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双王群蜜蜂的 饲养 需要掌握它们的所以只是,那么双王群蜜蜂如何饲养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双王群蜜蜂的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双王群蜜蜂的饲养技术
一、组织双王群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选定好蜂群,必须有1个老王群,1个刚交好尾的夏秋优质新王群。为了组织好双王群,首先要将蜂群慢慢靠拢摆放,并且不能朝一个方向开巢门,新王群朝南,老王群朝东,以免蜂子互相残杀,造成重大损失。而且场地要宽敞,摆设在背风向阳处。要制作能容纳20框蜂子的大号蜂箱,覆盖必须是用木板制成的,且要锯成两截,一群占用一截,以便今后分开独立检查。隔王板做成大小适宜的木框,在上面钉上不锈钢丝网覆盖,这样既通气,又能阻隔蜂子来往,以免蜂子偏集于巢门方向。
二、组织双王群的时间、 方法 和条件
准备工作做好后,在冬季至早春便要组织双王群。首先选择优质蜂王:关键是要使用夏秋优质新王,老王倒还次要些。接着将蜂箱用隔王板隔成2室,在傍晚时分,将事先选定好的新老王2箱蜂群各放1室。组织时间不能过早,要等老王停产后,或早晚温度在0℃左右才能组成。这样,能够延长蜂群繁殖期,又能顺利越冬,早春还能提早繁殖。
三、双王群组织后的管理工作
·1 立春 ~检查并提早做好奖励饲喂
在中蜂越冬后,选择一个晴朗无风的天气,对所有蜂群进行全面检查。把蜜蜂保不住的巢脾全部抽出化蜡,多余的脾则用快刀割掉,从而使箱内蜂子高度密集。另外,根据天气的变化,应及时缩小或扩大巢门。选择一个晴好天气,进行奖励饲喂。2月份天气依旧寒冷,蜜蜂处于冬眠状态。为了催醒蜂子冬眠,在做奖励饲喂时,糖量要加大,糖水的比例为1∶1;糖温应加高,必须在60℃左右;每箱每晚喂15公斤,连喂2晚后停止,双王群1箱2室应同时进行奖励饲喂。这样才能将蜂子催醒,使箱内蜂子变暖,它们便能将糖采上巢脾,这样就能起到奖励饲喂的应有作用。
·2 雨水 ~增添巢框营造自然脾并及时取蜜
雨水时节,南方时有寒流侵入和连绵阴雨天气。但随着气温慢慢升高,外界蜜粉增多,蜂王开始大量产卵,则要及时增添巢框,让工蜂营造自然巢脾,供蜂王产卵和贮蜜。当蜂群在箱内前面造有自然脾时,将它取下,粘在框子上放回原处,让其继续往下造。当天气好的时候,进蜜相当快,常有子脾压蜜现象出现,则要合理取蜜。当外界气温不稳定时,只能取蜂场箱数的一半,过2天再取另一半。以便在长寒流入侵时,可互相调动巢脾,减免喂糖之麻烦,同时要少取多留,让蜂群有充足的饲料培育蜂子。
早春,江南雨水和寒流特别多,蜂友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情况。要经常翻晒箱内保温物,以防受潮蜂子发生大肚病。晴好天气应把巢门加大,晚上则缩小之,这样有利于蜂群繁殖和快速进蜜。
·3 惊蛰 ~提早育王,实行双王繁殖单王取蜜和育王
惊蛰时分,气温开始稳定,外界蜜粉源已处于旺季,第一批幼蜂大量出房。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箱内温度也随之增高,箱内蜂子不断增多,加上蜜粉丰富,应及时增添巢础脾,以利于蜂王产卵和贮藏蜜粉。这时蜂子开始营造雄蜂房孔和王台,准备分蜂。此时,便要提早育王,解除保温物。因势利导,利用双王繁殖群~抽出隔王板,变单王群进行取蜜和育王:单王取蜜群应提走老王另组新群,单王育王群应提走新王另组新群。
取蜜群抽出隔王板后,蜂群已发展到14框~16框蜂子,一次性能取10多公斤蜜,每3天便可取蜜1次。平时要及时补充封盖子脾或幼虫脾。对于双王变单王育王群,在育王期间要少取蜜,以促进蜂子早育王。尤其是在王台未封盖这段时间不能取蜜,以免影响蜂王质量。
·4 春分 ~将育好的新王介入强群中去进行换王
春分时节,江南常有30℃气温出现,此时是南方中蜂分蜂季节。蜂群一下子由大群沦为无数小群,给蜂农带来巨大的损失。要想多收蜜,提高养蜂经济效益,对打算不分蜂的强群,则要人为控制分蜂:及时割掉雄蜂脾,解除分蜂热,将交好尾的新王分别介入到强群中去。为发挥新王在蜂群中的作用,对于组织好的取蜜群应优先换人,交尾成功1个,便换1个。大流蜜期将强群换上大蜂箱,将大群的巢脾及时与中小群的巢脾对换。这样,就能持续维持强群,从而夺取冬春山茶花、油菜花之高产蜜。
蜜蜂饲养技术
场地选择
场地周围25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应具有充足的主要蜜源和辅助蜜粉源,而且主辅蜜粉源应搭配适宜;场地宜选择在南向的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
蜂群的选购
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挑选方法:在巢门口观察,凡是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的,一般是有生气的好群。然后开箱检查,如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如蜂王体大。足粗,身高胸宽、腹部长而丰满、全身密披绒毛、产卵灵活迅速而不惊慌,说明蜂王年轻健壮,产卵力强。
蜂群的排列: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
饲养
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其方法有:
①补饲蜂蜜。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人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
②补饲糖浆。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人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饲喂方法如下:
(1)液喂。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人饲养器内饲喂。
(2)饼喂。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此法遇寒流时,经常采用。
饲喂水分及盐类:
①水分。一般每一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
②盐类。在糖浆中加入l%的食盐即可。
管理
春季管理:
①促进蜜蜂飞翔排泄。巢中央温度提高到33~35℃,要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使其出巢飞翔排泄。
②蜂巢的保温。排泄后即进入繁殖期,必须采取人工保温。紧缩蜂巢,密集群势。多群同箱饲养,箱内、外保温,北方直到4~5月份。
流蜜期的管理:
①初期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
②保持强群采蜜。控制蜂王产卵,可用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区或巢箱中。断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从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张脾蜂另组小群,第二天给采蜜群诱人一个成熟王台,可大大提高产蜜量。注意小群管理。对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应创造条件,促使群势迅速发展。在适当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补充群势。
秋季管理:
①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
②培育适龄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系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仅进行过二三次排泄飞翔,没有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过王浆的幼蜂。为了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须控制流蜜期以后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谭蜂群的群势。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肋一定时候迫使蜂王停止产卵。
③适时早断子。在培育越冬蜂的后期,先采取蜜粉压脾,用蜂蜜浇2~3次,这样蜂王就会停产,同时将蜂群搬到阴冷的地方,将蜂路扩大1倍,并从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温物,即可提早断子。
冬季管理:
①调节巢门。巢门高6~7毫米,宽60~70毫米为宜。
②防蜂蜜结晶。加强保温,或由巢门向箱内塞一些湿棉花球,以减少通风。
新手养蜜蜂技巧 新手如何养蜜蜂
怎样引蜂?我家后面有窝自然进来筑巢的蜜蜂,我想养这些蜜蜂我
蜂蜜与人一样在其活动范围之内是认识自己家园的,以蜂巢为中心直线半经3-5公里内是蜜蜂的活动区域,也就是说在这一区域内蜜蜂是知道回家的,你如把蜂巢搬到离原场地5公里内它们还是要回到原地的有二个办法可以解决:1用蜂箱(没有可以自制)把蜜蜂人为的过度到蜂箱内,每隔几天移动50公分至你的目的地;2过箱后直接移出5公里外1个月后又搬回来,放在你想放的地方不过目前以是冬季蜜蜂很少出来活动,可以直接移动蜂巢到任何地方另外过箱是个技术问题,弄不好会把蜜蜂赶跑的,这里一两句话说不清楚。
蜜蜂的饲养
你饲养的是中蜂。
下篇是有关饲养笼蜂的方法,可能对你饲养笼蜂(中蜂)有所帮助。 笼蜂饲养管理 笼蜂饲养管理包括:笼蜂的饲养方式,生产和饲养笼蜂的条件,蜂笼的构造,饲料的配制,笼蜂蜂王的培养,笼蜂的生产,装笼工作,笼蜂的运输,笼蜂饲养技术。
笼蜂是只有蜜蜂和蜂王,不带巢脾和蜂箱,装在纱笼中出售(或运输)的蜂群。欧美养蜂发达国家的蜜蜂繁殖场出售的笼蜂是按蜜蜂的重量(磅)计算的,所以过去称为磅蜂。
蜜蜂繁殖场和养王场大多设在南方有春季蜜源的地方,主要在3~5月份出售给北方饲养。 在北方饲养笼蜂,大多采取饲养1个养蜂季节(半年左右),到秋季采完蜜以后将蜂群杀死。
这样既节约了蜂群越冬的饲料蜜,提高了蜂群的单产,又省去了半年的人工管理。我国南方春季有油菜、紫云英、蚕豆等丰富的蜜粉源,气候温暖,有利于蜂群的繁殖,是理想的生产笼蜂的地方。
北方群越冬时间长,饲料消耗多,蜜蜂越冬死亡率高,但是,夏季主要蜜源植物丰富,如饲养笼蜂,有利于夺取蜂产品的高产。 (一) 笼蜂的饲养方式 饲养笼蜂的方式有以下数种: 1供北方养蜂场生产饲养 北方的养蜂场春季从南方购买笼蜂,过入蜂箱饲养,生产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产品,秋季无蜜源时将蜂群杀死,还可以取得蜜蜂虫蛹。
将蜂箱、巢脾、养蜂用具清理消毒以后,妥善保存备用。 这种饲养方法可以节约蜂群越冬饲料蜜20千克左右,提高了蜂蜜的产量,还省去了半年管理蜂群的工作。
2用笼蜂加强弱群和无王群 北方越冬的部分蜂群,由于饲料不佳、管理不善等种种原因,越冬以后,群势削弱到难以独立生存,或者丧失了蜂王,可以将笼蜂与它们合并,使它们在大流蜜期到来时能够投入生产。 3推广良种 出售笼蜂的蜂场必须保证质量,必须是蜂蜜、蜂王浆高产的蜂种,以青年蜂为主,蜜蜂健康无病虫害。
南方的种蜂场将蜂蜜、蜂王浆高产良种或者将选育的抗病虫蜂种以笼蜂的形式推广。 4辅助强群长途运输 在炎热季节,3~7日的长途运输,蜂群容易受闷死亡。
如果采取开巢门运蜂的办法,会有部分蜜蜂飞失,使蜂群削弱,同时影响车站作业的安全。在起运蜂群以前,可以从强群分一部分蜜蜂,放人1个王台,装笼运输,到达目的地以后,除去处女王再与原群合并。
这样既可以保证蜂群长途运输的安全,又能防止蜜蜂飞出。 5为农作物授粉 利用笼蜂给植物授粉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
6南北合作 南方和北方的养蜂场互助合作或者联营从事笼蜂饲养是理想的办法。这样可以减少蜂群在北方越冬、在南方越夏的损失和蜂蜜的消耗,并且节约非生产期的人工开支。
(二)生产和饲养笼蜂的条件 生产笼蜂的蜂场除去在蜜源植物丰富的地方建立场址以外,需掌握蜜蜂良种繁育技术,不断选育高产、抗病的蜂种;掌握人工育王技术,及时培育出大量的优质蜂王;掌握蜂群的快速繁殖技术,使蜂群尽早、尽快地发展壮大,以便提早供、多供应笼蜂。 饲养笼蜂的地方,同样需要具有1个以上的主要蜜源植物和丰富的辅助蜜粉源。
由于笼蜂是不带蜂箱和巢脾的蜂群,所以必须预先准备好蜂箱、巢脾、巢础框和饲料(糖、蜂蜜和花粉或者花粉代用品)。购入笼蜂以前,要掌握笼蜂的运输、过箱和饲养技术。
(三) 蜂笼的构造 装运蜜蜂的蜂笼,通常是用木板钉成长方形四框,两面钉上铅丝纱制成的。 长度不超过440毫米,高度不超过240毫米,可以放人标准蜂箱内,便利于过箱操作。
蜂笼的上下和左 右四面是用10~12毫米厚木板钉成的,顶板正中开一个直径100毫米左右的圆洞,以供放饲料罐或者饲料罩,同时也是装进蜜蜂的入口。如果采用蜂蜜等液体饲料,就在此处安装饲料罐;采用炼糖等固体饲料时,在此处安装饲料罩。
饲料罩是用8~10目铅丝纱制作,直径95毫米,高100~130毫米,罩口有15~20毫米的外沿。 蜂笼的大小根据装蜂多少而定。
装15千克蜜蜂的蜂笼,外围尺寸为长440毫米、高240毫米、宽160毫米。每增加或者减少05千克蜜蜂,蜂笼的长度和高度不变,宽度增加或者 减少20毫米。
然后在四框的前后两面钉上铅丝纱,铅丝纱要卷边,用鞋钉钉严密,不能让蜜蜂钻出。在顶板的圆洞一侧锯一条长10毫米的锯缝,旁边钉一小钉。
在这里用铅丝吊着固定邮寄蜂王笼。 圆筒蜂笼是用瓦楞纸或者纤维板制造的,长350~400毫米,大头口径200毫米,小头口径180毫米。
筒内安一个Z字形铅丝纱网,在其中部捆扎饲料罐和蜂王笼,让蜜蜂攀附在铅丝纱上。蜂筒两头安装铅丝纱网和由数根25毫米宽的通风鳍片组成的塑料筒塞,以防止蜜蜂飞出和防止通风不畅。
(四)饲料的配制 空运笼蜂使用固体饲料,铁路或卡车运输使用液体饲料。 1炼糖 笼蜂运输期间的饲料与邮寄蜂王使用的炼糖相同。
配制的炼糖软硬度和含水量要适宜,以在15℃时不干不硬,在37℃时不流动为宜。用优质的白砂糖和蜂蜜配制。
普通粉状白糖含有微量的矾,红色原糖含杂质多,均不宜做炼糖,更不能用有铁锈或者含病菌的蜂蜜配制炼糖。 (1)加热法 优质白砂糖2份加水1份,加热,搅拌,使糖完全溶化,双层纱布过滤。
蜂蜜l份加热到60℃,过滤。将清 洁的糖汁加热到112℃,对入蜂蜜。
养殖蜜蜂的方法怎样去养殖?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哪些?怎样获得蜂源?
初养蜂者需要:1、蜂箱2、蜂具3、蜂种4、四季管理5、病害防治等环节,内容较多,篇幅有限,间单介绍一些。
一、蜂箱、巢框、巢础、摇蜜机、起刮刀、面网、喷烟器、隔王板等用具。 蜂箱标准箱,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蜂箱是10框标准箱,又称郎氏蜂箱,它是由10个巢框,箱身、箱底、巢门板,副盖、箱盖以及隔板组成的。
十框箱:可用不变形的红白松、杉木、青杨等坚固耐用的木材。板的厚度不少于2公分。
箱内围长465毫米、宽380毫米、高245毫米,前后壁外侧各有一个扣手,便于搬运。前后壁内侧上部各开一条宽8毫米、深25毫米的槽,槽口处钉上一铁片引条,引条上沿距箱体上沿17毫米。
2、箱盖a、蜂箱大盖b(副盖)纱盖。3、箱底。
二、蜂 具 蜜蜂饲养管理用具有多处,除蜂箱外还有巢础、分蜜机、面网、起刮刀、蜂帚、隔王板等都是必需的,根据蜂的规模选用,其他蜂具如生产蜂王浆、生产蜂花粉等的用具可根据需要购置。 1巢础 巢础是安装在巢框内供蜜蜂筑造巢脾的基础,它是人工制造的蜂蜡片,经巢础机压制而成,具有巢房底和巢房壁的板基。
有供饲养欧洲蜜蜂使用的意蜂巢础; 生产雄蜂蛹的雄蜂巢础;饲养中蜂用的中蜂巢础。使用巢础筑 造的巢脾整齐、平整、坚固,雄蜂房少。
2、面网 面网是管理蜂群时,保护操作者头部和颈部免 遭蜂蜇的用具。 3、起刮刀 养蜂的专用工具。
一端是弯刀,一端是平刀。 用它撬动、刮、铲东西。
如撬动副盖、刮铲蜂箱内和巢框上的污物。 4、喷烟器 是镇服或驱赶蜜蜂的工具。
由发烟筒和网箱两部分组成。使用时,把纸、干草或麻布等点燃,置入发烟筒 内,盖上盖嘴,鼓动风箱,使其喷出浓烟,但不要喷出火星。
5蜂帚 主要用来扫除巢脾、箱体、养王框等蜂具上附着的蜜蜂,是长扇形的长毛刷。一般有两排刷毛,刷毛长65 毫米,用不易吸水的白色马鬃或马尾毛制成。
6蜂具凳 可放置管理用的蜂具和记录本。检查蜂群时当坐凳。
7隔王板 隔王板是控制蜂王产卵和活动的栅板,把蜂群严格分隔为育虫区和产蜜区,使幼虫、蛹、花粉等不会与蜂蜜相混杂,工蜂可以自由通过。用14号铅丝制成的铅丝隔王板,牢固耐用,不易变形;两铅丝之间的空隙约44毫米,蜂王不能通过,但价格较贵,用直径75毫米竹丝制作的竹丝隔王板,在我国南方取材方便,加工容易,成本低,但是牢固度较差,较易变形,隔王板分平面隔王板和框式隔王板。
平面隔王板是把育虫巢和贮蜜继箱分隔开,便于取蜜和提高蜂蜜的质量。框式隔王板插在蜂箱内,可把蜂王控制在几个脾上产卵。
8饲喂用具补充饲喂蜜汁、糖浆或水的用具有多种,常用的有: (1)巢门饲喂器,也称瓶式饲喂器由一个广口瓶和底座组成,瓶盖用寸钉钉出若干个小孔,将装满蜜汁的瓶子倒放,插入底座,在大气压力下,蜜汁能被蜜蜂吸出,而不滴落。晚间将巢门饲喂的底座口从巢门插入巢内,适合进行奖励饲喂,能避免引起盗蜂。
对于未满箱的弱群,可将它放在蜂箱内的隔板外面饲喂。河北农业大学养蜂场研制的塑料杯饲喂器携带方便,灌人糖浆后,盖上底盖,翻转底盖朝下平放,从巢门插入巢内。
(2)框式饲喂器 为大小与标准巢框相似的长扁形饲喂槽。有木制的和塑料的,也可用粗竹子制造。
器内,有薄木片浮条,饲喂时供蜜蜂立足吸食,框式饲喂器适合进行补助饲喂。此外在巢框上梁凿成长方形的浅槽,也可作为少量饲喂蜜汁用。
(3)巢顶饲喂器 是放置在蜂箱上面的大型饲喂器,大小类似浅继箱的盘状,适应紧急补充饲料和饲喂越冬饲料,一次可装5~10升糖浆。 9蜂王诱入器 常用的蜂王诱入器 有木套诱入器、安全诱入器和框式诱入器等数种。
(1)木套诱入器 木套诱入器是一个扁平的铁纱笼,一端的木堵头上开有小孔,装有可抽拉铁片,铁纱笼的开口端插入一薄木板。 (2)安全诱入器,又称扣脾诱入器是一个长方形的银丝纱笼,四壁的下部有铁片制的齿牙,可以压入巢脾,下部有一可抽出的铁片。
(3)全框诱入器 用木板或铁板为框架,两个大侧面装备铅丝纱,其内部宽度约43毫米,高度245毫米,刚好可装入一个巢脾,上面有抽拉板。 (4)蜂王笼 是用铅丝纱制成的长方形小笼,体积约23橐米33毫米50毫米,其上面铁壁有一圆孔,由此可放入王台或蜂王,圆孔上有滑动的铁片盖,下部装有可开闭的木制饲料槽,槽内可装入炼糖。
可用来诱入王台或蜂王,也可以囚禁蜂王。近年来广泛使用一种竹丝制作的蜂王笼,以四周钻有小孔的塑料片,作上下两端,用直径2毫米的竹丝插入小孔,围成长方形小笼,体积约20毫米33毫米50毫米,每根竹丝间距3毫米,其中有一根竹丝较长,是活动的,可以拉出,由此处放入蜂王。
多用于晚秋或冬季,将蜂群的蜂王关入竹丝蜂王笼,使蜂王停产,便于防治蜂螨。 三、蜂种 选择蜜蜂了。
现在饲养的主要蜂种是意蜂和黑蜂系的杂交蜂种。初养蜂的,早春最早的时候,一般买个四箱左右,三箱到四箱的蜂,这个蜂就可以搞饲养了。
(一)东方蜜蜂 东方蜜蜂有许多自然品种,如印度蜂、爪哇蜂、日本蜂以及中华蜜蜂等。 中华蜜蜂(中蜂)是我国的土著蜂。
工蜂体长10~12毫米。
怎么养蜜蜂 养蜜蜂的方法
1、了解蜜蜂习性
蜜蜂是一种集体生活的昆虫,与很多常见昆虫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新手在养殖蜜蜂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了解好其生活习性,才能够提高其养殖成功率。蜜蜂的养殖技术通常都是以其生活习性而进行的。
2、例如要了解好其分蜂性,便于在蜜蜂分蜂的时候做好管理工作促进蜜蜂自然分蜂。这样才能够保证蜂群的质量。所以我们在养蜂前了解好其习性是非常重要的,治疗了解好才能够更高的管理。
3、选择蜂种
蜂种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蜂种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养殖是否成功。刚刚也说了,现在我国主要的蜂种就是以意蜂与中蜂为主。我们在选择蜂种的时候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来定。
4、如果周围蜜源充足的话,那么可选择意蜂。先锋如果蜜源分布比较分撒的话,那么则要选择中蜂。对于新手来说,选择中蜂是比较好的,因为中蜂的生长能力要强于意蜂。养殖场的地址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适宜的蜂场能够节省大部分的养蜂管理工作。如果是养殖中蜂的话,首先你要了解它们的有效采集距离,一般在以蜂箱为中心的3千米内。并
5、且中蜂一般生活在安静的环境内,对温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根据这些要求来合理建设蜂场。最后还要注意做好蜜蜂的防敌害工作,例如马蜂、蚂蚁等,这些都是在选择蜂场位置时需要考虑进去的。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之后,接下来便是蜂群的获取工作了。
6、一般有购买、捕捉野外蜂群等两种方法。如果自己要步骤野外蜂群的话,首先要找到蜂群的位置。野外蜂群的位置可通过水源、蜜源及侦查蜂等各个方向进行了解。其实新手的话并不是非常建议大家捕捉野外蜂群,因为很难找到,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危险系数。在购买蜂群养殖一段时间,对蜂群习性有了充分了解之后在捕捉为宜。
蜜蜂怎么养殖技术
1、了解蜜蜂习性
蜜蜂是一种集体生活的昆虫,与很多常见昆虫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新手在养殖蜜蜂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了解好其生活习性,才能够提高其养殖成功率。蜜蜂的养殖技术通常都是以其生活习性而进行的。
2、例如要了解好其分蜂性,便于在蜜蜂分蜂的时候做好管理工作促进蜜蜂自然分蜂。这样才能够保证蜂群的质量。所以我们在养蜂前了解好其习性是非常重要的,治疗了解好才能够更高的管理。
3、选择蜂种
蜂种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蜂种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养殖是否成功。刚刚也说了,现在我国主要的蜂种就是以意蜂与中蜂为主。我们在选择蜂种的时候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来定。
如何养蜂 如何养蜜蜂
蜜蜂怎么养殖技术
需要确定养殖蜜蜂的数量,需要养强蜂,一般强蜂是在春天的时候进行养殖而成。需要在这个时间点控制住蜜蜂的成长,需要进行一定的喂养。
需要给蜜蜂补充蛋白质,可创造出更多的蜂蜜,在不好的天气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要保证蜜蜂的生存环境。千万不要在下雨天还将蜜蜂放出去,这样容易导致蜜蜂大量死去。
中蜂:中蜂全称中华蜜蜂,不但是我国独有的优良蜂种,同时也是我国养殖历史最悠久的蜂种,优点是对我国自然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缺点是产蜜性能不如意蜂且易自然分蜂和弃巢迁飞,比较适合在地形复杂且蜜源分散的山区养殖。
意蜂:意蜂全称意大利蜂,不但是蜜浆兼产型理想品种,同时也是生产花粉和蜂胶的理想蜂种,优点是群势强大且产蜜性能远远强于中蜂,缺点是对我国的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远比不上中蜂,比较适合在地形简单且蜜源集中的平原养殖。
1、了解蜜蜂习性
(1)蜜蜂是一种集体生活的昆虫,它和很多常见昆虫的生活习性都不同,养殖蜜蜂时一定要了解其生活习性,这样才能提高养殖成功率。
(2)蜜蜂的养殖技术一般是以其生活习性进行,比如了解其分蜂性,这样在它分蜂时做好管理工作就能促进自然分蜂,保证蜂群质量。
(3)在养蜂前了解好其习性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够更高效的进行管理。
2、选择蜂种
(1)蜂种的选择很重要,蜂种的质量会直接决定养殖是否能够成功。
(2)目前我国主要的蜂种以意蜂和中蜂为主,在选择蜂种时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决定。
(3)如果周围蜜源比较充足,就可以选择意蜂,如果蜜源分布比较分散,就可以选择中蜂。
(4)对于新手而言,建议选择中蜂,因为中蜂的生长能力要比意蜂强。
3、养殖场址
(1)养殖场地的选择非常重要,适宜的蜂场可以节省大部分养蜂管理工作。
(2)如果是养殖中蜂,首先要了解它们的有效采集距离,一般以蜂箱为中心3千米内。
(3)中蜂一般生活在比较安静的环境内,对温湿度也有一定要求,所以要根据这些要求合理建设蜂场。
(4)注意做好防敌害工作,比如马蜂、蚂蚁等,这些都是在选择蜂场位置时需要考虑进去的。
4、获取蜂群
(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后,然后就是获取蜂群,一般有购买、捕捉野外蜂群等2种方法。
(2)如果去野外捕捉蜂群,首先要找到蜂群的位置,野外蜂群的位置可通过水源、蜜源以及侦查蜂等进行了解。
(3)一般新手不建议去捕捉野外蜂群,因为很难找到,而且还会存在一定的危险系数。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