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不是
石蒜属与石蒜科(Amaryllidaceae),石蒜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极少数为半灌木、灌木以至乔木状。具鳞茎、根状茎或块茎。叶多数基生,多少呈线形,全缘或有刺状锯齿。花单生或排列成伞形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圆锥花序,通常具佛焰苞状总苞,总苞片1至数枚,膜质;花两性,辐射对称或为左右对称;花被片6,2轮;花被管和副花冠存在或不存在;雄蕊通常6,着生于花被管喉部或基生,花药背着或基着,通常内向开裂;子房下位,3室,中轴胎座,每室具有胚珠多数或少数,花柱细长,柱头头状或3裂。蒴果多数背裂或不整齐开裂,很少为浆果状;种子含有胚乳。
石蒜科是一个大科,约有100多属,1200多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我国约有17属、44种及4变种、野生或引种栽培,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区。石蒜科代表性的植物有:水仙属植物,葱莲属,文殊兰属,朱顶红属,君子兰属,石蒜属、晚香玉属等等。
水仙:又名中国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种。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仙的叶由鳞茎顶端绿白色筒状鞘中抽出花茎(俗称箭)再由叶片中抽出。一般每个鳞茎可抽花茎1-2枝,多者可达8-11枝,伞状花序。花瓣多为6片,花瓣末处呈鹅**。花蕊外面有一个如碗一般的保护罩。鳞茎卵状至广卵状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叶狭长带状,蒴果室背开裂。花期春季。
葱莲:又名韭莲、玉帘、葱兰等,石蒜科葱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卵形,直径约25厘米,具有明显的颈部,颈长25-5厘米。外观似韭菜,花较大,喇叭状,形似水仙,成年植株每个鳞茎都能开花,叶狭线形,肥厚,亮绿色,长20-30厘米,宽 2-4毫米。花色白色、粉红等。花期6-9月。韭莲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亦耐半阴,也耐干旱,耐高温。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
朱顶红又名红花莲、华胄兰、线缟华胄、柱顶红、朱顶兰、孤挺花、华胄兰、百子莲、百枝莲、对红、对对红等。是石蒜科朱顶红属的多年生草本。朱顶红鳞茎近球形,叶6-8枚,花后抽出,鲜绿色,花茎中空,稍扁,具有白粉;花被管绿色,圆筒状,花被裂片长圆形,顶端尖,洋红色,略带绿色,喉部有小鳞片。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适温为18~25℃,不喜酷热,阳光不宜过于强烈,应置大棚下养护。怕水涝。冬季休眠期,要求冷湿的气候,以10~12℃为宜,不得低于5℃。喜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君子兰:别名剑叶石蒜、大叶石蒜,是石蒜科君子兰属的观赏花卉。原产于南非南部。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长达30-50天,以冬春为主,元旦至春节前后也开花,忌强光,为半阴性植物,喜凉爽,忌高温。生长适温为15-25℃,低于5℃则停止生长。喜肥厚、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和湿润的土壤,忌干燥环境。君子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中国常在温室盆栽供观赏。
石蒜:鳞茎近球形,直径1-3厘米。秋季出叶,叶狭带状,长约15厘米,宽约05厘米,顶端钝,深绿色,中间有粉绿色带。花茎高约30厘米;总苞片2枚,披针形,长约35厘米,宽约05厘米;伞形花序有花4-7朵,花鲜红色;花被裂片狭倒披针形,长约3厘米,宽约05厘米,强度皱缩和反卷,花被简绿色,长约05厘米;雄蕊显著伸出于花被外,比花被长1倍左右。花期8-9月,果期10月。
再来看看石蒜兰,其实应该叫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 (Franch ) Rolfe),独蒜兰属兰科植物独蒜兰属植物,兰科是植物界第一大科,植物品类繁多,全科约有700属20000多种植物。兰科识别要点:陆生、腐生或附生草本。叶互生或退化为鳞片。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被片6,内轮具一唇瓣,雄蕊1或2,与花柱、柱头结合成合蕊柱,花粉黏合成花粉块,花常排成总状、穗状、伞状或圆锥花序,基部常有鞘。蒴果,种子微小,无胚乳。
独蒜兰特征:半附生草本。假鳞茎卵形至卵状圆锥形,上端有明显的颈,全长1-25厘米,直径1-2厘米,顶端具1枚叶。叶在花期尚幼嫩,长成后狭椭圆状披针形或近倒披针形,纸质。花葶从无叶的老假鳞茎基部发出,直立,顶端具1花;花粉红色至淡紫色,唇瓣上有深色斑;花瓣倒披针形,稍斜歪,长35- 5厘米,宽4-7毫米;唇瓣轮廓为倒卵形或宽倒卵形,长35-45厘米,宽3-4厘米,不明显3裂。蒴果近长圆形,长27-35厘米。花期4-6月。
生于常绿阔叶林下或灌木林缘腐植质丰富的土壤上或苔藓覆盖的岩石上,海拔900-3600米。产中国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四川、贵州、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
从上面可以看出石蒜和独蒜兰的区别:
首先是科属不同,石蒜属于石蒜科石蒜属,独蒜兰属于兰科独蒜兰属。
其次,花型不同。石蒜最大的特征是雄蕊显著伸出于花被外,比花被长1倍左右。独蒜兰则是兰科特征,外三瓣和捧以及舌蕊。
再就是花葶开出部位不同。石蒜从叶中间开花,独蒜兰花葶从无叶的老假鳞茎基部发出。
繁殖方式也有差别:石蒜以分球、播种、鳞块基底切割和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以分球法为主。独蒜兰用播种或分株法繁殖,独蒜兰属植物和荷兰郁金香十分相像,是每年更新的伪球茎。
石蒜的养护管理:
石蒜一般说来球根花卉对於土壤并不挑剔,许多球根花卉的原生地土壤十分乾硬,却依然花开灿烂,不过若能提供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当能使它长得更美丽。除了文殊兰和蜘蛛百合等嗜水的种类,一般栽种的土壤排水性要力求良好,否则球根容易腐烂。肥料球根花卉的生长季长,种植前应埋入充分的有机肥,之后每两个月施用追肥一次,可用自制的腐熟堆肥或三要素肥料,应偏重磷钾肥的比例,以促进球根发育和开花。石蒜科球根花卉多数喜爱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全日照或半日照的环境下皆很适合,光线不足会造成开花不良。养在水中的中国水仙每日仍须二、三小时以上的日照,否则会徒长倒伏。君子兰喜爱荫凉的环境,应避免夏季时阳光直射,日照在50%至70%之间较佳。
独蒜兰的养护管理:
喜凉爽、通风的半阴环境,较耐寒,冬季不休眠,越冬最低温度-10℃以上,宜栽于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蕨根,水苔或腐殖土中。独蒜兰原产温带和亚热带高海拔地区。喜欢四季分明的气候。夏季气温最好不要高于25摄氏度。偶尔有几天30℃高温也可以忍受。冬季休眠期,温度要求接近冰点。也就是理想的1到5℃。
独蒜兰浇水的关键期是生长季节初期。这时独蒜兰根系刚刚开始生长,花期进入尾声。应该给以小水,只保持基质微潮,目的是促进生根。这时如果浇水过多,极易发生烂根。过一段时间,当根系基本长好后,才可以开始大量浇水。独蒜兰根系生长情况可以根据叶子生长速度判断。如果叶子已经开始迅速生长,说明根系已经扎好了。从此应给以大水。这是模仿独蒜兰原产地的梅雨季节。
君子兰的养殖方法
1、土壤
养石斛兰要使用疏松透气的土壤。可以将泥炭苔藓和木炭混合作为它的培养土。与此同时,可以在盆底部放上一些瓦片,这样会让它的根发育得比较好。
2、湿度
石斛兰是比较喜欢湿润的环境的,在特别热的时候需要向它的周围洒上一些水。这样空气湿度才会提高,而雨天的话注意不要让盆里积水。
3、温度
它喜欢温暖,平时最好将温度保持在15-28℃,昼夜温差要比较大,因为温差很小的话它的生长还有开花都会受到影响。
4、光照
它是比较喜欢半阴的环境的,在春天还有夏天的时候应当给它进行遮光处理,而且要遮的比较多,大约要遮去60%-70%。但是冬天还是要给它多一些光,可以不遮光,如果要遮的话只遮20%-30%。
5、施肥
在第二年就要开始给它施肥了,每一年施两次,首次于四月,可以用猪毛豆渣等,发酵后将它敷在根部,帮助幼芽更好的生长。第二次则是在十一月,使用同样的方法施肥。
养殖石斛兰注意事项
1、浇水。春夏应该多浇一些水,九月之后就要减少浇水。
2、修剪。平时注意观察,及时剪去老枝、病弱枝以及太密的枝条。
3、换盆。两三年就要给它换一下盆了,给它更好的生长条件。
兰花的种植按地方习惯而有所不同,如广东一带,多用晒干的塘泥人工打成粒状碎块种兰;浙江一带多用山泥作为种兰土壤;北京用草炭土拌一些沙来种;在武汉,习惯以放置一年以上的煤渣或火烧土来种兰。现在,已逐步抛弃了上述传统方法,运用诸如陶粒、碎砖、火山石、木炭等非土质栽培基质。这些基质具有通气及排水良好,不会板结,易于兰根生长的优点而使泥质自叹不如。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利弊,它们的性质及特点简介如下:
桫椤根--又称作蛇木,是一种属于植物的树干所长出的气根切碎后成粗细不等的细条。桫椤根排水良好,不易腐烂,最适宜南方多雨地区种兰花用。但不足之处是易干,容易招引蚂蚁在其内筑巢而不利于兰花根的生长。
水苔--为泥炭藓晒干的植物体,其吸水及保水力极强,不宜直接用来作栽兰,兰界多用水苔平铺于兰盆上面,以便使兰株增加湿度。水苔腐烂时,会渗出极酸的汁液,影响兰根的生长,所以要及时换新。
树皮--包括松树皮、龙眼树皮等。树皮的吸水力及排水力均佳,且富含有机养分,对兰花的生长极为有利。但易于腐烂及滋生病菌是其不足。
石砾--包括火山石、海浮石、小卵石、赤石、陶粒等。石砾种兰具有透气良好,多空隙而使兰根易于伸展的优点。但缺乏养分和水肥施后易于流失是其不足。
木炭粒--有吸附及杀菌作用,排水及透气良好。因其偏碱性并缺乏养分,因此一般与其它种植料混合使用。
碎砖--吸水及透气性良好,但容易积聚无基盐和滋生病菌而不利兰花生长。多与其它种植料混合使用。
腐叶土--最好是用兰花原生地携回的腐叶土, 亦可用腐叶人工沤制。腐叶土养分充足,透气良好,最适兰花生长。但保水性强,容易滋生病虫害。
塘泥--用作植料时多碎成粒状使用。塘泥的酸碱度适中,养分较足,对兰花前期生长十分有利。但经日晒雨淋一时间后会松散并板结,极不利于根系的呼吸而有碍兰株生长,故用作种兰的植料已被慢慢淘汰,更多人用其伴以它种基质使用。
理想的栽兰植料,应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气能力,内含充足的养分,不易腐烂或板结等特性。要获得这种理想的植料,就要自己动手配制,以腐叶土加海浮石各一份相混,或桫椤根一份加碎砖或小石砾二份最宜用种兰。 在我国,传统的栽兰用盆,一般可分为素烧瓦盆和釉盆两大类。素烧瓦盆透气性良好,价值便宜,但外观较为粗糙而欠雅观;而釉盆外观色泽美丽,并有不同的图案,但透气及透水性均较差。在现今,更有塑料兰盆生产,这些塑料兰盆外观美丽,而且不会打烂,盆边缘钻有许多孔洞,以利通气及排水。
兰盆的形状各异,一般盆口为圆形,也有方形和多角形者。兰盆一般较深,以利兰根生长。各地有自身的传统兰盆,广东传统习惯用外表有绿色釉彩的葵兰盆。这种兰盆由广东石湾所产,规格分大、二、三、四葵兰和五葵兰五个规格。栽种墨兰多用大葵兰及二葵兰。江浙一带则多用宜兴出产的兰盆,这种兰盆虽为素烧盆,但外观光滑美丽,并多刻有或画有兰花的图案,这种兰盆多为方形或多角形的高身直筒式,规格由小到大均有,并多配有水碟。云南传统用兰盆为腰宽口细的的花缸,这种兰盆既有瓦盆,也有釉盆,盆口虽小,但盆腔较大,适应于兰根的伸展。港台一带,当今栽兰多仿效日本,用盆亦不例外,多数是一些类似日本高身细腰的高筒兰盆。这种兰盆一般为彩釉盆,盆表面多有精美的浮雕或图案,并有盆脚三只,外观十分美丽,但价格较为昂贵,多用来作铭品栽培用盆。
不管选用何种兰盆,原则上要遵守按兰花的大小合理挑选,小株用小盆,大株用大盆。兰盆要通气又透水良好,外观最好有一些美观的图案,盆底的适水孔要大,以利于排水及透气。
新购回的兰盆须用水泡浸数日才能用来种兰,以免其火燥气将兰盆内的湿土水分尽吸走而影响兰花的生长。此外,新栽的兰宜用新盆,而换盆的兰宜用旧盆。
光照--光照对兰株生长的好坏至为重要,光照不足,兰株软弱徒长;光照过强,叶被晒黄或晒焦,观赏价值大减。适于各种兰蕙生长的光照条件是半阴,即50%-70%的遮光率。春兰及蕙兰在夏季要求有70%-80%的遮阴,建兰要求60%-70%,而墨兰则需85%左右。冬春季可适当增加20%的光照量更利于兰花生长。
兰花的生长条件
温度--一般而言,兰蕙的栽培适温在25-30℃。但不同产地和不同的品种各有起所需的温度。如长于较高海拔和较寒冷环境的蕙兰和春兰,其理想栽培温度应在案15-25℃为好,温度超过30-35℃就会对其生长不利。相反,生于较低海拔的墨兰,温度低于5℃时就会影响其生长。故在广东、广西等地若要种好蕙兰和春生,一定要订立可行的渡夏措施,谨防由于高温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及花芽分化。而北方种植墨兰则要做好冬季防寒措施,以防止其受冻害而死亡。
湿度--对兰蕙而言,4-9月为生长期,湿度要维持在80%以上,冬季为半休眠期,这时湿度可降至50%亦可。在北方养兰常会遇到湿度不高的麻烦。有条件可利用套塑料袋或水盆植兰等办法去提高湿度。有条件者可用电动加湿器或自动喷雾装置去增加湿度。
通风--兰蕙均喜欢通风透气的环境,通风不良会使兰蕙易患病虫害,兰叶的尖端常会枯焦。所以栽兰场地保持通风良好十分重要,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家养兰花的兰棚和温室应尽量将通气窗口打开,有条件者可用电动排气扇来人工加强通风条件。 兰花的水肥管理:
一、浇水
浇水,是国兰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古人认为初学养兰者对浇水必须"积三年之功"。这句话颇有道理。因为对国兰的排灌从来"无一定成法",应视天气、季节、品种和条件等因素而异,只有经过亲自实践,逐步积累经验才能融会贯通。但经前人的总结和现代科学的探索,关于浇水的共性问题,有几条值得人们参考:
1、要注意调节空间的湿度。男兰始祖历来生长于空气湿度较大的山野之间,主要靠雨水和露雾的滋润,尤其是墨兰大多生长于有清泉或溪流的附近。加上国兰的根部为肉质所构成,如果遇到不适应的环境就很容易腐烂或干枯。对于专业户所经营的兰场,最好把兰花种于树下,以便通风透湿。如果种于棚内的则要设置微型喷雾器,通过电动喷雾使空间经常有湿气流动。对于家庭养兰则可在阳台间设置水缸、水盘或水槽以扩大水面,让水分向上蒸发。并且,在晴天的上午和下午在叶面和地面上洒水。如果植株出现新芽,应注意避免让水分洒入芽心,以免渍水沤烂。
2、要掌握浇水的量。浇水,包含洒水(或喷水)和淋水两种操作。洒水是用喷壶把少量水洒在植株或地面之上。淋水是用勺子把大量水分淋入土中。要根据兰花"喜湿怕渍,喜干怕燥"的特性来掌握浇水的量。因此,浇水要坚持"以润为主,干湿结合"的原则。这里所述的"润"应理解为比湿的水分少些。如果过湿,水流不出去就会变成渍水。而"干"是指水分比"润"更少,盆土变成干爽状态,至于"燥"比"干"更为缺水,对养兰当然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浇水时应按照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因植株不同而衡量浇水的多少。
洒水的次数,除了春夏季雨水较多的天气外,一般每天要洒2-3次,通常以洒湿叶面和盆面为度。春兰可少洒些,墨兰可多洒些。盆土用塘泥的少洒些,用陶粒的或其它疏松植料的可多洒些。
淋水的次数不宜过多,一般每隔5-7天淋一次即可。春天阴雨频繁,可间隔7-10天一次。夏秋阳光猛烈(包括北方如室内放暧气),蒸发量大,可每隔2-3天一次。不论大盆或小盆,每次淋半水都要淋透,淋至盆底有水流出为止,切不可只淋半截水,以免上湿下干,使盆下的根部因缺水而过早干枯。如用塘泥为盆土,要等到"泥面发白"才进行淋水。
3、要浇用洁质的水分。以清洁微酸(PH55-65)和不含矿物质的软水为宜。最好采用雨水、河水、和井水,北方还可用雪水。至于城镇自来水,应预早贮存一两天后再用,以去除氯素。
二、施肥
1、施肥原则:"宁可饿死,不可饱死"也就是说对兰花的施肥不能过多,要认真对待。"因兰制宜,看苗定肥,宁淡勿浓,适时薄施"的原则。
2、肥料的种类:有机肥和无机肥。有机肥包括豆饼、骨粉、贝壳、草木灰、为畜粪尿、家禽羽毛、鱼腥血水等;无机肥有尿素、硫酸钾、复合肥、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等。
3、施肥方法:基肥、追肥和根外施肥。基肥应用日趋减少,被追肥和根外施肥所代替。追肥通常用腐熟(有机肥用瓦缸加水密封发酵三个月后)的有机肥液,先行滤出渣滓后冲清水20-30倍的淡肥,直接施入盆内(切勿施到叶面上)。如用尿素要冲清水1000倍才施下。一般追赶肥每月一次。根外追肥当今较为有效的本方是用尿素1克、磷酸二氢钾1克,混合冲水1000倍,待充分溶解后用喷壶喷射到叶面上即可,每半年可喷一到二次。
4、注意事项:国兰在春、夏、秋三季晴天的生长期间皆可施肥,但冬季可以不施或少施肥;阴雨天和夏季气温高于30℃以上不宜施肥;春、秋季天气较凉,可在清晨追肥为宜,夏季炎热,以在晚间施用为好;在进行根外追肥前,最好用清水洒湿叶面,洗去尘埃,盆内追肥,事前就不宜淋水;以观叶为主的线艺兰,为防止线艺消退,不宜常用氮肥,可适当增施磷钾肥;农药与化肥不能随意混合使用,以免引起化学反应,弄巧成拙。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