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南麂岛,被称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的岛屿,不仅景色好看,物产也丰富,来到南麂岛当然要尝尝这里最正宗的海鲜了,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快来一起看看吧。
南麂大黄鱼
南麂岛这种东海黄海鱼,因为这里深水养殖的环境,使其肉质非常鲜嫩可口,入口即化,属于国家无公害产品,又被认证是“地理标志注册产品”。是非常值得尝试的深海美味。
沙蛤
沙蛤被称为南麂第一鲜,是南麂岛最有特色海鲜,才能当的起最鲜着一名头。食用方法很多,炒制、清水煮后加入姜汁等。肉质饱满,鲜美可口。
辣螺
又叫荔枝螺,渔谚有言:三月三,辣螺爬满滩。不管是清水还是加姜煮熟,味道都非常鲜美。或捣碎后去壳加酒盐渍,并曝晒数天,味咸且辣,是一道非常适合下饭下酒的菜,风味十足!
淡菜
海蜒
这种海蜒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种,长得跟小虾米相似,做汤最为美味。用来炒鸡蛋,拌咸菜也都非常适合。
红蛋典
又名曲嘴、藤壶。可以清水氽汤鲜吃,或者加姜、加料酒清炖,味道非常鲜美,如果撒点葱花那就更是无与伦比了。
史氏背尖贝、日本笠藤壶、日本菊花螺、斗嫁槭、嫁槭、短滨螺、疣荔枝螺的命名时间和命名人分别是什么?
(1)有毒和传染疾病的贝类 在贝类中,现知大约85种对人类会引起中毒或接触中毒。许多贝类食后中毒,是因为他们吃了含有毒性的双鞭藻等食物所引起的。如节香螺的唾液和唾液腺中,含有四胺铬物等毒素;骨螺的鳃下腺中有骨螺紫毒素;荔枝螺和波纹蛾螺中有千里酰胆碱和丙烯酰胆碱;盘鲍的内脏中有感光力的色素,人食后在皮肤上常出现发烧、针刺、发痒、水肿以及皮肤溃疡等症状;芋螺的口腔内部有毒腺和箭头状的齿舌,被它刺伤后,受伤部分就要溃烂。如我国南海产的织锦芋螺等均有毒,采集时应特别注意。
有些淡水和陆生的腹足类,是人体和家畜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如日本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钉螺内。此外,萝卜螺是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多脉扁螺是姜片虫的中间宿主。它们对人体或家畜,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2)对农业的危害 陆地上的蜗牛、蛞蝓是果园、菜地及农林的害虫。海洋中食肉性的贝类,如玉螺、荔枝螺、红螺等能捕杀贻贝及牡蛎,特别喜食它们的幼苗而造成严重的损失。又如一些草食性的种类,能食海带、紫菜等的幼苗,对藻类养殖造成危害。
(3)对港湾建筑、交通运输和工业的危害 海洋中的船蛆、海笋等类是穿凿木材或岩石穴居的种类,对于海中的木船、木桩以及海港的防护和木、石建筑物危害很大。
贵妃蚌养殖方法,水温要多少度,盐度要多少
1、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浩瀚的海洋面积约三亿六千多万平方千米,约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1%;
2、地球上80%的生物资源生存在海洋里。海洋不仅是人类获取食物的重要来源,也是人类取之不尽的天然资源宝库。对于困扰全世界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难题的解决、人们都寄希望于海洋的开发和利用。
潮间带的简单介绍
1、潮间带,是指大潮期的最高潮位和大潮期的最低潮位间的海岸,也就是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面的范围。
2、潮间带以上,海浪的水滴可以达到的海岸,称为潮上带。而高潮时被水淹没低潮时露出水面的区域即为潮间带。潮间带以下,向海延伸至约三十公尺深的地带,称为亚潮带。退潮后,在低潮线以上积水的小水池称为潮池。潮池的生物必须具有忍受每日温差和含氧量剧烈变化的能力,此处栖地环境时而干燥时而潮湿、温度时高时低、盐度也是时时变化,可以说微环境的变化非常大,
3、而潮间带不同的滩涂类型也同样造就了不同的物种组成,因此共同造就了潮间带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4、正是因为潮间带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所以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渔业资源,同时因为潮水的涨退,每日都会有新鲜的包含营养物质的和海水别带到近海地区,也为近海的渔业养殖带来了便利。而青岛作为沿海城市拥有广阔的海岸线,而且更难得的是青岛所用的潮间带几乎包含了国内已知的所有滩涂类型!如常见的沙质海滩,如黄岛金沙滩;
5、最常见的礁石或砾石滩涂,如栈桥、汇泉湾;河口滩,如大沽河及白沙河入海口;以及泥质或泥沙质滩,如王哥庄港东。正因如此青岛潮间带的物种多样性可谓得天独厚!也造就了青岛悠久的渔业历史
生蚝养殖的最大天敌是什么
广东香港称贵妃蚌。 西施舌俗称海蚌,是一种个体大、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的名贵海产食用贝类。西施舌在我国山东至广东沿海广泛分布。广东主要分布区有粤东饶平县的大埕湾、汕头市潮阳区的海门及惠来、陆丰等沿海。近年来西施舌自然资源衰退十分明显,商品贝价格高达160-240元/公斤。1997-1998年,潮阳等地曾有养殖户使用野生苗进行浅海移苗增养殖获得数十万元至数百万元的收益。可见,西施舌是一种极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名贵养殖贝类。
西施舌的人工育苗要经过亲贝选择、亲贝饲养、诱导产卵、受精孵化、幼体培育、投放附着基质和稚贝培育等七道工序。
南海水产研究所从1997年开始,对西施舌人工育苗相关技术进行了探索,1997年5—7月利用74·1平方米水泥池共培育出平均壳长2·1毫米稚贝777万个;1999年5—8月利用103·5平方米水泥池共培育出平均壳长4·4毫米稚贝196万个。该结果对于西施舌的种苗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将进一步促进西施舌养殖产业的快速形成和健康发展。
二、养成与增殖
由于西施舌苗种生产尚未进入产业化,故目前多使用野生苗进行养成或增殖,其增养殖方法主要有三种:
1、围网养成 在低潮区选择地势平坦、风浪较平静、潮流畅通、附近无工业污染源、底质以砂为主的海滩,经清理和平整、打桩围网养殖西施舌。网片用6—8号尼龙线编织而成,网目大小为2—4厘米,网片高120厘米。围网时连同网片底纲埋入砂中35—40厘米,留80—85厘米高的网片,将上纲拉直绑在桩上。每亩可放养1—2龄西施舌500—1000公斤。一般养18个月后,西施舌体长达9厘米以上,体重达250克左右,即可收获。养成期间应经常清除玉螺、荔枝螺、红螺等敌害生物,刮除附着在木桩上的藤壶等。台风过后及时修补损坏的木桩和网片。一般在大潮退潮时收获,用短柄铁锄或铁耙翻砂,逐个采收。
2、池养 在高、中潮区建池,池内侧用石砌直坡,池底铺细砂30—40厘米,水深保持1米左右。设置独立的进、出水闸,进水闸应装有网目4—5毫米的滤水网片。一般每亩可放养1—2龄西施舌500公斤左右。大潮期间每日换水1—2次,大潮过后或水色清澈,可施尿素(每亩700克)及过磷酸钙(每亩300克)以促进池内单细胞藻类的繁殖生长。每次大潮应排干池水一次,及时清除浒苔,捕捉鱼、虾、蟹等敌害生物。收获时把池水排干,观察西施舌的出入水孔,直接用手挖取。
3、浅海增殖 可选择水深10米以内、底质以细砂为主的浅海进行移苗增殖。苗种以1—2龄为宜,放养量低于上述养成方法,收获时采用潜捞方法。
牡蛎的贝壳虽然很坚厚,但在海洋里还是有不少狡猾的“海盗”和“凶手”,可以攻破牡蛎的贝壳。牡蛎的天敌主要有鱼类、贝类、棘皮动物、蟹类、固着类生物和鸟类等。
在牡蛎的天敌中,鱼类主要包括河豚、黑鲷、海鲫和鳐鱼等肉食性鱼,鳐鱼可以用它强硬的齿咬破牡蛎的贝壳然后将其吃掉;贝类主要包括红螺、荔枝螺、蚵螺、香螺、玉螺等肉食性螺类;棘皮动物主要包括海燕、海星等,海星捕食牡蛎时,往往爬到牡蛎的贝壳上,利用强有力的腕足,使劲地拉开蛎壳,然后毫不留情地饱食一餐;危害牡蛎的蟹类主要有锯缘青蟹,锯缘青蟹可以用它强大的螯足钳破蛎壳,然后将牡蛎吃掉;而固着类生物主要包括藤壶、紫贻贝、海鞘、苔藓虫等,它们主要以与牡蛎争夺固着基、氧气和食料为手段;鸟类包括蛎鹬等。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