养的准备,即使运输,启运前也有一段需蓄养。蓄养最常用的是网箱,但蓄养期间应加倍小心,特别要防鱼类应激缺氧,还要防范偷盗。
为防止上市过于集中,最好是在不同时间,放养不同规格的鱼种,产品分散上市;而且,错开季节在春、夏季上市的商品鱼可获得更高的利润和效益。
斑点叉尾鮰个体重达600-1000g时适宜上市。多用拉网捕捞,因鮰鱼的抢食特性,个体差异很大,可捕大留小。捕前半天应停止投喂饲料。
日常管理与防病为避免水体后期过肥形成“水华”,鱼塘应搭配放养白鲢60尾/亩、花鲢40尾/亩。当鱼个体重达250g时,晚21时至次日凌晨4时应加开增氧机,以保证水体溶氧含量。
斑点叉尾鮰抗病力强,加强巡塘,平时管好水质,一般不会发病。养殖中后期,每月投喂药饵7-10天。药饵可用大蒜素和VC拌料制成,不但可增强斑点叉尾鮰的抗病能力,还可促其健康生长。
鮰鱼生存温度0℃-38℃,最适生长水温24℃-28℃,20℃以下摄食减少、生长放慢;耐低氧与家鱼相近;性成熟期为3年龄,雄鱼比雌鱼个体大,每年4-6月产卵。东北养是可以养,但平均气温低,效益不明显。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